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自己,無始無終,腦不管是什麼時候都在活動。出世的小孩到老,未死以前個個人都有此腦智的活動。沒有學佛的人沒有這種思議而悟到這“本不生樂”,便沒有成就。有研究才有成就,當你悟到這“本不生樂”你就是阿彌陀佛,命名大日如來或者叫做歡喜光佛,這是佛名。
【第八個譯名:智慧光佛】法身如來妙智,這妙智能決斷真俗二谛實義,能照察有爲無爲諸法故,我們內面的腦筋,叫做阿彌陀佛,就是決斷好壞的智慧,決斷那是真谛,這是假谛,這真谛假谛的真義全知曉,照察有爲無爲的諸法,所以是成佛的人才能證得,這種成佛的人名大日如來或名智慧光佛。
【第九個譯名:不斷光佛】法身如來觀智有這自受法樂故,如人感覺冷熱,喝水時候感覺熱水、冷水,感覺水很清新解渴,這種感覺只有自己知別人不知,不知這好壞,只有你自己知,這就是“自受法樂”。只有自己知道諸法真快樂、常恒不變,無斷絕故。常恒不變、永遠不變、無斷絕,以這悟自受法樂境界,由開始悟伸展無量時間全有這種境界。以普通研究講“這麼快樂”,研究出來後,今天明白但明天便忘記了,苦痛便走出來,這不是悟,不是“覺悟”。所以法身如來自受法樂是永遠不變的,成佛時以這自受法樂通有這種歡喜心,真快樂的這種心境是完全沒有斷絕的,所以名大日如來,因爲不斷絕的原因,叫做不斷光佛,這是大日如來、阿彌陀佛、不斷光佛。
【第十個譯名;難思光佛】法身如來妙智,等覺十地尚難思議故,無辦法思議,名做難思光佛,爲難以思議光佛。
【第十一個譯名:無稱光佛】法身如來妙智是凡夫與聖賢智力未能及之所在。普通謂聖賢,差不多是指孔子、孟子,這些叫做聖賢並不名爲菩薩也不名爲佛。普通話道的說是聖賢,所以你悟道的人不同于聖賢悟“道”,他們是無辦法悟這法身如來妙智,所以這些人沒有辦法給與稱揚和給予樂、稱贊與供養,沒有辦法稱揚的,這名無稱光佛,無辦法給予稱贊光佛。
【第十二個譯名:清淨光佛】法身妙智本來不染六塵故,法身妙智本體本來都無染著六塵,是清淨無爲,不是凡夫所能知曉只有聖賢才知曉。沒有染著六塵,這六塵的意思是執著。這執著叫做執,對法的執著叫做法執。每個人的執都沒有相同,若是沒有執這樣也沒有執那樣,這叫做法身妙智如來也名清淨光佛。
【第十叁個譯名:超日月光佛】法身妙智光明,本來常住離晝夜時分,是永遠在我們腦筋內,無晝夜、無時間、無時分的分別,像太陽常恒照耀沒有不照的時候,這是超世間的日月,世間日月有光暗,月有暗時日會日蝕,是不一定常住的,如太陽照地球這一面時是明,另一面便是晚上是暗。以這妙觀察智的功能普照,無日月分別,這名超日月光佛。
(四)
第七條
十方叁世諸佛菩薩的名號,全是一大法身的異名,成佛的時候所有千千萬萬的佛歸一佛。譬如說一湖水有千千萬萬的冰塊,冰塊內又清又明沒有汙穢,冰溶了,沒有固體,沒有執著,變成江,變成水,千千萬萬的冰塊都是湖水。什麼人成佛全是變成一佛,變成什麼佛?變做毗盧遮那佛亦名大日如來。名字有十叁個號碼、德號,叫做阿彌陀如來,阿彌陀如來同大日如來一樣,不同的名字都是指這大日如來。現在去修,修阿彌陀佛,修了之後感動清淨了,那馬上變做佛。千千萬萬的佛菩薩都成佛去,完全皆是大日如來。大日如來是我們,我們也是大日如來的化身,因爲不明白這道理,相信俗谛,不明白真谛。
我們皆是汙染的心,沒有創造清淨,那麼便永遠輪回。我們若是能清淨,修到寂靜,這種清淨的精神叫做涅槃體,並不是死去才叫做涅槃,你修行之後到的境界叫做涅槃體,要修多久呢?有些人說要修四代,顯教說要修叁大阿僧祗劫,阿僧祗劫的“阿”字是本不生,常恒不變,所以叁大阿僧祗劫也是刹那。所以我們真言密教有特殊的方法給你去修,修下去即刻什麼汙穢都沒有,沒有染著,心內的太陽光明便照耀出來,只要能保持,就是涅槃體,未死已成爲大日如來。我們外表看是人,實在內涵已經成佛,所以密教有特殊的方法給你去修,刹那間便可進入。以前曾跟你們說過,或者你們當中的阿舍黎也有修過,道場觀內有講教導你觀想。
胎藏是六大變的,(上師畫五輪塔的圖像給大家看)五大內的畫面沒有識大的標志,事實萬項都是這六大。這玻璃你若是打破它,這五大皆有,這五個形皆有。你打破一塊磚也有五大的形。以人來說(□正方形,地大)這是肚臍以下;(○圓形,水大)這是腹肚的地方;(▲叁角形,火大)這是手及膊;(Ð半月形,風大)這是面;(∩團形,空大)這是頭顱頂尖,整體是人,是五大,內面是精神,是識大因。識大的表現是束在神經內,若是捏你,你知道,碰你你都知。識大就是心,無限大是大,識大是心,你想什麼、決定、頭蓋腦內什麼都是識大的作用。無這識大便變作死人,每一項物件全都有這五輪塔的形,這是宇宙的組織。所以說十方叁世諸佛全是菩薩的名號,都有聲音發出來,這就是說法,是昨晚所講的四種曼荼羅之中的法曼荼羅,這就是聲音。我們每一件物件,細或者很大的物件,小與大皆是一樣,因爲都具足六大,所以每一項物件都是大日如來一大法身分出來各項異名,所以說十方叁世諸佛菩薩、人、地獄、餓鬼、畜生全是大日如來的差別智印,乃至一切衆生所有語言無非也是密號名字,也是大日如來變化出來無一樣相同的名號,所以全是大日如來密號的名字。迷的人名叫衆生,悟的人是有佛智叫做佛。知道的人、開悟的人、知悉的人是有佛智叫做佛。所以念阿彌陀佛,滅無始重罪,無始無終的罪。念這阿彌陀一佛成爲最後無始無終的福智,這福智是無始無終的智,這智的普及是非常大。
在室內吊一粒一粒的燈球,玻璃的光互相交來交去,這光是虛空天庭宮殿的光,宮殿內有璎珞羅網有寶珠一粒一粒,寶珠的光照來照去互相交照,一光變無量光,無量光也是一光,室內的光成爲大大的光,你不知道如何分別這是什麼光,因爲是以帝網的珠光互相輝映,天帝的珠互相輝映。彌陀一佛如帝網的一粒珠發光與普通的上萬粒的光一起相映交錯出來。所以彌陀速成圓滿無邊性德,所以功德很大。普通人不明白,說“念大日如來就可以了,不用念阿彌陀佛”,念大日如來一如念阿彌陀佛都是相同的、同款的。顯教的人說“我念阿彌陀佛,我不念大日如來,或是念觀音不用念地藏菩薩”,根本全不是這樣,他們皆不是曆史人物,千千萬萬的佛全歸一佛,千千萬萬菩薩皆歸一佛,像是帝網互相交割,所以性德無邊。
第八條
對字相的解釋
【a】:本初不生、平等無我、如如寂靜義
“阿”字,阿彌陀佛的“阿”字,我寫了一個“阿”字放在壇上,這是表示一心平等本初不生義。一心是說宇宙的心,我們的心如帝網珠的光重重互相交映,佛菩薩的光全照射入來,我們的光也照耀出去,所有的光、佛的光、我們的光完全互相相攝,全皆是平等平等。無生無滅,無生不是生出來,無滅不是重生生出來,沒有生出來也不會失掉叫做不生不滅,本來沒有加也沒有減,“不增不減,不垢不淨”心經內有說,這是本初義。“彌”字,這是一心平等無大我義。念阿彌陀這個“彌”字是表示我們的心,心有念波和光的功能,念阿彌陀這叁個字就是大日如來。所以光和念波是平等無我,是大我,不是整個太陽系,是無限宇宙內的本性,這點我們是成立的,這就是我們密號名字叫做大我。“陀”字,這是一心諸法如如寂靜義,我們人在水裏活動,如一個人在一湖水內遊泳,別人看見說水有流失,但事實水並沒有流失,水在宇宙內無流出也沒有流入,這是如如寂靜,也是如如不動的意思。
【b】:叁部的解釋
“阿”字是佛部的意思,表示理智不二,一心法界體相故。一心就是法界,我們眼睛所看到的所謂世間,萬物都是一大法界的體性。生出來的萬物叫做法相,叫做體相。理智不二是有精神也有物質,林林總總都沒有分別。阿彌陀佛的“彌”字是蓮花部義。我們把宇宙分爲叁個部分:佛是如來部;蓮花部;金剛部。“彌”字是蓮花部的意思,所以阿彌陀代表西方曼荼羅,他化身出來變作觀音,觀音也是阿彌陀,不明白爲什麼說觀音是阿彌陀?觀音不是曆史人物,阿彌陀也是我們、也是你、也是大衆,全部都是阿彌陀。這是蓮花部義也可以說是法部、清淨部。有這妙觀察智的勝法,以這智慧,妙觀靜觀,以這妙觀靜觀去靜觀萬物諸法的生滅。生滅的理德——萬物一定經過四相:成、住、壞、滅,妙觀察的智慧去察照成住壞滅的過程,萬物全不可超越這四相。
以妙觀察智我們去了解,對這勝法的了解,對這虛空實相本來不染著六塵如清淨的蓮花,清淨無染著。蓮花在泥中生長出來,出于淤泥,這蓮花完全沒有染到汙穢,清淨全無色,清淨是體,性體不需人來染著,所以本生是有染,蓮花不是外來染的。那麼如何分別紅黑青白呢?有紅蓮花、有青蓮花、有黃色,這些黃色紅色是什麼人染色的呢?真古怪!又說是清淨不染,卻有黃青白的色彩?蓮花自性本來就是染,所以《理趣經》說“蓮花本染不爲垢所染”。蓮花本染,它染很多,它染的色彩都不一樣,染黃色或是什麼顔色,各種顔色都是莊嚴,莊嚴法相。我們有善的心也有惡的心,善的心惡的心都是依我們地球的公約來說。我們說這是惡,阿拉伯的國家說是善,他們說是惡我們這裏可說是善,各位都有各別的理趣。地球上萬物的變化,像一個芒果,剛初生出來是青色的,味道是澀的尚未可吃,這是自然的律。剛生出來是青的,一看到是青的便知道…
《阿彌陀秘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