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正道光辉 生命▪P2

  ..续本文上一页绝对自由之中,如此才是真正地活着,因为当下一切如梦幻泡影。具有绝对有力的勇气和无畏,打破一切的束缚和拘禁,让全身心乃至整个宇宙绝对地呈现本来的面目,让一切习惯的自以为是和他以为是彻底地粉碎,还人以绝对自由的身心大开放,呈现本来如此的无碍解脱,诗意地拥有真正的生命吧!透破过去、未来、现在的一切假相的拘束,当下就是本来如此地真实和美妙!

  

  粉碎遮蔽 洞见真实

  我们往往受着概念、观念的制约而无法看到真实,也往往被意识所迷惑而无法实证空性;但令人无法出离假相的是,人往往似乎受着某些概念、观念和意识的益处而无法自拔,虽然有时也会因此而感到制约和困扰困惑,但却因惯性的原故而无法出离、突破;即使是因一时的突破或出离了,但也会最终的陷入另外的或重新又构建出另一套的概念、观念而被束缚。意识也依此而另起依赖,总之又会陷入自以为是或他以为是中而无法最终究竟地、彻底地以天然本真的面目呈现。久之久之,人也就活在假相中得过且过了,或者因找不到出路而夭折、堕落了。可怜!那究竟应该如何的实证真实呢?唯有的是中观正见和转识成智的观照了,或者当下的顿悟而彻见真实,以本来面目的呈现而圆满究竟!当然一切本来就是如是地呈现,但因无明不得已才说观照,若是开口情虑,早是做梦。还会么?

  

  无伪

  宇宙没有中心,但每一个点又同时可以是假名的中心。一切莫非在因缘生灭中,每一个因都可以是假设的中心,那么其他的因也是此一个因的缘了,也就是每一个因都可以是缘,每一个缘也都可以是因。每一个因都可以是因,每一个缘都可以是缘,但每一个因同时不是因的本身,每一个缘也同时不是缘的本身。故此法界没有中心,没有唯一,没有实在,没有恒存,没有独一,这是本来的真实,但当假设和迷惑的时候,又同时的出现了中心、唯一、实在、恒存、独一了。其实一切就是本来如此地呈现因缘生灭,本来寂静。一切本来就是如此的无伪真实,请不要加上你的一切污染。

  

  回光返照

  我们经常会陷入于被灌输的思想、观念的方式和意识形态的惯性,以及当下的自以为实在的爱恶而进行对于一切的评价,很少有赤裸裸的毫无杂念的明晰的对于一切的洞察和照见,所以也就往往在自以为是和他以为是中永远陷入于假相的追逐中而没有停息,也就同时丧失了生命的绝对大自由。但这种可怕性的后果,我们却往往一点都没有警惕,或在惯性的业力下无法具足无畏的勇气,最后也就在麻木中丧身失命,实在可怖!快醒来吧!不要作假相的奴隶!

  

  升华

  当我们对于伟大的理想人格产生敬仰的时候,无疑也就同步地消除了内心的陋劣;当我们以伟大的理想人格为毕生的追求和实践的时候,也就同时净化了我们私心杂念的恶劣;当我们对无尽宇宙浩渺和广阔的自然产生崇敬和亲切的时候,内心也就慢慢地远离了琐碎和狭小;当这种崇敬和亲切变成时刻的观照的时候,身心也就慢慢地融化于浩渺和广阔了,狭小和伪饰就会逐渐地远离,素朴、广大、天然的本性就会慢慢的呈现;当我们对于佛菩萨诸圣贤的无我大悲心产生由衷的感动、崇敬和信仰的时候,私心和烦恼、痛苦已经种下了解除的种子,当这种感动、崇敬和信仰付诸于追求和实践的时候,圣人的人格已经在我们身心上慢慢生根发芽了;当这种追求实践达到智慧的圆满的时候,我们也就走向真正的成就了。当然,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终极是谈不上究竟的升华的,但如果一切只是以商业性的索求的时候,也就谈不上升华、转变了,只能是堕落和依旧的轮回。

  

  无为而化 身心两忘

  有意作为,人自躁动。不带功利,无心而作,无为而为,合于实相,则人同造化,心同法界矣!

  不刻意,心寂静,人自清净而正直,心自轻安无苦恼。无事于心,无心于事,看破放下,人自满足而安乐,心自畅通而无碍,则富贵盈余非世间金钱所能买,则解脱自在、顺逆自如矣!

  观五欲六尘之如梦,远离物欲横流之污染,则心自素朴而安详,人自坦然而安然矣!

  如此天然本性而现前,则易悟道、达道矣!

  无为而化,身心两忘。

  世间如梦,本自涅槃。

  尘劳佛事,三昧正受。

  游戏法界,焉有苦恼。

  人为什么活在错谬中而不自知

  ——如何从错谬中觉醒

  人们因为不明白宇宙人生无常变化,刹那生生灭灭无永恒的事实,也不明白一切现象内自身心、外洎山河大地宇宙皆是不实在,因缘聚散,无实在永恒不变的事物存在。故此,以错谬的、有限的眼光、鼻嗅、味觉、耳听、身触、意识而执著有不变、实在的自我和各种现象,由此而形成坚固的、顽固的、错谬的、不符合宇宙人生真相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概念以及情感、情绪模式,在此之上而产生的各种行为举止、起心动念、言谈话语等更是谬之谬矣!但由此产生的各种日常活动却是多不胜数的,由此带来的身心环境的复杂交叉接触所产生的各种各样的苦乐、爱恨情仇或麻木机械的状态更是千差万别,于这里面造成的惯性的自以为是和他以为是的执取、排斥的言谈行为举止、思想概念或意识形态又是那么的顽不可化、错谬而不自知矣!总之在这生老病死的过程中演绎着各种苦乐忧悲、离合聚散乃是人不明宇宙人生真相,不依真相而生活所直接造成的。若然不明白地活着,那么人生依然是疲于奔命、勾心斗角、痴想怨叹、空想妄想乃至麻木不仁的,更会依然上演各种求而不得、爱而离别、怨而相聚、又哭又笑的各种人生闹剧的。如此带来的人生又怎会安然坦然、逍遥清凉呢?唯有的是永远活在欲望、物质、精神的迷昧之中!

  那么如何跳出这种闹剧怪圈呢?唯有的是般若智慧和修习圣道了!如中观、唯识正见和一心三观、三十七道品等佛陀的伟大开示!

  

  如何转众生心为佛心

  虽然众生皆有佛性,但众生的心烦恼、痛苦、无明、妄想、不净、不自由、不自在、不得安宁,忧、愁、悲、惊、恐、落寞、孤单、抑郁、无聊、消极悲观、盲目乐观、嗔恨、仇怨、求而不得、爱而别离、怨憎相会、生老病死、堕落、是非、荣辱、迷惑、贡高我慢、犹疑不定、不正见、轮回……佛陀的心安乐、自在、智慧、正念、清净、自由、解脱、安宁、寂静、清凉、逍遥、无忧、无恼、如实观照、真心、至诚、欢喜、慈悲、平等、庄严、觉醒、空明、涅槃、宽容、理解、宽恕、包容、无私、无所求、无所住、圆满、究竟、恬淡、平易、谦虚、无我、平等一如、圆明通达、如如不动、不生不灭……

  如何转众生心为佛心呢?如何让众生成就佛陀的大功德、大圆满呢?此乃佛法的重要而迫切的问题,也是一切弘法利生者的伟大使命,更是众生自己一生中最真实、最重要、最迫切的命题。

  

  遐思

  今之文章多衰颓、堕落、烦躁、苦闷,或者是作为沉醉于欲望的无尽生死和呻吟,乃至于找不到生命的出路……衲愿化作高山森林中的流水,或者是幽谷中的小溪,或者是云水间的飘渺,或者是碧空绿叶间的明月清风,或者是宇宙中无尽的浩渺……唤醒沉睡、昏迷中的灵魂乃至于所有红尘浊世中的众生,开启生命真实的体悟,回归素朴纯粹的生活,给灵魂以甘露滋润,让圣洁的光辉照耀这个世间,顿除一切烦躁、忧虑和苦恼,脱离无奈的生死和堕落中的呻吟,洗尽所有衰颓和浊恶。

  生命的智慧在于安乐自在地过好分分秒秒,世俗间的凡情俗念却处处束缚生命的自由,障蔽自性真心的觉醒。故此修行人应该看破放下对这些假相虚妄的迷痴,以无所住的智慧来面对社会人生。如此将独立于世间而拥有大自由、灵慧、胜妙的生命,就如莲花出淤泥一般。世间的贪嗔痴者每每说要幸福,却又颠倒地造诸生死苦恼之业,如此又焉能真正幸福安乐呢?

  当我们执著是的时候,非同时已产生;当我们执著善的时候,恶同时也已产生;当我们执著乐的时候,苦同时也已产生;当我们爱孩子的时候,伤害小孩的事也已经产生……为什么呢?

  相对、相生,只有跳出二元对立,非善、非恶,才能更好地思考而离烦恼。

  思维人生不稳定的苦,才能真正地离开苦。不要试图去粉饰,而应该直接面对、解决。

  学佛能够离开烦恼痛苦。人之所以烦恼痛苦,那是因为当下离开了佛法。离开了无常苦空的正念观照,必然会苦,肯定会苦。学佛肯定没有苦,假如会苦,那肯定是你当下离开了法的缘故。

  生的过程就是走向死的过程,所有的一切皆是如此。如果有例外的话,那除非是它没有生过。

  有人觉得看破放下无法生活,恰恰相反却是只有真正的看破放下,才会让生命展现出无穷的活力和自由,活在绝对的美丽和至善中。它超越了一切是、非、美、丑、爱、恶的局限,从必然的王国中迈向大自由的王国,绝对的自在逍遥、涅槃解脱。世俗中的一切喜、怒、哀、乐、爱、恶、欲就如破草鞋般的扔掉了,无限的时空中唯有明月清风,但他可以依然不可思议地活在当下这个世界中。吽!

  内心的平静和朴素、恬淡和自在来自于对苦、乐、不苦不乐的无常的反思,透过观照,深刻地体会无常的非表面

  性,不再迷惑,放下乐、苦、不苦不乐的执著,包括打坐时的感受及定中的乐的执著,于行住坐卧间,真正地超越苦、乐、麻木,心即能真正地平静、朴素、恬淡和自在了。

  不要去美化、粉饰这个世界的浊恶,但也无必要去仇恨、丑化这个世界的一切,善恶、美丑、真假本来就是如此地存在着的。重要的是以如实的态度去观照到这些皆是业力所感而已,它们皆是无常、缘起的。执著任何一端皆是痛苦、烦恼的。善恶、美丑、真假都是变迁不恒常的。如实地明了、觉知,不要迷失于这些表象中。

  我们总是强烈地认为名利、财富、荣辱、是非是实在的,难以看破它们的虚幻不实,所以强烈地谬执和分别,引来了一大堆的贪、嗔、痴,然后用尽心机,勾心斗角、竞争、角夺、战争,然…

《正道光辉 生命》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正道光辉 情操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