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记▪P31

  ..续本文上一页这个就是我执。那么,于所取的法相上转,就是说,在我们相接触的一切万法上面执著它有存在的实在性,也就是永恒不变性(自性),这就叫做法执。不管是我执还是法执,都是执著在实有自性,执著在永恒不变,只要有这样的一个执取,都是自性见,不管是我执还是法执都是自性见。

  这是于有为法起的执著,在看得到的有为的色心二法起了执著;另外如於无为空寂不生不灭上转,执有存在自性即是非法执。我们知道一切法是空无自性的,如果反而执著在那个空相、空性上,以为是实有的,以为它是永恒不变的,这样,在空寂的不生不灭上,以为它是实在的存在,是永恒的存在,这个叫非法执。执取有“取相、取非法相;取法、取非法”,这个非法就在讲执取在非法相,就是执著在这个空相上以为是真实有的。简单地讲,不管你执著空相,执著我,执著法,都是在执著实有自性,执着是永恒不变的。执著有这样的一个实在感,就叫自性见,这个取著其实是一样的,只是取著的对象不同,然而取著的原因是同一个――都是自性见的实有感。所以执取法相而不悟法空,执非法相而不悟空空,终究是不能廓清妄执的根源。不知此等於不知彼,所以也不得我空。

  如果把空相当作实有法,当有自性而取著,那就根本没有厘清内在的那个自性妄执。如果连这个都没有真正地厘清过,那么简单地讲,连我空都根本没有真正地见到。很多人说“小乘破我空,大乘破法空”,这句话能不能成立?坦白讲:法空都不能破的话,我空根本就没有破!所以一定要明白,破我空的一定破法空,破法空的一定破我空,为什么?虽然所破的对象不同,但是所破的内容是一致的――自性见。明白了这一点,就知道:我空破了,法空一定也破;法空破的人,我空一定也是破的,这个是很简单的。如果破除了我空与法空,会不会执著在有一个空性?当然不会啦!如果执着在有一个空性,那他的我执和法执就都没有破除。这个很重要!所以这里点到了大乘三系中有了义与不了义的问题,就是在这里,注意听哦!很多人搞不清楚:“大乘佛法都对嘛,都圆融啊”,这不是圆融的问题,如果知见没有真正清楚抉择,这个关系到你能不能真正地彻悟法性、空性,能不能真正的解脱。所以,这不是简单的小事,这个非常非常的重要!

  导师一生那么多的论著,一直苦口婆心地在讲,其实他所讲的重点就在这一点而已!很多人不了解导师,怪他为什么不能圆融。说大乘不是讲圆融吗?其实这哪里能圆融?!圆融不得啊!这个是要厘清的!鱼目不能混珠啊!我今天讲这个话,其实,也是感叹良深啊!为什么要讲这个?只要是一个有心的人,只要是一个真正的佛弟子,而且很用心为解脱、为法而奋斗的人,我敢讲一句话,你们一定有很深的体会:“我几十年用功学佛,为什么还不能真正地解脱”?一个有心真正解脱的人,有心为自己生死大事负责任的人,是绝对不含糊的。为什么不含糊?因为依据自己所学的法义,几十年都不能受用,不能解脱,自己清楚明白,怎么能含糊?这是自我负责的事啊!在座的每一个人扪心自问:在没有把这个缘起无自性的法义厘清楚以前,在没有真正悟入般若空性以前,你们到底在修什么?根据什么而修?到今天为止,哪一个敢站出来说,他解脱了?!哪一个站出来看看?这个不是狂妄哦,是实话!为什么?见地不真,果会不会成就?那是不可能的,一定要明白!看到这里,我每每感叹导师的伟大以及他的慈悲,他今天不是跟谁争,不是跟谁斗,他不是跟哪一个宗派在分庭抗礼哦,他真的是苦口婆心地要让我们明白,指出法的重点是在这里!这个一定要明白,一定要理清!不然你就混淆不清,就会以为那个圆融,就死在那个地方还不知道!你根本就不知道不能受用的原因就在这一点哦!我深深地体会到导师的慈悲,所以我每每谈到这个法义重点时,都会一再地加强,好让你们明白,要你们注意,要你们在这个地方好好地更深地去体会,因为他关系到我们凡圣解脱生死的关键!一定要明白,非常重要啊!

  明白佛陀本怀,方能贯通大小乘。

  【佛为弟子说法,多说众生由五众(五蕴)和合成;此五众,一切是无常生灭不安稳法,所以色非我非我所,受、想、行、识也非我非我所。无常故无我的教授,利根者当下能依无我无我所,彻见涅槃寂静。既离我执,也不会再取法相及非法相。佛灭后,有的不能从无常无我中得毕竟空,转而执我无法有。】

  只要是看过阿含经的就知道,佛陀当时对这些声闻弟子们直接第一个开示的就是:“色无常,无常故苦,苦即无我”,首先拿色蕴让你明白里面无我无我所,直接要你体会的就是无我与无我所,然后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也就是说,受想行识说与色蕴是一样的,也是一样的无我无我所。佛陀对当时的声闻学者的开示,就是直接地从五蕴和合的当下的色受想行识,让你马上观察色蕴,知道无常,无我,受想行识也无常无我。既然五蕴和合成为当下我们的一个身心,那么五蕴都无我无我所,目的要你明白没有一个实在的我,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我,没有一个不依他的我。为什么很多人当下就契入法性?这个契入法性是契悟什么?就是无我无我所,只是了解这个我是不可得的,所以无常,直接契入的就是无我,证入无常无我的法性空寂,就是寂静涅槃,三法印当下就明白了。所以重点在离我与我所,离开能与所的实性。这个重点要明白哦!

  那么,既然观察我的五蕴,知道它确实无我无我所,离了我执,明白这个“我”真的不存在,还会不会在万法中起实有感的执著?根本就不可能!所以我们批评小乘只是悟到我空,而没有悟到一切法空,其实他需不需要在法上去搞?证入涅槃了还要搞什么?所以批评小乘不悟法空,这是很奇怪的事,注意听哦!

  佛灭度后一段时间,佛教就分成部派佛教,其中重要的大概有二十派。很多是由于执取佛过去开示的经典,误会“我”是没有了,但是法总要有吧?这样就起了法执:“我”是不可得,但是形成假我的五蕴总是实有的么,把这个五蕴当成有自性的。注意哦,唯识里面的前半段也有这个观念:一切法都有它的自相,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在谈缘起时,一定要注意哦!对“缘起”二个字的深义一定要很用心哦!缘起谈的是什么?凡为一法的因,也必是从缘而起,注意听!这个理论一定要厘清哦!真正的缘起的这个深义一定要明白哦!一法(事物)完成了,它是有很多条件的:“凡为一法的因,这个一法的因的本身,它还是从缘起”。注意听哦!如果这一法,它不是从缘起的,那么它就叫做自性,因为它是本来就有了,它不变,它永恒,它可以不依他而有,这个就叫做自性。如果说,组成五蕴的这个条件它本身是有自性的,那么它就不变了,这个就叫做我空法有。认为组成这个五蕴条件的本身,它是实有的,这就叫法有。但是在中观的缘起论里面,这个我空法有的理论是不允许的,因为这样就变成自性了。简单地讲,比如说,为什么会有我们?是因为有上帝来造的,那么上帝就是它的因;那么上帝是怎么来的?上帝是本来有的,所以他是不会变的,他不需要依其他的条件,这个就叫做自性。但是,从一切法去分析它,没有一法不从缘起,包括成为一法的条件的当身当下还是缘起的,所以,它也是无自性,注意听哦!这个叫空,这个才是真正的空!如果有一法本身的条件是实在的、不变的,那个就变成自性,我空,法有在缘起的理念中是不能成立的,因为还是有自性,所以要注意哦!

  现在的唯物论都认为:我们的心灵是由于物质的组合才有的,因为是唯物的么,总要把它分析到一个元素,分子,原子,电子,中子,现在叫夸克。那夸克是不是实有不变的?以前说原子最小,只是说它这个相是最小的东西,当原子弹爆炸产生能量时,它不是永存的、永恒的。所以要注意哦 ,我们从物质的条件来看,如果一个东西是实有的话,你把它除以二是除不尽的。从数学上来看,“一”如果是实有的,除以二就叫做分割,那么除得尽吗?除到最后是零点零零零零……再怎么样尾数还是25或者是5,不可能归零的,这个叫作实有。佛法把它分析到最后叫邻虚,虚就是没有,而邻虚就是在没有的隔壁,邻虚还是有,不能说它没有,这个都是在实有里面,注意听哦,这个叫自性见。注意听哦!所以当人家告诉你:山河大地是微尘所成的,微尘是实有的。微尘是属于实有的吗?如果微尘是实有的,那么微尘就不名为微尘了,注意听哦,佛陀就不会把微尘叫作微尘了,金刚经都在破这个。所以我告诉你:只要你有一点点的实有自性见,那都叫自性见,都是实有感,注意听哦!缘起的就是非实的,就是条件的聚合与分散而已,根本没有一个实有的东西,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东西。正因为没有这样永恒不变的东西,一切法才能随着因缘而转变。如果有一法是不变的东西,它永远就停住了,不动的是不会产生变化的,不会产生组合的,一定是这样的。所以一定要明白,讲缘起,讲空义那是很深很深的,你们不要以为很简单。《金刚经》很妙,谈到后面,微尘都会谈到,佛陀说,微尘如果是实在叫微尘,它就不叫微尘了,连这个微尘都是虚幻的,要注意哦!所以要了解这个空义是不简单的事啊,当我们认为“我无法有”时,那是不懂佛法,注意听哦!是后来误解了佛法的意思而讲出来的法。你们研究唯识很好,但是要深入、要透啊,不然会错解。我这样说,不是在说它的对错,只是说不了义,一定要注意,不是究竟的。唯识有它的可取处,分析万法很细,心法、色法讲得很明白,但是,最后那个空性是不能没有的,空性是非法相,这样就执取了非法相。我们今天研究大乘佛法三系,能够把三系分析得这么细腻、摆得这么平,能够让你明白的,只有导师一个,我跟你讲的是实在话啊,很重要!而且,了解它的深义…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