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宇宙萬有本體論(7)▪P2

  ..續本文上一頁德所謂,無生而生”但是“業果俨然”所謂無生 在空性當中無生而生。我們生出來了,緣起而生。可是業果俨然,俨然就是好像。好像有那麼一回事情,業果俨然,“依他如幻,唯是一心”一切都是幻化的,記住!這個都是心影現出來的。“真常性中”真常的性中,“原無迷悟”也沒有迷也沒有悟。

  “滅諸戲論,畢竟寂滅” 這些都是戲論,不實在的戲論。“心外無法,當體圓成”“不隨緣生”也“不隨”因“緣滅”爲什麼?“空性常住,不待緣故”因爲空性不是因緣,所以不必等待因緣。只要因緣論統統叫做生滅。因爲空性是不離生滅,但是不是生滅法。“修學般若”你要“觀察根塵”根塵就是六根、六塵,要好好的觀察。“五蘊萬法,因緣所生,相依相成”相依相成就是能所不斷,主賓不斷。能所不斷、主賓不斷。“即假即空”假就是緣起。即假即空就是當下就是空。“如虛空花”就像虛空有花。“無有自性”虛空本來就是沒有花,因爲你眼睛有毛病看著有花。這個世間本來就是空的你看成有,對不對?萬法皆空,你把這個假相變做是真的,拼死命的執著痛苦不堪。“因假說空”因爲緣起,所以我們要講空性。“因空”而“說假”因爲空性,所以我們要說緣起。“空”跟“假”也是“對待”的,自性是無一物的,“當體即中”,當體就是心體,心體無相就是中道。所以“即一即叁,即叁即一”空不離假跟中,假不離中跟空。你講中不離假跟空,假跟空。所以說一就是叁,叁就是一。“作是觀者”底下寫兩個字,作是實相觀者。這個就是世間的真相,才是真正的佛法。作是實相觀者,如果你悟入一即叁,叁即一,這種實相法。底下加一個則“妄念不流”就沒有妄念了。上面,“遇境逢緣,心定不動”,加叁個字實相觀者。遇境逢緣,心定不動,你悟到真正的實在的,世間的真相叫做實相觀者。無相無不相,空假中一體叁面的,一即叁,叁即一。你悟到這種真正的境界。

  實相觀者遇境逢緣。碰到任何的境界,碰到任何的因緣心一定不動。不會受到影響沒有情緒的變化。沒有情緒的變化,所以有人說:師父,信徒跑到別的道場去了。不,我慧律法師不會去管信徒來不來。我願這顆心無來無去。我不會去管信徒來不來。我只管這顆心顧這顆心而已。顧好不要讓他跑掉了。要來你就來,要回去你就回去。門都開著等你。來,我很歡迎,回去,我就隨緣。何以故?因爲不勉強故。不勉強,絕對不勉強。跟著師父學法不需要錢,你沒有錢來我們也絕對歡迎你。你有錢來我們也絕對歡迎你,因爲你是個護法我們都贊歎。 一律平等。何以故?心本來就是這樣子的。你當流氓來要學佛我也歡迎你,但是記住不要害人。你是善良的人我也歡迎你,你們的是非我一定不會介入。我這個人就是有一個好處,不聽片面之詞。你說不動我。我有眼睛看有心在觀照。所以你放心,在座諸位,跟師父相處你不必預防我。我這個人絕對一生一世從來不害人的。也不會挖一個陷阱叫你跳下去。不欺、不詐、不拐、不騙,絕對不會。坦誠相見。何以故?萬法不可得。你跟我相處你不必預防我,認爲我會害你。或者說我會跟你設計什麼,這個你放心。何以故?一切緣不可得。求也求不到。該我們的,我們得,不該我們的強求來,造業。我們了解因緣法,是不是?底下,作是實相觀者則妄念不流。實相觀者,遇境逢緣,心定不動。“不取不染”就是實相觀的人,一切境界就是不取不染著。不取著不汙染“蕩然勿礙”統統放下,“俨然生滅,唯見無生”加幾個字,于俨然生滅法中,唯見無生。叫做于俨然生滅法中,唯見無生。底下加幾個字,若“無緣生”加一個之,若無緣生之“義”則,加則,則我空、法空“二空不成”就是不能建立。這一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沒有條件種種緣生之義。我空、法空就不能成立。因爲緣生,所以我也空,法也是空。二空不成,成就是建立。所以這整句的意思就是,于俨然生滅法中,唯見一切法無生。若無緣生之義,則我空、法空二空不立。不成就是建立。“人法俱實”加幾個字,若人法俱著有實法。執著有一個實在的法,則“真心不顯”,衆生“顛倒夢想,沈淪叁有”這一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人法俱實,就是俱著有實法。人五陰法執著,六根、六塵、六識,這十八界的法,你執著爲實在的法。所以實的上面著有實法。這個俱實就是,統統執著有一個實在的法。叫做人法俱實。如果人跟法,你執著有一個實在的人五陰法。執著有一個十八界這個法則真心不顯。你真心就顯現不出來,所以我們一定要徹底的了解,這個幻化的當體即空的道理。一切法如夢如幻。這個時間就是一直過著這種夢幻泡影的世間。不實在的世間,所以如果你人法都著,則真心就不顯。因爲衆生顛倒夢想,沈淪叁有、叁界,于“湛然無生”法中,“唯見生滅”,本來是不生不滅,他看到的統統是生滅。心體是不生不滅,相任其生滅沒有關系。我們的心不生不滅,對不對?所以不要著相,著相就取舍就又化成生滅了。本來清淨的心體是不生不滅的,看的清清楚楚你生滅我不生滅。我們現在爲境所轉,外境生滅心就跟著生滅。因爲取舍,因爲心取舍不斷,煩惱一直生起來。所以湛然無生法當中,怎麼樣?唯見生滅。因爲“不悟”緣起緣生,則“幻現六道”,幻現,幻化産生六道。“若見緣性”把筆拿起來,若見緣生無性,“則脫緣縛”,如果你了解這個因緣生因緣滅是無性是沒有自性的,因緣生因緣滅是沒有自性的,則可以擺脫因緣的束縛。“徹悟”了“緣起”,見緣起即見道。徹悟緣起,然後加自然“法相空寂”,自自然然法相空寂。都是條件構成的,根本就沒有這種東西。我爲什麽要去執著它。自然法相就空寂。“即了緣生”緣生即空當下“證入真性”,“無我”無“我所”這個無要用兩次,無我無我所,沒有一個我,五陰本空,也沒有我所擁有的東西。你真的擁有這個世間嗎?比如你現在擁有金錢,你真的擁有它嗎?你娶了叁個老婆,你真的擁有叁個老婆嗎?你有十幾棟房子,你真的擁有它嗎?你有幾部轎車,你真的擁有它嗎?沒有的,暫時給你用一用而已,死了什麼都沒有。不必死現在就可以體悟到空,所以無我無我所,“寂滅涅槃”心體不生不滅即可顯現,“即得證悟”清淨心馬上就顯現,就頓證“無生法忍”無生法,無生就是畢竟空,你就會體悟到畢竟空不可得,莫取莫舍。能悟一念,緣起無生,能夠契入空性一念無生。“超彼叁乘”小乘、中乘、大乘。“權學等見”權學就是方便,因爲權就是在相裏面,沒有悟到畢竟空,“叁摩經雲”一部經典叫《叁摩經》,“了一切法,悉從緣生,于緣生中,無有少法,而實積聚”。因爲什麼?因爲沒有這個法的東西。無有少法,而實積聚。都是心所影現的,由業力所影現的世間。所以這個世間如果沒有人類來認同這個時間、空間。宇宙的存在也沒有什麼意義,這是科學家講的。科學家說如果沒有人類的認同時間、空間。這個宇宙的存在也就沒有任何的意義。講的好,非常好。科學家經過了多少的實驗,才講出....佛陀那麼簡單幾句話,就講出來的話,佛陀隨手拈來,都是講這樣子了不起的話,而科學家弄了兩、叁千年才講這樣的一句話。 “以彼諸緣,皆不實故”種種的因緣都不是存在的,“若法緣生,即是無生”所以我們現在一直往外太空,一直找一直找,諸位,外太空難道不是緣生嗎?外太空難道不是因緣生因緣滅法嗎?哪個星球不是因緣生因緣滅。哪個星球a座、b座,對不對?人馬座對不對?這個哪裏不是緣生。我們現在...其實我們現在說你是射手座,你是什麼座,你是什麼星座。其實這個都是不對的。這個哥白尼還沒有發現這個宇宙以太陽爲中心的時候,是以地球爲中心。星座的星相學是以地球爲中心擴散起來。擴散,然後在向外,包括以地球爲中心點,月亮、太陽這樣、這樣、這樣。他們都認爲萬物是繞著地球轉,以地球爲中心點。所以這個是什麼座?什麼射手座、雙子星座。是什麼座什麼座,那是以地球爲綱領。美國人一直說,美國的科學家說那個只是衆生不了解真相的一種星相。這個宇宙不是以地球爲主導的,是以太陽爲主導的。可是哥白尼沒有推翻這個以前。就是以這個地球爲原則。爲什麼?你在英國大英博物館。它就把這個宇宙的整個圖做出來。它就是以地球爲原則,不動的地球。然後外繞種種的星球,月亮、太陽,對不對?星相學就是太陽一直繞著地球這樣轉動。轉動,轉到哪裏是什麼座,轉到哪裏是什麼座。就是這樣子的,西方的星相學就是這樣子的,他不曉得這個是不實在的。外太空也是緣起無性的。“故知諸法,皆悉無生”一切法實在是無生。“菩薩了知,諸法無生,即得成就,諸菩薩道”,你就能夠成就菩薩道,一切法都是緣起都是無生。都是緣起都是無生。叁十叁頁,“叁,諸法本寂”,意思就是一切的萬法,本來就是寂滅不需要爭吵。這個寂滅就是,沒有什麼好爭論的。可以本來就是很寂靜的,沒有執著沒有妄想。也不需要去爭論什麼。你不要在這個庸人一直困擾,一直鬥爭一直煩惱。一切的萬法本來是很寂靜的,是一個無爭的世界。無爭的空性,不需要在生滅的相裏面,拼死命的對立。我們一定要把這個相透視以後,把他融入清淨的本體。底下說“是故萬法,從本以來”注意那個本字。這個字實在是很難理解,這一句話,可以分好幾個角度來說,是故萬法從無始劫以來,可是無始劫還是落入時間。是故萬法從究竟處以來,究竟處是什麼?還沒有悟到,這個本很難解釋,是故一切的萬法從本以來,因爲這個本,如果解釋的恰當就是不可說,不可說處,實在沒辦法說。從無生或者從無量劫來,這個很難解釋。從根本來說“悉皆空寂”,也可以這樣說,是故萬法從根本來說,從根本以來,究竟處以來。其實都是一片空寂,“清淨寂靜”的“五陰本空”,“六塵非有”色受想行識不是實在的,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也不是真的有。本自涅槃,本來就是不生不滅。“今亦不生,本不生故”當然也就不滅了,就像虛空一樣,比如說這是花,把它結合起來這花生了,你看,這一葉花生了,經過一個禮拜、一個月滅了,有生就有滅,好,師父這只手比的虛空,這虛空,你想想看,無相。我再下個禮拜比,它也沒有爛沒有壞。現在一比也沒有生,因爲空性的東西,虛空無相,心性就是這樣,心性也是一樣,本來就不生也就不滅,不取不舍就沒有生滅。你學道單刀直入的,見一切相,不取,見一切相也不必去舍,不必逃避,你真的碰到這種惡的因緣,你也不要逃避,隨緣了這個因緣,碰到這個因緣你也不要貪著,隨緣就了解貪也沒有用,好,那麼就本不生本不滅,功夫就顯現出來。所以今也不生,本不生故,“今亦不滅,法性常住,淨如虛空”,“有爲無爲,皆等戲論”,有爲是對無爲說的,無爲是方便對有爲說的,有爲來襯托無爲,無爲來襯托有爲,不是真的有一個無爲法,真正的無爲法它不可說,有爲當下即空就是無爲法,不是兩種法,是不二法。因爲要解釋,不得不,不得不,要解釋說有爲法,還有一個無爲法,那不得不,沒辦法。有爲無爲,皆等戲論,“諸法空寂”可是我們的內心“靈知不昧”,也就是萬法都是空寂,靈知不昧,但是覺性,靈知就是我們的覺性,是不會消失的,“空寂之心,即天真佛”,天真佛就是本自具足叫做天真佛。叫做自然具足,我們這個無爭的心,我們一個人學佛要學到中心點,你要抓到重點學,師父,我們學道要學什麼?我說,很簡單,學無爭,無爭即與道相應,是非來如如不動,善惡來如如不動,無爭,無所謂爭論,我們今天爲什麼會煩惱,爭、爭論、抗拒,所以佛陀說不要用抗拒的心,來面對這個人生,用抗拒的心態,倆面對這個因緣緣起法,你會活的很痛苦的,自己用一點智慧碰到順境、逆境都不需要太執著,爲什麼?無爭,與世無爭,同參道友也會這樣,單單這個無爭,這兩個字就是無價之寶,不管你銀行放多少錢,都不會比這兩個字來得富有,與世無爭,不管你銀行放多少錢,都不會比這兩個字來得富有,空寂之心,即天真佛“萬法本虛,從心見寶”,從無相從新,見是見到,寶就是智慧。從心見到了真相,你就有了實在的智慧。這個實就是無相,從心見到了無相則見到了實相。“六塵本寂”,這些色生香味觸法,本來也就是空寂,“凡夫”是“妄”想“執”著“心有法有”心執著法就有,“心空”“境”就“空”,“生而無”所“生”,“滅而無”所“滅”,加一個所字。生而無生就是無所生,滅也無所滅,沒有這種東西生,沒有這種東西滅,長大了就會愈來體會得愈深,一下子考上名流的大學,考上名流的高中念一念,一下子考上名流的大學念一念,一下子畢業旅行到了,畢業旅行到了,對不對?就是這樣子,我們逢甲大學畢業以後,那個畢業典禮簡直是無聊透頂,畢業典禮,校長在上面頒獎,我們座底下戴一頂方帽子,人家說:師父。你們那個大學服是怎麼了?那個大學服是學校上一屆穿剩下來的,然後自己去選,你知道?我個子又矮選的那個大學服,他要借你照相的,又爛又臭自己拿回來洗一洗,不曉得那一個不肖分子。那一代穿一穿又不洗,放久了發黴,然後拿回來洗一洗,方帽子燙一燙,那一條到底擺右邊還是擺左邊,就說隨便不然就擺這邊好了。就這樣擺來擺去的,擺過來照相,我就選一件最短的,穿下去才到半山腰而已,我說我已經很矮了穿這個就照相,那一套不是有大學服是作的,沒有,學校發給你,自己去找,商學院的就是兩條貓熊白色的,工學院的就是整套都是黑色的,要照相就來吧,要去哪裏照?就在逢甲大學照。就這邊照那邊照,照一照,畢業典禮校長講幾句話,操場繞一周,然後那個樂隊,咚、咚...鼓號樂隊繞一周象瘋子一樣,一個一個那麼大了還在繞校園,一排一排,他們的父母親就在那邊搖手,真是的等一下就要見面了,不曉得在搖什麼手。繞一圈父母親就在那邊搖手,等一下就要見面了搖什麼手,又不是要去哪裏了?繞一圈回來就畢業了,畢業了發

《宇宙萬有本體論(7)》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