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武合一(下)—— 少林功夫(釋永信法師)▪P2

  ..續本文上一頁拳、弓步右沖拳、雙爪拔蛇、餓虎吞羊、黑虎摘心、上步沖拳、黑虎盤山、黑虎出洞、黑虎鑽林、餓虎吞羊、黑虎跳洞、黑虎奔川、黑虎攀崖、黑虎下山。

  少林五虎拳

  名稱:繃腿側拳、大鵬獨立、馬步穿掌、轉身彈指、坐盤橫揣、仆步抱拳、馬步沖拳、梅花轉拳、仆地視錦、砸拳撩陰、反背撩拳、轉身雙擺蓮、白鶴亮翅、弓步截捶、旋風腳、馬步上崩拳、撒步騰架、上步叁沖拳、仆步後掃腿、跳步彈腳、轉身馬步架打、箭步二起腳、仆步架掌、轉身弓步崩拳、轉身撩陰拳、大鵬展翅。

  少林猴拳

  名稱:猿猴出洞、猿猴下山、猿猴觀陣、倒踢金爪、反戈一擊、猿猴轉圈、偷摘仙桃、猿猴探性、鑽上九霄、猴子抓癢、猴子切瓜、小猴留陣、猿猴崩天、猴子盤足、猿猴戲月、天星墜地、收兵觀陣。

  少林六合拳(對練)

  名稱:一、二合:五子登科、虎抱頭、叁搖手、推身踢陰、轉身踩腳、反掌擰手、沖天炮、搖手挑手、滿肚痛、搬肩、縮身、叁環手、槍手、斜形、叁搖手。

  叁、四合:叁搖手、上步沖拳、中腿側耳炮、沖天炮、滿肚痛、搖手搬肩、推肩縮身、叁打手、槍手、斜形、叁搖手。

  五、六合:叁搖手、推身踩腳、轉身單叉、潑腿、側耳炮、上步進拳、進肘、踢腿、反掌擰手、沖天炮、搖手挑手、滿肚痛、搖手搬肩、縮身叁找手、搶手、斜形。

  少林耳巴六合拳

  名稱:一合:金絲纏:挑手飛腳、泰山壓頂、雙拳架上、回步劈腿、兩人交手、叁進捶、叁砸手、兩個壓手、叁劈掌、二龍戲珠。

  二合:劈面掌:上陣交手、上步進拳、倒步拔拳、回步進拳、退步拔手、兩人壓手、叁劈掌、二龍戲珠。

  叁合:雙風灌耳:攔手提手炮、兩人交手、雙風灌耳、白馬分鬂、上步飛腳、叁砸捶、叁拔手、兩人交手、叁劈掌、二龍戲珠。

  四合:連叁腳:攔手提手炮、兩人交手、連叁腳、飛腳鑽陰、兩人交手、連叁捶、兩人壓手、叁劈掌、二龍戲珠。

  五合:雙取陰:攔手提手炮、兩人交手、雙取陰、迎面劈捶、叁拔捶、二龍戲珠。

  六合:叁砸捶:攔手提手炮、兩人交手、叁砸捶、上步飛腳、兩人壓手、叁劈掌、攔手提手炮、上步壓手、叁劈掌、二龍戲珠。

  (2)棍

  棍是少林功夫中最負盛名的兵器。在少林功夫形成的早期,最先使用的兵器就是棍。相傳,元末少林寺燒火和尚緊那羅持棍驚退紅巾軍。現在少林寺所傳的風火棍、燒火棍等等,據說都是緊那羅傳下來的。到了明代中期,僧兵持棍參加了抗倭、保衛邊關等衆多戰役,並由此而名揚天下,成爲最出名的少林功夫。少林棍法在明代就以固定的形式傳承下來,程沖鬥的《少林棍法禅宗》是明代少林棍法的經典。具有代表性的棍術有:

  少林風火棍

  名稱:轉良前戳棍、反身打、舞花、左掃棍、右掃棍、回頭咽喉棍、壓把根、舞花滾身劈把、轉身前戳、轉身撩陰、回身刺喉、閉門戶、上挑棍、舞花棍、打虎棍、戳棍、鹞子翻身、白猿獻果、交手望月。

  少林陰手棍

  名稱:橫棍平視、雞步閉門、進步挑檔、雞步閉門、挑陽胸式、上步臥枕、猴子上樹、上步臥枕、猴子上樹、仙人指路、將軍把門花陰藏花、羅王觀陣、挑陽胸式、上步臥枕、弓步臥枕、上步臥枕、猴子上樹、上步撩陰、轉身劈頭、風掃陰式、仙人指路、朝天一柱、叁進迎敵、朝天一柱、百蛇吐信、猴子登枝、上步臥枕、弓步臥枕、猴子上樹、百蛇吐信、踢斷玉柱、上步撩陰、轉身劈頭、插花蓋頂、轉風族棍、仙人指路、見敵關門、叁進迎敵、迎門鐵扇、百蛇吐信、猴子登枝、上步臥枕、弓步臥枕、金雞獨立、餓虎撲食、弓步撩陰、插花蓋頂、轉風旋勢、仙人指路;雙關鐵門、叁進迎敵、迎門鐵門、百蛇吐信、猿猴墜枝、蛇在地走、餓虎撲食、弓步撩陰、插花蓋頂、轉風旋棍、仙人指路、雙關鐵門、鹞子入林、迎門鐵闩、百蛇吐信、猿猴登枝、蛇留地走、餓虎撲食、弓步撩陰、插花蓋頂、敗勢逃走、龍騰虎躍、插花蓋頂、風旋末棍、金雞獨立、舞花跳步、羅王踏山。

  少林短棍

  名稱:金剛護門、袖裏藏針、轅門觀陣、青龍點睛、泰山壓頂、古樹盤根、摘星取月、胡雁垂柳、百蛇吐信、太公扶杆、倒插楊柳、順水推舟、猛虎擺尾、風掃荷葉、青龍點水、太公鈎魚、快馬加鞭、登山探穴、黑虎掏心、太公扶杆、倒插楊柳、棍打鴛鴦、左左劈右挂、泰山壓頂、古樹盤根、黑虎掏心、仙人指路、青龍點水、白鶴亮掌、風掃荷葉、百蛇吐信、登山探穴、左劈右挂、霸王舉鼎、猛虎跳澗、金剛護門、挑簾觀望、古樹盤根、泰山壓頂、晴蜓點水、烏龍擺尾、霸王舉鼎、黃龍翻身、千斤下墜、橫擔架梁、古樹盤根、仙人指路、百鶴亮翅、順水推舟、金光繞心、黑虎掏心、風掃秋葉、金剛護門。

  少林大夜叉棍

  名稱:高四平勢、中四平勢、低四平勢、叁打槍勢、高搭袖勢、邊提勢、群提勢、伏虎勢、定膝式、潛龍式、鐵牛耕地、孤雁出群、敬德倒拉鞭、刀出鞘勢、地蛇槍勢、提槍式、騎馬式、穿袖勢、仙人坐洞、烏龍翻江、披身勢、呂布倒戟勢、飛天叉勢、黑風雁展翅高提式、烏雲罩式、通袖式、劈打式、雷天上弓、朝天槍勢、高塔袖勢、跨劍勢、左右獻花、盡頭搶勢、高塔袖、單提勢、金雞獨立、倒托荊棘、二郎擔山、鳳凰展翅、旋風掃地、挾衫勢、一提金勢、秦王跨劍、前提勢、勾挂硬靠山、單打勢、銷口輪勢、鐵扇緊關門。

  少林燒火棍

  名稱:掠劈棍、弓步戳棍、弓步劈棍、弓步劈棍、悶心棍、敗勢、回頭棍、橫擔一架梁、猿猴背棍、撲地棍、二郎擔山、撲地棍、跋步連叁尺、滾身劈棍、舞花劈棍、單叉架棍、單叉蓋把、隔打回身譬如棍、弓步戳棍、回身劈棍、弓步戳棍、弓步劈棍、弓步戳棍、上步隔打、敗勢、上步劈棍、回身劈棍、舞花劈棍。

  少林猿猴棍

  名稱:拉棍觀陣、猴行棍、懷中抱月、回頭望月、轉身截棍、束身抱棍、右回頭望月、左回頭望月、舞花、觀陣、壓棍、壓棍跳步、下截棍、背棍、偷點回頭望月、轉身倒把、右挑檔、左挑檔、轉身橫掃、扛棍觀陣、猴行步、舞花、步甩棍、舞花壓棍、左右觀陣、舞花、童子拜觀音。

  (3)刀

  刀原本是民間武術和軍事上最常使用的兵器。隨著少林功夫的發展及僧兵參戰的需要,刀也成了少林武僧經常使用的兵器之一。在明末的時候,少林寺刀法廣泛應用于戰場。登封地方武裝首領郜如城曾從少林寺練習拳棍和大刀,並運用大刀在戰場上大顯身手。少林刀多爲纏頭裹腦、翻轉劈掃,再加上刺、撩、砍、攔、抛等構成完整的刀法系統。少林刀法出刀時兩臂運氣,氣隨刀出。少林單刀、雙刀和大刀有“單刀看手、雙刀看走、大刀定手”之說,代表套路有:

  少林纏頭刀

  名稱:雙手開門、鹿步鶴行刀、弓步劈刀、轉身撩刀、海底撈月、獅子張口、葉裏藏花、白虎攔路、連環纏頭刀、仙人指路左右橫穿刀、弓步纏頭刀、托碑獻塔、金雞獨立、秦瓊擔刀、葉裏藏花、白虎攔路、百馬奔川、仙單亮刀、羅漢擔刀、轉塔藏花、海底撈月、獅子張口、餓虎撲食、金童亮背、獅子張口、弓步推刀、羅漢藏刀、葉裏藏花、注目迎招、頑童戲月、獨立彩棚、跳步藏刀、臥虎藏刀、朝天一柱香、葉裏藏花、回頭望月、跳步劈刀、火龍落地、坐山一刀、金牛臥地、坐山架刀、躍步絞刀。

  少林昆侖雙刀

  名稱:指路刀、轉身龍門刀、跨跳雙劈、轉身藏刀、醫療費子拐翅、舞花藏刀、踮步刺心刀、左右舞花劈、撤步藏刀、舞花四門刀、左右燕子別翅、上步雙劈、轉身藏刀、二馬分鬂、蝴蝶鬧海、燕花架刀、鳳凰旋窩、起跳挎刀、上步左右連環刀、舞花前撩刀。

  少林春秋大刀

  名稱:理胡擺掌、提袍踏蹬、弓步前撩刀、踮步背刀、馬步揣刀、雲頂橫掃刀、踮步背刀、雲頂橫掃刀、踮步背刀、弓步前撩刀、轉身馬步切刀、雲頂削刀、弓步背刀、弓步撩刀、提膝亮刀、上步叁撩刀、雲頂橫掃刀、轉身背刀、金雞獨立、馬步砍刀、勒馬背刀、纏絲過頂、老虎出洞、連環劈刀、二郎擔山、轉身挑刀、弓步站刀、翻身雲頂掃刀、勒馬背刀、馬步上撩刀、刀挑紅袍、舞花背刀、虛步斬刀。

  (4)劍

  劍是少林武僧最常使用的兵器之一,也是少林十八般兵器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種。明代文翔鳳在遊少林寺時看到60名武僧練武時不僅有拳法而且有劍術。公鼎在少林寺觀武後也看到“複有戈劍光陸離”的場面。這就是明代少林武僧練劍的寫照。這也證明少林劍法術形成于明代。少林劍的代表套路有:

  少林乾坤劍

  名稱:亮勢、接劍、下劈、前剌劍、截腕、挑隔劍、斜劈劍、指星劍、前刺劍、攔腰劍、撩劍、提膝架劍、提膝斜劈、跳步大劈、左撩砍頭、砍腿、霸王觀陣、斜刺、橫掃十字腳、青龍吸水、回頭望月、霸王觀陣、刺腿、大鵬展翅由、霸王舉鼎、行龍劍、下刺劍、鳳凰點頭、劈腿獨立、仙人指星、斜平刺、霸王觀陣、斜劈劍、百蛇吐信、前刺劍、抛劍、接劍。

  少林梅花劍

  名稱:懷中抱月、仙人指路、金雞獨立、跳步上挑、左右撩劍、古樹盤根、提膝崩劍、倒步下劈、繞劍平刺、左右繞劍、歇步崩劍、斜下劈劍、跳步下劈、彌陀敲鈴、朝天一柱、左右下劈、坐盤指性、上步平刺、獨步平衡、虛步平劍、斜下平劍、跳步下劈、彌陀敲鈴、回跳下劈、歇步下刺、提膝繃劍、繞形劍、虛步繃劍、滾身五花、獨立前刺、弓步繃劍、斜劍下劈、倒步下劈、提膝繃劍、弓步刺胸、偷步刺劍、轉身分刺、上步撩劍、上步斜隔、金雞獨立、攔腰劍、弓步右劈、跳步下劈、左右隔、上步前刺、右隔劍、踢腿、弓步按劍、虛步藏劍。

  少林九官劍

  名稱:並步上指、虛步亮指、提膝橫劍亮袍、 形步、弓步崩指、歇步槍劍、弓步前指、前踢腳、前踢腳、蓋跳步、馬步搶劍、弓步斜上斬劍、扣腿撩劍、提膝上架劍、弓步平斬劍、歇步壓劍、弓步刺劍、上步雲劍、弓步刺劍、上步雲劍、弓步刺劍、左提膝劈劍、左右提膝劍、坐盤反上撩劍、轉身弓…

《禅武合一(下)—— 少林功夫(釋永信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