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记▪P30

  ..续本文上一页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捨,何况非法”!

  这里是让我们明白他能生一念净信的原因。如来悉知悉见这样的众生已经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其实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合起来就是一个我相、我执、自性见)。简单地说,一个能生净信的人是因为他已经没有我见我执了,他才能够产生真正的净信,如果他还有我执、我见、自性见,那就根本不可能起这样的净信:这个众生如果心取相,就执著在我执、我相;如果起法相呢?所谓法相就是一切法的实有性,一切法实有自性,这个叫法性、法相。其实不但我不可得,连法也不可得,如果了解明白空义的人,那一定明白“我”不可得,法也不可得。所以,著我相,就会著在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著法相,也是执著在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简单地讲:不管你是执我还是执法,都是落在事相中。

  接下来谈的是众生如果取著在有一个非法相的话,那还是执著。什么叫非法相?一切法无自性无实性,所以叫做空性、空相,如果执著在有空相上就叫做非法相,就是非相,所以非法也代表空性或空相。是故不应取法,也不应该取非法。三相並寂是在说什么?什么叫三相?我相、法相、空相。我们破这个“我执”叫我空、法空,还有一个叫空亦复空,连那个空性也不要执著,也要空掉,这个叫做三相並寂。

  【戒慧成就,久集善根者,为什么能得如来的护念,得无量福德呢?这因为此类众生,已能无我相、无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了;而且还没有法相及非法相。我、人等四相,合为一我相:无此我相,即离我相的执著而得我空。无法相,即离诸法的自性执而得法空。无非法相,即离我法二空的空相执而得空空。执我是我见,执法非法是我所(法)见;执有我有法是有见,执非法相是无见。般若离我我所、有无等一切戏论妄执,所以说:“毕竟空中有无戏论皆灭”。能三相并寂,即能於般若无相生一念清净心。经上说:“一切法不信则信般若,一切法不生则般若生”。能契入离相,自能得如来的知见护念了。在“无非法相”句下,诸译本有“无想、无非想”二句。】

  知道五蕴无自性,自己的身心没有我,这个叫“我空”;也知道一切万法无自性,离开这个自性见的执著,这个叫“法空”;无非法相就是离开对我法二空的空相执著,这个叫“空空”,也就是离开了对我和法二空的空相执著。执我,就是我见;执法、非法,就是我所见。执有我有法是有见,执非法相是无见。而般若就是离我、我所有以及有与无等等一切戏论妄执,是毕竟空中有无戏论皆灭的。什么叫般若?离开我、我所和有、无的二边,我及我所、有与无是世间的戏论。我们众生的知见不是落在有,就是落在无,所以,就有我和我所有的,这个叫能、所二边。而佛法认为这叫做颠倒戏论,我们就落在这个颠倒戏论中了。离二边就是离开一切颠倒戏论,所以说,毕竟空中无有戏论,有无的戏论皆灭了。了解真正的般若,就了解毕竟空,了解毕竟空的人就离开一切戏论,执著就不会有了,才能三相並寂,即能於般若无相生一念清净心,三个执著的地方都离开了,就能够体会到什么是般若,什么叫无相,这时候我们的心念才是真正的清净。所以经上说:一切法不信则信般若,一切法不生则般若生。我们不会执著在一切法上,才会产生真正的般若;当我们在一切法上不再起颠倒时,就产生了真正的般若。所以,能契入离相,自能得如来的知见护念了。一个见法的人才能离相,一个真正离相的人绝对是契入法相、法性,如果真正能离相而契入法性,那自然得到如来的护念,因为跟佛是一鼻孔出气的嘛!自然在佛陀的知见中受到护持了。在“无非法相”句下,诸译本有“无想、无非想”二句。这二句话,导师看是不须要的,这是翻译的关系。

  【悟解三空,方能于般若无相法门得清净信,此义极为重要。有以为我相可空而法相不空的;有以为我相空却,法相可以不必空,即是说:执著法有是不妨碍得我空的;或者以为我法虽空而此空性――诸法的究竟真实,是真常妙有的。】

  这里很重要哦!大乘有三系,而三系的的法义是不同的,这里的悟解三空,就是中观系真正的三空的思想。以唯识系的思想来讲,这个空性是不能空的,不能没有,空性是实有的,法空、我空是空,但是那个“空”不空,空性变成了实有。那么谈到真常唯心就更免谈了。那为什么要讲这个,就是要让大家明白:毕竟空是三相並寂,绝不是有的空,有的不空。如果有的空,有的不空,那就不叫毕竟空,那是不能完全真正解脱的。这个关系到我们真正的完全的解脱,所以非常重要!我们要注意哦,要明白地去扶择。有以为我相可空而法相不空的,有以为我相空却,法相可以不必空,即是说:执著法有是不妨碍我空的;或者以为我法虽空而此空性-诸法的究竟真实是真常妙有的,这个在大乘三系里面都是很明显的。过去不管学哪个法门,我们要注意的就在这一点。如果你学习体会的不是毕竟空的话,就要注意思维抉择了。这个很重要很重要!这里搞不清楚,你要真正解脱是不可能的哦!因为这个关系到迷悟、圣凡的关键点!千万不要说,佛法都讲的差不多。不能差不多!佛法要抉择得很清楚,那一点点差不多而自性见还存在,你要解脱就无份了,要注意啊!

  三相并寂,遣除的是同一内容--自性见

  【现在说:如觉有真实的自性相,有所取著,那不论所著的是法相或空相,不但不悟法空与空空,也不得无我慧,也必是取著我等四相的。所以,我我所见,实为戏论的根源,生死的根源。如真能无我无我所,离一切我执,那也必能离法见、空见的妄执,而能“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因为我空、法空、空空,仅是所遣执取的对象不同,“而自性空故”的所以空,并无差别。如烧草的火与焚香的火,草火香火虽不同,而火性是同一的。了解草火的性质,就能明白香火的性质。】

  这里讲得很清楚:在你个人的感觉里面,只要有一个真实实有的自性相,你若取著这么一点自性相,不管是在法相上,或者在空相上还有这么一点点的取著,有自性的实有见,那么,你不但不能悟法空与空空,而且根本就不可能得到无我空慧,根本不得般若,这一点何等重要!因为你不得空慧,必定会执取到事相去,一定会执取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样哪里能见法?哪里能解脱悟道?这个关系大不大?重要不重要?要明白哦!所以,我我所见实为戏论根源、生死根源。注意听哦!导师真的是苦口婆心用心良苦哦,点点滴滴的都在告诉我们。

  只要我们有一点点我和我所见,那就是戏论的根源、生死的根源,所以非达毕竟空不可。等于说,要是没有悟入毕竟空,你根本还是在我我所里面,如何能真正地解脱?那是不可能的!

  如真能无我无我所,离一切我执,那也必能离法见、空见的妄执,而能“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因为我空、法空、空空,仅是所遗执取的对象不同,“而自性空故”的所以空,并无差别。如烧草的火与焚香的火,草火香火虽不同,而火性是同一的。了解草火的性质,就能明白香火的性质。

  很重要!我空、法空、空空,所要遣除的自性见,只是对象不同而已,比如讲,我空从那里去遣除?从我们的五蕴中去遣除;法空从哪里去遣除?从一切万法中去遣除;空空从哪里去遣除?从对我空、法空认知、体验的空相空性去遣除,只是所遣除的对象不一样,但是要遣除的根本却是一样的――就是自性见,因此说,自性空故的所以空并无差别。不管是我,是法,是空见,这个都要空,这个自性本空都是一样的。是不是我们把它空才空?我们认为它空才空?不是哦,它是本来就空的,不管你认识不认识,不管你悟不悟,不管你相不相信,它是法尔如是本来就是这样的。你不悟入,就会执取;一旦悟入了,你就明白它的真相,只是这样而已。那么这个自性空,它本来就是空的,不是你把它悟了,把它排遣了,把它排除了,它才是空的,而是自性故,所以悟到自性空故是没有差别的。如烧草的火与焚香的火,草火香火虽不同,而火性是同一的。用草来烧和焚香的那个香来烧,看起来草跟香是不一样的,但是,火的性质却是一样的。明白草火的性质就能明白香火的性质,了解草是空的,就知道香也是空的,因为一切法皆缘起故。

  那么,我们就知道了,说我空的人会不会法不空?说法空的人会不会我不空?说我法二空的人会不会空不空?如果有这样说的人,那就颠倒了。为什么?一切法皆从缘起,如果有一个空性是不从缘起的,那这个空性就是自性了――没有条件的,永远不变的。

  【众生妄执自性相,即确实存在的――甚至是不变的,不待他的妄执。于众生的自体转,执有主宰的存在自体,即我执;于所取的法相上转,执有存在的实性,是法执;这是于有为法起执;如于无为法空寂不生不灭上转,执有存在自性,即非法执。所以,执取法相而不悟法空,执非法相而不悟空空,终究是不能廓清妄执的根源,不知此等于不知彼,所以也不得我空了。】

  众生执著在哪里?就是这个自性见、实有的感觉,总是执著它是确实存在的,甚至认为它是不变的、不待他的(不需要其它因缘而成就的),这样的妄执就是众生的自性相。在众生的自体转,就是在自己的身体上来转而执著,执著有一个主宰的存在自体,这就是自性见的实有感。也就是说,在我们的五蕴身心来转,来看它的话,就会执著有一个主宰、自体(自性),这个就是我执,认为我们的身体里面有一个主宰,有一个永恒不变的,…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