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記▪P50

  ..續本文上一頁注意聽哦!只要你懂得真正緣起空義――般若的空慧,人間沒有一個不解脫的!我告訴你,我講這些話都是負責任的哦!都是實在話,要珍惜!

  學佛就在逆境中成就

  【關于忍辱,如來就舉過去的本生來證明:如在過去生中,歌利王支解我的身體。那時,我沒有我等四相。假使執有我等四相,就要起極大的瞋恨心;即使無力反抗,也必怨恨在心。這即不能成爲忍辱了。由此,可證明當時沒有我等四相;無我,所以能大悲,能大忍!】

  這裏佛陀舉證他過去生,在哥利王時代,哥利王說:你有沒有“我”?他說:我沒有“我”。他說:沒有“我”,就把你一刀一刀的割。他說:當時我沒有起瞋恨心,在行菩薩道,已經證入了無生法忍這個境界。如果我不是有這樣的體會,我一定會起反抗,即使你是王,我沒有辦法讓你不割我時,我也會起瞋恨心的,內在還是不高興的。但是,那時我內在一點不高興也沒有。那麼,忍辱波羅蜜要在哪裏證入?注意聽哦,這個也很重要!我們現在的修行對不對?一般的學法或者拜佛、求神,都要求沒有困難、災難,不會生病,家裏的孩子都是健康寶寶,長大考大學都是第一志願,都在求不老、不死……這樣就是世俗的執取嘛!其實學佛的人要成就忍辱波羅蜜,要在哪裏忍辱?在哪裏才能成爲波羅蜜?注意聽哦!就在有困難時,就在逆境中,注意聽哦!就在一切橫逆之中才是你證入展現的機會!歌利王已把他割,證明他真的自在呀,他真的沒有瞋恨心啊,他真的根本沒有一點點痛苦煩惱啊,表示他確實有證嘛!懂嗎?已經證入了。

  那我們現在學佛也是一樣:我們道理聽了很多,論起來都是第一,壓倒對方我比你強。但是生起氣來比都誰大,不高興的時候我慢就來了,瞋恨心就來了。證明我們有沒有成就其實要看哪裏?不要看別人,看自己就知道了:碰到逆境時,不如意時,碰到種種傷害,被誤解、毀謗時,身體起了痛苦,面對死亡時,你有沒有真正的不執著、不痛苦、不煩惱、不起顛倒?同樣的道理,就在這裏就可以看出來呀!所以學佛不是在求沒事、求平安哦,注意聽哦!那是世俗的顛倒見、常見,要求不變麼,永遠在好的地方,也是著一邊。那個不叫真理,那個是叫邪見!所以我過去就告訴大家,來我們這一邊學法的人,如果你要求一切都保持不變,你的財産永遠保持得很好,越來越多,你的孩子越來越乖,你家裏沒有困難都一切順利。我說:我這裏沒有這個功夫,我也沒有辦法庇佑你、保證你,我不是爲了這個。

  “我們去那裏學佛法哦,那個好棒啊,他有神通能加持哦,我們病都能好哦”!能加持人病好的,他自己會不會生病?會生病他怎麼能加持別人?你能加持別人不生病,表示你裏面有不生病的東西,不然他怎麼能不生病?結果那個專門給人家加持的最後都病死了。我請問你:我們能求一個不生病不死的嗎?佛法講無常,但是現在整個人類在求的是什麼東西?不知道。注意聽哦!我說:你們一定會死,不死是不可能的,有生必有死。所以來這裏求不死的,我沒有這個能力,求一件如意的不變的,不可能!因爲佛法講的是無常,沒有一法是永遠不變的,再恩愛的總要一邊先離開的,你相信不相信?所以要注意唷,什麼叫真理?我們搞不清楚,求啊拜啊都在求不生不死,求不困難沒有不災難,那個叫顛倒戲論了,一定要明白!

  我們今天要學什麼?我們一定會死的,一定會碰到困難的,一定會跟世界離開的,我們要學會的是怎樣在這裏不執取,懂嗎?不執取就不會受後有,不起痛苦煩惱,不起貪欲,將來就沒有延續的因緣。千萬不要搞錯啊,佛法的正見不是求有一個永生不滅的地方到那裏去享福,要注意啦!

  講到這個忍辱,我們今天學佛,絕對要成就忍辱波羅蜜,一定要困難、逆境、不得意,懂嗎?就是在種種的障礙裏面成就的。“哎,這師父真壞,哪能這樣說”?所以,我常常講:真正修行的解脫不是求不要死,而是不管怎樣都沒有關系,要注意聽哦!一定會死的麼,真正的解脫者,難道不是善終的就沒有解脫嗎?那我請問你:目鍵連尊者被人家打死,是不是善終?目鍵連尊者被外道用石頭把他打死了,這個也不叫善終啊,難道目鍵連沒有成就嗎?注意聽哦!不是這樣子,我們過去有很多大德,爲了弘法,被砍頭的都有,那我請問你:這個善終的“善”字就表示得到解脫嗎?我們現在認爲:“我有好心就會有好死了”。善終就是解脫嗎?錯了!我告訴你:真正的解脫者怎麼死都沒有關系,已經沒有這個事了,怎麼死又有什麼差別?死得漂漂亮亮就比較好嗎?死得不漂亮就很難看嗎?那個就是衆生的執著,那個我執沒有破,連那個屍體還要求好看,再好看,也會燒了、爛了,最後都是一樣的,什麼地方有差別?爲什麼要求這個,要求那個?就是我們的“我執”未斷哪!

  所以,學法到這個地方就要明白了,忍辱波羅蜜講到這個地方就注意了,學佛沒有那些因緣你還成就不了呢!就象今天我在說法,沒有你們來聽法,我的布施還不能成立呢!聽法的人,一定要乖乖地都很歡喜的嗎?不是的。不聽的,亂七八糟的越多,我們就知道這個法越珍貴,對不對?得看出因緣果報啊!忍辱波羅蜜也是一樣的。佛陀要證明過去生有這樣的因緣提出來讓我們明白,就是這個道理。他能成佛,就是因爲他有這個因緣,注意聽哦!沒有這個因緣他能成佛嗎?能修菩薩道嗎?

  【歌利:譯爲惡生。傳說:歌利爲北印度的烏異國王,殘暴得很!一次,王帶了宮女們,入山去遊獵,宮女門乘國王休息入夢時,就自由去遊玩。在深林中,見一修行忍辱的仙人——即印度過著隱居生活的宗教徒。仙人見他們來,就爲他們說法。國王一覺醒來,不見一人,到各處去尋找。見他們圍著仙人在談話,不覺氣沖沖地責問仙人。仙人說:我是在此修行忍辱的,宮女們自動地到這裏來問法。國王聽說是忍辱仙人,就用刀砍下他的手腳,看他是否能忍。當時仙人毫沒有怨恨,神色不變。這仙人,即釋迦牟尼佛的前生。又如傳說:禅宗二祖慧可,被賊砍去臂膀,能以法印心,不覺痛苦,這也是可說是忍辱波羅蜜了。】

  這個只是要讓我們明白過去生的這個忍辱仙人的這個因緣故事,其實重點只是要我們明白什麼叫忍辱,真正的忍辱不是忍耐,是了解一切法的緣起、無生、無實性,而不執著在實有裏,所以,不起怨恨,這裏是無生法忍的“忍”啊,一定要明白!包括我們禅宗二祖慧可的斷臂故事也是這樣,不因爲這樣而感覺到痛苦。

  【如來又說:我不但在歌利王時如此,在過去五百世中,作忍辱仙人,也是一樣沒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的。這可見修菩薩行的,是怎樣地重視般若相應的忍辱波羅蜜了!】

  修菩薩行,他五百世作忍辱仙人,爲什麼能夠忍受這麼久?如果沒有跟般若相應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注意聽哦!不懂得般若的空慧,你要修菩薩道是很難的。我以前就講過,菩薩爲什麼能不住涅槃、不畏生死?因得無生法忍故!不懂得無生法忍,哪裏能夠真正地不畏生死呢!一定要明白。

  【說到這裏,佛總結而勸告衆人說:菩薩發心,應離一切相而發無上遍正覺心!離相發心,即發勝義菩提心,也就是明心菩提。】

  菩薩要發無上遍正覺心,如果沒有般若的離一切相的智慧,那是不可能的,真正地能離相發心,也就是發勝義菩提心;沒有見法的衆生所發之心叫世俗菩提心;悟道了,見法了,知道般若了,那時離相的發心度衆生才叫做勝義菩提心,也就是真正的明心見性。注意聽哦!現在很多宗派都在講明心見性,到底什麼是明心見性?跟我們這裏講的明心見性是不是一樣?一定要明白什麼叫明心見性,千萬不要被誤導了!

  應無所住而生大菩提心

  【一切相,雖無量無邊,但不出六塵境相。所以離相發心,即不應該住色塵相而發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相而發心,應一切無所住而生大菩提心。假使發心的人,心有所住,即取相執著,就不能安住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所以佛在前面,曾經說過:發無上遍正覺心的菩薩,不應住色等相而布施。要利益衆生,應這樣的無住布施。布施是法,衆生是人。若執法相、人相,即不過人天施善,不能成爲利益衆生的大行。所以接著說:如來說的一切相,即是非相。說的一切衆生,即非衆生。通達非相非衆生,所以能布施,所以能忍辱。】

  須陀洹的初果是“不入流”,不入哪個流?色、聲、香、味、觸、法的這個“流”,再也不隨這個六塵境界而隨波逐流了,不再被汙染了,爲什麼?因爲與般若相應,知道一切色、聲、香、味、觸、法都是緣起無性空啊,所以就不執取了。如果沒有與般若相應能不入嗎?能夠不執取嗎?我們每天眼睛一睜開就是跟六塵相觸,如果我們的智慧不用在般若的正智正見上,用世俗心的哪一個不執著,哪一個不被六塵而轉?注意聽!如何能不被六塵轉?只有般若空慧呀,一定要明白!

  假使發心的人,心有所住,就是取相執著了,也就不能安住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一取相,一執著,在實有感裏起顛倒,那個還叫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嗎?那個叫世俗心、顛倒心。所以,佛在前面曾經說過:發無上遍正覺心的菩薩,不應住色等相而布施。前面布施都不應該住了,那麼忍辱能住嗎?其實仔細觀察一下:我們的心在六塵中能住嗎?一切法都是流動變化而不住的。那如何能深徹到萬法的不住?非般若不可!要利益衆生,應該這樣的無住布施,布施是法,衆生是人,如果執著法相人相,即不過是人天的善施,不能成爲利益衆生的大行。如來說一切相,即是非相;說一切的衆生,即非衆生。通達非相非衆生,所以能布施,所以能忍辱。

  一切相,知道它的無實性,就叫“非相”,衆生也無實性,所以叫非衆生,通達了,非相非衆生的般若,就能真正的布施,那時不執著了:沒有一個實在的布施的我,沒有一個實在的受我布施的人,也沒有實在的…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