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P7

  ..續本文上一頁生,六道衆生這個生命,這是一種生死,名字叫做分段生死。這個段就是身體的這一段,有這麼大,有幾尺高,有多重,這是段。分就是你這個生命,或者是一百歲,或兩百歲,或者一萬歲,或者一萬六千歲,時間上有長短,這個身體,這個生命大小,合起來叫做分段生死。分段生死,這個生死,是生了以後也有死掉,那麼第二個生命又換一個新的,這個老病死結束了,又換一個新的生命,這個生命生了以後,又是老病死。或者是人間,或者天上,或者叁惡道,各式各樣都叫做分段生死。

  剛才說我見,有見煩惱,另外還有愛煩惱。因爲有煩惱,就有煩惱的行動,所以才有這個生命的,種種惑業苦的境界,這叫做凡夫的分段生死。另外還有聖人的,剛才說得實智的菩薩,他這時候這個生死,也還是分段生死,等到把這個叁界的煩惱都除掉了,得到聖人世界的生命了,那一個時候的這個身體,就屬于不思議變易生死。

  這個有幾種說法,我們說這個阿羅漢,阿羅漢他最初是沒有發大悲心,也沒有目的要度化衆生,沒有這個想法,但是證了阿羅漢果以後,有可能轉變成菩薩。我自己的生死大事辦好了,我看別的人還很苦惱,我要做大菩薩,我要弘揚佛法,廣度衆生。那麼這個時候,他原來這個生命是父母所生,也是有漏的,那麼他怎麼辦法去掉他?他是就這個生命繼續下去呢?是重新得一個呢?

  《成唯識論》的說法和別的地方有點不同,他說這個阿羅漢的辦法,到命終的時候,他用神通變化一個身體,變化這個身體,我們肉眼看,這個身體火化了,有舍利,把它供起來,就是這樣子。但是阿羅漢本身的那個真實的父母所生的這個身體,沒有死,還在。還在,但是用他那個無漏的定力、大慈悲心,使令這個身體繼續地存在,繼續存在,能使令他返老還童,能隨意的變化,不受原來的那種老病死的困擾,他是不思議變易,你不能想,我們凡夫想不到的,他隨意的變現。願意我在這個世界上,住它兩萬年也不死,就可以兩萬年;我願意在娑婆世界也好,我到阿彌陀佛國也好,天上、人間,此世界、他世界,隨他自己自由自在,願意到什麼地方,就到什麼地方去;願

  意做國王就做國王,願意做大將軍就做大將軍,願意做比丘就做比丘,隨他自己自由

  自在的,他的神通變化不可思議。

  但是他發了菩薩心以後,他還要到十方世界去親近諸佛,也是聽佛說法的,也要

  去廣度衆生的,那麼這樣一來,他的功德就增加了。功德增長了,他這個身體的境界,

  這個神通變化也隨著增長,也有變化,所以有個變易的意思,但是不可思議,他裏面

  也有變化,所以也叫做生死,也有這個意思。

  這是《成唯識論》這麼樣講。但其它的經論不這樣講,就是父母所生的身體死掉

  了,就是火化了,那麼另外呢,就是他無漏的戒定慧,由那樣的功德又成就一個身體。

  也是一樣,不思議的變化。天上、人間,此世界、他世界,他隨意自在,那個生命永

  久也不死的,不像我們凡夫這個身體若死掉了,再換一個新的,不是。他那個身體永

  久是存在的,但是逐漸漸地更加的好,一直到最後成佛,成佛的時候就是圓滿報身,

  那麼那個叫不思議變易生死。到成佛的時候,這個不思議變易生死沒有了。

  所以「到彼岸」,這個此岸,表示生死的境界,有兩種生死,一個是分段生死,一

  個不思議變易生死,這兩種生死。我們凡夫來說,這個分段生死是苦惱一點,不思議

  變易生死還是很好的。

  我們怎麼樣能離開這個生死的此岸呢?我們要修行六波羅蜜,要坐船能到彼岸,

  現在就是坐這六波羅蜜的船,坐了六波羅蜜的船就到彼岸了。河流的這個水譬喻什麼

  呢?就譬喻煩惱和業力,生死的煩惱的業力,和阿羅漢以上的聖人的煩惱,聖人的煩

  惱,他還有所不知,那就叫做無明。乘六波羅蜜的船,能度過煩惱的中流,到無上菩

  提的彼岸,成佛了,就是到彼岸了。這就是到彼岸的意思。

  我們現在說是般若波羅蜜,在佛法裏面的意思,般若波羅蜜不能同前五波羅蜜分

  離的,布施波羅蜜、戒波羅蜜、忍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禅波羅蜜,這五個和般若波

  羅蜜不能分離的,不能分開的,有般若波羅蜜,一定有前五波羅蜜;有前五波羅,若

  沒有般若波羅蜜,那就不圓滿了,他的功德不圓滿的。

  現在講的波羅蜜,在《解深密經》上,他解釋這個波羅蜜有五個意思。

  〔一〕、施波羅蜜 〔二〕、戒波羅蜜 〔叁〕、忍波羅蜜

  (筆錄者按:此處錄音帶缺錄一段,少了前兩個波羅蜜)這個忍波羅蜜第二個說法,

  在《攝大乘論》上說,他的果報「大朋大屬之所攝故」,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這個

  人能有高明的好朋友,你常修行忍辱波羅蜜,你的朋友裏面,一定有了不起的人。你

  的眷屬,或者是你的父母也好,或者是夫妻也好,你的子女也好,你的朋友,這些朋

  友,或者親屬之中,有了不起的人,「大朋大屬之所攝故」,你能得到這種人。

  我們在曆史上看,漢高祖劉邦,他能夠有張良,有陳平,有韓信,有蕭何,還有

  曹參,有這樣合作的大人物同他合作,他才能夠打倒楚霸王,他作了皇帝。如果他沒

  有跟人家合作,劉邦還是不行的,一個人你搞不來的。「大朋大屬之所攝故」。我們看《叁國志》,看劉備,能夠有孔明,還有關公、張飛、趙雲,能有這些人同他合作。這

  也是這個意思,「大朋大屬之所攝故」。

  你常能夠忍辱,你本身的身口意就有功德莊嚴,所以你本身也就能進步。你本身

  的境界高了,你也就會有好朋友,有高級的朋友,你隨便的發脾氣,有好朋友又失掉

  了,沒有好朋友,所以忍辱是很可尊貴的。「大朋大屬之所攝故」,忍辱波羅蜜。

  〔四〕、精進波羅蜜

  精進波羅蜜呢,精進就是你常能夠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情,一開頭把這個事情做了,

  能把它做到最後成功。這一樣事做完全了,又做一樣;這樣事做完了,又做一樣。不

  斷地常常做些有意義,有功德的事情。要是做事情做到中間不做了,這個事情很困難,

  我不做了,那麼你就不是精進波羅蜜了。

  你有精進波羅蜜,你將來得到什麼果報呢?當然是有意義的事情做多了,就是人、

  天裏面享受富貴榮華,或者到天上去享福了。那麼你本身能養成一種創造大事業的能

  力,你養成這種能力,你有這樣的能力了,所以也有一種功德,「有情中尊」,有這種

  果報。「有情中尊」,我們現在說個白話,就是你能做頭,你在這個團體裏面,你是個

  頭,你是董事長,或者是你做省主席,或者是你做總統了;或者到天上去,能做天王,

  總是做頭的意思。精進波羅蜜能成就很多很多的功德,能養成創造大事業的能力,你

  能夠做「有情中尊」,能做個領導人,精進波羅蜜有這樣的果報。

  〔五〕、禅波羅蜜

  禅波羅蜜呢,禅波羅蜜能使令你減少病痛,多諸喜樂,還能夠少煩惱。當然你若

  得到禅定,到色界天,到無色界天去了,從天上回到人間來,你身體少病痛。煩惱輕,

  你雖然沒有禅定,看上去好像有禅定似的,他有那個余習──剩下來的氣氛,心裏面

  常能夠容易寂靜,這是禅波羅蜜余下來的果報。

  〔六〕、般若波羅蜜

  第六個是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這個般若,你常能夠修學智慧,你得到的,這是一般性的得到的果報,就是這個人學什麼都容易成就。我願意做醫生,我做化學師,我願意做律師,我願意做什麼什麼,你的專業知識很容易成就的,有這種功德果報。

  這是六波羅蜜所得到的果報,是說你這般若波羅蜜,不是說得實智般若波羅蜜了,要是得實智般若波羅蜜,六波羅蜜的果報不只于此的。那麼沒有得實智般若的時候,這六波羅蜜能得到這種果報的。

  我在經論上看見一個故事,說有一個人做醫生,這個醫生做得很好,名望很高,國王有病了,也聽說這個醫生,國王本身有醫生的,但是聽說這個醫生特別好,就請他來治病,請他來治病,果然治得很好,心裏很歡喜,就對這個醫生表示謝意。但是這個病還沒有治完,就繼續地治,這個國王常常地表示謝意,等到把病完全治好了,國王還是口頭上:「多謝你」,另外沒有什麼表示。這個醫生心裏就不大高興,治完病了,同國王告辭就走了,就是這樣就走了,什麼事也沒有。走了以後,回到家去了,還沒到家以前,就在城市以外看見很多的羊群、牛群,有牧羊的,有牧牛的,他就問這個牧羊的人、牧牛的人,說我以前是在城市住的,沒看見這裏面有羊群、有牛群,怎麼現在忽然間有了呢?這是誰家的牛啊,誰家的羊啊。這個人說是某某醫生的,其實他還不認識這個醫生,說怎麼會有這個呢?他自己想:我沒有這個牛,也沒有羊,怎麼有了呢?這個牧羊的人、牧牛的人,那個我不知道。他就回到家去,一到家,已經不大清楚,怎麼有很多的樓房,都是新建築的非常好,哎呀,以前沒有,我的家都是平平常常的,我給人治病,也不是要很多的酬勞,怎麼這裏有這麼多的樓房,很奇怪!回到家,家裏的人歡迎他,然後再這麼一說才知道,就是他初到國王那裏治病的時候,不久的時候,國王就派人來了,給他重新造房子,給他很多的羊、很多的牛,很多很多的財富給他。那麼這時候,這個醫生才知道,國王口頭上致謝,不但是口頭,真實向他致謝了。

  說這個譬喻,這等于是個故事,什麼意思呢?「久客異鄉者,自遠處安歸,親友與知識,歡喜而迎彼。造福亦如是,至此生彼界(筆錄者按:了參法師譯的《法句》裏是「從此生彼界」),福業如親友,以迎愛者來」。這是剛才說這個醫生這個事情,「久客異鄉者」,說是人離開了家,到外面作客。「自遠處安歸」,從遙遠的地方很安樂的回來了。「親友與知識,歡喜而迎彼」,他的親戚、朋友,他的親友、知識,認識的人,很歡喜的歡迎…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菩薩戒本經講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