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多了不起燒完了他就停止,是不是這樣子,我們也是一樣,爲什麼我們活著你想死也不行,因爲條件東西還沒有壞麼,功能性還有麼,所以導師就講業緣不了,怎麼樣要死也不可能,要走也不可能,你說是不是,這個都是講什麼講條件那,一期相續是講我們這一生來講是一期相續。
那麼大期相續呢一樣,我們講爲什麼此蘊滅已余蘊相續,因爲這裏呀執取的力量,貪愛的力量他從來沒有消失過,執取的意識攀緣的意識很強,這個五蘊壞了又去執取一個新的五蘊,那他當然要相續,這個是大期相續,所以刹那雖然滅他能相續,那就能一期相續,如果一期能相續一期的條件不解決他就能大期的相續是不是這樣,這必然的麼,一念相續能明白,能截斷的人,一期相續也就跟著怎麼樣,燒完了就不繼續燃燒就沒有大期相續,是不是這樣子,意思是一樣的。
在這層層的因果網中,盡管是緣在變,因也在變,但在主因還能延續以前,果相能延續下去。如主因所依的主因變了;或疏緣的變化過大,影響主因的存在,由于主因的突變,那果相才不能延續原有形態而走上滅無之路。
主因所依的主因,我們講主要條件,主要條件他還是條件組合的麼,主要條件裏面還有他主要的條件,所以那個主要條件裏面的那個主要條件還沒有變以前這個主要條件還能夠繼續相續。比如說我們人這個肉體活著有幾個主要條件,就是我們的五髒六肺,這個是很主要的,還有什麼循環系統了,外面的空氣了,這個都是主要的條件,這些條件都還有,你要叫他壞掉也不可能,所以這個身體的幾個主要條件如果一變,心髒壞了、胃壞了、腎髒壞了、肝髒壞了,你還能活得下去嗎?主要的條件一變你就沒有。那什麼是次要條件,頭發掉光了、少了一只腳、少了一個手、那還是能活,那不是主要條件,所以主要條件他還是主要條件的組合,主要條件裏面的那個主要條件不變以前那個主要條件他還能夠繼續有作用,一期相續就能夠延續。
延續不變,是相對的安定,實是刹那變動的。所以表面看起來因果法則繼續在什麼相續不斷,看這個不變性其實是相對的安定,不是絕對的安定,是看起來比較安定而已,好象不太大的變化而已,其實刹那刹那還是一樣在變動。
要知道∶果事的幻相,依于因緣;因緣是無常的,依因緣而有者,即使是延續,實際也還是刹那變動的。
我們講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是不是有常?不可能麼,我們講因講緣他和合的,因本身是無常的緣本身也是無常的,和合的一切萬法他本身怎麼會有常呢?看起來是相續相,好象常,一期的安定性好象常,其實他是不可能常的,還是刹那變化的。所以爲什麼了解緣起的人就不會住在什麼住在永恒了,不變了,單一了,這個不可能的。
我覺得這句話我一直用了很多次告訴大家,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或者所生諸法是否有常?這句話很重要!尤其是我們學佛法的人,執著在境界,這句話更重要!我們修行的人有很多境界,尤其是外道神通廣大都有很多境界,包括什麼有色界無色界都好,那個都是身心禅定産生的變化更多,幻相也有、定相也有,但是定相的少幻相的多,坦白講如果我們今天懂得這個緣起法,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法可能有常嗎?這句話很重要!這個身是無常的,五蘊組合的,這個心還是無常的爲什麼?根塵觸産生的作用而且是什麼,身心相依相緣的都是,那麼這個因也無常緣也無常,都無常産生出來的境界是常嗎?注意聽!這個也很重要!
我們爲什麼會不執著,我覺得這句話最重要!身也無常心也無常,因也無常,緣也無常,産生的所有作用是常嗎?所以我們如果這一句能夠了解得透,其實很容易打破這種實有的執著,包括境界,什麼境界?包括涅槃的境界,也是如幻如化注意聽!不然的話還會在圓成實的實有,注意聽!
因與緣,即使維持原有的形態,但主因與疏緣所依的主因與疏緣,層層推論,是不能一無所變的。
因緣依于因緣,因緣又依于因緣,那麼層層無盡的因緣都是無常的怎麼可能不變呢?怎麼推論都不可能不變的,後面這一段就是在解釋,因緣的層層無盡。
例如某法以甲因及乙丙爲緣。此甲因又以丁戊爲因己庚爲緣;乙緣又以辛爲因,壬癸爲緣;丙緣又以子醜爲因,寅卯辰爲緣。
這樣子的層層無盡,每一因緣本身又有因跟緣,每一個因緣的本身又有因緣,那這樣子那個因緣是層層無盡的。
所以假使第二刹那,甲因仍以丁戊爲因而以己巳爲緣;那甲因雖以主因不變而維持原有的形態,而實則疏緣已漸變。依因緣而成的甲,與前刹那也不盡相同了。
比如說我們現在在上課了,我在這裏坐著講,你們在那裏聽,我講了一個多小時,講兩個小時看起來還是那個人麼,是不是,其實這個中間有多少刹那,有多少念念,看起來都好象還是一樣的,其實如果照這樣的因緣法則來看,我們剛剛來上課到現在坐在這裏的人已經裏面很多因緣已經變化,主因沒有變但是疏緣變了很多,所以看起來我還是這個樣子。一個小時看起來都一樣麼,一個小時的變化看不出來,但是一年的變化就看得出來,但是如果你每天看還是看不出來,一年再看一次一定看得出來,是不是這樣,不可能不變的。
有兩個觀念,一個是刹那刹那都非故,刹那刹那都非故都不是原來的。那麼、另一個角度刹那刹那都是新的,這樣知道意思吧。那刹那刹那都是新的,新的跟故跟舊的到底是什麼,不即不離,這樣知道意思吧。不一不異,不即不離,就在講這個,那麼我們從心靈的一種感受來看,每一刹那都滅了,那每一刹那也都是生,這樣知道意思吧。生的當下刹那就滅了,那這樣生有沒有實生,滅有沒有實滅,這是一個觀察的重點!所以說如幻,什麼是如幻?宛然有,看起來是這麼實在,條件是這麼的一直在變化,你說他是假的,但是他的一切現象是這樣的宛然有而實在,你說他實在的他刹那在變化,沒有一刹那是停住的,那這樣到底是斷還是常,不斷不常,爲什麼?能相續就是不斷麼,但是他又不住,刹那在變化,所以也不常,所以不一不異,不斷不常這個要慢慢去體會。
不即不離在談什麼,這個才能體會到什麼叫“如幻”兩個字,雖有如幻,緣起而不無,這個在談什麼,就不會執著在衆生的一個觀念實有實無裏面,只要是實有實無都是自性見,由于自性見才會産生實有跟實無的觀念,所以我們佛法講不斷不常一般人很難理解的,一定會問什麼,有沒有一個實在的靈魂?靈魂死後到哪裏去?如果沒有靈魂爲什麼能輪回?不是都是這個問題麼,注意唷!我們現在在講這個,聽起來很艱澀很難體會,但是這個如果不明白佛法的因果你不能搞清楚的,修行你絕對不能安心的,你也絕對不能受用解脫的,所以這個知見很這要!聞法就是厘清這些知見,這些知見如果明白了,心才能真正的安心,要超越解脫才有可能的,因爲你執著在實有裏你不可能解脫,執著在實無你也不可能解脫,如何體會真正的所謂緣起如幻,不一不異,不斷不常,不即不離,這個如果不能體會,你不可能了解真正在講解脫涅槃在講什麼,一定會落入外道實有自性見裏面,你不可能解脫的。
表面上看起來很多宗派,講的好象都很容易解脫真的嗎?連觀念都不厘清,你真的能解脫嗎?所以有很多有定的功夫的,身心暫時的不起以爲是涅槃解脫的人很多,身心脫落了就以爲自己解脫了很多,其實是這樣子嗎?要注意呀!因爲這個太重要了!導師這麼辛苦一直抉擇這些到底在抉擇什麼?厘清我們真正的正知見而已!這個知見沒有厘清,你說你能解脫那是不可能的,你可能有境界,可能有神通,但是你想解脫那是不相幹的,這個很重要!
近人說質變與量變,即近于因變與緣變。然在刹那生滅的如幻觀中,因不變或說依主因形成的特質不變,不過相對的假說,實則此因或質,也未嘗不在潛移變化中。
質變跟量變,我們現在也講質量變成什麼能量是不是,其實這些包括能量你也能感覺到那是一種特質而已,所以導師這裏點出一個重點!因不變或者是主因形成的特質還沒有變,不過是相對的假說,所以不管這個是因還是質,其實未嘗不在潛移變化中,你說能量不變嗎真的能量不變,能量是變來變去的,能量不是不變的。
由于主因疏緣不息的變,不離因緣而有果事,果相也不能不在刹那變化中。
所以只要是果的現象,一切法現象,因爲都是緣起的麼,主因沒有變,不管你表面上看起來好象都沒有變,其實在本身其實不能不變的,刹那一定是都在變的。比如說我們每一個人的指紋從古以來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還有下雪的雪花的結晶體,聽說沒有兩個結晶體是一樣的。我們講基因基因也是一樣,一直在變,沒有一個東西是永遠不變的,能量還是在變,一直的在轉化一直在變。
由于果相的不即因緣,所以在主因的相對安定下,果相能一期延續。
果相是新新非故,所以他不是原來的因緣,只要那個主因安定性是相對的,不是真的不變的安定,是相對看起來比較穩定所以說相對的安定性,只要是主因還有相對的安定性,那麼果相就能夠繼續的延續。
刹那即滅與長時相續,毫無矛盾。這裏是最難體會的東西了,刹那即滅與長時相續,毫無矛盾。就是說刹那生滅如果你能明白,你就能了解一期相續,能了解刹那生滅,一期相續就能了解大期的生滅。那麼我們要了解大期的生滅從一期生滅去了解,要了解一期的生滅要從刹那生滅去了解。所以爲什麼說刹那即滅的而且能長時相續沒有矛盾?當然大乘佛法講的很妙很玄的也很多,一念萬年,一念怎麼會萬年,一念跟萬年沒有矛盾。先了解什麼是一念,你就了解萬念,刹那就是一念麼,長時相續就是萬年麼,意思可以成立的。
我也比喻過麼,如果我們今天站在我們現在當下的感覺跟觀念來看,一刹那前,我們說他過去了對不對,滅了,那刹那前跟一億年前現在感覺一樣不一樣,一樣,因爲都是滅麼,那爲什麼一刹那前跟一億年前現在感覺是一樣,那這樣刹那跟億年能不能一樣,某個角度可不可以一樣,可以一樣,同樣的,一秒鍾後跟一萬年一樣不一樣,一樣,那我問你你現在死跟一萬年前死一樣不一樣,現在死跟一萬年後死一樣不一樣,這樣知道意思吧。明白了時間的幻相,爲什麼你會不執著生死,因爲你知道因緣一切如幻,時間相也是如幻的,如果你執著在實有自性,希望他不變永恒的,那跟這個因緣變化是不是矛盾的,顛倒相反的,所以你爲什麼會痛苦煩惱也在這裏,爲什麼會起執著造業也是在這裏。
導師的結論就是也可以說∶絕無自性所以刹那滅,不即因緣而幻相宛然所以能相續。
導師寫出這樣的結論,其實這些內容如果我們沒有相當用心去體會,如何能夠不矛盾呢!如何能真正的明白,《中觀今論》從第一章講到這個地方,他是層層的一直在引導我們去體會什麼叫緣起性空?什麼是真正的中觀正見?跟唯識哪裏不同跟真常哪裏不同?跟叁世實有的觀念哪裏不同?點點滴滴一直在抉擇,我們這些如果厘不清,哪一個人說他自己懂得是真的正知知見,如果你的知見還不完全的真正的是佛法的正知知見,你用什麼方法去修到你解脫,抉擇佛法的正見有這麼難,不要講修行受用了,講一句不客氣的話,如果這些法的抉擇都不清楚,你認爲你真的在用功修行嗎
你的方法完全正確嗎?你真的能解脫受用嗎?都是問題。
我們現在只談信仰只談信,真的能解決嗎
修某一個法門一知半解真的能受用嗎?知其然不知起所以然真的就能解脫嗎?爲什麼要把知見厘得這麼清楚,知見的清楚跟不清楚有沒有絕對的關系,真的我們要慎重考慮!我覺得非常重要!今天知見不清楚,即使你修到任何的境界,你心要安很難,爲什麼?因爲還有疑在,我記得年輕的時候,我們很用功,有一些身心體會了,境界都有,但是心不安,爲什麼心不安?我現在就很清楚了,佛法那麼多緣你知道嗎?理論那麼分歧,很多矛盾,而且知其然不知起所以然,心怎麼安?所以心安有兩個層次,一個是法義的透徹,一個是身心的證入,很多人有很多境界,他是跟法相應的證入呢還是定境的産生的某一種現象而已,我們一般人是分不清楚的。
所以很多人認爲不求甚解沒關系,只要你體會到什麼,你就可以解脫,我的看法其實不是這麼單純,理的透徹跟亊的行是相依相緣的。爲什麼?理的透徹助你成亊的體證的正確,亊的體證的正確也才能證明理的正確,他是相依相緣,事理是不能分開的,我們現在人如果不重理而重亊,理不清而亊能解脫,我覺得這個要小心考慮,應該是事理是相依相緣,缺一邊都不可的,應該是這樣子,我個人的體會是這樣子。所以抉擇這些正見很重要,我們只要虔誠敬愛我們只要用功修行就可以解脫不見得,爲什麼?因爲我們現在宗派太多了,理路太多了,那我們到底要根據什麼,如果一個理論真的本身是不究竟的,我們依不究竟的理論能解脫嗎?能修到究竟嗎?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所以我一直推崇導師,爲什麼?他是事理都很透的,而且是相依相緣沒有障礙的,讓我們贊歎就在這一點!
《體方法師《中觀今論》講座 第八章 中觀之諸法實相》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