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那业当然就常常现前了,你一颗心保持这种坚定的如如不动,业怎么会现前呢?再大的业也是没有业,因为当体即空,业是什么东西,你着有一个我分别假相,当然业它就一定会现前,烦恼叫做业,生灭叫做业,执著叫做业,对不对,去跟人家斤斤计较这个叫做业,我什么都退让我不跟你计较那怎么会有业呢。业是什么东西呢?所以说业性本空,是不是,有没有业是看我们自己,不是看众生。受得了委屈就没什么业了,什么也不必解释,什么也不必辩解。公公,婆婆对我误会了,你不要解释你做给他看嘛。误会很正常的,在这个世间哪一个人不被误会,是不是?历史是一笔烂帐,忠臣写成奸臣,奸臣写成忠臣,是不是,任由他来写,一定的道理,“不修净法,无有了期”如果我们不修清净之法,净法就是佛法,我们没有办法没有机会了脱生死,“若欲了脱,生死之缚”“须是亲证”这就很重要。要亲自去证到什么,“不生灭性”就是空性,就是要证到不生灭的空性。了解万法皆空,没有什么好计较的,“知苦断集”了解什么是苦的,要断这个集合苦的因是什么,苦是果。知道这个苦的果,要断苦的因叫做集。断集就是断苦的因,你因不断那这个没办法,你硬是要赌博到外面花天酒地,玩女人,打打杀杀。那你有的苦了,那个坏的脾气那个恶劣的环境不远离那你有得苦。不能离开赌博,苦就一定在后面,所以世间没有怨叹的,生到这样的儿子呢?那就是业。共业没办法,你就不能生总统,就没办法生出一个总统,没办法生出一个皇帝,没办法生出一个孔子,每次生的都是败家子。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仰慕,灭就是把这个苦熄灭了,学佛就是有这个好处,把痛苦慢慢的熄灭,所以我们一定要修行修道。“志趣解脱,得无生忍”我们要坚定意志趣向解脱,趣就是向着解脱之路,能够得到无生的法忍,“永离三界,不受后有”不会受到六道轮回,“当知心识,皆是无明”开悟了叫做心性,无明叫做心识,迷了叫做心识,悟了叫做心性,所以当知这个心识皆是无明。“一念离真,皆为妄想”一念离开真性都是妄想,“妄想情虑”就“障蔽”了我们的“妙明”的本性,念念取舍,“念念生灭”就忘记了我们的清净的真性,“遗失”了我们的“真性”“无明之相,不离觉性”意思就是不二,悟了觉性就产生,迷了无明就现前,迷跟悟都在一念之间,并没有两种相。简单讲无明之相,当下空就是觉性,不须要离开无明另外去找觉性,“觉体圆明,本无一物”我们的觉性这个体性圆满光明本来就没有任何一物可执著,分析这个身心这个心,身心的分析你就会发现是本来无一物,像周罗汉这样往生了,火化了就是没有,他还有一个不可思议的火化的时候哪个烟囱,八根烟囱里面有八具棺材,有七根都是黑色的,这个烟都是黑的,只有周罗汉的烟是白的,业的轻重烧出来的烟也可以看得出来,多么的不可思议。以前我在冈山他的家里的时候我就跟周罗汉讲你一定会往生,因为你对佛教的贡献是很大,所以我都用这几个字来勉励我们这些出家众,还有这些居士们,替三宝做事情不能讲累不求任何代价。你一定,到最后就是你得到最多,周罗汉他就是对三宝非常护持。带动冈山学佛的风气,我到他家他对三宝就是很恭敬。他看到某某法师不是很如法,或者是乱批评,他最多提出来跟我,,私下,私下他还不敢给居士听到,怕人家没信心,私下来检讨这个出家人,他是用检讨的方式,所以说到最后他胜利了,他现在在极乐世界了,因为那个时候十几年前我就跟他授记,你一定往生,果然不出所料,他是我助念过三百人往生的瑞相是最直截了当的,我助念三百个人,很少去碰到顶部是这样热的,只有周罗汉一个人,只有他,那个顶部是热得会烫的,只有他,全身都冰冷的,所以说我们现在受到一点委屈,或者真的很尽心尽力的护持三宝,其实到最后都是自己得到,你用这个钱的假相,用这个体力因缘,来换取到最后的什么,莲花,极乐世界的莲花,你这个投注是很值得的,你现在一直做功课,好象在存钱一样,记住,受到任何的委屈,任何的冤枉任何的苦。护持三宝一样没有动到念头,还是这样子,你一定是一个胜利者。不会因为一点的挫折一句是非就把你转得团团转了,你是一个胜利者,一定到极乐世界的,莲花化生。有一天我在休息的时候,一个晚上看到观世音菩萨三次的时候,那个看到的时候不是在做梦。那不是眼睛在看,那是非常清楚的,观世音菩萨就象自己的母亲这样子,因为我一直念普门品,看到,看到的时候,内心就在想往生的那一刹那差不多也不过如此,佛菩萨现前的时候他就是那么的亲切,在旁边安慰着你,你一点恐惧,挂碍,颠倒都不会。哪有说还执著这个假的色身,是毫无目标的人贪求享受的人,才会执著这个假相的色身,一个大修行人,摆脱。。。。就赶快要把它摆脱了,就像这个蔽衣肮脏的衣服赶快把它摆脱了,哪有佛菩萨来接引不跟他去的,这不可能。所以那一天晚上不是用眼睛看是用心在看,观世音菩萨在前面一次又影现第二次很清楚的,我想往生也差不多如此吧,就是一点恐惧也没有充满欢喜一点挂碍也没有。并不会说我要死了,恐惧,我认为不会。一点恐惧一点挂碍都不会,观世音菩萨如果说:慧律法师,我把你接引往生。马上说好,你在这个世间干什么呢?对不对?着凉了流鼻水,肚子痛腹泻。鼻屎一挖一大堆,对不对?统统是屎。伤心流眼泪,着凉了腹泻统统是屎没有一样是干净的,还不赶快摆脱,这部机器用了四十七年了,来到贵娑婆世界已经四十七年了,这一句也是忏公讲的,他好象不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忏公常常讲来到贵娑婆世界,已经六十多年了。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大修行人临终没有任何的挂碍,不会说要摆脱这个色身痛苦得要死。不会的,所以本来无一物,对不对?“因”为虚“妄”而“有生”虚妄就是妄想执著一执著妄想就产生了,“因生有灭”有生就有灭,生灭在心中的影相就障蔽了自性。“生灭名妄”的虚妄。“灭妄名真”把这个妄灭掉了就名真。所以记住凡所有相都是虚妄。我们修行一定要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你修行一定要到这种功夫,了知天地万物统统是假相。就是战乱乃至威胁到你生命他都是如如不动。“无明妄想,本性空寂”六“根”,六“尘”是缘起无自性本来就是“无体”无体就是没有根,你找来找去也找不出一个什么叫做我,找不出一个什么叫做人,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找来找去实在找不出任何东西,说有一个真正的我还有一个真正的我所有。也找不到可以贪着的东西,它都是颗粒微尘所构成的,根尘无体,“识性元空”那一颗分别心其实本来就空,“贪嗔痴爱,苦恼纷繁,恶浊诸法,皆无自性”你接触到外景那为了贪,看到不满意的,嗔。痴爱,两个人谈恋爱,谈到实在是愚痴到极点。苦恼纷繁,恶浊诸法,种种这些还是无自性。“不能自生”为什么不能自生,因为都是缘起。都是因缘生,因缘生就是空,是不是?“惟是妄念,分别所起,想相为尘”当我们执著这个相落入我们意识的想,我们动不动就一直观想一直想象执著,这个就变成一种心的染污。譬如说这个美女,或者是这一朵花。这一朵花好美好美,很美,这个相很美。那是心的影相,其实没有。分析开来还是没有这种东西。所以不能一直落入意识里面一直回想而死执不放。就象我们那个同学要结婚以前美得像一朵花,结果结婚了生了两个孩子,据说肾脏不好,后来在台中我又看到她,哇,我吓一跳。怎么老成这个样子呢?我又不敢说得很大声,我一看到她就一直摇头,这个美女也是霉女,以前是美丽的美,现在是发霉的霉。当时候就体悟到这个世间实在是变化太快了,才十年一刹那之间变化,两个孩子身材整个扭曲变形。然后一看到我,慧律法师,你不但不会变老,更年轻,恩,大家都这样说没办法,台湾的法师都像你这么年轻吗?那可不(广告词)。这可以讲大话。修行人不一样,没有什么好操心的,是不是,所以这个心性功夫还是很重要,“识情为垢”我们分别心情执是染污的。“遍计性空”遍计就是周遍计度,遍就是处处的意思,计就是执著。处处执著其实是空性的,你这个实在是多余的,执著就变成心理的负担,累积就变成压力。“依他如幻。”依他就是缘起。籍着条件多产生的就像幻化的不实在的。“一翳在目”这个一翳再目就是错认假相。你只要一错误这个缘起的假相,在目就是在心中一挂碍,这个叫做一翳在目。这个一翳在目,一翳本来是指眼睛有毛病,眼睛一有毛病,眼睛就会产生种种的假相。看出去就“千花乱空”虚空当中就好象有真的东西,其实没有,意思就是我们人生宇宙看起来好象是有那么一回事,其实分析起来实在没有,因此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其实是绝对的空性,而我们不能体悟绝对的空,不这个缘起的假相一直认为有,因此好象这个世间是真的被转得团团转。所以一翳在目,千花乱空,“空实无花”虚空中实在没有花。意思就是我们本来外面的境界其实是没有,是唯心所造。缘起的东西实在是假相,而我们误认为它是实在的,“病者妄执”问题出在哪里?病就是问题,问题就是出在虚妄的执著。就是着相。“但能去翳”你只要不着相,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只要无所住“自复本明”你就会恢复到本性的光明。“若离心念”加两个字,若离分别心念。“妄情”就是放下那一份情执,“去”除“执”著。“知见不生”知见就是说妄想分别知见不生。意思说不要错觉,万法本空的东西,你硬是要把它说有,有什么办法呢?不坏缘起但有假名都无实义。什么天地万物把它磨成粉末状你就叫不出什么名。所以短暂刹那的缘起的假相不能说它好也不能说它坏,方便说有其实是空,所以这个知见是分别执著所产生的种种看法。不知道这个是假相,不知道这个是假名叫做知见。知见就是不能放下的种种错觉的看…
《宇宙万有本体论(8)》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