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法叫做知見。知見就是在空性的好端端的心性的人生宇宙當中。在畢竟空的本性當中強加分別境界。或者是強加分別內在那一份挂礙心叫做知見。簡單講就是有自己的看法擁有自己的看法死執不放。如果我們這個種種的分別,妄想,顛倒的執著把它放得下。不生,不要生起來,“則無一切,境界之相”“一心不生,萬法無咎”你進入了絕對真空的一心境界,然後不生起任何的分別,執著相。然後不生起任何的分別,執著相。當下就是本性的展現,萬法也産生不了作用,無咎就是沒有什麼叫做過失,咎就是過失。意思就是好端端的空性你硬是要說它有。而著于有再安排種種的名相,再拼命的執著再變成妄想。這一連竄的錯誤都是來自于無明,“譬如翳除”譬如說我們眼睛的毛病除了,“空花悉隕”消失了,消滅了,我們的眼睛好了,空中的花就沒有了,“花性本空,非今始滅”就像我們現在如果我們覺悟了,開悟了,了解了人生宇宙本來就沒有對不對?有一天悟到了本來無一物,那就何處惹塵埃。所以六祖慧能大師實在是大徹大悟的人,那我們就不會執著這個人生宇宙,我們也不會像科學家一直往外太空一直看,釋迦牟尼佛就告訴你,華藏世界哪裏都是緣起。了解一個顆粒微塵就了解無量的叁千大千世界。我們這裏的一顆微塵如果你悟到這一朵花。整個華藏世界無量叁千大千世界的道理,不能離開這朵花。這一朵花是什麼?緣起,緣起就是性空,一樣的,無量叁千大千世界,外太空,天文學家在怎麼發展。怎麼樣擴大還是離不開緣起。離不開妄想,還是離不開空性,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你到他方世界去看佛講的經他講的經還是一樣的。緣起性空,萬法唯心所造。十方諸佛所共宣。這一朵花,悟了,你就是一個自在的人,到哪裏都是開悟的人,這一朵花的緣起跟叁千大千世界的緣起跟華藏世界的緣起統統是一樣的道理,沒什麼兩樣,“迷空計花”迷了有一個虛空,執著虛空有一個花,“名非菩薩”那不是一個覺悟的人。“心無心相,名無所住”心也不著于心的任何的影相,記住,凡所有相都是唯心所現。唯心現量,這個是《楞伽經》講的。都是我們的心這一刹那影現出來的,過去一秒鍾已經過去了,未來一秒鍾還沒有到,你現在當下的這一念所看到的境界統統是唯心所造。那要看你的福德因緣,對不對?就是看我們的業力,譬如說我們是人今天看到的佛陀看到的花看到講堂,這是我們業力所影現的,如實之量。一條魚放在大殿的前面准備放生,這條魚它不曉得那是佛,它也看不到這是什麼花,是你們人類的世界與我們魚類的世界完全兩碼事。業力使之然也。這就是因爲業,所以使我們衆生分開,隔閡。境界不一樣,但是都是空都是緣起。所以心如果沒有心相名無所住。“內不依根”內也不依六根。“外不循塵”外也不追逐六塵。“背塵息妄”背塵就是說回光返照,向內不要向外。我們背塵就遠離,倒過來看著心叫做背塵。迷了叫做合塵,悟了叫做背塵。回光返照向內看不要向外看,就會熄妄。“合覺照理”就配合覺性照無生的理。“念起不續”那一念的分別,執著,顛倒,不讓他相續。“念空不住”每一個念頭都了解絕對的本體,而不應當有所執著。“清淨覺體,即時現前”就顯現出來。“起信論雲,如大海水,因風波動”風就比喻做無明,無明一吹我們八識就波動了,“水相風相,不相舍離”水相就是我們的本性,風相比喻做無明,大海水就是我們的本性。譬如大海水我們的本性因爲無明的風一吹。整個八識就抖動了顫動了,波動,我們水相的真如跟無明的風相其實是不相舍離的,悟了就是真如,迷了就是無明。“水非動性”水本身並沒有所謂的動性,“若風”如果無明“止息”了。去掉無明了,“動相則滅”無明除掉了真如就顯現。無明一滅動相則滅。無明一滅“濕性不壞”就是本性就顯現。本性是不會壞的,就是我們的覺性。“如是衆生,自性清淨,無明風動,心與無明,不相舍離 如是衆生自性的清淨的心卻因爲無明的風動。心與無明,不相舍離,“心非動性”心就是指真如,動就是生滅。真如本來不是生滅性的。“若無明滅”無明滅就是無明生滅之相把它滅掉了,若無明滅,如果把它滅掉無明了,則“相續則減”相續就是相續執著之相就滅掉。但是我們“智性不壞”要加兩個字,清淨智慧之本性是不會壞的,是存在的,但是這個存在不是相的存在,它是一種覺體無形無相的覺體。清淨自性是不會壞的。然後生滅“合和”的“識相”“相續心相”“煩惱惑業,無始無明”都能夠“斷除淨盡”假設說,我們這個生滅和合的識相。意識之相,相續的心相,煩惱惑業,無始無明,都能夠斷除淨盡的話,我們“自心光明,遍照法界,智慧德相,真如法性”就“徹底圓”滿“彰”顯出來。徹底圓彰,圓就是圓滿,彰就是彰顯出來。“盡未來際,安住寂光,圓滿菩提,常享法樂”所以我們修行人不著于世間五欲六塵的樂。就像我們班上有一個姓遊的讀大學的時候他喜歡什麼?他喜歡喝豆漿,他每次到豆漿店的時候一坐著,然後豆漿店就放音樂給他聽。我一直想度他學佛。豆漿店回來我就問他,你去豆漿店幹什麼,喝喝豆漿。然後你再來就喝什麼。喝喝咖啡,再來?把電燈關得暗暗的多有情調。然後,你不聽佛法嗎?我才不聽,他每天就是享受,我跟他講這個是無常,有一天會變滅會變壞。他說“我也不曉得有沒有來世,對不對?那念一念,我拼命的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沒有往生,那挺衰,我說:那倒也是,我吃了一些苦。萬一沒有往生那不是很倒黴嗎?所以這個衆生沒辦法,很難,很難度的。他就喜歡搞這個氣氛,年輕的小夥子也是一樣的,對不對?以前我們沒有學佛的時候,我們念建國中學的時候,因爲開舞會我又不會跳舞,女的一大票,有沒有男的,就去充數,去看看,把燈光調得暗暗的,然後看一看,不曉得是不是宿世的善根,然後就覺得也沒有什麼,就是這樣子。然後他們那個分貝那個音樂弄得好大聲,我覺得很痛苦,所以我今生今世裏面從來沒有去參加什麼大的舞會。或者是什麼KTV,MTV,舞廳,餐廳,酒家。統統沒去過,實在很可惜,有一點覺得青春留白的感覺。我那個時候如果知道今天成爲一個大法師的話。我就先去把它統統玩好了再來出家。一出家就沒機會了,不過那時候沒錢,有時候後悔都來不及,一出家當然不能去那種地方了,是不是?所以說每一個人的感受性不一樣,衆生就是這樣子的感受那種暗暗的燈光,連這個名詞都很變化無窮,以前我們說你要不要交女朋友,後來換一個名詞就說你要不要把馬子。又換一個名詞了,你要不要泡女人。這個很不可思議。一代一代名詞都不一樣,我們那個時候,沒有酷這個名詞,我第一次聽到這個人很酷。我一想是內褲的褲還是什麼,然後才知道酷斯拉的酷。我從小到大唯一的興趣就是看電影。非常喜歡看電影,喜歡聽人家演講,專家的演講。因爲每一部電影裏面都是那個導演的心血。每一次演講的時候,都是人家二,叁十年的經驗。我非常喜歡聽人家演講那個知名人士的演講。不論政治,財經等等這些或者文化。我們覺得沒有什麼但是你去聽他演講以後那兩個小時,可以獲得到我們所需要的資訊。所以我現在的電視都是看discovery還有國家地理頻道。那個是很棒的,非常有深度。那個都是紐西蘭那種深入不毛之地。然後深入地下底洞,那個底下洞一千公尺裏面的水。南極北極,愛斯基摩人的生活。爲什麼他吃了很多動物的肉,而血管不會硬化。分析這種東西,海中的鲨魚,沈船,沈的船。海底的沈船,然後亞馬遜河野性的亞馬遜河。再來就非洲的坦薩尼亞這個環境的保護。那個頻道非常有深度的,其他就就沒什麼好看的,香港片就是打打殺殺,要不然就是色情。日本片一打開都是上空的,也沒什麼好看的。看起來負擔很重,所以世間人就是假相。緣生源滅的假象,透視他了你就是看到了什麼,跟沒有看到一樣,人生就是這麼一回事情,整個透視以後內心裏面不會著一物,有跟沒有都是一樣的平衡。雖然我們現在還有一點煩惱或者凡夫的習氣。不過我們有智慧,我們碰到什麼事情不會用自殺來解決這個問題。不會用極端的方式來解決生命的問題。我們一定會用理性的。“七,逆流覺照”我們貪著外境叫做順流,順著生死之流。我們反過來看自己,叫做逆流。不看外境,所以覺照是心性的功夫。我們要反過來看自己的心,去覺照,“現前一念,體即法界”現前一念它的心體就是法界。“以隨染緣”因爲隨著染汙的外緣。所以就奔放流逸,全世界的衆生都是這樣,除非修行人,哪一個衆生沒有奔放流逸。就是我們從小學教育也是這樣子,教導文字,教導假相,執著一個理想,將來要當什麼總統,科學家,老師都用一種作文,你看都是一種執著的教育。佛法就是一種覺悟的教育,教導我們這些都是假相的,“全真成妄”全部的真心變成了妄心,真妄本來是不二,但是不悟迷了就變成妄。覺悟了就變成真,“隨順覺性”如果我們隨順了覺性,“入流返照”就是回光返照,“全妄即真”全部的妄心當下就是真心。“若了一性”如果了一個絕對的本性心性。“不隨識轉”不隨分別心而轉,“則無二相“意思就是當下妄即真,叫做無二相,當下妄想心就是真心,你眼睛這樣看就是不要落入執著不要落入分別,雖分別不著分別想,然後用智慧善巧的說,善巧方便的表達,無二相,“諸法如爾”諸法都是這樣子,意思就是說這一些開悟的人,他的看法就是全世界的宇宙萬物。都是心性展現出來的一個世界。哪裏都是真心,何以故,他看到哪裏看到真相,因爲看到哪裏都是緣起。看到哪裏都是當下就是性空,都是用清淨的自性在顯現顯露。所以不離當下,“舉凡一切,起心動念”落入“思量分別”如果落入思量分別,落入六根的“見聞覺知”“行住坐臥,穿衣吃飯”都是本體所起妄用,這八個字要…
《宇宙萬有本體論(8)》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