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正道光輝 生命▪P2

  ..續本文上一頁絕對自由之中,如此才是真正地活著,因爲當下一切如夢幻泡影。具有絕對有力的勇氣和無畏,打破一切的束縛和拘禁,讓全身心乃至整個宇宙絕對地呈現本來的面目,讓一切習慣的自以爲是和他以爲是徹底地粉碎,還人以絕對自由的身心大開放,呈現本來如此的無礙解脫,詩意地擁有真正的生命吧!透破過去、未來、現在的一切假相的拘束,當下就是本來如此地真實和美妙!

  

  粉碎遮蔽 洞見真實

  我們往往受著概念、觀念的製約而無法看到真實,也往往被意識所迷惑而無法實證空性;但令人無法出離假相的是,人往往似乎受著某些概念、觀念和意識的益處而無法自拔,雖然有時也會因此而感到製約和困擾困惑,但卻因慣性的原故而無法出離、突破;即使是因一時的突破或出離了,但也會最終的陷入另外的或重新又構建出另一套的概念、觀念而被束縛。意識也依此而另起依賴,總之又會陷入自以爲是或他以爲是中而無法最終究竟地、徹底地以天然本真的面目呈現。久之久之,人也就活在假相中得過且過了,或者因找不到出路而夭折、墮落了。可憐!那究竟應該如何的實證真實呢?唯有的是中觀正見和轉識成智的觀照了,或者當下的頓悟而徹見真實,以本來面目的呈現而圓滿究竟!當然一切本來就是如是地呈現,但因無明不得已才說觀照,若是開口情慮,早是做夢。還會麼?

  

  無僞

  宇宙沒有中心,但每一個點又同時可以是假名的中心。一切莫非在因緣生滅中,每一個因都可以是假設的中心,那麼其他的因也是此一個因的緣了,也就是每一個因都可以是緣,每一個緣也都可以是因。每一個因都可以是因,每一個緣都可以是緣,但每一個因同時不是因的本身,每一個緣也同時不是緣的本身。故此法界沒有中心,沒有唯一,沒有實在,沒有恒存,沒有獨一,這是本來的真實,但當假設和迷惑的時候,又同時的出現了中心、唯一、實在、恒存、獨一了。其實一切就是本來如此地呈現因緣生滅,本來寂靜。一切本來就是如此的無僞真實,請不要加上你的一切汙染。

  

  回光返照

  我們經常會陷入于被灌輸的思想、觀念的方式和意識形態的慣性,以及當下的自以爲實在的愛惡而進行對于一切的評價,很少有赤裸裸的毫無雜念的明晰的對于一切的洞察和照見,所以也就往往在自以爲是和他以爲是中永遠陷入于假相的追逐中而沒有停息,也就同時喪失了生命的絕對大自由。但這種可怕性的後果,我們卻往往一點都沒有警惕,或在慣性的業力下無法具足無畏的勇氣,最後也就在麻木中喪身失命,實在可怖!快醒來吧!不要作假相的奴隸!

  

  升華

  當我們對于偉大的理想人格産生敬仰的時候,無疑也就同步地消除了內心的陋劣;當我們以偉大的理想人格爲畢生的追求和實踐的時候,也就同時淨化了我們私心雜念的惡劣;當我們對無盡宇宙浩渺和廣闊的自然産生崇敬和親切的時候,內心也就慢慢地遠離了瑣碎和狹小;當這種崇敬和親切變成時刻的觀照的時候,身心也就慢慢地融化于浩渺和廣闊了,狹小和僞飾就會逐漸地遠離,素樸、廣大、天然的本性就會慢慢的呈現;當我們對于佛菩薩諸聖賢的無我大悲心産生由衷的感動、崇敬和信仰的時候,私心和煩惱、痛苦已經種下了解除的種子,當這種感動、崇敬和信仰付諸于追求和實踐的時候,聖人的人格已經在我們身心上慢慢生根發芽了;當這種追求實踐達到智慧的圓滿的時候,我們也就走向真正的成就了。當然,沒有達到爐火純青的終極是談不上究竟的升華的,但如果一切只是以商業性的索求的時候,也就談不上升華、轉變了,只能是墮落和依舊的輪回。

  

  無爲而化 身心兩忘

  有意作爲,人自躁動。不帶功利,無心而作,無爲而爲,合于實相,則人同造化,心同法界矣!

  不刻意,心寂靜,人自清淨而正直,心自輕安無苦惱。無事于心,無心于事,看破放下,人自滿足而安樂,心自暢通而無礙,則富貴盈余非世間金錢所能買,則解脫自在、順逆自如矣!

  觀五欲六塵之如夢,遠離物欲橫流之汙染,則心自素樸而安詳,人自坦然而安然矣!

  如此天然本性而現前,則易悟道、達道矣!

  無爲而化,身心兩忘。

  世間如夢,本自涅槃。

  塵勞佛事,叁昧正受。

  遊戲法界,焉有苦惱。

  人爲什麼活在錯謬中而不自知

  ——如何從錯謬中覺醒

  人們因爲不明白宇宙人生無常變化,刹那生生滅滅無永恒的事實,也不明白一切現象內自身心、外洎山河大地宇宙皆是不實在,因緣聚散,無實在永恒不變的事物存在。故此,以錯謬的、有限的眼光、鼻嗅、味覺、耳聽、身觸、意識而執著有不變、實在的自我和各種現象,由此而形成堅固的、頑固的、錯謬的、不符合宇宙人生真相的意識形態和思想概念以及情感、情緒模式,在此之上而産生的各種行爲舉止、起心動念、言談話語等更是謬之謬矣!但由此産生的各種日常活動卻是多不勝數的,由此帶來的身心環境的複雜交叉接觸所産生的各種各樣的苦樂、愛恨情仇或麻木機械的狀態更是千差萬別,于這裏面造成的慣性的自以爲是和他以爲是的執取、排斥的言談行爲舉止、思想概念或意識形態又是那麼的頑不可化、錯謬而不自知矣!總之在這生老病死的過程中演繹著各種苦樂憂悲、離合聚散乃是人不明宇宙人生真相,不依真相而生活所直接造成的。若然不明白地活著,那麼人生依然是疲于奔命、勾心鬥角、癡想怨歎、空想妄想乃至麻木不仁的,更會依然上演各種求而不得、愛而離別、怨而相聚、又哭又笑的各種人生鬧劇的。如此帶來的人生又怎會安然坦然、逍遙清涼呢?唯有的是永遠活在欲望、物質、精神的迷昧之中!

  那麼如何跳出這種鬧劇怪圈呢?唯有的是般若智慧和修習聖道了!如中觀、唯識正見和一心叁觀、叁十七道品等佛陀的偉大開示!

  

  如何轉衆生心爲佛心

  雖然衆生皆有佛性,但衆生的心煩惱、痛苦、無明、妄想、不淨、不自由、不自在、不得安甯,憂、愁、悲、驚、恐、落寞、孤單、抑郁、無聊、消極悲觀、盲目樂觀、嗔恨、仇怨、求而不得、愛而別離、怨憎相會、生老病死、墮落、是非、榮辱、迷惑、貢高我慢、猶疑不定、不正見、輪回……佛陀的心安樂、自在、智慧、正念、清淨、自由、解脫、安甯、寂靜、清涼、逍遙、無憂、無惱、如實觀照、真心、至誠、歡喜、慈悲、平等、莊嚴、覺醒、空明、涅槃、寬容、理解、寬恕、包容、無私、無所求、無所住、圓滿、究竟、恬淡、平易、謙虛、無我、平等一如、圓明通達、如如不動、不生不滅……

  如何轉衆生心爲佛心呢?如何讓衆生成就佛陀的大功德、大圓滿呢?此乃佛法的重要而迫切的問題,也是一切弘法利生者的偉大使命,更是衆生自己一生中最真實、最重要、最迫切的命題。

  

  遐思

  今之文章多衰頹、墮落、煩躁、苦悶,或者是作爲沈醉于欲望的無盡生死和呻吟,乃至于找不到生命的出路……衲願化作高山森林中的流水,或者是幽谷中的小溪,或者是雲水間的飄渺,或者是碧空綠葉間的明月清風,或者是宇宙中無盡的浩渺……喚醒沈睡、昏迷中的靈魂乃至于所有紅塵濁世中的衆生,開啓生命真實的體悟,回歸素樸純粹的生活,給靈魂以甘露滋潤,讓聖潔的光輝照耀這個世間,頓除一切煩躁、憂慮和苦惱,脫離無奈的生死和墮落中的呻吟,洗盡所有衰頹和濁惡。

  生命的智慧在于安樂自在地過好分分秒秒,世俗間的凡情俗念卻處處束縛生命的自由,障蔽自性真心的覺醒。故此修行人應該看破放下對這些假相虛妄的迷癡,以無所住的智慧來面對社會人生。如此將獨立于世間而擁有大自由、靈慧、勝妙的生命,就如蓮花出淤泥一般。世間的貪嗔癡者每每說要幸福,卻又顛倒地造諸生死苦惱之業,如此又焉能真正幸福安樂呢?

  當我們執著是的時候,非同時已産生;當我們執著善的時候,惡同時也已産生;當我們執著樂的時候,苦同時也已産生;當我們愛孩子的時候,傷害小孩的事也已經産生……爲什麼呢?

  相對、相生,只有跳出二元對立,非善、非惡,才能更好地思考而離煩惱。

  思維人生不穩定的苦,才能真正地離開苦。不要試圖去粉飾,而應該直接面對、解決。

  學佛能夠離開煩惱痛苦。人之所以煩惱痛苦,那是因爲當下離開了佛法。離開了無常苦空的正念觀照,必然會苦,肯定會苦。學佛肯定沒有苦,假如會苦,那肯定是你當下離開了法的緣故。

  生的過程就是走向死的過程,所有的一切皆是如此。如果有例外的話,那除非是它沒有生過。

  有人覺得看破放下無法生活,恰恰相反卻是只有真正的看破放下,才會讓生命展現出無窮的活力和自由,活在絕對的美麗和至善中。它超越了一切是、非、美、醜、愛、惡的局限,從必然的王國中邁向大自由的王國,絕對的自在逍遙、涅槃解脫。世俗中的一切喜、怒、哀、樂、愛、惡、欲就如破草鞋般的扔掉了,無限的時空中唯有明月清風,但他可以依然不可思議地活在當下這個世界中。吽!

  內心的平靜和樸素、恬淡和自在來自于對苦、樂、不苦不樂的無常的反思,透過觀照,深刻地體會無常的非表面

  性,不再迷惑,放下樂、苦、不苦不樂的執著,包括打坐時的感受及定中的樂的執著,于行住坐臥間,真正地超越苦、樂、麻木,心即能真正地平靜、樸素、恬淡和自在了。

  不要去美化、粉飾這個世界的濁惡,但也無必要去仇恨、醜化這個世界的一切,善惡、美醜、真假本來就是如此地存在著的。重要的是以如實的態度去觀照到這些皆是業力所感而已,它們皆是無常、緣起的。執著任何一端皆是痛苦、煩惱的。善惡、美醜、真假都是變遷不恒常的。如實地明了、覺知,不要迷失于這些表象中。

  我們總是強烈地認爲名利、財富、榮辱、是非是實在的,難以看破它們的虛幻不實,所以強烈地謬執和分別,引來了一大堆的貪、嗔、癡,然後用盡心機,勾心鬥角、競爭、角奪、戰爭,然…

《正道光輝 生命》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正道光輝 情操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