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正道光辉 生命▪P5

  ..续本文上一页只是执著分别,乃生灭法。然而往往用“明”代表真理,用“暗”代表愚痴。白天黑夜皆明白真理,不愚痴颠倒,乃真大明白人也。这完全必须靠净戒、正见正念的具足圆满。

  恬淡空明,清静无为,则忧惧自少,如此则心平气和,心平气和德行自高,德行高者心清气朗,心清气朗者寡欲知足,寡欲知足者贪嗔痴薄,贪嗔痴薄则善根深厚,善根深厚则品质高洁,品质高洁则伪饰巧诈少、智慧慈悲喜舍心重,如此则多安然坦然矣!

  生死、聚散、得失、恩怨、是非此等皆凡情俗见、业力轮回。若明无常无我者,则随缘了生死,不再造新殃!花开花落,聚散无常。人之生死乃至万法之生灭皆是因缘的作用,看破者顺其自然,不造恶业妄受轮回苦恼,净化身心,随缘自在。如此生之无忧,死也无惧,坦然自在,随顺生死,更无挂碍!

  生命宝贵,不要浪费,若能在无常的生命当下体会无生无灭的解脱自在才是真正高明的。不明者往往在有限的生命中造诸无限的苦恼轮回,于得失苦乐哭笑间徘徊不已,实是浪费了纯真清净的本性!浪费一生终至为生死忧惧无穷,实大可怜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知足常乐吧!莫待两手空空,随业流转,再悔之莫及矣!随缘做事,好好生活、工作,在看破放下间随处自在,生死皆坦然微笑!如此多妙!刻意入世,忘失了无常苦空、缘起无我的正念,往往会错用心机,有意无意间造成自他伤害,造许多贪嗔痴业。一心怨愤避世,不彻底洞破世间皆因缘无常、冤亲假相本自平等,也非真正修行到家。大修行人看破放下,随缘自在,动静如如,为一切善而无住,退可修心养性,进可普度众生,皆无所得也无所失,此乃真明佛心者,如此则山林闹市皆坦然随缘矣!

  健康残缺此皆因缘,重要的是随顺因缘,惜缘惜福,好好体会因缘聚散、无常变化的本质。不于相上生心,明其天然,随顺因缘,不贪恋、嗔恨、愚痴不明真理,好好善待生命,善待人生,乃真大智慧。高低贵贱皆人为假名,不实如风,了不可执,平等性空,安然坦然!

  不信因果,以为什么都没有是恶趣空,乃不明白缘起因果,易纵欲造恶业,害人误已;以为什么都实在是不明性空,则束缚重重,也易生幻想,非常难以解脱。如此两边者皆极端。真修行人明白缘起——一切现象皆因缘和合而现“有”,故不造恶业,改恶迁善;真修行人明白性空——一切现象皆是因缘生灭而无实体的,故无执著善恶、是非、荣辱、得失、毁誉等等之两边,无争无为,不争名夺利,不贪嗔,而随缘。以无所住心行一切善,故解脱自在,利人利已,圆满幸福,也朴素真诚、谦虚谨慎、问心无愧、大智若愚、清静洒脱。

  家家本有无尽藏,取不尽,用不竭。何苦用尽心机,机关算尽,争名夺利疲累身心?若能体会自家心性,无争无为,常具足圆满,则随缘无碍总自在,顺逆无畏自坦然,真心不失无贪嗔,随时随处总安乐。

  与其在欲望沉沦中贪生怕死,不如寡欲知足,坦然地面对生死;与其在忧愁怨恨苦痛中贪生而怕死,不如在看破放下间逍遥自在。生命的本然是纯朴的,一切人为是非争斗、贪嗔痴皆是违背本真生命的造作。它只能给生命带上重重的枷锁,残害生命的自由灵性,是非常愚痴的,因为这无疑是自已让生命活在水深火热的煎熬中。唯有彻底看透这些真相,放下一切人为是非巧伪、贪嗔痴,空净其心,回归真朴的本性,才能真正地享用智慧宝贵的生命!

  若能以天然自性、纯朴无妄的真心来调节思想感情及与外界的接触,则能做到无所住而生其心。虽处红尘浊世,却清净无染、超凡脱俗;虽与人一般努力工作、生活,却少了很多是非烦恼;虽遇顺逆诸缘、好坏环境,却总自在清凉、任运自如。如此心同圣人,却人皆不识也。无须人识,随缘度众生,却无争名夺利之困扰;人事变迁无常,却生死毫无挂碍而自在。进退自如乃真大德!此实高明之修道人矣!修行人若能如此行去,则行得一分得一分受用,行得二分得二分受用……乃至圆满则真大可赞叹!

  孟子曰:性本善应发展至成圣。

  荀子曰:性本恶应改造同于圣。

  告子曰:性也善也恶(有善有不善)要引导向圣,不让向坏发展。

  杨雄曰:性善恶混。

  其实这皆在相上说。真心本性,本来空寂圆明,但莫妄起无明造作,更不污染,本自圆满!

  众生本是诸佛,看破假相,放下妄想执著分别,顺其自然,则当下大涅槃。生死了,如如佛,更何有许多话说?参!

  真正的“忍”是看破放下,不是放纵喜乐或压抑愤怒,也不是麻木不仁。放纵压抑往往造成身心疾病,麻木不仁与木石无异,喜怒哀乐爱恶欲的执著分别都会损害纯朴真心,伤害身心。只有看破放下,顺其自然,无执无住,不为物喜,不为己忧,恬淡清净,无为自在才是生命的智慧。放纵、压抑、麻木不仁(行尸走肉)皆是极端的凡情俗见;不住善恶无记,不住苦、乐、不苦不乐(麻木),无所住生其心,随缘、顺其自然、无忧悲苦恼的生活才是修行人觉悟了的生活,才是生命的光辉。回复本性,守护真心,断无明贪爱乃是修行的根本。一切法门离此根本则徒具形式矣!明此根本则妙用无穷,净戒正见正念具足矣!所谓自作皈依也。人若能清静无为,恬淡处世,看破放下,则无处不怡然自得!则举手投足,穿衣吃饭无不妙不可言!

  守护真心,随缘而动;顺其自然,不染不著。坦然、安然,则生死苦乐又安在?默默观照,既不张扬躁动,也不自卑畏缩,不为名利是非之所苦恼,韬光养晦,直至圆满。此真明白人也!

  欲贪愈多,生命愈苦愈累。若能寡欲知足,恬淡处世,则生命会多一些轻松自在!何乐而不为之?随缘善待生命,看破放下假相执著,无得无失好好工作生活,智慧面对人生,不落入是非荣辱的困扰,此实是高明之士的抉择!如此则生亦无忧,死而无憾,坦然自在,来去自如。君应善思念之!

  自主生命不为物拘,自由生命无诸烦恼,本然生命离诸贪嗔。随顺因缘,解脱自在。

  有来有去生灭法,无来无去佛说法,来去本空,无执无住,生灭无自性,佛何曾说法?佛何曾无说法?说无说,说性本空,无说而说,说而无说,说什么呢?吽!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人若能出离凡情俗见,拥有独立高洁的人生品格,则道德、智慧、定力皆堪赞叹!如此者皆不在乎世间的名利是非荣辱,放下得失、苦乐、称讥、毁誉的执著分别,完全地拥有独立的自由的人格,真正难能可贵!纯朴清净自然的生命,

  本来如此!

  香严世界,

  杜绝凡情俗见!

  放下(所有)固有的执著和分别,只是让所有的一切呈现本来如是的面目,不要加上任何的观点、偏见和概念。一切本来就是如是的圆满和究竟、如是的不可思议的现前、毫无遮障的本来面目。吽!它是如此地纯净和圣洁,一切美丑善恶、是非荣辱在这里都是如是地苍白无力、肤浅可笑。杜绝缘虑思议,此时流露的唯有纯净圣洁,乃至于纯净圣洁的形容也是多余了。一切本来如此。吽!

  活着就是一个死亡的过程,死亡的当下呈现着生命的真实。生命的实质就是当下,过去、未来、现在皆是假相。在真相的当下没有时间,乃至于没有空间。

  一切现象皆是因缘的作用,本身只是如此地纯粹空灵!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艺术家、诗人、天才乃至于佛、圣贤,只要他(她)抛弃所有的凡情俗见、固有的谬执和分别,让真心赤裸裸无遮障圣洁纯真地现前,就会是一个全新的奇迹般不可思议的生命出现在这个世界。

  在真理的面前,一切现象在时间上来说是无常迁变的,在空间上来说是无我不实的,而这一切的本身就是因缘生灭聚散的作用。当下明晰深刻地观照到的时候,则于放下妄执的当下即是涅槃寂静,或者说一切本来即是涅槃寂静妙不可言的。之所以束缚、不自由、苦恼、麻木乃是因为无明而迷失了,从而在自欺欺人、欺人自欺中折腾罢了!

  生命的本质是活泼泼、纯真圣洁的,它随时随地地涌现着感动、灵感和智慧,就象无尽的宝藏流溢出绝对美妙的德行和一切不可思议的受用。无穷无量深不可测的生命本质啊!它超越了一切苦乐麻木的执著,它是空性的妙用,它远离了贪嗔痴慢疑及种种不正见,它只是如是地纯粹和简朴,乃至于无法形容。

  真正的智慧不是外来的,远离贪嗔痴慢疑及种种不正见的当下,呈现的就是本来真实纯朴的智慧生命。它是轻松无遮障的,它是没有负担的解脱。它不是积累来的,而是本来就如此纯洁真净的流露。这流露的当下唯有圣洁和无我。远离神奇怪异和躁动,是如此的寂静、清凉、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恬淡、纯朴、清净、无为,无比清净庄严、绝对的清净庄严的当下。

  缘起的美妙在于它让一切皆是如此的不同,即使是相似间也没有绝对的表象上的相同;但是它们又是本质绝对相同的空性,缘起性空、性空缘起。这是如何地妙不可言啊!污染当下是六道,离污染当下即佛国。佛法是当下的,果地的实证由当下闻思修开始,开始与结果(结果又何曾不是开始呢?)必然是相应的,如是因、如是果。何曾开始?何曾结果?本来如此的。

  纯粹、简朴地活着,让生命呈现本来的真实,让生命远离虚伪、矫饰、做作。如来纯朴的生命光辉,你也同样能够受用。远离是非荣辱得失的假相,随缘地观照吧!

  人于熟悉间似乎会麻木,于不熟悉间似乎会有神秘、新鲜。其实这两者都没有离开无常苦空、缘起无我的本质。平常心是道,恬淡自如从容地面对一切缘起,于无住无著间挥洒自如地活着,乃是仁智者的生命。

  回归婴儿般纯净简朴的心灵,那将会产生无穷的妙用,简直就是天才般的创造,但事实上它只不过是本性清净的无尽无量的妙用罢了,真是不可思议!这里面是怎样的般若智慧呢?没有大死又如何大活呢?

  婴儿是纯真圣洁的象征,因为他们没有私心杂念,善恶是非荣辱对他们没有丝毫意义,虽然他们光着身体,但他们的心是如此清净,…

《正道光辉 生命》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正道光辉 情操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