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准提咒介紹

  

准提咒介紹

  

釋清淨 編輯

  

  佛教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佛教傳入中國兩千多年,

  已與中國文化融然一體。

  而我們卻對佛教一無所知,

  甚至有著種種的誤解和偏見。

  你想知道佛教怎樣看待世界和人生嗎?

  你想知道爲什麼這麼多人信仰佛教嗎?

  你想了解你自己的人生和未來嗎?

  你想獲得人生真實的快樂和幸福嗎?

  你並不一定要信仰佛教,

  但卻不能不了解佛教!

  敬請登陸:釋清淨的博客

  14149494.blog.163.com

  ——走近佛教,改善生命!

  

  

目 錄

  第一章 准提菩薩

  第二章 弘傳曆史

  第叁章 准提信仰

  第四章 准提造像

  第五章 神咒威德

  第六章 根本經典

  第七章 准提修法

  第八章 修持感應

  

  

  

第一章 准提菩薩

  一、准提菩薩真言

  南無 飒哆喃 叁藐叁勃陀 俱胝喃 怛侄他唵 折隸 主隸 准提 娑婆诃

  拼音:namo saduonan sanmiaosanputuo juzhinan dazhituo weng zheli zhuli zhunti suopohe

  二、准提咒出現的因緣

  准提菩薩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准提菩薩的真言出現因緣,在《七俱胝佛母所說准提陀羅尼經》中記載,佛陀因愍念未來薄福惡業衆生的緣故,入准提叁摩地,而說此過去七俱胝(七千萬)佛所說陀羅尼。據此可知准提神咒是七千萬尊佛加持後專爲衆生增加福報,消除惡業而共同舉薦宣說。

  根據《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記載,七十七俱胝諸佛如來,在六字大明咒的因緣之下同時示現,共同宣說准提神咒。因爲此咒所現起的根源爲此,所以准提菩薩也可說是七十七俱胝佛所共同加持的化身。

  准提菩薩,漢譯有准胝觀音、准提佛母、七俱胝佛母等名。准提菩薩爲顯密佛教徒所知的大菩薩,在禅宗,則稱之爲天人丈夫觀音。

  在佛教中,准提菩薩是一位感應甚強、對崇敬者至爲關懷的大菩薩,更是叁世諸佛之母,他的福德智慧無量,功德廣大、感應至深,滿足衆生世間、出世間的願望,無微不至地守護衆生。

  叁、准提咒的殊勝處

  准提神咒的殊勝之處,有叁種不同余咒:

  1、准提咒,總含一切諸真言故,一切真言,不能含准提,如大海能攝百川,百川不攝大海。

  2、准提壇法,人易辦故,但以一新鏡,未曾用者,便是壇法,不同余咒,建辦壇法,須得揀選淨處,香泥塗地,廣造佛像,多用供具,方能成就。

  3、准提法門不揀染淨得誦持故,不問在家出家,飲酒食肉,有妻子等,皆能持誦,因爲今時,俗流之輩,帶妻挾子,飲酒啖肉,是爲常業,雖逢善知識教示,習性難以改革,若不用此大不思議咒法救脫,如是人等,何日得出生死,不同余咒,須要持戒,方得誦習。

  又《大教王經》雲:“七俱胝如來叁身贊,說准提菩薩真言,能度一切賢聖,若人持誦,一切所求,悉得成就,不久證得,大准提果。是知准提真言,密藏之中,最爲第一,是真言之母,神咒之王也。”

  《准提咒》被收入早晚課的十小咒中,是佛教徒每日必誦的咒語;同時也被收入《二時臨齋儀》裏,于佛教寺院早午二時過堂用齋(吃飯)後結齋祈福時所用。

  稱爲神咒之王的准提神咒,其加持威力不可思議,他的感應甚爲疾速與強大,持誦者可祈求聰明智慧,辯論勝利、夫婦相互敬愛、使他人生起敬愛、增進人際關系、戒除不良嗜好、求得子嗣、獲取財富、延長壽命、治療疾病、滅除罪業、祈求降雨、脫離拘禁以及遠離惡鬼、惡賊之難等等,種種的祈願,無不滿足。

  修學准提咒並沒有任何限製,不分任何身份者,都可以修學誦持,依此也可看出准提菩薩的慈悲。

  

第二章 弘傳曆史

  一、准提咒之初傳

  很多人都知道准提法是開元叁大士(善無畏、金剛智與不空)所傳入的,但其實在開元叁大士之前一百多年,准提咒就已經譯成漢語了。

  依現存之文獻所見,在北周宇文氏統治時期來華的阇那崛多是最早將此咒譯成漢語的譯師。他在所譯《種種雜咒經》(《大正》21 冊)中,即錄有《七俱胝佛神咒》,亦即現代佛教徒耳熟能詳的准提咒。

  此外,玄奘大師也曾譯出准提咒。在他所譯的《咒五首》(《大正》20冊)中,也收有名爲《七俱胝佛咒》的准提咒。

  二、准提法之發展

  阇那崛多與玄奘大師所譯的只是准提咒本身,並沒有譯出修持准提咒的方法或儀軌。在這方面,必須要等到唐高宗時的地婆诃羅與開元叁大士來華時,才有具體的文獻。其中,地婆诃羅所譯的儀軌還不太完整,直到不空與金剛智的譯本出現之後,中國才有比較完整的修持儀軌。因此,嚴格地說,准提法在中國,是要到開元叁大士之時才正式出現的。

  自從道殿大師的《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出現之後,佛教界之修准提法者,受到相當程度的影響。有人依據這部書中的儀軌起修,有人則沿襲其中的“顯密圓融”路線而作小幅度的調整。而像開元叁大士所譯儀軌那樣地全依密教立場修習的情形,反而少見。准提法發展的過程,也可以作爲漢地佛教“密法普傳、密法顯修”的一個見證。

  在現代漢傳佛教《念誦集》的《十小咒》中,《准提神咒》是第四小咒。在度亡佛事《瑜伽焰口儀軌》中也應用了該咒。而漢傳佛教所排定的“諸佛菩薩誕辰及紀念日”中,共有十二位佛、菩薩、祖師被排列其中。准提菩薩即其中之一,他的聖誕是陰曆叁月十六日。

  被現代漢傳佛教界重視的這十二位佛菩薩及祖師是:

  (1)叁佛:釋迦牟尼、阿彌陀、藥師。

  (2)四大菩薩:觀音、文殊、地藏、普賢。

  (3)其他菩薩:彌勒、准提、大勢至。

  (4)護法神:韋馱。

  (5)祖師:達摩。

  由此可見,准提菩薩在現代漢傳佛教徒心目中的地位。

  此外,寺院大衆在過堂(用餐)後所念的《結齋咒》,就是准提咒。將准提咒用來作爲結齋咒爲齋主祈禱福報,祖師密意耐人尋味,其對准提咒的推廣流傳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第叁章 准提信仰

  一、《了凡四訓》

  《了凡四訓》的作者袁了凡,是明末《嘉興大藏經》刊行偉業的最早倡議者。而且,該藏經在版式方面舍棄傳統的“梵筴本”而改用“方冊本”方式,也是袁了凡的建議。因此,他可以說是《嘉興藏》最早的催生者與版面革新的倡議者。

  袁了凡是一位因爲持誦准提咒而改變一生的虔誠佛教徒。關于他持誦准提咒的因緣,請參閱他的示子書:《了凡四訓》中的第一篇《立命之學》。在這篇相當感人的“示子書”中,有兩件事值得一提。其一是雲谷禅師所傳授給他的准提咒持誦法。禅師告訴他:“……但能持准提咒,無記無數,不令間斷,持得純熟。于持中不持,于不持中持。到得念頭不動,則靈驗矣。”

  其二是自持咒之日起,他的內心不再像往日的“悠悠放任”,而是“從此而後,終日兢兢……在暗室屋漏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而且,更難得的是,他從此不斷地行善。而且往往以行善叁千件、一萬件之數量自期。就這樣,他的命運突破了那位皇極神算所預言的宿命格局。

  袁了凡一生的經曆、他的准提咒持誦法、他的持續斷惡行善,以及那位神相的准確度、雲谷禅師的立命之說等等,實在都值得今人深思。我很願意勸人詳讀這篇文字。

  二、七佛通戒偈

  在善無畏所譯的《七俱胝獨部法》中,曾有這樣的字句:

  “佛言此咒及印能滅十惡、五逆一切重罪,成就一切白法功德。作此法不簡在家出家。若在家人飲酒食肉、有妻子、不簡淨穢,但依我法,無不成就。”

  這段文句曾引起曆代多人的討論,也曾有人因此而致疑。致疑的關鍵,在于可以“飲酒食肉、有妻子、不簡淨穢”的描述。這樣的文句,一則在彰顯此一咒語的獨特性及卓越功能,一則系爲在家衆開啓方便之門,俾使一般在家佛子不致于因爲畏懼禁戒的繁瑣而不敢持誦。

  但是必須深思的是:在家衆“飲酒食肉、有妻子”等行爲,並不像殺人放火等一類直接傷害衆生的惡行,它們只不過類似間接性的“遮戒”而已。其中,可想而知的是喝酒必須以不使神智昏亂爲限,否則口齒尚且不清,要如何持咒?至于“食肉(但不可殺生)、有妻子”,原本就是在家佛子所容許的,當然不算是惡行。

  所以,這樣的“方便”並沒有鼓勵惡行的意思。事實上,在修持期間如能盡可能去惡行善,則效驗必有可能更行加強。這一點可以從前述《了凡四訓》一節得到印證。

  袁了凡自從奉持准提咒之後,“終日兢兢……在暗室屋漏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以佛門的“七佛通戒偈”做比況,這是“諸惡莫作”。他以行善叁千件、一萬件自期,而持續恭行善業,這是“衆善奉行”。至于依雲谷禅師所授而奉持准提咒:“于持中不持,于不持中持。到得念頭不動……”這也與“自淨其意”的偈義相通。

  對于一個對佛法並未深入而有意持誦准提咒的人來說,“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一“七佛通戒偈”,正可以用來作爲日常行爲的指針。畢竟,持咒不只是祈求現世效驗而已。逐步淨化個人的內在汙染,培養關懷衆生疾苦的胸襟,使自…

《准提咒介紹》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