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記▪P68

  ..續本文上一頁的。如果世界是一合相的話就不能分析了。所以,依佛法說,凡是依他而有的,就是因緣合散的,即不是實有的。只要是因緣條件聚合的,不是單一獨存的,那就都不是實有的,只是假有。這個假有的就是無常,無我,性空與非有的。

  這樣就可以明白了:只要是緣起的,就是無常的、無我的、性空的、非實有的,而無常、無我、性空、非有都是同一理則和內容――緣起。

  如來雖也說世界的一合相――全體,那只是約緣起假名的和合似一,稱爲一合相,而不是有一合相的實體——離部分或先於部分的全體可得。如來也談到一合相的問題,一合相就是一個現象或物品的整體,其實,那只是緣起假名和合的似一,萬法和合起來,看起來好象是單(獨)一的,其實是沒有獨存自體的幻相,所以,稱爲一合相者,也不是有一合相的實體,或者是先離某一部分,有一個全體可得,這些都根本沒有一個實體可得。

  如來聽到須菩提這樣講,就同意須菩提的解釋。一合相本是緣起空,不可說有自性的,但凡夫爲自性的妄見所蔽,妄生貪著以爲有和合相的實體。如果不從緣起的觀念去明白萬法無自性的真相,而是用我們世俗的慣性去看,要了解法的無自性的特質,那是很難的,我們一定會起執著。在我們潛意識的整個觀念裏,這種自性的妄執是非常深的,才會在這裏起貪瞋癡,因爲我們不了解緣起性空非實的道理,所以都會在這裏起執著。

  癡實相即是智慧,取著智慧相即是癡。

  庚 四 說無我教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雲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

  佛自己說,他是隨順衆生的觀念而說每一句話、每一個名詞,只是要讓我們明白他在說什麼而已。但是現在有很多人會執著,食古不化,說佛陀在世時說過的,一字都不能改;他沒有說的,都不能算數,不能用。從這裏佛陀開示須菩提的,我們就明白了:當佛陀說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時,只是要讓你明白我們的執著是什麼,這四見就是我們執著的地方,而並不是說“實有”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不能因爲佛陀說了這四種見,就以爲這四見是真實有的。所以,佛陀說,當有人說佛陀他說“有”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時,這樣人的是不懂佛陀所說真正意義的。因爲佛陀講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時,並不是在說實有這個,只是假名施設的名言相而已,注意聽!我們講話的語言、文字、意境都還是假名施設,連這個都要破。所以,佛陀說,有人說佛有說法,那就是謗佛,不了解佛義。同樣的道理,佛說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時,不是真正在講有這四個東西,這四個並不是實有的,還是假名施設,連佛陀的語言也還是假名施設。但是很多人不了解:佛說的都是實在的,一個字都不能改。佛用散空來解釋時,就把散空宗當作究竟義,其實“散空”是十八空裏最粗糙的,不能代表真正空義的一個分析法,是最粗淺的,偏偏有人不了解,把它拿來當爲究竟的,後面的一切有部就是根據這個理論來建立的。其實佛陀說的法也是方便,如果你把它執爲實有,那也是成病(執著)了。

  【如來教法的特色,即宣說“空無我”。此處即約此義,概括如來一代化法。佛問須菩提:無我,即令人離我見乃至壽者見。假使有人以爲佛說我見、人見等,使人離此等見而得解脫,此人能理解如來化法的真義嗎?須菩提答:此人是不夠理解佛法的!衆生,是由過去的業因而和合現起的幻相,本沒有實性真我;而衆生妄執,於無我中執著有我,所以佛說衆生有我見等爲生死根本。然而,什麼是我?衆生不知一切法並不如此實性而有,以爲如此而有的,不見法的空性,所以名爲無明。由于無明而起薩迦耶見,執我執我所。但徹底研求起來,我等自性是本不可得的。假使有我,能見此我的名爲我見;我等自性既了不可得,那從何而有我見呢?佛說我見,不過隨順衆生的顛倒而假說,使人知我本無我,我見即本非我見而契悟無分別性,並非實有自我可見,實有見此自我的我見,又要加以破除。從所見的自我不可得,即悟能見的我見無性,即依此而名之爲無我。如執有我見可除的無我,這無我反倒成爲我見了!】

  這裏講的實在是很清楚!這個地方如果體會到深細一點,也許這個地方大家就開悟了,就可以證入空性了。佛說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只是隨順衆生執著的倒見所能理解的範圍,而提出這個名字的,並不是衆生真的有一個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注意聽!佛陀很清楚,他只是純粹假名施設的言說而已。如果我們不明白,認爲我們有一個我見,然後我修行,才能把那個我見破掉,就證入無我,這樣的觀念是不對的,這個我見本來就是子虛烏有的,是由于我們的顛倒、無明,不知道它如幻而起的執著,在無我中起了我見而已。無我是本來如此的,在無我中起了我見,這個我見本身也是如幻非實,注意聽!如果你以爲真的有一個我見,然後修行悟到了一個什麼,就把這個我見破掉了,我就變成了無我,這樣的觀念就是有爲法的修行。

  我見是一個什麼東西?如何破?如果真的有一個我見可以破,問題大了,注意聽哦!我常跟大家說:如果煩惱是實有的,你破得掉才怪!實有就是不變的,你怎麼修都是修不掉的!如果這個“我”根本就是我們的顛倒而起的幻相,那看清楚了,還要不要修?我常問這個問題,很重要啊!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所在,一定要去體會!如果不明白這個事實真相,不能體會無我、無自性是在講什麼,就會錯會佛的意思,以爲佛陀在說,有一個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現在教一個方法開悟了,就把這個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破掉了,那就根本不懂佛法。如果還有一個我見可以破的話,這個差不多是真正的我見了,這樣知道意思嗎?如果有一個真正的我見可以破除而可以達到無我的話,這個無我就變成我見!你破除了我見達到無我,對不對?我告訴你:達到的那個“無我”就是我見,反而是無中生有。

  這個地方真是太重要了!如果我們能觀察我們真正身心的問題,我們每天不是在講斷煩惱證菩提嗎?不是爲了要修行解脫嗎?問你要破什麼,要解脫什麼?你會說,因爲我有痛苦煩惱。那問你煩惱有多少?住在哪裏?你說不知道。還有的說要消業,問你業力多少?住在哪裏?也是不知道。那要怎麼修?煩惱、業力如果是真的,你要去破它,但是你不知道它住在哪裏,也不知道它是什麼形相,你到底怎麼破除呢?每天在搞拜忏、消災,問問一共有多少,消掉了多少,剩下多少?什麼都不知道。那我請問你:到底在搞什麼?那不是打糊塗仗嗎?

  現在我們看到這裏所說的,如果煩惱業力真的有實性,請問你,去得掉嗎?真實的東西怎麼能變化啊?那你修行就沒有用了。你們就明白金剛經的空義、緣起的觀念有多重要!沒有緣起的觀念就沒有下手處,那又如何能看到一個根本的問題?真正懂得一切法緣起如幻,連個自性見、我見都不存在的話,你要破個什麼?!所以,煩惱也好,痛苦也好,都要把它“看”(觀察覺知)清楚,如果你認爲它是有實性、自性的,那你也把它看清楚,懂嗎?如果怎麼找都找不到,怎麼看都看不到,那你每天在跟它打仗,到底敵人是什麼,在哪裏?只是因爲你沒看清楚而已啊!知道嗎?從來沒有看清楚。金剛經快結束了,最後面就是教我們怎樣去正觀,如何觀照一切人事物。

  【如《智論》說:“癡實相即是智慧,取著智慧相即是癡”。】

  這句話太棒了!我們認爲自己是愚癡煩惱衆生,但是我告訴你:“煩惱實性即佛性”。龍樹的《大智論》說:“癡實相即是智慧”,要去看透觀察煩惱愚癡的真實相:在所謂愚癡衆生的那個“癡”(無明)的狀態下,明白觀察看到無明煩惱愚癡的實際狀態,也就是它的本質真實相是什麼?當明白的時候就是智慧的展現;“取著智慧相即是癡”,如果執著以爲我有一個智慧可得,這人就是愚癡,哪有智慧相可得!如果認爲有智慧的實相可得,這就是執著(即愚癡)了,因爲智慧也無自性,只是假名智慧而已。所以,只要一取著認爲實有,只要那個實有的觀念一起來,就是愚癡了。能在一切法中,了解它的實相非實的人,名爲智慧;執著在實有一切相裏面,以爲實有的人,就是愚癡。從哪裏去判斷智慧和愚癡?是了解它的空義、實相,抑或執著它爲實有,這是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裏給我們的標准,前者是智慧,後者是愚癡。

  【所以,以爲如來說有我見等,即是取想執著,根本沒有理解如來“無我”教的深義。】

  如果聽見如來說我見,就以爲有一個我見可得,這就是執取相,那是根本沒有理解如來無我教的深義。如來所說的我見,並不是說有一個實有我見的存在,只是假名而已。如果執著有一個我見,那就是根本不清楚無我的真實含義,也就是不明白如來的無我的教義,所以,願解如來真實義啊!這一點很重要!

  畢竟空--不生法相,亦不生非法相。

  丙二 勸發奉持 丁一 別明離相 戊一 應如是知見信解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這裏就歸結到重點來了,就是金剛經開頭“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這樣的兩個主題。衆生發了菩提心,應該怎樣的安住在菩提心上,怎樣去降伏我們的煩惱心。現在就是讓我們明白:欲安住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就要在一切法上,照上面緣起無自性的開示,去觀察、信解而不取著(不生)法相,如是知,如是見。

  前半段側重于講緣起的自性空,一切法無自性皆非實;後半段側重于講緣起的假名有幻相,不是什…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