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位】。你看神秀在說話實在非常謙虛。我不敢妄求祖師之位,只是希望和尚:對他的師傅恭敬到這個程度。】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完了!二十幾年竟然站在門外?要是我就嚎啕大哭了!二、叁十年竟然站在門外,也就是沒有入門,】未入門內】。】如此見解】,你若是用你這種見解,欲】覓無上菩提】無上本性,】了不可得】,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下面是劃紅線起來,畫線起來,劃到第六頁的第五個字:提之自性也。無上菩提,這裏就是要講重心點了,要劃線了,什麼是無上菩提呢?】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說話當中,你當下就悟入你本來面目,】見自本性不生不滅】,下面你注意看那句話,強而有力,】于一切時中】每一個二六時中,】念念自見】,下面那一句話就更厲害了:】萬法無滯】,就是什麼境界都障礙不了你,這就是本性。一切時中念念自見,由清淨的本性見,萬法無滯,沒有一種東西能阻礙到你,包括要犧牲你的性命,你都沒有一點恐怖,因爲了解五蘊皆空。悟到本性,】一真一切真】,因爲本性是無二的,真的就是真的,永久存在的東西,】萬境自如如】,萬境自如如,爲什麼?因爲不生不滅的境界,當然就自如如,萬境爲什麼自如如?因爲你不起心、不動念,不取不舍、沒有內外,完全能舍、能取,不取、不舍全部放下,那麼萬境自如如,自然就是本來的面目,什麼叫做萬境自如如?一切境界也沒有來到我的心:我的心也沒有去到這個境界上。簡單來說,境界沒有幹擾到我的內在,我的內在也不去執著,個人保持個人的崗位,當體即空,叫做萬境自如如,叫做諸法不相到,禅宗有一句話:諸法不相到,你說你來到我家,其實沒有來也沒有去,不相到,諸法沒有互相幹擾,沒有來,沒有去的東西,諸法不相到,沒有說那個東來到西,西來到東;身來到心,心來到身;或者是境來到心,心去執著境,統統當體即空,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就是不動之心,】即是真實】的明心見性,】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心】,這才是真正無上菩提之本性。】汝且去一兩日思惟】,】更作一偈】,】將來吾看】。】將來】就是拿來的意思,拿來我看看。】汝偈若入得門】,】付汝衣法】。若是現在的人,就不會等到祖師說:衣與法交代給你了。現在是:我師父衣缽不給我,我自己去買就好了嘛。衣服裏自己寫上:七祖。】神秀作禮而出】。神秀頂禮完後就出來了,】又經數日】,他已經到極盡了,沒辦法,他沒有明心見性,實在是寫不出東西來。】作偈不成。】寫不出來,】心中恍惚,】神秀】神思不安,猶如夢中,】不知道怎麼辦,】行坐不樂。】沒辦法,作不出來,沒有大徹大悟,不是自己本來的東西,用意識心寫出來的。經過二天,有一個童子,】複二日】就是經過二日,】有一童子于碓房過,】碓房就是磨米麥的地方,唱這個誦,】唱誦其偈。】唱神秀大師所作的偈頌,惠能才是厲害,】能一聞,便知此偈未見本性。】【雖未蒙教授,】你看他在寺裏做八個月,師父不曾來跟他說話,沒有教過他一法,你想想看,雖然不曾得到師父的教授,但是早就了解本性,】早識大意。】早就了解本性的大意,】遂問童子曰:誦者何偈。】【童子言:爾這獦獠,不知大師】你不知道五祖】言世間人生死事大,】【欲得傳付衣法,】【令門人】門人就是弟子,】作偈來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爲第六祖。】【祖秀上座于南廊壁上書無相偈,】【大師令人皆誦此偈,】【依此偈修,免墮惡道。】【能曰:】【我亦要誦此,結來生緣,】【同生佛地,】惠能也很有修養,我也要來誦此,結個好緣,所以祖師都不曾給人漏氣。簡單來說,祖師的定義就是不曾給人家漏氣,他也要來誦偈,雖然此偈沒有見性,他也同樣要誦,知道他功力不夠,還是一樣尊重他,所以曾給人家漏氣的,都不是祖師之格。同生佛地,】上人,】是對這童子尊稱,】我此踏碓八個余月,】我在此踏碓磨米踏了八個多月,】未曾行至堂前。】堂前就是五祖的堂前,不曾來到大衆出入之處,】望上人引至偈前禮拜。】希望你能引導我,看他寫在什麼地方,我也要去禮拜。】童子引至偈前作禮。】就和它頂禮,六祖也向它頂禮,你看看!六祖多麼有修養,此偈雖未開悟,六祖也一樣頂禮。】能曰:】在這時惠能尚未出家,要記得,這時惠能是叫做盧行者,姓盧的行者,這時惠能還是一個在家居士而已,你不要弄錯哦!惠能曰:】能不識字,】我惠能是不認識字,】請上人爲讀】【時有江州別駕】別駕就是刺史的左右兩邊的助理,叫做別駕。因爲江州這個刺史,是另外開車子,另外乘這個車子,所以叫做別駕,另外的車子,也就是官位很大。爲他駕車做助理的人,別駕就是助理刺史的人。簡單來說就是刺史的部屬:再簡單來說,就是專門爲刺史開車的人,也就是助理,】姓張名日用。】張日用,】便高聲讀。】【能聞已,因自言亦有一偈,】我也有一句偈,】望別駕爲書。】別駕是一個官名,是一個官的名字,請你爲我書寫下來,】別駕言:獦獠!】大家都罵他獦獠,算是沒有開化的民族。】汝亦作偈,其事希有!】其事希有。就像明钲在我們講堂,有一天起床做早課了,我們這些法師會說:其事希有!因爲他從來不做早課的,忽然那麼早起床,大家就很驚訝了,這算是其事希有了!明钲若是在睡覺,簡直要用鍋鏟去翻身才叫得醒,那種睡眠叁昧的定功,非是我慧律所能及也,這種叁昧定力,實在是望塵莫及,那種睡眠功夫,沒見過睡功這麼厲害的人。】能啓別駕言:】惠能就啓這個別駕:】欲學無上菩提,】我想要學無上菩提,】不得輕于初學。】不能瞧不起初學的人。】下下人有上上智,】下下人也有上上的智慧。】上上人有沒意智,】把筆拿下來,】沒意智】就是也會埋沒他的智慧的意思,上上人有時候也會埋沒了自己的智慧,而發揮不出來。】若輕人,】也就是瞧不起他人,】即有無量無邊罪。】若是瞧不起他人者,就有無量無邊的罪。】別駕言:汝但誦偈,吾爲汝書。】【汝若得法,先須度吾。勿忘此言。】【能偈曰】惠能就請別駕爲他書寫,因爲他不識字,】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若塵埃?】這個太棒了!這實在是大徹大悟,我看到這句,實在是非常清涼,太好了!菩提本無樹,菩提就是我們清淨的本性,本來就沒有所謂】樹】的這種相,那是你自己假設的一種東西,本性是遍一切處的。前面那一句說:】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臺,】六祖一語就道破了:】菩提本無樹,】菩提清淨的本性,豈能安立】樹】這一相呢?你立身體是樹,菩提是樹,錯誤!盡虛空、遍法界都是我們的本性,菩提本來是無一物的東西。明鏡,我們清淨的本性,明鏡亦非臺,也沒有所謂臺,用什麼架起來叫做臺?對不對?本來無一物,前面是說:時時勤拂拭,莫使若塵埃。六祖一語就駁倒了:本來就無一物的東西,你要在什麼地方惹塵埃?煩惱本來就是無的東西,只因你自己無明産生,何處惹塵埃?是因爲你無明你才會惹麻煩,塵埃就是煩惱,本來沒有的東西,你惹什麼煩惱?意思就是說,煩惱本來就是無根的東西。不得了!】書此偈已,】寫此偈之後,】徒衆總驚,】大家都非常震撼,】無不嗟訝。】大家都很驚訝。】各相謂言:奇哉!奇哉!】大家都互相說來說去,奇哉!奇哉!】不得以貌相取人。】何得多時,】何得多時】就是這麼久了,經過這麼長的時間,使他肉身菩薩,他是肉身菩薩再來示現的。】何得多時使他肉身菩薩,】到底是經過多久的時間,這個實在是肉身菩薩再來。】祖見衆人驚怪,恐人損害,】所以做師父的人一定要保護徒弟,不能特別疼愛那一個徒弟,特別疼愛那一個徒弟,別人會不高興、會不舒服,就會嫉妒、排斥他。因此五祖就將鞋子脫下來,別駕爲惠能寫完偈後,】遂將鞋擦了偈雲,亦未見性。】這個也是沒有見性。就像我穿的那雙洞洞鞋,脫鞋擦掉說:也是沒有見性、沒有見性。爲了保護他的徒弟,保護六祖。】衆人疑息。】本來想:這個人真是厲害!五祖怕有人陷害他就說:沒有見性、沒有見性。師父說沒有見性就是沒有見性了。】次日,】經過一天,】祖潛至碓坊,】偷偷的,】潛至】就是不讓人看見。作五祖有時也要像個賊一樣,怕別人看見,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爲了不讓衆生恐慌,做師父的人,有時候也要遮遮掩掩的,就是怕衆生不了解祖師的意思。他就偷偷摸摸的來到碓坊,來到磨米的地方。】見能腰石舂米。】腰部綁上石頭舂米,也就是搗米。】語曰:】就告訴他說:】求道之人,爲法忘軀,】盧行者!你惠能,你爲求道,爲法而忘軀,】當如是乎?】是不是這樣呢?】即問曰:】五祖就問惠能說:】米熟也未?】若是傻愣愣的人就說:還在廚房裏洗著呢!真糟糕!人家是問他功夫成熟否?已經開悟了嗎?不懂的人就說:師父!還在煮,再過十分鍾就可以吃了。笨成這副德性,六祖就不會答錯。】能曰:米熟久矣,】米早就煮熟了,】猶欠師在。】還沒有經過過濾。】篩】把筆拿起來,還沒有經過師父你的印證,篩就是印證的意思,要經過師父的印證,才知道他是不是大徹大悟。篩就是什麼呢?篩就是一個盤子,盤面布滿一個個小孔,俗話所說的米篩,從前的人就搖動米篩,讓細物從小孔中落下,那叫做篩。就篩一篩、篩一篩,然後再甩向上面,從前都是這樣,要過濾綠豆或米時藉甩動來過濾,叫做篩。猶欠篩在,】祖以杖擊碓叁下而去。】五祖就這樣,像這樣擊叁下,之後就離去了。要是我們哦,還問:師父你擊叁下是怎樣?你下午叁、四點想吃什麼嗎?不然你擊叁下做什麼?還是缺叁百元?所以我說開悟者之間都不需假借言語了,五祖擊叁下他就了解,是要找他叁更去談話。若是我現在敲叁下,徒弟半夜叁更跑來,我會說:我又沒有叫你來,我敲叁下是問你:爲什麼叁個碗沒洗?差別就很大了,他也學六祖,自己就跑來了。】能即會祖意。】你看,這很厲害。】叁鼓】就是晚上十二點,打叁次鼓,叁鼓,不是叁更哦。】入室】來到五祖的方丈室,】祖以袈裟遮圍,】就是不讓人看到光線。你看五祖做事也是很神秘,一般人會想:五祖是不是有問題,不然爲什麼會怕別人看見,大丈夫何必怕別人看見。所以有時候祖在做事,我就告訴諸位,有時祖師做的事我們是看不懂、看不懂的。】不令人見。】不讓別人看見。】爲說金剛經。】爲他解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能言下大悟】,我告訴諸位,在這個時候叫做大徹大悟,在此時才真正大徹大悟,在之前惠能在賣柴時,聽到別人誦《金剛經》,那時是叫做了解而已,這時才叫做大徹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把筆拿起來,】金剛經至】從這個地方:】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開始畫,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清淨本性。再繼續畫下去,】遂啓祖言:】因此就向五祖這樣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哎呀!太好了!】何期】就是贊欽的意思,哎呀!太棒了!我們的本性,我們的本性就是清淨嘛。何其自性,哎呀!太棒了!】何期自性本不生滅,】哎呀!太棒了!】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本來就沒有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祖知悟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劃到這個地方。再解釋一下:】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什麼是我們的本性?這句話含有贊欽及爲了要解釋,】何期】有一種:太不得了了!也可以說:什麼是我們的本性呢?何期自性,什麼是我們的本性?我們的本性本來就清清淨淨。什麼是我們的本性?我們的本性本來是不生滅的東西。什麼是我們的本性?我們的本性什麼都不缺少,本來就具足一切智慧與福德因緣。什麼是我們的本性?本無動搖,因爲我們強加分別,強迫自己去分別不必要的這個錯誤的事情。什麼是自性能生萬法?爲什麼,有般若智慧,當然能産生清淨的萬法。能生萬法,就是能運用在宇宙當中而無所障礙。五祖知道他悟得本性了,當下就說:你是大丈夫、是天人師、是佛。】叁更受法,人盡不知。】叁更時就將衣缽拿給他,】便傳頓教及衣缽雲:】就將法、缽,衣缽都傳給他,你要傳頓教,當下悟道叫做頓教,】汝爲第六代祖,】第六代祖師。】善自護念】,你要好好的護這個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聽吾偈曰: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有情,只要他有覺悟的本來的心,有情就是一種有覺悟的衆生,只要他是衆生。來下種,來下菩提的種子,加二個字,】將來】因地果還生,將來這個因地,就是因地若修行,到果還生,這個果的覺悟它就會産生。簡單來說,只要有靈性、有覺性的人,來下這種菩提種,這個因將來就會得到覺悟的果,果還生,一定會産生的意思。像諸位衆生你們來聽經聞法,你們就是這樣,無情就是木石,木石就是無心,沒有靈性、沒有覺悟,既無種,當然這就不能下種,把木石、石頭栽種下去,無情的東西,當然它就沒有菩提種,無性,沒有菩提的性,也無生,也不可能成佛,亦無生,也不可能成佛。所以簡單來說,要有覺悟的衆生來下菩提種,因地果覺就會産生,就是成佛。沒有這個菩提種,當然就沒有菩提的性,也不可能有成佛的可能,好了,因爲下面一段又是另外一個大段,所以聽經聞法比看電影更好,我這樣解釋已經很清楚,非常清楚了,聽不懂可以去跳海了。
《六祖壇經(1)》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