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妄動”這一段是講無明不覺,我們這一章第六大標題,叫做無明不覺,無明不覺,一念妄動,這個妄動就是強烈的執著性,心對境一直無法停止妄動,“深染塵境,習氣種子,萬劫纏縛”在這裏所需要知道的是粗惑或者是細惑。塵境,六塵的境界這個叫做粗惑,我們容易覺察,稍微有一點理性或者是智慧的人了解緣起的人,就可以覺察比較容易克製,底下是習氣種子,蘊藏在第八意識的習氣和種子,這個叫做微細的惑。這個很難覺察,因爲它無量劫來一直潛伏在我們的第八意識裏面,所以萬劫一直纏縛著要察覺除了內觀以外,放舍一直觀照空性同時要加功用行才有辦法,所以這個萬劫纏縛表示它潛伏在我們內在很難去去除,所以有的人學佛十年,二十年,叁十年煩惱依舊,只能講比較沒有煩惱,可是習氣種子還是很重,“如膠似漆”粘住很難,這個貪嗔癡粘住了我們的心就像膠漆很難擺脫,明明知道可是沒辦法,如膠似漆,粘住了,“難脫難離”很難擺脫也很難遠離,“一向迷背”迷就是迷了六塵,背,違背了本性,所以一向迷了。著迷了六塵違背了我們的心性。不生不滅的心性。“遂成幻妄”因此就成了虛幻的妄動,“妄相既成”爲什麼叫做妄相呢?沒有實體可得,把它分析起來都是顆粒微塵,沒有實在的這種東西,所以說妄相既成一執著就變成真的了,這個心性的一真絕對叫做“一真永昧”我們的心性就被埋沒了,永遠昏昧不醒了,“一真既昧”一真絕對的心性既然沒蒙蔽了,“衆苦懼集”苦就來了,所以報章雜志一打開就是竊車集團,傷人,傷害衆生,哪裏統統是,再來惡業難逃最後就槍斃。如果我們了解心性救人都來不及了,把一己之力貢獻給社會國家就來不及了,如何還去傷害衆生呢?自己苦也苦了衆生。“纏縛身心”捆得死死的,“而不自在,曆劫以來,久淪叁界,迷妄入心”一入我們的心,“認識爲性”認識,這個識要特別解釋。誤認分別心,執著的心,這個意識心爲我們的本性。誤認了這一顆分別,執著的意識心爲我們的本性。就生成六道“出沒四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就“流落叁途”苦不堪言,“生生世世,舍身受身”轉世了生生世世舍身。抛下了這個人身,就受了驢子的身。抛下驢身又去受天人身,抛下天人身有時候墮餓鬼身,舍身受身變化無窮,“顛倒系戀”迷惑顛倒,系戀就是一直去思念它,死執不放,戀著他。這個很難的,像母親戀著了兒女,孩子出一點狀況她內心裏面系著,系戀一直到死。這個有時候是責任,有時候責任裏面附帶有系戀。頭出頭沒。頭出就是比喻叁善道,頭沒比喻叁惡道。頭出,譬如說一個人掉進水中,頭出來還可以呼吸一下。要是整個頭栽進去叁途了,那死定了沒得呼吸了,所以天道,人道,阿修羅道,比喻叁善道名叫做頭出,地獄,餓鬼,畜生,一沈下去百千萬劫難脫身。“得失窮通”。我們今天活在世界上都是這幾個字,不是得就是失,窮就是潦倒,通就是飛黃騰達,這世間一定這樣子的,“悲歡離合”有時候悲有時侯歡喜一定的,生生滅滅。有時候離有時候合,離的時候悲。合的時候歡喜,“尊卑榮辱”,有時候地位比較高,有時候比較低。榮。光榮,辱,侮辱了。“牛胎”一會兒牛胎,一會兒“馬腹”了,“隨業牽弄,猶如演劇”就像演這個電視劇一樣,“怨憎“會,怨憎就是苦,不喜歡的人聚在一起,譬如說嫁錯了老公,或者是老公不錯,嫁到那個家庭裏面,家庭對她有仇視感,活起來也很累。可是又沒辦法就是這樣子,這是你的業,怨憎會,痛苦的人湊合在一起,這個比比皆是,“愛別”離,最喜歡的人離開了,離開了,苦不堪言,“`老衰病死,饑寒災禍,無常敗壞,衆苦交煎”“無量逼迫”我們這個世間的真相就是如此,一會兒老了,衰了,生病了,死了,象非洲的饑,南北兩極的寒,頻頻的災禍,南斯拉夫的災難,打得是如火如荼。這個戰爭的殘酷不是我們現在能所想象的,所以我們現在只要有一碗飯吃,有個床鋪睡,沒有人來幹擾你,還不錯了,我們要常常感到很知足。無常敗壞,時間一到敗壞了,衆苦交煎,無量的逼迫,“虛受如此”爲什麼叫虛受呢,不應該受而受叫做虛受,虛受的意思就是有一點冤枉了,受這個苦受得很冤枉,因爲我們有這個身心,你有色身你就要吃東西,不吃會死人的,對不對?你要睡眠你要有床鋪,你還要爲了叁餐撞得頭破血流。沒辦法,所以這個虛受如此冤枉的非常冤枉的去受這個苦。“身心大苦”身體健康的人還不錯,就像邱醫師講的說:有一個女孩子她長個腫瘤,去割了以後,不到叁個月又長了兩顆,再割了,又開刀,再開刀,總共開十幾次的刀,腫瘤還繼續生,生到都來不及割,這個苦不堪言。這個世間身心大苦。很苦,我從小就感受到,我這只手就是苦不堪言,這種苦那種酸痛,你怎麼形容它,用酸跟痛怎麼能夠形容這種苦,一直想要去死。這個實在沒辦法形容,整個經脈綁住,心髒不能呼吸,醫生怎麼治都治不好,你所想到的我統統都想過了,所以這個身心實在是大苦。人生活到今年四十七歲,這只手痛苦叁十年,現在很好了,很高興,身心大苦,有的人是“而不覺知”沒有覺悟,“枉入諸趣”冤枉跑道六道輪回去。“自取流轉”爲什麼講自取呢?沒有人逼迫你,當然是自取流轉,這兩個字很有意思的。自取流轉,你的心執著你業力的境萬法唯心所造。境界是我們的心,自己所變現出來的,我們的內心又執著自己內心變現出來的境界,這不是自取流轉那是什麼,如果了知萬法皆空,都是我們心所變現出來的,那流轉就停止了,談到最後就一定會死,什麼也不是你的,就是不必到臨命終你也得不出什麼東西,這個問題我從小就一直思維人生是什麼東西,是不是這樣讀書,結婚,作事業,生兒育女,然後再做祖父再來就死掉,人生這樣有什麼意思,都是重複。從小我就會想到這個問題,後來聽到正法才知道,虛妄的生,虛妄的死,迷迷糊糊的來,迷迷糊糊的去,萬般計較總是空,所以自取流轉,“無由自拔,從無自免,出離之方”,這八個字要一起念。從來沒有辦法自己免除出離的辦法,從無自免,從來就沒有辦法自己有能力去免除出離六道的方法,因爲沒聽到正法,沒聽到佛法,“應悲己身,久失妙源”應當悲傷自己這個色身,久失妙源,不可思議的根源,當然就是清淨的佛性,我們應當徹底的清除。“于此何戀”于此娑婆世界有什麼可以貪戀的,有什麼可以“耽染塵勞”這個世間耽染,耽擱,耽就是貪著的意思,染著了六塵,塵勞就是五欲六塵。“妄結生死”虛妄的又結下生死之緣,“受苦無間,叁界無安,猶如火宅”叁界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安的,就像火宅一樣。家裏的房子一燒起來,哪裏都沒辦法安心。“無明長夜,生死夢中,衆苦充滿,甚可怖畏”一個人沒有智慧就像瞎了眼睛的人,什麼叫長夜呢,夜特別的長因爲沒有光線當然是長夜了,無明就如同長夜因爲見不到光明了。生死夢中,衆生充滿,甚可怖畏。我們趕快覺醒了“善惡之業,皆生死緣”所以今天你行善行了很多你也不要執著。因爲執著就變成生滅的善不是清淨的善。這個惡業要趕快斷除。善惡之業都是生死之緣,緣就是條件,這個就構成生死的條件,“造之彌多,生死彌廣”生死就越廣。“識由業漂”這個神識隨業力而漂,就像漂到海洋裏面毫無目標,“識隨業遷”我們的神識也隨著業力去遷移,時間一到不得不走,你想要一直做人沒辦法,識隨業牽,凡夫,愚癡,“凡愚垢識,爲相所縛”垢識就是分別,執著,顛倒的神識。因爲著相,爲相所縛。染汙了這個意識,都是因爲爲相所縛,所以有一次有一些人,來南普陀參訪請老和尚開示。老和尚因爲身體不好請我翻譯,然後他們就請問老和尚,何等人是名大修行人,就問一句話而已,說:我們從好遠的地方來請老和尚告訴我們,什麼樣的人才算是大修行人。老和尚他只有講一句話,說:是非不入,境界不動,是名大修行人,是非對他一點作用沒有,對一切境界如如不動,這就是大修行人,他們就一分鍾起來頂禮老和尚,我們今天得到了寶。我們今天就要告訴諸位,老和尚這樣開示的,是非之相與我們生死無關,不必去聽,一切的境界都是緣起,也不是真實的,所以我們不要被相所捆死的,“被業所系”被業力所捆綁,“何有已時”沒有什麼時候能夠停止,“何暇更縱,無明業識”我們哪裏有那麼多的時間還去放縱無明的業識,“背覺合塵”違背了我們的覺性,而投入合于六塵,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修行的根本,要體悟到不生不滅的空性,“作有漏業”有漏就是煩惱,“不知返本”一出去轉不回來了,“唯業隨身”只有業力隨著我們的身,跑不掉,業如影隨行,其實業性本空,當你對一切境界不著,一切法無我,悟到緣起的空性,你很能夠認命,再大的苦都當做沒有事情發生,業捆綁不了你,爲什麼這個業會把我們捆得死死的,就是執著有一個我,你今天要不執著一個我的話,別人打,殺,罵,侮辱,根本就沒有。因爲無我,無我,他怎麼會有業力現前,業就是內在的煩惱,種子,習氣斷不了,再外面的境界一苦一逆境,那就顯現出來了,所以這個業其實是來自內心的煩惱,才引得出來,釋迦牟尼佛也是一個人,坐在印度那個地方,金剛菩提坐下,爲什麼釋迦牟尼佛說沒有業呢?爲什麼沒有業,引他不得,再大的侮辱,你黑的講白的,白的講黑的,他也如如不動,你怎麼樣子弄一個大肚子來侮辱他,他還是如如不動,外道的殺死了釋迦族的千千萬萬個人,他還是如如不動,業牽他不得。所以說如如不動,不取于相,是修行的大根本,用一句現在簡單的話,就是我們的心永遠不要受任何的境界影響,修學佛道我們要自己堅持,我們要自己堅持,不要外面兩,叁句是非就倒了,或者是看到一些自己不覺得滿意的就不來了,或者是一些小小的逆境,拜佛拜得很好了,股票一下跌也不來了,稍微生一點病也不來了…
《宇宙萬有本體論(8)》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