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正道光輝 生命▪P5

  ..續本文上一頁只是執著分別,乃生滅法。然而往往用“明”代表真理,用“暗”代表愚癡。白天黑夜皆明白真理,不愚癡顛倒,乃真大明白人也。這完全必須靠淨戒、正見正念的具足圓滿。

  恬淡空明,清靜無爲,則憂懼自少,如此則心平氣和,心平氣和德行自高,德行高者心清氣朗,心清氣朗者寡欲知足,寡欲知足者貪嗔癡薄,貪嗔癡薄則善根深厚,善根深厚則品質高潔,品質高潔則僞飾巧詐少、智慧慈悲喜舍心重,如此則多安然坦然矣!

  生死、聚散、得失、恩怨、是非此等皆凡情俗見、業力輪回。若明無常無我者,則隨緣了生死,不再造新殃!花開花落,聚散無常。人之生死乃至萬法之生滅皆是因緣的作用,看破者順其自然,不造惡業妄受輪回苦惱,淨化身心,隨緣自在。如此生之無憂,死也無懼,坦然自在,隨順生死,更無挂礙!

  生命寶貴,不要浪費,若能在無常的生命當下體會無生無滅的解脫自在才是真正高明的。不明者往往在有限的生命中造諸無限的苦惱輪回,于得失苦樂哭笑間徘徊不已,實是浪費了純真清淨的本性!浪費一生終至爲生死憂懼無窮,實大可憐憫。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知足常樂吧!莫待兩手空空,隨業流轉,再悔之莫及矣!隨緣做事,好好生活、工作,在看破放下間隨處自在,生死皆坦然微笑!如此多妙!刻意入世,忘失了無常苦空、緣起無我的正念,往往會錯用心機,有意無意間造成自他傷害,造許多貪嗔癡業。一心怨憤避世,不徹底洞破世間皆因緣無常、冤親假相本自平等,也非真正修行到家。大修行人看破放下,隨緣自在,動靜如如,爲一切善而無住,退可修心養性,進可普度衆生,皆無所得也無所失,此乃真明佛心者,如此則山林鬧市皆坦然隨緣矣!

  健康殘缺此皆因緣,重要的是隨順因緣,惜緣惜福,好好體會因緣聚散、無常變化的本質。不于相上生心,明其天然,隨順因緣,不貪戀、嗔恨、愚癡不明真理,好好善待生命,善待人生,乃真大智慧。高低貴賤皆人爲假名,不實如風,了不可執,平等性空,安然坦然!

  不信因果,以爲什麼都沒有是惡趣空,乃不明白緣起因果,易縱欲造惡業,害人誤已;以爲什麼都實在是不明性空,則束縛重重,也易生幻想,非常難以解脫。如此兩邊者皆極端。真修行人明白緣起——一切現象皆因緣和合而現“有”,故不造惡業,改惡遷善;真修行人明白性空——一切現象皆是因緣生滅而無實體的,故無執著善惡、是非、榮辱、得失、毀譽等等之兩邊,無爭無爲,不爭名奪利,不貪嗔,而隨緣。以無所住心行一切善,故解脫自在,利人利已,圓滿幸福,也樸素真誠、謙虛謹慎、問心無愧、大智若愚、清靜灑脫。

  家家本有無盡藏,取不盡,用不竭。何苦用盡心機,機關算盡,爭名奪利疲累身心?若能體會自家心性,無爭無爲,常具足圓滿,則隨緣無礙總自在,順逆無畏自坦然,真心不失無貪嗔,隨時隨處總安樂。

  與其在欲望沈淪中貪生怕死,不如寡欲知足,坦然地面對生死;與其在憂愁怨恨苦痛中貪生而怕死,不如在看破放下間逍遙自在。生命的本然是純樸的,一切人爲是非爭鬥、貪嗔癡皆是違背本真生命的造作。它只能給生命帶上重重的枷鎖,殘害生命的自由靈性,是非常愚癡的,因爲這無疑是自已讓生命活在水深火熱的煎熬中。唯有徹底看透這些真相,放下一切人爲是非巧僞、貪嗔癡,空淨其心,回歸真樸的本性,才能真正地享用智慧寶貴的生命!

  若能以天然自性、純樸無妄的真心來調節思想感情及與外界的接觸,則能做到無所住而生其心。雖處紅塵濁世,卻清淨無染、超凡脫俗;雖與人一般努力工作、生活,卻少了很多是非煩惱;雖遇順逆諸緣、好壞環境,卻總自在清涼、任運自如。如此心同聖人,卻人皆不識也。無須人識,隨緣度衆生,卻無爭名奪利之困擾;人事變遷無常,卻生死毫無挂礙而自在。進退自如乃真大德!此實高明之修道人矣!修行人若能如此行去,則行得一分得一分受用,行得二分得二分受用……乃至圓滿則真大可贊歎!

  孟子曰:性本善應發展至成聖。

  荀子曰:性本惡應改造同于聖。

  告子曰:性也善也惡(有善有不善)要引導向聖,不讓向壞發展。

  楊雄曰:性善惡混。

  其實這皆在相上說。真心本性,本來空寂圓明,但莫妄起無明造作,更不汙染,本自圓滿!

  衆生本是諸佛,看破假相,放下妄想執著分別,順其自然,則當下大涅槃。生死了,如如佛,更何有許多話說?參!

  真正的“忍”是看破放下,不是放縱喜樂或壓抑憤怒,也不是麻木不仁。放縱壓抑往往造成身心疾病,麻木不仁與木石無異,喜怒哀樂愛惡欲的執著分別都會損害純樸真心,傷害身心。只有看破放下,順其自然,無執無住,不爲物喜,不爲己憂,恬淡清淨,無爲自在才是生命的智慧。放縱、壓抑、麻木不仁(行屍走肉)皆是極端的凡情俗見;不住善惡無記,不住苦、樂、不苦不樂(麻木),無所住生其心,隨緣、順其自然、無憂悲苦惱的生活才是修行人覺悟了的生活,才是生命的光輝。回複本性,守護真心,斷無明貪愛乃是修行的根本。一切法門離此根本則徒具形式矣!明此根本則妙用無窮,淨戒正見正念具足矣!所謂自作皈依也。人若能清靜無爲,恬淡處世,看破放下,則無處不怡然自得!則舉手投足,穿衣吃飯無不妙不可言!

  守護真心,隨緣而動;順其自然,不染不著。坦然、安然,則生死苦樂又安在?默默觀照,既不張揚躁動,也不自卑畏縮,不爲名利是非之所苦惱,韬光養晦,直至圓滿。此真明白人也!

  欲貪愈多,生命愈苦愈累。若能寡欲知足,恬淡處世,則生命會多一些輕松自在!何樂而不爲之?隨緣善待生命,看破放下假相執著,無得無失好好工作生活,智慧面對人生,不落入是非榮辱的困擾,此實是高明之士的抉擇!如此則生亦無憂,死而無憾,坦然自在,來去自如。君應善思念之!

  自主生命不爲物拘,自由生命無諸煩惱,本然生命離諸貪嗔。隨順因緣,解脫自在。

  有來有去生滅法,無來無去佛說法,來去本空,無執無住,生滅無自性,佛何曾說法?佛何曾無說法?說無說,說性本空,無說而說,說而無說,說什麼呢?吽!

  蓮花出淤泥而不染,人若能出離凡情俗見,擁有獨立高潔的人生品格,則道德、智慧、定力皆堪贊歎!如此者皆不在乎世間的名利是非榮辱,放下得失、苦樂、稱譏、毀譽的執著分別,完全地擁有獨立的自由的人格,真正難能可貴!純樸清淨自然的生命,

  本來如此!

  香嚴世界,

  杜絕凡情俗見!

  放下(所有)固有的執著和分別,只是讓所有的一切呈現本來如是的面目,不要加上任何的觀點、偏見和概念。一切本來就是如是的圓滿和究竟、如是的不可思議的現前、毫無遮障的本來面目。吽!它是如此地純淨和聖潔,一切美醜善惡、是非榮辱在這裏都是如是地蒼白無力、膚淺可笑。杜絕緣慮思議,此時流露的唯有純淨聖潔,乃至于純淨聖潔的形容也是多余了。一切本來如此。吽!

  活著就是一個死亡的過程,死亡的當下呈現著生命的真實。生命的實質就是當下,過去、未來、現在皆是假相。在真相的當下沒有時間,乃至于沒有空間。

  一切現象皆是因緣的作用,本身只是如此地純粹空靈!每一個人都是一個藝術家、詩人、天才乃至于佛、聖賢,只要他(她)抛棄所有的凡情俗見、固有的謬執和分別,讓真心赤裸裸無遮障聖潔純真地現前,就會是一個全新的奇迹般不可思議的生命出現在這個世界。

  在真理的面前,一切現象在時間上來說是無常遷變的,在空間上來說是無我不實的,而這一切的本身就是因緣生滅聚散的作用。當下明晰深刻地觀照到的時候,則于放下妄執的當下即是涅槃寂靜,或者說一切本來即是涅槃寂靜妙不可言的。之所以束縛、不自由、苦惱、麻木乃是因爲無明而迷失了,從而在自欺欺人、欺人自欺中折騰罷了!

  生命的本質是活潑潑、純真聖潔的,它隨時隨地地湧現著感動、靈感和智慧,就象無盡的寶藏流溢出絕對美妙的德行和一切不可思議的受用。無窮無量深不可測的生命本質啊!它超越了一切苦樂麻木的執著,它是空性的妙用,它遠離了貪嗔癡慢疑及種種不正見,它只是如是地純粹和簡樸,乃至于無法形容。

  真正的智慧不是外來的,遠離貪嗔癡慢疑及種種不正見的當下,呈現的就是本來真實純樸的智慧生命。它是輕松無遮障的,它是沒有負擔的解脫。它不是積累來的,而是本來就如此純潔真淨的流露。這流露的當下唯有聖潔和無我。遠離神奇怪異和躁動,是如此的寂靜、清涼、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恬淡、純樸、清淨、無爲,無比清淨莊嚴、絕對的清淨莊嚴的當下。

  緣起的美妙在于它讓一切皆是如此的不同,即使是相似間也沒有絕對的表象上的相同;但是它們又是本質絕對相同的空性,緣起性空、性空緣起。這是如何地妙不可言啊!汙染當下是六道,離汙染當下即佛國。佛法是當下的,果地的實證由當下聞思修開始,開始與結果(結果又何曾不是開始呢?)必然是相應的,如是因、如是果。何曾開始?何曾結果?本來如此的。

  純粹、簡樸地活著,讓生命呈現本來的真實,讓生命遠離虛僞、矯飾、做作。如來純樸的生命光輝,你也同樣能夠受用。遠離是非榮辱得失的假相,隨緣地觀照吧!

  人于熟悉間似乎會麻木,于不熟悉間似乎會有神秘、新鮮。其實這兩者都沒有離開無常苦空、緣起無我的本質。平常心是道,恬淡自如從容地面對一切緣起,于無住無著間揮灑自如地活著,乃是仁智者的生命。

  回歸嬰兒般純淨簡樸的心靈,那將會産生無窮的妙用,簡直就是天才般的創造,但事實上它只不過是本性清淨的無盡無量的妙用罷了,真是不可思議!這裏面是怎樣的般若智慧呢?沒有大死又如何大活呢?

  嬰兒是純真聖潔的象征,因爲他們沒有私心雜念,善惡是非榮辱對他們沒有絲毫意義,雖然他們光著身體,但他們的心是如此清淨,…

《正道光輝 生命》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正道光輝 情操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