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切法的自性。就是這個意思;一切法實相不可得,所以名爲實相,這個道理是一樣的。一切法的自性不可得,所以名爲一切法的自性;一切法的實相不可得,名爲一切法的實相。這裏的實相與自性是一樣的,這是般若法門的實相說,顯示般若的特色。
在這裏須菩提爲什麼會問,衆生將來聽聞這個法是不是能真正的産生信心?因爲般若法門是這樣的難知難曉,這樣的難以明白體會。如果不是這樣難,這裏就沒有什麼好贊歎的了,說能夠聽聞這樣的法,能體會、接受、受持、信受,是第一希有難得。爲什麼?這與衆生的顛倒實有感自性見恰恰是相反的。有我、他、衆生、壽者的這種實有感的執取符合衆生普遍的現象,而在金剛經裏一切都在否定它的實有性、實有感,這剛好跟我們衆生的習性是相反的,所以一般人聽了要一下子體會、理解、信受,那是非常非常不可能的,非常非常難的!在佛陀的時代,你能聽懂,因爲是佛在說,你相信他啊。那麼,離佛越遠,一般人來談這個法,能信受的就難啦。象現在的社會,普遍的一些宗教,哪一個不是落在靈魂的自性見裏面?哪一個不是落在我執的自性見裏面?佛法在講到這個般若,就是在否定一切法的實性,真正要開引般若的妙智啊,實在是難知難曉!剛好就是在這個地方破除我們衆生最嚴重的自性見,破除我們的執取。我們都執著在有一個我嘛,實有感:我這一生沒有辦法了,那沒關系,我要求來生好一點。我們死了,還有個靈魂來來去去的,這裏死了還要往生到天國去,到上帝那邊去,到老母那邊去,回到某某我們原來的地方去。這個觀念是什麼東西?整個社會,整個人間,都是普遍的理所當然的這樣一個妄取相,這就是自性見。而剛好般若法門就是在破除這個自性見,難就難在這裏。所以說,一聽般若的這個法,知道連如來都無實性,一切法都無實性,這樣的難知難曉我們能接受嗎?能體會嗎?實在是難哪!不要講佛陀那個時候難,過程也難,現在這個世界,現在我們佛教界中要講這個法也是多麼的難哪!所以你想想看,我們在實有感、自性見中那麼久了,那個我執何其深重!你聽到這個法,會産生真正的淨信嗎?一旦能産生淨信的人,是不是就很希有難得?真的是很希有很難得啊,太難了!如果說有“我”,將來可以得什麼好福報,到那裏去享福,可以生生世世過得好。恩,那大家都很喜歡。實話告訴你,這些都無實性、無自性、無我,你會受不了!告訴你說:那個“我”是妄取的,那個“我”根本是不存在的,是我們妄想的産物,根本是執取不到的,要破掉這個我,那比割他的心肝還難!所以,爲什麼說:如果聽聞到這樣的般若法門,了解一切法無實性,一切相總是虛妄的,能夠聽了這個法,一心就相信、奉持的,那真是第一希有難得,太難太難了!我們今天出來弘這個法,講這個般若法,講這個緣起法,一百個中有10個真正能聽得進去的,那已經不得了啦,不得了,你們知道嗎?不要被批評就已經很好了,不被毀謗已經非常難得了!所以要知道啊!聽到這樣的法,會不起疑心的,不起狂亂的,能信受而得解脫的,那是少之更少!所以,爲什麼說希有難得就在這裏,這裏很重要!所以我特別地把它講得更清楚一點:爲什麼會這麼難。
用我們一生的生命財産投入體會緣起--值!
【須菩提又說:我能聽深妙的經典而信解受持,還不算難。當來後來世五百歲中,如有衆生能聽此經而信解受持的,那才是第一希有哩!因爲,我生逢佛世,佛說是那樣的善巧,一言一語都從實悟中來,格外親切有味!所以信解領受,不足爲難。佛後五百年,人根轉鈍,時間又經久了,佛法又是彼此展轉傳來。所以,那時的衆生,如能信解受持般若深法,真是難中之難!經中每勸人發願,見佛聞法,理由也在此。
後五百歲的衆生,信解受持這《金剛般若經》,爲什麼第一希有?因爲,這人已沒有我等四相的執取了。這可見不問時代的正法、像法,不問地點的中國、邊地,能否信解般若,全在衆生自己,是否已多見佛,多聞法,多種善根,是否能離四相而定。】
現在聽聞到這個法的人,能體會到了,能悟到這個法義,就知道“我”是不可得的,了解實相就知道那個“實我”是不可得的,實有的法也是不可得的。你只有能深悟這樣的法義,才能真正地對四相不執取,所以,既然他能夠信解受持般若經義,當然是因爲他對四相已經不執取了。
不管是過去的所謂正法時代,或者是像法時代以及現代的末法時代,不管是有佛法的中國,或是沒有佛法的邊地,我們能否信解這樣般若的大法全在我們自己,爲什麼?緣起嘛!我們過去製造了什麼因緣,現在就會有相應的因緣,這不是沒有道理,沒有因緣沒有條件的。我們自己聽到般若的大法能否産生信解,在于過去有沒有製造因緣。如果結了很多的深厚的因緣,就有這樣智慧來體會、體解。所以爲什麼有人聽了會得到大安心,大歡喜?有人聽了半信半疑?有人聽了還要毀謗?這就是在過去個人的因緣不同。能不能信解般若全在你自己,過去是不是已經跟佛常常結緣,常常親近佛?是不是常常聽聞到真正的正見正法?有沒有多多地去種善根福報?是不是能離開這四相的執取?這裏就講得很清楚:你今天能離開執取四相,能生淨信,表示你過去種了很多善根,聽了很多這個善緣的佛法麼!如果你沒有這樣因緣,對四相還是那麼執著、執取,表示你過去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因緣聽到這樣的法。
【無我等四相,並非實有我等四相,而加以取消或摧毀,要知道:我等本不可得,由于衆生的顛倒,無中執有;所以無我等四相,只是顯明它的本相無所有而已。】
雖然講四相(我、人、衆生、壽者相),但並不是真正有四個這樣的相,所以就不需要把它摧毀或取消。爲什麼?要知道我等本不可得,由于衆生的顛倒,無中執有。我們認爲有的東西,其實它本來就沒有。比喻講:我執的“我”,實有感的自性,本來就是沒有的,但是我們由于無明的實有感而妄取,執以爲有而已,其實它不是本來就有的,是由于我們衆生的顛倒,在無中執有而已呀!所以無我等四相,只是顯明它的本相無所有而已。這一點很重要啊!要深入地去體會這個法的每一句,只要你聽得懂,一句就夠了。說“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者”,那是不是要把原來有的東西去掉或者把它取消破壞呢?不需要,只是顯明它的本相無所有而已!無我,那是本來就無我的!(輕松,自在的笑聲),只是因爲你從來不明白,在無我中執取了我,才顛倒,才造業,才受報啊!當你明白後也只是還其本來而已,哪裏是你修來的?哪裏是你把有變成沒有的,不是哦,這句話很重要!如果它是有,你能把它化成沒有,把它取消掉,那麼,這個“無我”就是你用功把它修的。但是如果真的是有“我”,你能把他化掉嗎?真實的東西是不會變化的麼!衆生的解脫是由于知道了顛倒,從而離開了顛倒,名爲不顛倒,哪裏要化掉、去掉什麼?
【能離我等四相,即能離法相與非法相,所以說:離虛妄顛倒的諸相即名爲佛。】
我、人、衆生、壽者這四相你能離的話,那麼你就不會執取在一切法的實有法相裏面,也不會執取在非法相裏面。所以,我執破的人,法執也一定破的了,不會執取了。離虛妄顛倒的諸相即名爲佛。我以前就講過,什麼叫佛?佛是覺悟了的覺者,覺就是明白、了解真相,發現了原來是這樣哦!那我請問各位:如果我們今天要成佛,要怎麼修?求得到嗎?拜得來嗎?用錢去買,買到什麼東西?注意聽,很重要哦!在那裏多執著執取一個相,那只是衆生更顛倒而已,注意聽啊!
真正的佛者,“覺”也!覺什麼?覺到真理實相是無我而已呀!沒有一法是實在的,只是緣起虛幻。而我們執取在實有,在無中起有感,在無我中起我想,在實有中才執取、貪欲,才貪瞋癡産生了造業。如果明白它非實,還有什麼能促使你要造業?從不明白到明白,從不清楚到清楚名,這個就是修行,注意聽哦!也名爲解脫和成佛。那麼,我請問你:從不明白到明白,從不清楚到清楚,這要怎麼樣才能得到?可以拜來的嗎?可以求來的嗎?可以用錢去買來的嗎?所以爲什麼要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多聞熏習?爲什麼還要如理思維,法隨法行?這個就是我們學佛修行的次第嘛!今天你親近的不是真正的善知識,聽聞的不是正見正法,那麼種下的因就不正,不正的因能成果嗎?在那裏妄求妄取執著,求神通,求感應,那只是使我執更深,增強我執而已,這一定要明白啊!
真正的解脫是離開一切法的實有感的執取,知道它的實相是一切法的實相不可得,破除的就是自性見的執取,最大最大的生死根本就是“我執”。可是我們不知道這個我執是什麼東西?在無中生有的自以爲有而已!那個“我”真的有嗎?如果有,你去得掉嗎?如果是有,你能修嗎?所以要明白唷,只是發覺它的事實真相而已,離虛妄顛倒的諸相,即名爲佛。這句何等重要!我們不知道人間一切是虛妄的,包括我們的五蘊身心都是虛妄的,我們都不知道啊!都在這個虛幻上執取有一個不生不滅的“我”在哪裏呀,那個我執就更深固了!所以,求這個,求那個,要清淨,要偉大,要比別人好,將來就往生那裏去,到那裏享福沒有苦。我請問你:這些都是從哪裏出發的?我執啊!注意聽哦!修行就是要破除這個自性見的實有感,你今天的目標不是在這裏,反而在執取一個永恒不變的“我”,我告訴你:你死定了!那怎麼叫修行?只是堅固我執而已,那個“我”越來越大!我講到這裏是很慎重的,這個關鍵點如果不懂,很多法門你一執取,就不是在修行啦,你只是在堅固我執而已!注意聽哦!所以,般若的大法,就是在聲明一切法的實相是無實性可得,這樣就不會執取,這樣的一個觀念是多難體會呀!
我們會覺得:“我這個身體都是實在的麼,我的喜怒哀樂都是真的麼,我想得什麼,我…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