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头也肿起来。木头可以做桥、柱子、屋顶、梁,同样一棵树,有些做了你便去拜,若是做桥则给人在上面塔,你又不去拜桥的木板?其实相同的木材有些被砍下来做厕所板,厕所板你又不去拜?相同的木材被选雕刻做成佛祖的是这木头好运,被挑出做厕所板是它的不好运,平等、平等,这是人的迷。相同物件为什么有些去拜有些不拜,这是某些宗教为难我们所说的诽谤。你若跟他争论会否输给他呢?不会!你想有什么方法可以去破解呢?
我们可以反驳:你太太也是人都是地水火风空识,佛祖也是地水火风空识,当然平等之中有差别,虽然是平等站立但也有不同的高度。虽然相同是人,有人读书,考试及格,做大官,有人不爱读书,字也不会写,其他人便欺负这人,这是人的执着。对“木头做成佛祖你就去拜,做厕所板你不去拜”论,我们可以反驳:“你太太的面你就去亲,她的屁股你却不亲,不是同一个人吗?”这样你便可驳倒他们。
万物皆是平等,只是作法不平等。譬如说选举,每人有一票选举权,选不到的便做百姓,被选中的做议员,立法局议员有人崇拜,选不到的便没有人崇拜,所以立足点是平等,但表面无平等,这是平等之中有差别的意义。
另外一点,你有修行,你的精神有升华。去救人、修以无我的精神去做事情,为社会做事情,这就是精神伟大,这就是看成对佛祖的尊重。没有修养的人拿着刀乱舞乱砍,这种人不要崇拜他,这种人拿去做厕所板。所以我们人同是六大变做的。要做一个有资格给人崇拜的。若不是,拿刀乱砍人的便被拿去做厕所板,这是我们个人修养的问题。若我们有修养,自然得到快乐,你要知道这理趣,你扪心,你的行为对不对,你就是观音菩萨。观音菩萨的主人是什么人?他的主人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变成抹布,这是没有修养。你肠肚内是阿弥陀佛,你也是阿弥陀佛,修养不好的便不成为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成为抹布。与别人相遇,碰面称呼阿弥陀佛,这便是礼数、礼敬。
第五条
于有为无为诸法,即觉一心平等理无障碍故,这种心境离分别取着,证得性德一心故,名阿弥陀如来。有为法就是所看到的动作、听到的声音,万物的有为法是心知的事物,过去的事,心内留有印象这是看不到的,这是无为法。有为法是六大,无为法也是六大,理趣平等。活着时看是阿弥陀佛,死去也是阿弥陀佛。在生时做贼,潜意识是贪,死去也有贪的存在。在生是贼死去也是做贼,所以没有差别,全是在心。所以要修养我们的心。离开有为法、无为法,离开分别取着,完全离开。譬如做善事,想着我去做善、去布施、我去救人是去作善,作善而心内并无相关的执着,你并没有特别说作善,别人作恶你也没有排斥他,只是这人自己没有修养,你自己看到心并没有障碍。所以善的另一面是恶,这是相对论,你的心想作善,另一面便是恶。平常说这是个苦的世界,你希望到极乐世界去,极乐是至极的乐,有极乐便有极苦。譬如你担着一担东西去爬山坡,汗流浃背很是艰苦,最后至目的地,把肩上的担卸下来,你感觉非常快乐。有这种艰苦便有这种快乐,有快乐便有苦头,这是相对的。修行的人不思善不思恶,没有想极乐也没有想极苦,这是中道,中道才成佛。你想有极乐便有极苦,修行便落差了。佛教说中道,没有说极好,若有极好便有极坏,有极乐便有极苦,无乐无苦是真正的乐。所以你的心不要看极乐,你若要修什么极乐的身躯,反面便是极苦。在这里现在跟你解释极乐,若是极苦走出来你便会骂佛祖,那么佛祖便惨了。
善的事应该去做,若你的心内说“我做了善事,我有功德”那功德的背后是罪业。所以心不要执着,不要执着好与坏,好不用说坏也不用说,做人按着中道去做。人家说你有功德,你回说没有。无苦无乐这是真正的极乐,普通皆全是相对论,是不对的。所以我们若离开偏见,心究竟离这分别,分别讲这是好,用这好的,这是坏的我不用这个坏的,那是说这种性德是我们的一心,这做人便成为菩萨了。世界各国说好与坏是以当地公约而论。我们所在的法律不可行,别国则可行。我国可行则别国却不可行,地球其实像一小粒而已,各人的角度看各事实而定约束的公约,公约即是法律,法律是每一国不同,本来法律是道德走出来的,聪明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立法,是对他们本身有利的,对他们有利别人死了也不重要。他们认为自己是好人,事实上是大罪恶,立法局的议员还是不要做的好。从前有句古语说“做一代官,做九代牛”。阿拉伯娶老婆,男众可娶七个老婆不要紧,我们这里是一夫一妻,加多一个便是重婚,政府不管你,你自己也怕违反。若是你要没有罪,那你去阿拉伯的国家好了,在那里是没有犯罪的,我们这里是高等社会,一夫一妻,若是违背,这样便是暗暗,暗暗是罪恶是乌暗,我们是在大光明之处所,为什么要乌暗。
第六条
刚才说过六大是大日如来,大日如来的内体有五智,五智分开来说,其实是一智内有四种功能: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四种组合成为第五种法界体性智。根本是一,角度不同所以名字不同。
阿弥陀佛是天竺话,叫阿弥陀,我们唐朝由西方传入佛教,翻译做无量寿无量光,这完全是大日如来变出来的。这阿弥陀总共翻译有十三个名字,“阿弥陀”是现在我们所知的名字,说到这名字的时候我们便知所指的是阿弥陀。十三个名字显教的教义都差不多,就是阿弥陀即是无量光无量寿。以我们密宗的意思,一切名言全是如来密号。也可以说阿弥陀,若我们有妙观察智,我们也是阿弥陀。你是阿弥陀,他是阿弥陀,这全是阿弥陀,个个都是阿弥陀,我不也是阿弥陀吗?这里是阿弥陀的世界,阿弥陀世界等于我们所看到的家中的小孩和所有的事物皆是阿弥陀,这阿弥陀的世界为何还有冤家?为何仍有吵架?大家都是最慈悲,个个都是阿弥陀为什么还要计较?这是因为我们不明白道理才有这些情况。
【第一个译名:无量寿佛】无量寿无量光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名无量光无量寿?你明白这法界宫不生不灭的所在意义你就是大日如来或名无量寿佛。大日如来的六大是不会失掉的。譬如说冷度高水凝固变成冰,热天冰溶化为水,冰是水,水是冰,静止的水被太阳蒸发充满空间,但你看不见水,水到底有没有失掉呢?没有,只是分开没有凝结,完全充满于空间,太阳的热并没有使水份失掉,完全仍在空间中,这叫做不生不灭,充满虚空,这虚空叫做法界宫。法界是生万物叫做法界宫。譬如说树木烧了成为气,其六大仍然充满空间,毒药被烧成为蒸汽充满于空间,也没有失掉。好与坏皆混成一起,无好也无坏。若是客气中有毒,那么有坏的数码吸了便会中毒,当然不会中毒,像大海水,若把毒药倒进去,像这样有毒的海水你拿来喝,你是不会死的,若是没有倒进大海,没有变成大海水,这水你却拿来喝,那你会被毒死啊!
你看这法界宫的功能似海水的功能那么大。在这法界宫中,什么绝高大的树,绝大大山,以法界宫来看只是一点点小物件,我们看这山很高,法界宫看起来只是一个土丘。不是说什么大什么小,在这里是比喻无量光无量寿是居法界宫不生不灭的这种体性。所以说大日如来即是无量寿佛,无量寿是寿命无限际并没有去来。这是第一意义,十三个翻译名字的意义之一。
【第二个译名:无量光佛】无量光法身如来妙观察智光,这就是遍照这里众生无量世界常恒利益故,叫做大日如来或者无量光佛。依这里说万物全受其保庇,一切雨露、一切滋养品皆是以宇宙妙观察智本体内体普给众生。
【第三个译名:无边光佛】无边光法身如来妙观察智,无分界无边际故,大日如来或名无边光佛。
【第四个译名:无碍光佛】无碍光法身如来妙观察智,于有为无为真谛俗谛,乃至实相实性一切众生种种心相草木山河等法,俱时证知无障碍故。有为无为是我们出世凡夫不明白这道理,明白这道理的人叫真谛。不明白世间假有道理叫俗谛。真谛俗谛不是两件事,明白实相的是一项事。明白者说是真谛,不明确者说是俗谛。譬如说去一间卖金店,买金链,或是金鲤鱼,明白的人说这些是金,“见金不见器”,内行的人说这是多少成金,这是999金,这便是真呢,这是真谛,便议价以金来买,这是真谛。我们凡夫看到金做成的鲤鱼,啊!这鲤鱼造得特别好特别好看,因为好看而议价买之,是以艺术品来买,他只是看到艺术品,他并没有看到金,只是看到创作品,内行人看到金,外行人看到物体,外行人看到那些草乱七八糟,便把草拔掉,真谛便变成俗谛,这是对人世间智慧来说的。
对这种自内证了解的来说,证知真与假并没有两样,因为看此物的这种人是无障碍的,他看到金便明白,他没有看这是金也没有看这是艺术品,但也看到金也看到艺术品,这是真谛无障碍,有这种智慧叫妙观察智,命名大日如来或者名无碍光佛,这是依理来翻译的。
【第五个译名:无对光佛】当日上师的手稿影印遗缺没有解释第五及第六个译名。无对光法身如来妙观察智,待对不可说也。本自无妄想故。待对不可说真觉,离真妄相对观智故,大日如来名无对光佛。
【第六个译名:炎王光佛】法身妙观察智,炽燃赫赫奕照众生意识无明暗。烧烦恼尘垢如炎光故,大日如来名炎王光佛。
【第七个译名:欢喜光佛】没有对心的无明黑暗这种分别来看我们的心自内证,心殿的活动,这里说心,心就是大脑下皮层的活动,这是叫做心,是大日如来自乐之所在,这是无尽庄严的法界宫,普通说是心殿,明白人现证知道是心殿,大日如来在这里修行活动,你看到用精神去感道,交感着。
这样说:我现在修什么事?好坏都是我脑筋、这心的作逐。创作这好与坏,这种妙观察的智慧,知这分别的妙观察智慧,万法是由我这心分别出来的,这时就悟到“本不生乐”。本不生是…
《阿弥陀秘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