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宇宙萬有本體論(7)

  好了,所以“法滅之時,不言我滅”“各不相知,各不相到”注意!這一句很難體會,各不相知就是安住在自相,因爲空性,沒有哪個地方來到哪個地方,沒有昨天來到今天,各不相到尤其難體會,昨天的今天,昨天的慧律法師跟今天的慧律法師這個相已經改變了,我昨天的細胞跟今天的細胞完全不一樣,改變了,雖然沒有全部改變,已經不是昨天的了,今天的慧律法師跟明天的也不一樣,可是我的心是永遠的,般若的智慧的存在是永遠的,不管是存在今天的緣起的相,所以昨天沒有來到今天,今天也不會去到明天,它不會保留完整的東西,一直到明天。所以你講延續其實是不對的,昨天延續到今天,今天延續到...其實這是不對的觀念,爲什麼是不對的觀念呢?因爲昨天實在已經沒有了,已經變化了,變化了,以今天來講的話,也沒有實在的東西,對不對?所以昨天沒有來到今天,今天也沒有來到明天。這個就是當體即空的意思,所以這個叫做法法不相到,法法不相到,這個很難體會。但是如果你悟到刹那,萬法停止的那一刹那,歇即是菩提的那一個念頭,你就可以體會真理。這一句話是對的,法法各不相到就各不相知,各不相知,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已經不一樣了,所以你無須要去執著。你會錢被倒多少,你也不需要去執著,受到什麼委屈也不需要執著,昨天已經過去了,最可怕的是那一種悲傷的記憶,殘存在影像的悲傷的記憶一直殘害我們的身心,這種傷心過度一直憤憤不平,一直傷害我們的清淨自性,這個就是業力的一種,業感的一種,強烈的意識一直傷害我們,這個就是不懂佛法的人。也沒有訓練過的人,它就會一直傷害我們,其實昨天已經過了,因此,對不對?師媽一講起師爺,她就會哭會傷心,學佛就學得不夠成熟。象我的話,小時候的不幸那也不見得不好,長大也成才,昨天已經過去了,對不對?你要再找到以前的那種悲傷,你實在怎麼找都找不到,已經過去了,對不對?昨天是什麼?清朝是什麼?元朝是什麼?唐朝是什麼?對不對?唐、宋、元、明、清,南北朝是什麼?漢、魏、晉、南北朝,那是什麼?你講給我看看。不然你講唐朝唐太宗,那是什麼東西?唐朝,什麼東西是唐朝?你有沒有冷靜想想看,曆史,曆史是什麼?記憶的影像,記憶是什麼?文字。要不然你到中國大陸去找唐朝的東西找什麽東西?哪一個東西是唐朝。好,就是留下來那些瓷器,陶瓷、唐朝的服裝,那也已經變了,質子、電子、中子也改變了。唐朝就算留下來的衣服,也不是原來的唐朝的衣服了,已經變成民國的衣服了。是不是?記住!真正學佛的人只有現前刹那空性的一念清淨,沒有其他過去、現在、未來,你由師父這樣舉例子,就可以知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根本不可得,沒有這樣子的東西,萬法回歸當下,現前一念的覺性本自具足,這樣就可以體會,真正的佛法是什麼。所以修學佛道無怨無悔、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來無去、不增不減,真的就是這樣子,真的就是這樣子,法無來去、生滅、增減的東西,就可以體會得出來,什麼都是一片喜悅,我們人類活在真正的喜悅當中,真正的喜悅當中。所以你們要聽經聞法就是在訓練這一顆擁有正知正見,持續正知正見就叫做修行,擁有正知正見是開頭,因爲你的心非常的安祥、非常的知足與世無爭,與世無爭,所以各不相知,各不相到。這個禅宗相當高深的,各不相知,各不相到,在說什麼?在回歸當下,現前一念,在解釋華嚴裏面刹那際,華嚴的刹那際,在解釋這個角度。“起唯緣聚”,起就是一件事物的生起,就是因緣的聚合。“滅唯緣散”滅也只是因緣的散而已,所以“當處出生”出生就是發現這個緣起,“當處虛寂”,比如說我們現在在講經,你看的是莊嚴的佛像,整個文殊講堂,叁、四百人在聽經聞法,慧律法師、桌子、椅子、燈光。好,再把它冷靜一下,沒有。我的聲音刹那不住,師父的聲音刹那停不下來,起了又滅,滅了又起,起了又滅,滅了又起。對不對?這種動作也是一樣,你們的色身也是一樣刹那不住,每一個細胞都在變化,沒有一個真正的我。沒有一個真正的講堂,也沒有一個真正的說法者。沒有一個真正的聽法者,統統沒有,當處虛寂。簡單講相你怎麼樣子的變化。記住!修行回歸到最後,就是單純幾句話,如如不動,不取于相,修行就這八個字。“如如不動,不取于相,塵自生滅,自性不動”,念念消歸自性,歸無所得,修行不能離開這幾個字的,這個就是真正的修行,訓練、訓練、一直訓練。當一個人練到萬法皆空的時候,來去、生滅、增減對他都無礙。就是萬魔、種種欲望,種種的萬法多麼的吸引人家,萬境本閑,萬境本閑、庸人自擾,你就會體會到這個道理,萬境本閑,對不對?那個你最恨的人,以前沒有學佛,你以前最討厭的人現前,你要學會控製它,萬法皆空沒有一個可恨的人,沒事,沒事,對不對?沒有一個可怨恨的事件,因爲當體即空,對不對?叁輪體空,沒有可恨的心、沒有可恨的對象、沒有可恨的事情。何以故?昨天已經過去,現前不可得刹那無住,未來還沒有到。真的,你就會體會到叁心無住的這個道理是什麼?“故知諸法,依他起故”依他起就是緣起,依他就是藉著條件而起,叫做依他起,這個是唯識學的名詞,將來我們要離開唯識,叫做成唯識論講話。以前有人講,師父,你怎麼不開成唯識論,我去問他:有幾個人聽得懂,是不是?要開成唯識論,到底有幾個人聽得懂,師父,你怎麼不開中觀,是不是?到底有幾個人聽得懂。華嚴統統聽得懂的舉手,統統聽得懂的,沒有人敢舉手,包括出家的徒弟都不敢舉手,爲什麼會統統聽不懂呢?是不是?以前人家說,慧律法師只講笑話,現在好像沒有聽到人家這樣講了,說我只會講笑話而已,我不只是會講笑話,我是很有水准的,超國際水准的,是怕講了你也聽不懂。底下,依他起故,“即生”就是“無生”即生是無生,“不見生相”沒有一個實在的生相,“即滅無滅”,底下加一個亦 亦“不見滅相”即滅無滅亦不見滅相 這樣才能一氣呵成,我們即生當下無生就是空,生也就是無生就是空 也不見生相,沒有一個實在這種東西 因爲是緣起空性的,你說滅也實在沒有東西可以滅, 沒有,也不見滅相。所以哪一個人生你不必喜 哪一個人死你也不必悲,不必悲,緣起就是這樣子的。世間人死了父母如喪考妣 哭得很傷心,我如果死了爸爸、媽媽,我保證哭不出來。因爲爸爸、媽媽都快八十歲了,哭也沒有什麼意思。對不對?八十歲了。八、九十歲了也應該...臺灣的平均年齡是七十歲。七十歲,活到七十以上九十夠本了。夠本了死了沒有關系,不然師媽、師爺快要八十歲了,已經跟人家占便宜十年了。可以回去沒有關系了。但是我不是要他們死,對不對?這個有什麼好哭的。又不只是我的父母親會死,每一個父母親都會死的。所有天下的父母親都會死的,這個大家都知道的。我們覺悟到了。死了就把他埋葬起來,虔誠的誦經禮佛。作功德回向給他,哭不能解決問題的。對不對?明年的話再開成唯識論,又不曉得又死幾個了。那個怎麼沒來?師父,死掉了。不是師父死掉了是對方死掉了,很快,奇怪,上次調查說要開成唯識論,要參加的舉手,他有舉手,怎麼不見他人呢?死掉了。是什麼病怎麼死掉了?猛爆性的肝癌。哇!猛爆性的,你現在發現現在來不及了。肝髒不會痛的,肝髒一痛起來就准備要走了。真的,肝髒不會痛的,所以我奉勸諸位,有時候,sometimes is not always 要檢查你的身體。真的很重要,抽血檢查。如果你覺得不對勁就抽血檢查,作定期檢查對不對?定期檢查,底下,即滅無滅也不見滅相,“古德所謂,生而無生,法性湛然”,法性湛然就是光明顯赫。法性是很光光明明的顯現出來,“大集經雲,了了見者,知一切法,無有二相”,何以故?“萬法性相,法而如是”相刹那生滅無所住,性本自空寂不可得,所以相不可得,性也不可的,如是覺性亦無相。所以了了見、清清楚楚的見,了解一切法無有二相。無有二相就是空相。沒有兩種相,就是不二相就是空相。萬法性相,是法爾本來是這樣子的。“如是性相,亦無主者”,也沒有一個主導。沒有一個什麼東西在主導你。“一切衆生,無明覆障”,都是沒有智慧。“正智不生,不如實知,橫起分別”。不能如實的了知,如實知就是徹底的。真正的去了解空性的道理。也因此在相。爲什麼橫起分別呢?因爲著相。橫起著相分別,因爲著相,所以拼死命的分別。其實相不可得。“偏計執著”,“迷失”了“萬有”,而對萬有的真相不了解。所以“真實之相”就是無相,“于無生中”,本自無生當中,“妄見生滅”,本來這個世間是不生不滅的世間,你用清淨的覺性看這個世間就是不生不滅。可是我們看了就是生生滅滅。所以以前會爲了十塊錢跟人家爭吵。會爲了幾個分數跟人家爭吵,對不對?現在不會了,如果這個佛法在我小學就聽到這樣子的話。聽到這樣子的正知正見的正法。小學就不會跟人家爲了幾分、幾個分數在那邊跟人家計較。打得頭破血流,後面的那個同學要幫我看,要看我的考卷,每次都踢我的椅子,撞撞椅子我就放下來給他看,後來我看那個人很惡劣,對不對?平常又不請我吃冰棒,又要看我的考卷,我就不給他看。他要打我,我去給老師講:老師,他給我打。老師說:他給你打還不好,你還來報告。我說:臺灣都是這樣講。老師,他給打我。不是這樣。老師說:你要講他打我。老師:他打我。我講:老師,他給我打。這個是臺灣話翻譯成國語,老師,他給我打。他打我。所以說老師,他給我打。所以說真實之相,于無生當中,妄見生滅。“起惑造業”拼死命的執著拼命的造業。“迷淪生死”迷惑顛倒而沈淪生死。淪就是沈,沈淪在生死。迷就是迷惑,淪就是淪落生死。“古…

《宇宙萬有本體論(7)》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