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 第十一講▪P2

  ..續本文上一頁等名爲發十種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彼佛世界。

  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如是十心。非諸凡愚。不善丈夫。具煩惱者。之所能發。

  《佛說阿彌陀經》上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淨土雖然是易行道,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往生。善根福德因緣不具足,就不能往生。

  何等爲十。一者于諸衆生起于大慈無損害心。

  佛法是慈悲爲本,方便爲門。一切諸佛菩薩都是大慈悲心,沒有慈悲心與佛就不相應了,所以一定要培養自己的慈悲心。慈悲裏面最重要的,就是于一切衆生決定沒有損害的心。

  二者于諸衆生起于大悲無逼惱心。

  不能夠壓迫衆生,不能叫衆生因我而起煩惱。 “慈”能與樂,“悲”能拔苦。要像諸佛如來一樣,憐憫一切衆生,幫助衆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在講此正文的同時,親佛法師說了一個“馬郎婦”的故事。

  說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年),觀音菩薩欲化陝右,故化爲一個美女,來到陝右地區勸化。陝右之人突見有一美女來到,皆爲她的綽約風韻所傾倒,紛紛前來送禮,欲與之結成婚姻。

  化作美女的觀世音菩薩對衆人說:「我已到了婚配的年齡,也想找位稱心如意的郎君。只是求婚的人太多了,我只好出道題目,誰最終考試合格我便嫁給誰。我這兒有部《妙法蓮華經》,其中一品叫《普門品》,若有人能在一個晚上背會此品,我就嫁給他。」

  此話一出,那些求婚者便立即對照經文背誦起來。到了第二天黎明,能夠通背《普門品》的竟多達廿余人。觀音菩薩又說:「我只是一人,不能嫁給你們所有的人,沒辦法,只好再請你們背《金剛經》,有誰能于一夜之間全部背熟,我便嫁給他。」二十幾位求婚者于是又背起《金剛經》。到了第二天早晨,能通背《金剛經》的仍有10余人。觀音菩薩逐拿出七卷法華經,約以叁日,讓大家再去背誦。叁天之後,能通此經者僅有一位姓馬的少年,觀音菩薩便答應了這位少年的求婚,令他備辦禮物,准備婚姻大事。

  馬氏少年欣喜萬分,准備完畢,逐在一派喧天鑼鼓聲中將觀音迎到了家中。賀客盈門,少年想把新媳婦領出來相見親朋好友。化作美女的觀音說:「我現在身體不舒服,過一會再去見客人吧。」少年憐愛心切,不敢強求,自己出房應付客人去了。過了一會,客人催促少年再次請媳婦出來相見。少年回到房中,發現他那剛過門的媳婦已經死了,身體已經開始爛壞。馬氏少年痛哭不已,喜事改作喪事,爲新媳婦料理了後事。

  幾天之後,有一老僧來到馬氏家中,問那美女的去向。馬氏少年告知原委,逐領老僧來到墓地。老僧以錫杖掘地,挖開墳墓,只見屍體已經化盡,唯有鎖子骨尚存。老僧以錫杖挑起骨頭,對衆人說:「這是觀音菩薩的化身,他憐憫你們,故化作美女前來教化。你們應該善思因果,免墮輪回苦海。」言罷,飛空而去。自此之後,陝右一帶信奉佛教的人才逐漸增多起來。

  叁者于佛正法不惜身命樂守護心。

  對于佛的“正法”,決定依教奉行,縱然遇到什麼樣的災難,乃至損失生命也在所不惜。

  四者于一切法發生勝忍無執著心。

  無勝忍心,即平等心,無分別心,無執著心。

  五者不貪利養恭敬尊重淨意樂心。

  不貪著利養,恭敬、尊重,始終保持心的清淨法喜。

  六者求佛種智于一切時無忘失心。

   “種智”就是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無上正等正覺。

  七者于諸衆生尊重恭敬無下劣心。

  對一切衆生都尊重、恭敬,都不可以有“下劣心”。“下劣”是輕慢、輕視。

  八者不著世論于菩提分生決定心。

  不執者世間法,對大覺悟生起決定之心。

  九者種諸善根無有雜染清淨之心。

  對諸善根無所求亦無所貪,保持一顆清淨心。

  十者于諸如來舍離諸相起隨念心。

  對一切相都不要執著,正如《金剛經》中所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彌勒。是名菩薩發十種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彌勒。若人于此十種心中隨成一心。樂欲往生彼佛世界。若不得生無有是處。

  這十種心,發任何一心都具足其它九心,若想往生極樂世界,必定能夠成就。

  爾時尊者阿難。白佛言。希有世尊。乃能開示演說如來真實功德。發起菩薩殊勝志樂。

  這部分是流通分。阿難尊者贊歎世尊開示演說如來真實功德。

  “如來”,是理上、性上,是我們自性的真實功德。

  “志”就是誓願,“樂”是愛好、喜歡。

  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雲何受持。

  阿難尊者請示經名。要知道聞佛經首題即獲功德無量。

  佛告阿難言。此經名爲發起菩薩殊勝志樂。亦名彌勒菩薩所問。以是名字汝當受持。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與“彌勒菩薩所問”是經名的別題。佛所講的一切經典都可稱之爲“經”,“經”之此字爲通題。

  佛說此經已。彌勒菩薩及諸聲聞。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乾闼婆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聽聞佛法,最主要的是“信受奉行”。

  每部經都具四種功德利益,即貫、攝、常、法。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 第十一講》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