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信仰上帝而消失嗎?我們的痛苦和無知,會因爲信仰大梵天就能解除嗎?不可能只因爲一個信仰就能解除的!但是佛法告訴我們,痛苦煩惱的産生都是有原因的,因爲我們錯誤的知見而産生貪愛執著,才會引生痛苦煩惱。
所以必須在萬法中去觀察,了解他的真相,徹底的超越出來,才能與萬法沒有障礙。這就是對真理的體驗與世俗萬法的現象不再産生隔礙與矛盾,這叫中道!所以,佛法是有其內涵的,是可以證明的,不僅僅是單純的信仰。
佛法是貫徹現象與本體,也是貫通宗教與哲學,甚至通得過科學的,所以有人說佛法是科學而哲學的宗教。
我們明白現象和法性是相依相緣而不相礙的,所以在現象中就不會有障礙,在觀念上也不會執著。現在,不但科學的探究上還有盲點,哲學也會走進死胡同,而佛法卻能貫穿現象和本體,融通宗教和哲學。科學愈發達,發現的現象就愈接近真相,愈能展現佛法的奧妙,這樣,透過科學反而愈能證明佛法的正確。
現在的科學已經打破了神話的觀念,使西方的宗教産生了極大的危機。自從量子力學出現以後,基督教的上帝說已經站不住腳了,使西方文化産生極大的混亂。反而科學所證明的理論愈精細,愈能證明佛法叁法印的正確性。
佛陀時代,沒有望遠鏡,沒有高科技,那時出家人喝水一定要過濾,因爲一杯水中有八萬四千蟲,我們用肉眼是看不到的,只有用現在的顯微鏡才看得到。佛說「叁千大千世界」是不可思議的,用肉眼觀察怎麼會知道有叁千大千世界的存在?現在科技已經證明,地球的周圍只是一個小小的太陽系,而許多太陽系組合成一個銀河系,我們知道宇宙中有多少個銀河系?現在科技可以證明了,從前沒人能知道。所以,現在的科技愈發展,也愈能證明佛法的不可思議。
佛法講無常!而基督教說上帝是常,外道說大梵天是常,而事實上有這樣常而不變的東西嗎?科學領域有許多定律,定律應該是不變的真理,但是科學發現的定律,還一直被後面發現的定律所推翻,所以,沒有真正永恒的定律。現在科學研究發現了一個新的定律,叫「測不准定律」,就符合佛法的無常法則。以前說光速是不變的,但是現在發現光速也會變,只有在真空裏不變,不在真空裏還是會變,現在科學已經證明了。
以前很多事情被認定成某種定論,但是後來又透過比較深細的觀察,結果都被推翻了。但是佛法的叁法印誰也不能推翻!所以未來佛法的發展是無可限量的。科技的發達也好,民主的進展也好,我們不必再受君權、神權、神話的強權控製,我們現在可以享有民權民主的自由,去體證諸法的空性,實現真正的解脫。
現在的時代,在這樣的因緣中,佛法應該大大的興盛,因爲佛法的正見可以宣講了,很多方面科學都可以證明。如果在君權的時代,佛法就要配合神權的統治來控製人民,怎麼能講平等?怎麼能講自由?「君王是天上派下來的天子,他與我們是不同的。」都得講這些神話!現代進入民主的時代,佛法可以講真話了,佛法必然要大興!因爲因緣成熟了!那麼我們就應該把法的正見宣揚推廣,讓每一個人都有聞熏的機會,都能知道佛法的重要和奧妙,都能得到法的受用,進而都有解脫的機會!
從理論上說,色(一切法也如此)是因果法,凡是依于因緣條件而有的,就必歸于空。
佛法在探討五蘊的時候,一般以色來代表。色是因果法,凡是看得到而占有空間的都叫色法。只要是色法,都需要很多的因緣條件來聚合才會産生,而且必歸于空。因爲既然是條件的組合,那麼當因緣條件改變的時候,它也隨著改變,以至于消散。所以色法沒有實在性、沒有永恒性和不變性,所以說它是空。也就是說沒有一法不壞的,凡是因緣條件而有的,也必定因爲條件的變化而滅。色無常故,所以必歸于滅,也就是必歸于空的意思。但是我們講的空,不必要等它滅以後才知道空,知道因緣法所生的都必歸于滅,也就是空,不要等到滅了才知道是空。這個觀念一定要明白!
如把因果法看成是有實自性的,即不成其爲因果了。因法的自性實有,即應法法本來如是,不應再藉因緣而後生起;
條件聚合就是一個果法,如果把因果法當作有實在的自性,而實在的自性是不變的,那麼因不變,怎麼能成立因果?有自性就不能成爲因果,因爲自性是本來就有的,不需依靠其它條件就有,也就是單獨的一個條件就可以的,不會變化,永遠是這樣,這才叫自性。世間沒有這樣的東西!而因果法是要靠很多條件才能生起,只要是因緣所生的法,一定會壞,沒有不變的。既然一切萬法都是因緣條件生起的,那麼也就表示萬法不是自性有,而是因緣有。
若必仗因緣而能生起,那法的自性必不可得。
上課以來我們一再的談佛法的緣起正見,我們就愈來愈了解什麼叫無自性,什麼叫緣起,緣起的就是無自性,無自性的就是空,緣起、無自性、空是同一個意思。
由此,一切果法都是從因緣生,從因緣生,果法體性即不可得,不可得即是空,故佛說一切法畢竟空。
其實,一切現象,包括我們的身心,看得到的都是果法。已經具備、完成的,都是從因緣而有、而聚的。只要是從因緣生的,從果的當體去觀察,就會發現此果法沒有自性,自性不可得,找不到一個不變永恒的東西。任何一法去觀察它都一樣,都是自性不可得、實在性不可得、這個不可得就是空。所以佛才說一切法畢竟空!
因爲一切法都是因緣生,沒有一法是超越因緣以外的。既然如此,我們所廣觀的萬法,包括自己的五蘊身心,乃至一切能認知的現象,沒有一法不從因緣生,哪裏找得到一個實有的自性?自性不可得表示本來就空,能夠明白這個根本重點,對我們的修行來說太重要了!沒有這個觀念的認知,不可能契入空性。透過這樣的認知,在觀察中,才能契入空性。爲什麼在觀察中就能夠契入?因爲不可得!注意!那麼我們如果要對治自己的煩惱、痛苦、生死都一樣,如果真正面對與觀察時,爲什麼什麼都找不到?在體會的過程中,會清楚地知道煩惱、痛苦、生死如幻,實在性不可得!
修行的重點就是要體會什麼叫「不可得」!注意!一個不可得的東西,我們每天要和他打仗,需要嗎?打得贏嗎?爲什麼煩惱相續不斷?爲什麼用功那麼久還是苦苦惱惱不受用?因爲不了解這個重點啊!
注意!每次講到法的重點,都一再地講、一再地提!就是在提醒你們把握法要!把握了,你們時時刻刻都可以觀察、體會、證明!所以,不管情緒來了、煩惱來了、痛苦來了,師父教你們一個辦法——如實觀照!看清楚煩惱痛苦在哪裏?一看你就會明白真相:不可得!很多人來找師父:「我很痛苦、很煩惱」。只要來了聽我一番開示,都會笑嘻嘻地回去,因爲他找不到痛苦在哪裏。平常都有,到師父這裏就不見了,回去就又有了,什麼原因?注意!這裏很重要!當這個法明白以後,真的能解脫痛苦煩惱,這絕不是戲論!
反之,果法從因緣有,果法的作用形態又不即是因緣,可從因緣條件有,雖有而非實有,故佛說一切法緣起有。
我們前面講的是從「有」了解空性,現在講從空性成立一切「有」——果法。果法就是一切的現象,色心二法以及現前的一切條件,都叫果法。果法是從因緣的條件組合而顯現出來的,所以說「因緣有」。果法現前時,雖然有它的形態和作用,但又不是原來的那個因緣。譬如:從種子而現出的植物形態,已經不是原來種子的形態。果法雖然不是因緣條件的本身,卻必須通過這些因緣條件的組合,才能産生「有」的現象。由此,我們就可以了解:雖然有、但不是實有。實有是指本來就有、不會變的、是永恒的。如果要靠外在諸多因緣的組合,那就不是單一的條件,也不是永恒的存在,也不是不變的,所以說它非實有。「故佛說一切法緣起有」。所以我們在看萬法的「有」,就不會落入永恒、不變的實有感中。只要是條件組合的,也必然隨著條件的剎那變化而變化,所以非實有,雖有如幻。這非常重要!
佛法不否認一切緣起有,只是否認他的永恒性與不變性,否認他的實有性。否認的意義是因爲衆生在一切法中,都把一切當作實有,所以才産生執著與愛取。如果了解一切法只是因緣的有,剎那在變,非實如幻,就不會執著在永恒的實在感。我們愛取、占有的執著的根本就在這裏!我們只要稍微反觀,從過去到現在是不是對自己五蘊身心非常執著,然後又引伸到外面,希望一切都變成我的,希望永遠占有,所以才會産生一切的痛苦煩惱。
總之,如果不是執著這個身心是實在的我,就是執著外在的一切都是實在的,都是我要的、屬于我的。如果了解身心也是緣起的有,如幻非實,外面的山河大地,一切萬法也是緣起的組合,緣生必緣滅,很快就會消失,哪裏還會染著和占有?我們講很多法,其實重點都在這裏。如果能夠明白這一點,再觀察萬法和身心是否如此?如果萬法和身心確實如此,那麼我們的執著與愛取,希望永恒存在的意欲,就不會相續。這個地方講起來很簡單,但是由于我們強大的實有感的慣性,要真正地明白真的不容易!但是要在理論上先明白,我們才知道怎麼在生活中去觀察。
可知色與空,是一事的不同說明︰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一個事物從現象上來看,是有;從他的本質上來看,是空。所以,講有是在講一切現象;講空,是在講他的實性、實相、本質。同樣一件事,從現象和功能上來看,是有;但是分析他的本質是空。所以,空跟有都在講同一件事。一個是從相上來講,一個是從性上來講。明白了這裏,就知道空和有都在講同一件事,那麼空和有就不會有矛盾,也不會把空和有分成兩個截然不同的東西。注意!很重要!如果這裏不了解,往往會把空看成離開有以外,另有一個空,這樣空與有就會産生相對和矛盾。但是這裏如果明白了,就知道說空就是在講有,有就在顯空。《心經》裏…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