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種,能不生厭離。諸仙人出家,氣如諸華鬘,我今頂戴受,不以爲厭患。』」
佛告諸比丘:「帝釋居天王位,長夜恭敬諸出家者,汝諸比丘,以信出家,亦應當作如是欽敬。」
佛說是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T02, p.388, a29-c26)
③《雜阿含經》卷40:帝釋天的七個名字(七種稱謂)
(一一○四)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能受持七種受者,以是因緣得生天帝釋處。謂天帝釋本爲人時,供養父母,及家諸尊長,和顔軟語,不惡口,不兩舌,常真實言;于悭悋世間,雖在居家而不悭惜,行解脫施,勤施,常樂行施,施會供養,等施一切。」爾時,世尊即說偈言:「供養于父母,及家之尊長,柔和恭遜辭,離麁言兩舌。調伏悭悋心,常修真實語,彼叁十叁天,見行七法者。鹹各作是言,當來生此天。」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五)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鞞舍離國猕猴池側重閣講堂。時,有離車名摩诃利,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見天帝釋不?」佛答言:「見。」
離車複問:「世尊!見有鬼似帝釋形以不?」
佛告離車:「我知天帝釋,亦知有鬼似天帝釋,亦知彼帝釋法,受持彼法緣故,得生帝釋處。離車!帝釋本爲人時,供養父母,乃至行平等舍。」爾時,世尊即說偈言:「供養于父母,及家之尊長,柔和恭遜辭,離麁言兩舌。調伏悭悋心,常修真實語,彼叁十叁天,見行七法者。鹹各作是言,當來生此天。」
佛說此經已,時摩诃利離車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一一○六)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鞞舍離國猕猴池側重閣講堂。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釋提桓因名釋提桓因?」
佛告比丘:「釋提桓因本爲人時,行于頓施;沙門、婆羅門、貧窮、困苦、求生行路乞,施以飲食、錢財、谷、帛、華香、嚴具、床臥、燈明,以堪能故,名釋提桓因。」
比丘複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故,釋提桓因複名富蘭陀羅?」
佛告比丘:「彼釋提桓因本爲人時,數數行施衣被、飲食,乃至燈明。以是因緣,故名富蘭陀羅。」
比丘複白佛言:「何因、何緣故,複名摩伽婆。」
佛告比丘:「彼釋提桓因本爲人時,名摩伽婆故,釋提桓因即以本名,名摩伽婆。」
比丘複白佛言:「何因、何緣複名娑婆婆?」
佛告比丘:「彼釋提桓因本爲人時,數以婆诜私衣布施供養。以是因緣故,釋提桓因名娑婆婆。」
比丘複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釋提桓因複名憍屍迦?」
佛告比丘:「彼釋提桓因本爲人時,爲憍屍族姓人。以是因緣故,彼釋提桓因複名憍屍迦。」
比丘問佛言:「世尊!何因、何緣彼釋提桓因名舍脂缽低?」
佛告比丘:「彼阿修羅女名曰舍脂,爲天帝釋第一天後,是故帝釋名舍脂缽低。」
比丘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釋提桓因複名千眼?」
佛告比丘:「彼釋提桓因本爲人時,聰明智能,于一坐間,思千種義,觀察稱量。以是因緣,彼天帝釋複名千眼。」
比丘白佛:「何因、何緣彼釋提桓因複名因提利?」
佛告比丘:「彼天帝釋于諸叁十叁天,爲王爲主。以是因緣故,彼天帝釋名因提利。」
佛告比丘:「然彼釋提桓因本爲人時,受持七種受。以是因緣,得天帝釋。何等爲七?釋提桓因本爲人時,供養父母;乃至等行惠施,是爲七種受。以是因緣,爲天帝釋。」爾時,世尊即說偈言……如上廣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七)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鞞舍離國猕猴池側重閣講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有一夜叉鬼,醜陋惡色,在帝釋空座上坐。叁十叁天見此鬼醜陋惡色,在帝釋空座上坐。見已,鹹各瞋恚。諸天如是極瞋恚已,彼鬼如是如是隨瞋恚漸漸端正。時,叁十叁天往詣天帝釋,白帝釋言:『憍屍迦!當知有一異鬼,醜陋惡色,在天王空座上坐,我等諸天見彼鬼醜陋惡色,坐天王座,極生瞋恚,隨彼諸天瞋恚,彼鬼隨漸端正。』釋提桓因告諸叁十叁天:『彼是瞋恚對治鬼。』
爾時,天帝釋自往彼鬼所,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叁稱名字而言:『仁者!我是釋提桓因。』隨釋提桓因如是恭敬下意,彼鬼如是如是隨漸醜陋,即複不現。時,釋提桓因自坐已,而說偈言:『人當莫瞋恚,見瞋莫瞋報,于惡莫生惡,當破壞憍慢。不瞋亦不害,名住賢聖衆,惡罪起瞋恚,堅住如石山。盛瞋恚能持,如製逸馬車,我說善禦士,非謂執繩者。』」
佛告諸比丘:「釋提桓因于叁十叁天爲自在王,歎說不瞋。汝等如是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亦應贊歎不瞋,當如是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T02, p. 290, b19-p. 291, b23)
《唯識二十論述記講記 第廿五講》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