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宇宙萬有本體論(10)▪P2

  ..續本文上一頁有聯合國透過聯合國有力來推動,否則這個世間會越來越慘,科學家就一直警惕我們,尤其環境這個問題,汙染得非常嚴重,所以這個世界越來越糟糕,所以大家內心裏面要有一個心理准備,釋迦牟尼佛講的叫做末法時期越來越糟糕,環保是很嚴重,破了一個大洞臭氧層被破壞,更糟糕。我們趕快到極樂世界去。物非有故。“起而無生”雖然起但是是無生。慢慢的“了物非物”,了解有形相的緣起法當體即空。也沒有實在這樣的東西。因爲“物物性空,知心無心”,知道我們這一顆真正的心才是無心,我們一分別一執著,就變成妄想心這不是真心。所以知道真心是無心,“心心”就“體”會到心體就是空“寂”。“無性無生”無性就是無自性,無自性中間加一個字“即”,即心即佛的即,無自性就是無生。你說有一個人這樣出生,到老病死中間都在變化,刹那不住,說他這個人是什麼,你講不出個所以然,一個假名。什麼叫生?什麼叫滅?他每一秒都是生每一秒都是滅,找不到一個起點,找不到一個終點。“幻不可得”幻化的東西不可得,“如是了達,名智境界”這個就是有智慧的人。“故知身心,皆爲幻垢”,爲什麼會垢呢?因爲是一種煩惱的,執著的,分別的心,使這個身體變成了煩惱處、心變成執著處、叫做幻垢。“垢相永滅”,這個心一不著相一不分別,包括微細的動念都很清楚。連這個垢相都沒有。“十方清淨,諸佛傳心,不離了幻”,這個了幻兩個字畫兩線,了幻就是了悟幻化,如果你了悟了這個世間是幻化的不實在的,你就是一個覺悟的人。對金錢它幻化的,你對兒女你也很清楚,這個都是幻化的,對不對?對死,父母親的死也不會那麼難過的,因爲幻化的,大家都要死,我也要死你也要死。所以什麼事情都會很平淡的去接受它,因爲你了幻。這就是修行的功夫了。你了萬物一切都是幻化的,那不會難過。智慧自然顯現出來,你不會大哭特哭在那邊一直鬧,對不對?我看那電視劇常常動不動就要自殺,女人這是很難的。這幾天看到的都是跑到十幾樓准備要跳,說實在話的,如果我們這一顆心沒有經過特別的訓練,實在沒辦法的,到最後沒辦法解決就是想自殺,真的是這樣的,克服不了。所以我們要得到幸福、快樂,要訓練這一顆心,讓它有智慧,讓它不執著,要訓練。每天都要訓練,時時刻刻都要訓練它。訓練才變成……我們到臨命終的時候,平常我就訓練在等這一刻了,對不對?平常我已經訓練好了,就等這一刻來臨不怕死,就訓練好了。等到你還沒有斷氣的時候,你已經完成佛道了,那不怕了。身消失了,心就到淨土去。聽師父的話往生是燃眉之急,這個世間的環境實在太嚴重了,所以科學家現在一直准備要移民要移到外太空,現在一直在找星球,看看一直在找外面的星球,能不能象地球這樣,水、空氣的因緣具足,現在還在找外太空,看哪裏可以移民,這個地球實在太糟糕了,要移民。我們以爲移到加拿大,不是,要移到外星球。那個時候你拿大哥大去是沒有用的喲,0932、33、35都打不回到臺灣來的!那個時候就不是用大哥大可以聯絡的了。就不曉得要用什麼了。一定沒辦法用有線的,你到地球就好了,到月亮就好了,月球跟地球是轉動的,你怎麼安個有線的?從那裏牽一條線來要怎麼牽,會受到幹擾的。所以說這個世界要認清楚往生是燃眉之急。世間沒什麼好留戀的,真的,越來越壞了,這個世間。“執幻則隨生死之流”這八個字一起念的,執著幻化的就會隨幻化而不覺悟。就會變成生死之流。“了幻則順涅磐之道”這八個字也是一起的,如果你了悟了萬物皆是幻化的,就順著清涼的涅磐之道,“幻化不離,真空有現”如果幻化執著,如果不離不放下,不能夠放下幻化的執著,真空是不會顯現的。就是涅磐不生不滅的心性不會顯現的。底下這八個字是最重要的,修行的根本。“知幻即離,離幻即覺”,如果你徹悟了,萬法都是幻化的緣起就放下它。記住!這個離不是離開它,這個千萬要分清楚,你知道這些是幻化的,就放下它一切隨緣,你今天受到多大的委屈,錢被倒多少那也不生不滅;你今天擁有多少,你也是不生不滅。令心無所增減是名離。所以知幻即離,離幻即覺。放下這些幻化的,世間的假相就會覺悟,“一切世間,種種幻化,悉皆生于,如來藏心”,如來藏心就是蘊藏著我們如來的德性,每一個衆生都含藏著如來的德性叫做如來藏心。就是佛性。“猶如空花,從空而有”,空中的花就像從空而有,空中本來就沒有花,它是幻花。所以說“幻花雖滅,空性不壞”,在虛空的花滅了沒有了,那是因爲眼睛有毛病,我們也是一樣,透視了人生宇宙智慧不壞,幻相被我們透視了,幻相對我們起不了作用了,可是自性不壞,大智慧的本性不會壞的,所以說空中幻化出來的花雖然滅可是空性不壞,“衆生幻心,還依幻滅”,衆生幻化出來的心,還是藉著對治使它幻滅。“諸幻滅盡”種種的妄想滅盡了,“覺心不動”覺悟了這一顆自性清淨心如如不動,“幻境既忘”幻化的境界既然可以放得下,“幻智亦泯”,也不須要對治它了。因爲境是對智講的,智是對境講的,對這個境界産生執著就用智慧來對治。境界不著這些智慧也不須要了。“無”所謂的“智”也“無”所謂“得”,無智就是本性本來就具足智慧,不能安另外一個智慧再加上去,所以無智無得,“二俱遠離,得無所離”,到無所離,放下到寂靜處了,“即除諸幻”,這些幻化的統統除掉,所以你拜佛、念佛,不管發生什麼境界,多大的瑞相也統統不要執著。那是好的訊息,內心充滿著喜悅,自己知道就可以,也不要大吹大噱,大大的誇大其詞,使我們善的境界變成魔障,不好。因爲這也是幻化的,“能所既脫”,能攀緣的心所攀緣的境界,既然擺脫了,“境智俱絕”境智就放下,“絕待靈心”絕對的心靈,“圓明獨朗”圓滿光明獨自朗照,“九 心空境自空”,心放得下境界自然就沒有,用一句俗話來解釋就是這樣,心如果放得下的話,一切境界統統不存在,吃好的吃壞的,有車子沒車子,有房子沒房子,有錢沒錢,統統沒有煩惱,心放得下這個世界就是你的,整個宇宙就是你的,你就擁有最大的財富。“覺諸相空,心自無念”,如果了解種種的相是空的,心當然就不會有貪嗔癡的念頭。“但得無心,境自不現”,不現就是不起作用,不是沒有現前,境界還是存在的,不壞緣起,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但得不執著心不分別心,沒有顛倒的心,這些境界自然就不起作用,這樣解釋才對。“由心生故,種種法生”因爲動念所以有心生,因爲不知道外面的境界跟內在的分別心是空性的。所以因爲妄想動念所以心生種種執著的法就生起來,“由法生故,種種心生”又薰習回來,由內在生起種種的法,然後由法又薰習回來,所以前面兩句叫做種子起現行,後面兩句叫做現行又薰習種子。“色不自色”,色法不會把它命名自己叫做色法,色法是“因心故色”,色法這個名字不是因爲色法自己顯現的自己産生的,是因爲有心法所以叫做色法。“心不自心”單單一個心也不能叫做心,因爲沒有比較,“因色故心”,因爲必須有色法來才命名爲心法,因爲色法是由心産生的,心法是由色法襯托的,沒有對立是沒有辦法互相襯托互相顯現出來,所以這整句的意思就是說,色法這個名字不會自己命名叫做色法,是因爲有心法這個名字所以我們把它命名叫做色法。因爲心法的陪襯,對立起來,襯托出來,心法也不能自名爲心,那是因爲由色法來襯托名爲心法,所以叫“萬法”都是“唯心”,看你心怎麼安排,你心怎麼下這個名字,“心唯萬法”,意思就是萬法都是心的作用,心就具足了萬法,心唯萬法,唯就當作具足的意思,“心唯境生”,妄想的心因爲境界而有,“境唯心有”也就是境界的産生,也是因爲這一念分別心而有,如果“心忘境寂”,心放下動念,無明的動念沒有了,分別、執著沒有了,境界就自然寂滅了。“境寂心滅”境界寂滅了心分別也就沒有了,“所言滅者,唯心相滅,非心體滅”,這一句要畫線,這算是最重要的,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爲樂。滅掉什麼?生滅滅已。滅掉唯心相滅。心的影相,我們一切境界統統是心的影相,境界就是心相,所以相會生滅,心是沒有生老病死的,我們色身會生滅,可是我們這顆心是不會生滅的,所以我們 只有心相影現在心的相沒有了,就象電影,一播底下是一個白幕,白色的銀幕,一放好象電影是動態的,一播映完了只是一塊白布而已。我們境界也是這樣子的,你透視它,不管境界的銀幕怎麼改變,你那個體是不會改變的,所以非心體滅。我們的六根“見聞覺知,皆因前塵”,影現在前面的境界叫做前塵“而有分別”,“妄境妄心”,境跟心“二妄相依”,心因境有,境因心生,二妄相依互爲因緣“因緣會合,輾轉相熏”,“心不離境,境不離心,惑業果報,輾轉相生”,譬如說賭博,這個賭場,一開始去到賭場好玩,後來賭場變成你的生命,這個變成一種很強大的力量,不賭博很難過,本來是玩一玩,可是到後來變成習氣變成業力,不去賭場,沒辦法過日子,也是一樣的,世間人都這樣,一開始抽煙,沒有什麼嘛,抽煙,久了習慣了。喝酒、打牌都是這樣子的,玩女人久了就變成習慣了。業力比什麼力量都強,你勸他不要賭博,打死老婆他還是要賭博,你叫他不要下地獄,他非下去不行,因爲他沖著往那個地獄一直沖,對不對?一個喝酒喝習慣了的人,心不離境,境不離心,久了就變成業力,業力就感果,感得果報,惑業果報就輾轉相生一直來。從現世的例子就可以看到生生世世的例子,所以有的衆生一直往地獄沖,你拿他沒辦法的,就是釋迦牟尼佛都沒辦法。釋迦牟尼佛我們只知道他的兒子叫做羅喉羅,在經典裏面記載他有生叁個孩子,有一個孩子受到外道的指使,開始誹謗比丘僧團,誹謗佛陀,下地獄。這簡直…

《宇宙萬有本體論(10)》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