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宇宙万有本体论(8)

  “一念妄动”这一段是讲无明不觉,我们这一章第六大标题,叫做无明不觉,无明不觉,一念妄动,这个妄动就是强烈的执著性,心对境一直无法停止妄动,“深染尘境,习气种子,万劫缠缚”在这里所需要知道的是粗惑或者是细惑。尘境,六尘的境界这个叫做粗惑,我们容易觉察,稍微有一点理性或者是智慧的人了解缘起的人,就可以觉察比较容易克制,底下是习气种子,蕴藏在第八意识的习气和种子,这个叫做微细的惑。这个很难觉察,因为它无量劫来一直潜伏在我们的第八意识里面,所以万劫一直缠缚着要察觉除了内观以外,放舍一直观照空性同时要加功用行才有办法,所以这个万劫缠缚表示它潜伏在我们内在很难去去除,所以有的人学佛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烦恼依旧,只能讲比较没有烦恼,可是习气种子还是很重,“如胶似漆”粘住很难,这个贪嗔痴粘住了我们的心就像胶漆很难摆脱,明明知道可是没办法,如胶似漆,粘住了,“难脱难离”很难摆脱也很难远离,“一向迷背”迷就是迷了六尘,背,违背了本性,所以一向迷了。着迷了六尘违背了我们的心性。不生不灭的心性。“遂成幻妄”因此就成了虚幻的妄动,“妄相既成”为什么叫做妄相呢?没有实体可得,把它分析起来都是颗粒微尘,没有实在的这种东西,所以说妄相既成一执著就变成真的了,这个心性的一真绝对叫做“一真永昧”我们的心性就被埋没了,永远昏昧不醒了,“一真既昧”一真绝对的心性既然没蒙蔽了,“众苦惧集”苦就来了,所以报章杂志一打开就是窃车集团,伤人,伤害众生,哪里统统是,再来恶业难逃最后就枪毙。如果我们了解心性救人都来不及了,把一己之力贡献给社会国家就来不及了,如何还去伤害众生呢?自己苦也苦了众生。“缠缚身心”捆得死死的,“而不自在,历劫以来,久沦三界,迷妄入心”一入我们的心,“认识为性”认识,这个识要特别解释。误认分别心,执著的心,这个意识心为我们的本性。误认了这一颗分别,执著的意识心为我们的本性。就生成六道“出没四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就“流落三途”苦不堪言,“生生世世,舍身受身”转世了生生世世舍身。抛下了这个人身,就受了驴子的身。抛下驴身又去受天人身,抛下天人身有时候堕饿鬼身,舍身受身变化无穷,“颠倒系恋”迷惑颠倒,系恋就是一直去思念它,死执不放,恋着他。这个很难的,像母亲恋着了儿女,孩子出一点状况她内心里面系着,系恋一直到死。这个有时候是责任,有时候责任里面附带有系恋。头出头没。头出就是比喻三善道,头没比喻三恶道。头出,譬如说一个人掉进水中,头出来还可以呼吸一下。要是整个头栽进去三途了,那死定了没得呼吸了,所以天道,人道,阿修罗道,比喻三善道名叫做头出,地狱,饿鬼,畜生,一沉下去百千万劫难脱身。“得失穷通”。我们今天活在世界上都是这几个字,不是得就是失,穷就是潦倒,通就是飞黄腾达,这世间一定这样子的,“悲欢离合”有时候悲有时侯欢喜一定的,生生灭灭。有时候离有时候合,离的时候悲。合的时候欢喜,“尊卑荣辱”,有时候地位比较高,有时候比较低。荣。光荣,辱,侮辱了。“牛胎”一会儿牛胎,一会儿“马腹”了,“随业牵弄,犹如演剧”就像演这个电视剧一样,“怨憎“会,怨憎就是苦,不喜欢的人聚在一起,譬如说嫁错了老公,或者是老公不错,嫁到那个家庭里面,家庭对她有仇视感,活起来也很累。可是又没办法就是这样子,这是你的业,怨憎会,痛苦的人凑合在一起,这个比比皆是,“爱别”离,最喜欢的人离开了,离开了,苦不堪言,“`老衰病死,饥寒灾祸,无常败坏,众苦交煎”“无量逼迫”我们这个世间的真相就是如此,一会儿老了,衰了,生病了,死了,象非洲的饥,南北两极的寒,频频的灾祸,南斯拉夫的灾难,打得是如火如荼。这个战争的残酷不是我们现在能所想象的,所以我们现在只要有一碗饭吃,有个床铺睡,没有人来干扰你,还不错了,我们要常常感到很知足。无常败坏,时间一到败坏了,众苦交煎,无量的逼迫,“虚受如此”为什么叫虚受呢,不应该受而受叫做虚受,虚受的意思就是有一点冤枉了,受这个苦受得很冤枉,因为我们有这个身心,你有色身你就要吃东西,不吃会死人的,对不对?你要睡眠你要有床铺,你还要为了三餐撞得头破血流。没办法,所以这个虚受如此冤枉的非常冤枉的去受这个苦。“身心大苦”身体健康的人还不错,就像邱医师讲的说:有一个女孩子她长个肿瘤,去割了以后,不到三个月又长了两颗,再割了,又开刀,再开刀,总共开十几次的刀,肿瘤还继续生,生到都来不及割,这个苦不堪言。这个世间身心大苦。很苦,我从小就感受到,我这只手就是苦不堪言,这种苦那种酸痛,你怎么形容它,用酸跟痛怎么能够形容这种苦,一直想要去死。这个实在没办法形容,整个经脉绑住,心脏不能呼吸,医生怎么治都治不好,你所想到的我统统都想过了,所以这个身心实在是大苦。人生活到今年四十七岁,这只手痛苦三十年,现在很好了,很高兴,身心大苦,有的人是“而不觉知”没有觉悟,“枉入诸趣”冤枉跑道六道轮回去。“自取流转”为什么讲自取呢?没有人逼迫你,当然是自取流转,这两个字很有意思的。自取流转,你的心执著你业力的境万法唯心所造。境界是我们的心,自己所变现出来的,我们的内心又执著自己内心变现出来的境界,这不是自取流转那是什么,如果了知万法皆空,都是我们心所变现出来的,那流转就停止了,谈到最后就一定会死,什么也不是你的,就是不必到临命终你也得不出什么东西,这个问题我从小就一直思维人生是什么东西,是不是这样读书,结婚,作事业,生儿育女,然后再做祖父再来就死掉,人生这样有什么意思,都是重复。从小我就会想到这个问题,后来听到正法才知道,虚妄的生,虚妄的死,迷迷糊糊的来,迷迷糊糊的去,万般计较总是空,所以自取流转,“无由自拔,从无自免,出离之方”,这八个字要一起念。从来没有办法自己免除出离的办法,从无自免,从来就没有办法自己有能力去免除出离六道的方法,因为没听到正法,没听到佛法,“应悲己身,久失妙源”应当悲伤自己这个色身,久失妙源,不可思议的根源,当然就是清净的佛性,我们应当彻底的清除。“于此何恋”于此娑婆世界有什么可以贪恋的,有什么可以“耽染尘劳”这个世间耽染,耽搁,耽就是贪着的意思,染着了六尘,尘劳就是五欲六尘。“妄结生死”虚妄的又结下生死之缘,“受苦无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三界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安的,就像火宅一样。家里的房子一烧起来,哪里都没办法安心。“无明长夜,生死梦中,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一个人没有智慧就像瞎了眼睛的人,什么叫长夜呢,夜特别的长因为没有光线当然是长夜了,无明就如同长夜因为见不到光明了。生死梦中,众生充满,甚可怖畏。我们赶快觉醒了“善恶之业,皆生死缘”所以今天你行善行了很多你也不要执著。因为执著就变成生灭的善不是清净的善。这个恶业要赶快断除。善恶之业都是生死之缘,缘就是条件,这个就构成生死的条件,“造之弥多,生死弥广”生死就越广。“识由业漂”这个神识随业力而漂,就像漂到海洋里面毫无目标,“识随业迁”我们的神识也随着业力去迁移,时间一到不得不走,你想要一直做人没办法,识随业牵,凡夫,愚痴,“凡愚垢识,为相所缚”垢识就是分别,执著,颠倒的神识。因为着相,为相所缚。染污了这个意识,都是因为为相所缚,所以有一次有一些人,来南普陀参访请老和尚开示。老和尚因为身体不好请我翻译,然后他们就请问老和尚,何等人是名大修行人,就问一句话而已,说:我们从好远的地方来请老和尚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大修行人。老和尚他只有讲一句话,说:是非不入,境界不动,是名大修行人,是非对他一点作用没有,对一切境界如如不动,这就是大修行人,他们就一分钟起来顶礼老和尚,我们今天得到了宝。我们今天就要告诉诸位,老和尚这样开示的,是非之相与我们生死无关,不必去听,一切的境界都是缘起,也不是真实的,所以我们不要被相所捆死的,“被业所系”被业力所捆绑,“何有已时”没有什么时候能够停止,“何暇更纵,无明业识”我们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还去放纵无明的业识,“背觉合尘”违背了我们的觉性,而投入合于六尘,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修行的根本,要体悟到不生不灭的空性,“作有漏业”有漏就是烦恼,“不知返本”一出去转不回来了,“唯业随身”只有业力随着我们的身,跑不掉,业如影随行,其实业性本空,当你对一切境界不着,一切法无我,悟到缘起的空性,你很能够认命,再大的苦都当做没有事情发生,业捆绑不了你,为什么这个业会把我们捆得死死的,就是执著有一个我,你今天要不执著一个我的话,别人打,杀,骂,侮辱,根本就没有。因为无我,无我,他怎么会有业力现前,业就是内在的烦恼,种子,习气断不了,再外面的境界一苦一逆境,那就显现出来了,所以这个业其实是来自内心的烦恼,才引得出来,释迦牟尼佛也是一个人,坐在印度那个地方,金刚菩提坐下,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说没有业呢?为什么没有业,引他不得,再大的侮辱,你黑的讲白的,白的讲黑的,他也如如不动,你怎么样子弄一个大肚子来侮辱他,他还是如如不动,外道的杀死了释迦族的千千万万个人,他还是如如不动,业牵他不得。所以说如如不动,不取于相,是修行的大根本,用一句现在简单的话,就是我们的心永远不要受任何的境界影响,修学佛道我们要自己坚持,我们要自己坚持,不要外面两,三句是非就倒了,或者是看到一些自己不觉得满意的就不来了,或者是一些小小的逆境,拜佛拜得很好了,股票一下跌也不来了,稍微生一点病也不来了…

《宇宙万有本体论(8)》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