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德所谓,无生而生”但是“业果俨然”所谓无生 在空性当中无生而生。我们生出来了,缘起而生。可是业果俨然,俨然就是好像。好像有那么一回事情,业果俨然,“依他如幻,唯是一心”一切都是幻化的,记住!这个都是心影现出来的。“真常性中”真常的性中,“原无迷悟”也没有迷也没有悟。
“灭诸戏论,毕竟寂灭” 这些都是戏论,不实在的戏论。“心外无法,当体圆成”“不随缘生”也“不随”因“缘灭”为什么?“空性常住,不待缘故”因为空性不是因缘,所以不必等待因缘。只要因缘论统统叫做生灭。因为空性是不离生灭,但是不是生灭法。“修学般若”你要“观察根尘”根尘就是六根、六尘,要好好的观察。“五蕴万法,因缘所生,相依相成”相依相成就是能所不断,主宾不断。能所不断、主宾不断。“即假即空”假就是缘起。即假即空就是当下就是空。“如虚空花”就像虚空有花。“无有自性”虚空本来就是没有花,因为你眼睛有毛病看着有花。这个世间本来就是空的你看成有,对不对?万法皆空,你把这个假相变做是真的,拼死命的执着痛苦不堪。“因假说空”因为缘起,所以我们要讲空性。“因空”而“说假”因为空性,所以我们要说缘起。“空”跟“假”也是“对待”的,自性是无一物的,“当体即中”,当体就是心体,心体无相就是中道。所以“即一即三,即三即一”空不离假跟中,假不离中跟空。你讲中不离假跟空,假跟空。所以说一就是三,三就是一。“作是观者”底下写两个字,作是实相观者。这个就是世间的真相,才是真正的佛法。作是实相观者,如果你悟入一即三,三即一,这种实相法。底下加一个则“妄念不流”就没有妄念了。上面,“遇境逢缘,心定不动”,加三个字实相观者。遇境逢缘,心定不动,你悟到真正的实在的,世间的真相叫做实相观者。无相无不相,空假中一体三面的,一即三,三即一。你悟到这种真正的境界。
实相观者遇境逢缘。碰到任何的境界,碰到任何的因缘心一定不动。不会受到影响没有情绪的变化。没有情绪的变化,所以有人说:师父,信徒跑到别的道场去了。不,我慧律法师不会去管信徒来不来。我愿这颗心无来无去。我不会去管信徒来不来。我只管这颗心顾这颗心而已。顾好不要让他跑掉了。要来你就来,要回去你就回去。门都开着等你。来,我很欢迎,回去,我就随缘。何以故?因为不勉强故。不勉强,绝对不勉强。跟着师父学法不需要钱,你没有钱来我们也绝对欢迎你。你有钱来我们也绝对欢迎你,因为你是个护法我们都赞叹。 一律平等。何以故?心本来就是这样子的。你当流氓来要学佛我也欢迎你,但是记住不要害人。你是善良的人我也欢迎你,你们的是非我一定不会介入。我这个人就是有一个好处,不听片面之词。你说不动我。我有眼睛看有心在观照。所以你放心,在座诸位,跟师父相处你不必预防我。我这个人绝对一生一世从来不害人的。也不会挖一个陷阱叫你跳下去。不欺、不诈、不拐、不骗,绝对不会。坦诚相见。何以故?万法不可得。你跟我相处你不必预防我,认为我会害你。或者说我会跟你设计什么,这个你放心。何以故?一切缘不可得。求也求不到。该我们的,我们得,不该我们的强求来,造业。我们了解因缘法,是不是?底下,作是实相观者则妄念不流。实相观者,遇境逢缘,心定不动。“不取不染”就是实相观的人,一切境界就是不取不染着。不取着不污染“荡然勿碍”统统放下,“俨然生灭,唯见无生”加几个字,于俨然生灭法中,唯见无生。叫做于俨然生灭法中,唯见无生。底下加几个字,若“无缘生”加一个之,若无缘生之“义”则,加则,则我空、法空“二空不成”就是不能建立。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没有条件种种缘生之义。我空、法空就不能成立。因为缘生,所以我也空,法也是空。二空不成,成就是建立。所以这整句的意思就是,于俨然生灭法中,唯见一切法无生。若无缘生之义,则我空、法空二空不立。不成就是建立。“人法俱实”加几个字,若人法俱著有实法。执着有一个实在的法,则“真心不显”,众生“颠倒梦想,沉沦三有”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人法俱实,就是俱著有实法。人五阴法执着,六根、六尘、六识,这十八界的法,你执着为实在的法。所以实的上面著有实法。这个俱实就是,统统执着有一个实在的法。叫做人法俱实。如果人跟法,你执着有一个实在的人五阴法。执着有一个十八界这个法则真心不显。你真心就显现不出来,所以我们一定要彻底的了解,这个幻化的当体即空的道理。一切法如梦如幻。这个时间就是一直过着这种梦幻泡影的世间。不实在的世间,所以如果你人法都着,则真心就不显。因为众生颠倒梦想,沉沦三有、三界,于“湛然无生”法中,“唯见生灭”,本来是不生不灭,他看到的统统是生灭。心体是不生不灭,相任其生灭没有关系。我们的心不生不灭,对不对?所以不要着相,着相就取舍就又化成生灭了。本来清净的心体是不生不灭的,看的清清楚楚你生灭我不生灭。我们现在为境所转,外境生灭心就跟着生灭。因为取舍,因为心取舍不断,烦恼一直生起来。所以湛然无生法当中,怎么样?唯见生灭。因为“不悟”缘起缘生,则“幻现六道”,幻现,幻化产生六道。“若见缘性”把笔拿起来,若见缘生无性,“则脱缘缚”,如果你了解这个因缘生因缘灭是无性是没有自性的,因缘生因缘灭是没有自性的,则可以摆脱因缘的束缚。“彻悟”了“缘起”,见缘起即见道。彻悟缘起,然后加自然“法相空寂”,自自然然法相空寂。都是条件构成的,根本就没有这种东西。我为什麽要去执着它。自然法相就空寂。“即了缘生”缘生即空当下“证入真性”,“无我”无“我所”这个无要用两次,无我无我所,没有一个我,五阴本空,也没有我所拥有的东西。你真的拥有这个世间吗?比如你现在拥有金钱,你真的拥有它吗?你娶了三个老婆,你真的拥有三个老婆吗?你有十几栋房子,你真的拥有它吗?你有几部轿车,你真的拥有它吗?没有的,暂时给你用一用而已,死了什么都没有。不必死现在就可以体悟到空,所以无我无我所,“寂灭涅槃”心体不生不灭即可显现,“即得证悟”清净心马上就显现,就顿证“无生法忍”无生法,无生就是毕竟空,你就会体悟到毕竟空不可得,莫取莫舍。能悟一念,缘起无生,能够契入空性一念无生。“超彼三乘”小乘、中乘、大乘。“权学等见”权学就是方便,因为权就是在相里面,没有悟到毕竟空,“三摩经云”一部经典叫《三摩经》,“了一切法,悉从缘生,于缘生中,无有少法,而实积聚”。因为什么?因为没有这个法的东西。无有少法,而实积聚。都是心所影现的,由业力所影现的世间。所以这个世间如果没有人类来认同这个时间、空间。宇宙的存在也没有什么意义,这是科学家讲的。科学家说如果没有人类的认同时间、空间。这个宇宙的存在也就没有任何的意义。讲的好,非常好。科学家经过了多少的实验,才讲出....佛陀那么简单几句话,就讲出来的话,佛陀随手拈来,都是讲这样子了不起的话,而科学家弄了两、三千年才讲这样的一句话。 “以彼诸缘,皆不实故”种种的因缘都不是存在的,“若法缘生,即是无生”所以我们现在一直往外太空,一直找一直找,诸位,外太空难道不是缘生吗?外太空难道不是因缘生因缘灭法吗?哪个星球不是因缘生因缘灭。哪个星球a座、b座,对不对?人马座对不对?这个哪里不是缘生。我们现在...其实我们现在说你是射手座,你是什么座,你是什么星座。其实这个都是不对的。这个哥白尼还没有发现这个宇宙以太阳为中心的时候,是以地球为中心。星座的星相学是以地球为中心扩散起来。扩散,然后在向外,包括以地球为中心点,月亮、太阳这样、这样、这样。他们都认为万物是绕着地球转,以地球为中心点。所以这个是什么座?什么射手座、双子星座。是什么座什么座,那是以地球为纲领。美国人一直说,美国的科学家说那个只是众生不了解真相的一种星相。这个宇宙不是以地球为主导的,是以太阳为主导的。可是哥白尼没有推翻这个以前。就是以这个地球为原则。为什么?你在英国大英博物馆。它就把这个宇宙的整个图做出来。它就是以地球为原则,不动的地球。然后外绕种种的星球,月亮、太阳,对不对?星相学就是太阳一直绕着地球这样转动。转动,转到哪里是什么座,转到哪里是什么座。就是这样子的,西方的星相学就是这样子的,他不晓得这个是不实在的。外太空也是缘起无性的。“故知诸法,皆悉无生”一切法实在是无生。“菩萨了知,诸法无生,即得成就,诸菩萨道”,你就能够成就菩萨道,一切法都是缘起都是无生。都是缘起都是无生。三十三页,“三,诸法本寂”,意思就是一切的万法,本来就是寂灭不需要争吵。这个寂灭就是,没有什么好争论的。可以本来就是很寂静的,没有执着没有妄想。也不需要去争论什么。你不要在这个庸人一直困扰,一直斗争一直烦恼。一切的万法本来是很寂静的,是一个无争的世界。无争的空性,不需要在生灭的相里面,拼死命的对立。我们一定要把这个相透视以后,把他融入清净的本体。底下说“是故万法,从本以来”注意那个本字。这个字实在是很难理解,这一句话,可以分好几个角度来说,是故万法从无始劫以来,可是无始劫还是落入时间。是故万法从究竟处以来,究竟处是什么?还没有悟到,这个本很难解释,是故一切的万法从本以来,因为这个本,如果解释的恰当就是不可说,不可说处,实在没办法说。从无生或者从无量劫来,这个很难解释。从根本来说“悉皆空寂”,也可以这样说,是故万法从根本来说,从根本以来,究竟处以来。其实都是一片空寂,“清净寂静”的“五阴本空”,“六尘非有”色受想行识不是实在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也不是真的有。本自涅槃,本来就是不生不灭。“今亦不生,本不生故”当然也就不灭了,就像虚空一样,比如说这是花,把它结合起来这花生了,你看,这一叶花生了,经过一个礼拜、一个月灭了,有生就有灭,好,师父这只手比的虚空,这虚空,你想想看,无相。我再下个礼拜比,它也没有烂没有坏。现在一比也没有生,因为空性的东西,虚空无相,心性就是这样,心性也是一样,本来就不生也就不灭,不取不舍就没有生灭。你学道单刀直入的,见一切相,不取,见一切相也不必去舍,不必逃避,你真的碰到这种恶的因缘,你也不要逃避,随缘了这个因缘,碰到这个因缘你也不要贪着,随缘就了解贪也没有用,好,那么就本不生本不灭,功夫就显现出来。所以今也不生,本不生故,“今亦不灭,法性常住,净如虚空”,“有为无为,皆等戏论”,有为是对无为说的,无为是方便对有为说的,有为来衬托无为,无为来衬托有为,不是真的有一个无为法,真正的无为法它不可说,有为当下即空就是无为法,不是两种法,是不二法。因为要解释,不得不,不得不,要解释说有为法,还有一个无为法,那不得不,没办法。有为无为,皆等戏论,“诸法空寂”可是我们的内心“灵知不昧”,也就是万法都是空寂,灵知不昧,但是觉性,灵知就是我们的觉性,是不会消失的,“空寂之心,即天真佛”,天真佛就是本自具足叫做天真佛。叫做自然具足,我们这个无争的心,我们一个人学佛要学到中心点,你要抓到重点学,师父,我们学道要学什么?我说,很简单,学无争,无争即与道相应,是非来如如不动,善恶来如如不动,无争,无所谓争论,我们今天为什么会烦恼,争、争论、抗拒,所以佛陀说不要用抗拒的心,来面对这个人生,用抗拒的心态,俩面对这个因缘缘起法,你会活的很痛苦的,自己用一点智慧碰到顺境、逆境都不需要太执着,为什么?无争,与世无争,同参道友也会这样,单单这个无争,这两个字就是无价之宝,不管你银行放多少钱,都不会比这两个字来得富有,与世无争,不管你银行放多少钱,都不会比这两个字来得富有,空寂之心,即天真佛“万法本虚,从心见宝”,从无相从新,见是见到,宝就是智慧。从心见到了真相,你就有了实在的智慧。这个实就是无相,从心见到了无相则见到了实相。“六尘本寂”,这些色生香味触法,本来也就是空寂,“凡夫”是“妄”想“执”着“心有法有”心执着法就有,“心空”“境”就“空”,“生而无”所“生”,“灭而无”所“灭”,加一个所字。生而无生就是无所生,灭也无所灭,没有这种东西生,没有这种东西灭,长大了就会愈来体会得愈深,一下子考上名流的大学,考上名流的高中念一念,一下子考上名流的大学念一念,一下子毕业旅行到了,毕业旅行到了,对不对?就是这样子,我们逢甲大学毕业以后,那个毕业典礼简直是无聊透顶,毕业典礼,校长在上面颁奖,我们座底下戴一顶方帽子,人家说:师父。你们那个大学服是怎么了?那个大学服是学校上一届穿剩下来的,然后自己去选,你知道?我个子又矮选的那个大学服,他要借你照相的,又烂又臭自己拿回来洗一洗,不晓得那一个不肖分子。那一代穿一穿又不洗,放久了发霉,然后拿回来洗一洗,方帽子烫一烫,那一条到底摆右边还是摆左边,就说随便不然就摆这边好了。就这样摆来摆去的,摆过来照相,我就选一件最短的,穿下去才到半山腰而已,我说我已经很矮了穿这个就照相,那一套不是有大学服是作的,没有,学校发给你,自己去找,商学院的就是两条猫熊白色的,工学院的就是整套都是黑色的,要照相就来吧,要去哪里照?就在逢甲大学照。就这边照那边照,照一照,毕业典礼校长讲几句话,操场绕一周,然后那个乐队,咚、咚...鼓号乐队绕一周象疯子一样,一个一个那么大了还在绕校园,一排一排,他们的父母亲就在那边摇手,真是的等一下就要见面了,不晓得在摇什么手。绕一圈父母亲就在那边摇手,等一下就要见面了摇什么手,又不是要去哪里了?绕一圈回来就毕业了,毕业了发 《宇宙万有本体论(7)》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