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关系的都不说。是啊!生死最重要,他哪有多余的时间?【自性若迷,福何可救?】你的本性若迷了,就算你布施再大,种再多的福田,有什么用呢?有那种布施很多就能解救生死的吗?那么成佛就是可用用钱买得到了?那么叫王永庆来就妥当了。或是油田大王、汽车大王财产都是几百亿美金,那根本是无法计算的。【福何可救?】福要怎么救你们呢?【汝等各去自看智慧,】你们要好好的去观照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呈】就是晚辈敬重长辈,双手供奉叫做呈,双手拿给别人叫做呈。【若悟大意,】在我们这里,看哪一个人能悟得佛法本性大意。我就【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付就是交给你们,将我的衣钵作证明,你确实是第六代祖师。【火急速去。】你们赶紧去吧。【不得迟滞,】不能有一丝停留。下面这句话很重要。【思量即不中用。】简单来说,明心见性当下之事,当下就是没有透过意识心态、意识形态。思量即不中用,简单来说,思量就不是本性的东西。你若是动过念头就不是你本性的东西。【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讲话当下就是本性的东西。讲话当下,你就能见到本性的东西。若如此,就是说若明心见性的人。【若如此者,】如果一个明心见性的人。【轮刀上阵亦得见之。】就算是头上有刀来割,同样见到本性,如如不动。
第四页,【众得处分,退而避(?)相谓曰:】众得处分的意思就是说,大家分配好了,处分就是分配好了。【退而避相,】退回来后互相讲来讲去,大家互相这样说,【我等众人,不必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我们大家不必澄心,就是说不必冷静用心来作偈颂,将呈和尚,来贡献给和尚看。【有何所益?】那有什么帮助呢?神秀也就是他们的教授师,在六祖还没有来以前。神秀大师已经在五祖之下讲经讲很久了,但是没有明心见性。【神秀上座】上座普通的说法,出家二十年以上才称上座,有一种是尊敬,有一种出家德高望重也称上座。【现为教授师】现在是教导大众的教授师。【必是他得】一定是他得到的。【我辈谩作偈颂,】这个【谩】有几种意思。我辈不必作这个偈颂,谩就是不必,还有一种意思就是我辈广泛,谩就是广泛的意思。谩,广谩,我辈广泛地来作这个偈颂,是【枉用心力,】枉费我们的心力。因为一定是神秀大师得法。【诸人闻语,总皆息心。】就是没有意思要作偈颂了。【咸言,】大家都这样讲,【我等以后依止秀师。】依止神秀和尚。【何烦作偈。】何必劳烦再作偈颂呢?【神秀思维,诸人不呈偈者,】大家都不送偈颂去,【为我与他为教授师,】我却是他们的教授师,平时都是我在教导的。【我需作偈,将呈和尚。】我应该作偈颂送交五祖。【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我若没有将偈颂送去,五祖要如何了解我心中见解之深或浅呢?【我呈偈意,求法即善。】求法就是说,我来印证一下,求这个大法来印证一下,是不是符合五祖的意思呢?【觅祖即恶,】觅祖就是说,我想作第六代祖师,觅就是想要得到祖师的位子,那么我发心就错误,【却同凡心,】那么我就与凡夫的心一样了。变成不是为法,是为了祖师之位了,那么就是恶了,发心就错误了。所以这个神秀大师的修养实在是非常了不起。神秀大师的修养真的是没有话说,你看,他非常谦虚。【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却就是变成了跟凡夫的心一样了,【夺其圣位,】那么我不够资格,变成强夺这个六祖的位子,以为已经有五祖了,而六祖尚无人传承,变成我来夺六祖之位。【奚别?】何别呢?这样我等于虚有其名来夺这个圣位,奚别?有什么差别呢?所以说,【若不呈偈,终不得法,】如果没有将这个偈颂送去,终不能得到这个大法。【大难大难。】大难大难就是说,实在真难,真难!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一点难处都没有,脱口而出,就是本性的东西,这就是没有见姓,所以才会大难大难。底下,第四页的中间下面,【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就是走廊,有走廊三间。【拟请供奉卢珍画愣伽经变相,及五祖血脉图。】这段要注意听,我从前这一段都看不懂。拟请,本来本来预定要请这个供奉,供奉是个官名,官的名称,就是如果有人,有才干、有才艺的人,很有才干的人,请这个供奉官,为他书写在壁上。所以拟请一个供奉官,专门拿笔写名,或者是绘画的,将画相写在壁上的那种人,叫作供奉官,是一种官,名字叫做卢珍的这个人,本来是要请供奉官,一个叫卢珍的这个人,来画愣伽经,愣伽经就是说,五法、三自性,二无我,愣伽经。变相图,譬如说,观世音菩萨的变化,地狱的变相,愣伽经的变相图,变一些,我们人唯心所造,业力所牵,而在六道里面改头换面,已经五祖的血脉图,五祖的血脉图就是由达摩祖师开始到五祖,一代传一代,要来【流传供养。】【神秀作偈已成,】偈颂完成了。【数度欲呈,】好几次都想拿去,【行至堂前,】走到五祖室前却又不敢,【心中恍惚,】为什么心中恍惚,你们知道吗?因为见不真切,若是见地真切,你若是彻底地明心见性,心中绝对不会恍惚,所以为什么会心中恍惚呢?不敢啊,胆战心惊,恍惚就是,到底我这样是行还是不行?明心见性的人他绝对肯定自己,他绝对是明心见性,没有那个怀疑、迷觅糊糊的,没有!明心见性的人说法也是一样的,单刀直入,绝对是一点都不迷糊。所以说,见不真切,心中恍惚,见地不真切,没有彻底的明心见性,【遍体汗流,】全身流汗,【拟呈不得,】希望把偈送出去,又没有勇气。【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十三次,你想想看,去了想拿给五祖,又不敢,再前去时,想拿给五祖又不敢,所以去到五祖堂前,膀胱无力,又退回来了。会紧张,想上厕所,会紧张。【秀乃思维,】神秀就这样想,我不能拿给五祖,不如我就画在走廊,【不如向廊下书著,】我不如,【向】就是朝着这个走廊下面,我书著,就是我在壁上写出此偈,【从他和尚看见。】从就是让,让这个和尚看得到。【忽若道好,】忽若就是假设说,假使五祖说,这首偈颂作得好,【即出礼拜,】我就出来向五祖礼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若五祖说,不堪,不行。【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众人拜了一个没有明心见性的人,他自己生惭愧,所以说神秀这个人实在是很有修养,很谦冲自牧的人,我们还是要向神秀大师学习,虽然他没有大彻大悟来说,也是很不得了的一个人。
六祖 (二)
所以神秀这个人实在是很有修养,很谦冲自牧的人,我们还是要向神秀大师学习,虽然他没有大彻大悟来说,也是很不得了的一个人。】更修何道?】 还想修什么道呢?】是夜三更,不使人知】 【自执灯书偈于南廊壁间,】把他写下来,】呈心所见。】交出他心里所看到的见地。偈曰:】身是菩堤树,心如明境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我们的身体是修菩提的地方,意思是说,我们的身体就像菩提树一样,以后能够成佛,有根。心就像明镜台,这个明镜有时会黑暗,有时会不干净,所以我们要常常擦拭、常常擦拭……时时勤拂拭,要常常擦拭、常常擦拭,不要让它惹尘埃,不要让它惹上污染。这当然是一种大乘根器,但是不是最上根器的人,常常擦拭要擦到何时?镜子何时才不会污浊?要是我随便想想也知道,说心像镜子,心既然像镜子,是有形相的东西,镜子一脏就要擦,一脏就擦,时时勤拂拭,要擦到何时?永远也不能成佛,要是我一眼也能看出来,对不对?既然有镜子就会有污染,那要擦到何时,你要假设一个有的东西,当然你就是著相之说。】秀书偈了,】神秀写完偈后,】便欲归房。】就回到房间里,】人总不知。】众人完全不知道。神秀就这样想了,】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传我法,】即我与法有缘。】若说不堪,就是我迷。你看神秀大师都是后悔自己,】自是我迷宿业,】我迷惑了,我宿世业障深重不合得法。对他师父这么恭敬,对圣者的衣钵他一点都不敢贪求,神秀这个人实在是非常伟大,实在非常伟大!我也要赞誉他是一位贤人,圣贤之人,实在伟大!可不像现在的出家人:怎么会是他得?为什么不是我得?应该是我得呀,那就不一样了。所以那个门争,你看神秀大师,那个门争完全没有,师父怎么安排,就是相信师父,师父是个大智慧的人,简单来说就是完全尊重师父的安排。】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师父是一个圣人,我们也不能了解:佛是一个圣人,我们也无法去了解。所以】房中思想,】所以我才告诉诸位,这叫做意识心,你在房中思维就是意识心熊,】坐卧不安,】大彻大悟的人,怎么会有坐卧不安呢?一切法不可得,那有坐卧不安呢?】直至五更。】【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入门就是早就进来吾门学道了,只是没有见性,】不见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一个姓卢的供奉官,】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本来是要画图的,忽然间看到这首偈,】报言:供奉!】你这位供奉官,阻止这位官:】却不用画】,】劳尔远来】,麻烦你从那么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所以】令门人炷香礼敬】, 祖师也算是很会做人,没有伤到神秀大师的自尊心。烧香礼敬,】尽诵此偈】,大家都要诵此偈,】即得见性】,将来就会见性。弟子,这些】门人诵偈】,】皆钦善哉】。只有五祖知道而已,这些笨徒弟,这些师兄弟皆钦善哉:师兄你怎么这么厉害?乱拍马屁,因为不懂,乱拍马屁:师兄你真是厉害。五祖再来就是六祖了,可以提前喊你一声了,可以先称呼你了,你就是六祖了。皆钦善哉,】祖三更唤秀入堂】,五祖于三更叫神秀大师进来室内,】问曰:偈是汝作否?】这偈颂是不是你作否?】秀言:实乃秀作】,我】不敢妄求祖…
《六祖坛经(1)》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