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六祖坛经(1)▪P5

  ..续本文上一页位】。你看神秀在说话实在非常谦虚。我不敢妄求祖师之位,只是希望和尚:对他的师傅恭敬到这个程度。】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完了!二十几年竟然站在门外?要是我就嚎啕大哭了!二、三十年竟然站在门外,也就是没有入门,】未入门内】。】如此见解】,你若是用你这种见解,欲】觅无上菩提】无上本性,】了不可得】,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下面是划红线起来,画线起来,划到第六页的第五个字:提之自性也。无上菩提,这里就是要讲重心点了,要划线了,什么是无上菩提呢?】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说话当中,你当下就悟入你本来面目,】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下面你注意看那句话,强而有力,】于一切时中】每一个二六时中,】念念自见】,下面那一句话就更厉害了:】万法无滞】,就是什么境界都障碍不了你,这就是本性。一切时中念念自见,由清净的本性见,万法无滞,没有一种东西能阻碍到你,包括要牺牲你的性命,你都没有一点恐怖,因为了解五蕴皆空。悟到本性,】一真一切真】,因为本性是无二的,真的就是真的,永久存在的东西,】万境自如如】,万境自如如,为什么?因为不生不灭的境界,当然就自如如,万境为什么自如如?因为你不起心、不动念,不取不舍、没有内外,完全能舍、能取,不取、不舍全部放下,那么万境自如如,自然就是本来的面目,什么叫做万境自如如?一切境界也没有来到我的心:我的心也没有去到这个境界上。简单来说,境界没有干扰到我的内在,我的内在也不去执着,个人保持个人的岗位,当体即空,叫做万境自如如,叫做诸法不相到,禅宗有一句话:诸法不相到,你说你来到我家,其实没有来也没有去,不相到,诸法没有互相干扰,没有来,没有去的东西,诸法不相到,没有说那个东来到西,西来到东;身来到心,心来到身;或者是境来到心,心去执着境,统统当体即空,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就是不动之心,】即是真实】的明心见性,】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心】,这才是真正无上菩提之本性。】汝且去一两日思惟】,】更作一偈】,】将来吾看】。】将来】就是拿来的意思,拿来我看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若是现在的人,就不会等到祖师说:衣与法交代给你了。现在是:我师父衣钵不给我,我自己去买就好了嘛。衣服里自己写上:七祖。】神秀作礼而出】。神秀顶礼完后就出来了,】又经数日】,他已经到极尽了,没办法,他没有明心见性,实在是写不出东西来。】作偈不成。】写不出来,】心中恍惚,】神秀】神思不安,犹如梦中,】不知道怎么办,】行坐不乐。】没办法,作不出来,没有大彻大悟,不是自己本来的东西,用意识心写出来的。经过二天,有一个童子,】复二日】就是经过二日,】有一童子于碓房过,】碓房就是磨米麦的地方,唱这个诵,】唱诵其偈。】唱神秀大师所作的偈颂,惠能才是厉害,】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你看他在寺里做八个月,师父不曾来跟他说话,没有教过他一法,你想想看,虽然不曾得到师父的教授,但是早就了解本性,】早识大意。】早就了解本性的大意,】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童子言:尔这獦獠,不知大师】你不知道五祖】言世间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门人就是弟子,】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祖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此偈,】【依此偈修,免堕恶道。】【能曰:】【我亦要诵此,结来生缘,】【同生佛地,】惠能也很有修养,我也要来诵此,结个好缘,所以祖师都不曾给人漏气。简单来说,祖师的定义就是不曾给人家漏气,他也要来诵偈,虽然此偈没有见性,他也同样要诵,知道他功力不够,还是一样尊重他,所以曾给人家漏气的,都不是祖师之格。同生佛地,】上人,】是对这童子尊称,】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我在此踏碓磨米踏了八个多月,】未曾行至堂前。】堂前就是五祖的堂前,不曾来到大众出入之处,】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希望你能引导我,看他写在什么地方,我也要去礼拜。】童子引至偈前作礼。】就和它顶礼,六祖也向它顶礼,你看看!六祖多么有修养,此偈虽未开悟,六祖也一样顶礼。】能曰:】在这时惠能尚未出家,要记得,这时惠能是叫做卢行者,姓卢的行者,这时惠能还是一个在家居士而已,你不要弄错哦!惠能曰:】能不识字,】我惠能是不认识字,】请上人为读】【时有江州别驾】别驾就是刺史的左右两边的助理,叫做别驾。因为江州这个刺史,是另外开车子,另外乘这个车子,所以叫做别驾,另外的车子,也就是官位很大。为他驾车做助理的人,别驾就是助理刺史的人。简单来说就是刺史的部属:再简单来说,就是专门为刺史开车的人,也就是助理,】姓张名日用。】张日用,】便高声读。】【能闻已,因自言亦有一偈,】我也有一句偈,】望别驾为书。】别驾是一个官名,是一个官的名字,请你为我书写下来,】别驾言:獦獠!】大家都骂他獦獠,算是没有开化的民族。】汝亦作偈,其事希有!】其事希有。就像明钲在我们讲堂,有一天起床做早课了,我们这些法师会说:其事希有!因为他从来不做早课的,忽然那么早起床,大家就很惊讶了,这算是其事希有了!明钲若是在睡觉,简直要用锅铲去翻身才叫得醒,那种睡眠三昧的定功,非是我慧律所能及也,这种三昧定力,实在是望尘莫及,那种睡眠功夫,没见过睡功这么厉害的人。】能启别驾言:】惠能就启这个别驾:】欲学无上菩提,】我想要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不能瞧不起初学的人。】下下人有上上智,】下下人也有上上的智慧。】上上人有没意智,】把笔拿下来,】没意智】就是也会埋没他的智慧的意思,上上人有时候也会埋没了自己的智慧,而发挥不出来。】若轻人,】也就是瞧不起他人,】即有无量无边罪。】若是瞧不起他人者,就有无量无边的罪。】别驾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能偈曰】惠能就请别驾为他书写,因为他不识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这个太棒了!这实在是大彻大悟,我看到这句,实在是非常清凉,太好了!菩提本无树,菩提就是我们清净的本性,本来就没有所谓】树】的这种相,那是你自己假设的一种东西,本性是遍一切处的。前面那一句说:】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六祖一语就道破了:】菩提本无树,】菩提清净的本性,岂能安立】树】这一相呢?你立身体是树,菩提是树,错误!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我们的本性,菩提本来是无一物的东西。明镜,我们清净的本性,明镜亦非台,也没有所谓台,用什么架起来叫做台?对不对?本来无一物,前面是说:时时勤拂拭,莫使若尘埃。六祖一语就驳倒了:本来就无一物的东西,你要在什么地方惹尘埃?烦恼本来就是无的东西,只因你自己无明产生,何处惹尘埃?是因为你无明你才会惹麻烦,尘埃就是烦恼,本来没有的东西,你惹什么烦恼?意思就是说,烦恼本来就是无根的东西。不得了!】书此偈已,】写此偈之后,】徒众总惊,】大家都非常震撼,】无不嗟讶。】大家都很惊讶。】各相谓言:奇哉!奇哉!】大家都互相说来说去,奇哉!奇哉!】不得以貌相取人。】何得多时,】何得多时】就是这么久了,经过这么长的时间,使他肉身菩萨,他是肉身菩萨再来示现的。】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到底是经过多久的时间,这个实在是肉身菩萨再来。】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所以做师父的人一定要保护徒弟,不能特别疼爱那一个徒弟,特别疼爱那一个徒弟,别人会不高兴、会不舒服,就会嫉妒、排斥他。因此五祖就将鞋子脱下来,别驾为惠能写完偈后,】遂将鞋擦了偈云,亦未见性。】这个也是没有见性。就像我穿的那双洞洞鞋,脱鞋擦掉说:也是没有见性、没有见性。为了保护他的徒弟,保护六祖。】众人疑息。】本来想:这个人真是厉害!五祖怕有人陷害他就说:没有见性、没有见性。师父说没有见性就是没有见性了。】次日,】经过一天,】祖潜至碓坊,】偷偷的,】潜至】就是不让人看见。作五祖有时也要像个贼一样,怕别人看见,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为了不让众生恐慌,做师父的人,有时候也要遮遮掩掩的,就是怕众生不了解祖师的意思。他就偷偷摸摸的来到碓坊,来到磨米的地方。】见能腰石舂米。】腰部绑上石头舂米,也就是捣米。】语曰:】就告诉他说:】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卢行者!你惠能,你为求道,为法而忘躯,】当如是乎?】是不是这样呢?】即问曰:】五祖就问惠能说:】米熟也未?】若是傻愣愣的人就说:还在厨房里洗着呢!真糟糕!人家是问他功夫成熟否?已经开悟了吗?不懂的人就说:师父!还在煮,再过十分钟就可以吃了。笨成这副德性,六祖就不会答错。】能曰:米熟久矣,】米早就煮熟了,】犹欠师在。】还没有经过过滤。】筛】把笔拿起来,还没有经过师父你的印证,筛就是印证的意思,要经过师父的印证,才知道他是不是大彻大悟。筛就是什么呢?筛就是一个盘子,盘面布满一个个小孔,俗话所说的米筛,从前的人就摇动米筛,让细物从小孔中落下,那叫做筛。就筛一筛、筛一筛,然后再甩向上面,从前都是这样,要过滤绿豆或米时藉甩动来过滤,叫做筛。犹欠筛在,】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五祖就这样,像这样击三下,之后就离去了。要是我们哦,还问:师父你击三下是怎样?你下午三、四点想吃什么吗?不然你击三下做什么?还是缺三百元?所以我说开悟者之间都不需假借言语了,五祖击三下他就了解,是要找他三更去谈话。若是我现在敲三下,徒弟半夜三更跑来,我会说:我又没有叫你来,我敲三下是问你:为什么三个碗没洗?差别就很大了,他也学六祖,自己就跑来了。】能即会祖意。】你看,这很厉害。】三鼓】就是晚上十二点,打三次鼓,三鼓,不是三更哦。】入室】来到五祖的方丈室,】祖以袈裟遮围,】就是不让人看到光线。你看五祖做事也是很神秘,一般人会想:五祖是不是有问题,不然为什么会怕别人看见,大丈夫何必怕别人看见。所以有时候祖在做事,我就告诉诸位,有时祖师做的事我们是看不懂、看不懂的。】不令人见。】不让别人看见。】为说金刚经。】为他解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言下大悟】,我告诉诸位,在这个时候叫做大彻大悟,在此时才真正大彻大悟,在之前惠能在卖柴时,听到别人诵《金刚经》,那时是叫做了解而已,这时才叫做大彻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把笔拿起来,】金刚经至】从这个地方:】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开始画,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清净本性。再继续画下去,】遂启祖言:】因此就向五祖这样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哎呀!太好了!】何期】就是赞钦的意思,哎呀!太棒了!我们的本性,我们的本性就是清净嘛。何其自性,哎呀!太棒了!】何期自性本不生灭,】哎呀!太棒了!】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本来就没有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划到这个地方。再解释一下:】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什么是我们的本性?这句话含有赞钦及为了要解释,】何期】有一种:太不得了了!也可以说:什么是我们的本性呢?何期自性,什么是我们的本性?我们的本性本来就清清净净。什么是我们的本性?我们的本性本来是不生灭的东西。什么是我们的本性?我们的本性什么都不缺少,本来就具足一切智慧与福德因缘。什么是我们的本性?本无动摇,因为我们强加分别,强迫自己去分别不必要的这个错误的事情。什么是自性能生万法?为什么,有般若智慧,当然能产生清净的万法。能生万法,就是能运用在宇宙当中而无所障碍。五祖知道他悟得本性了,当下就说:你是大丈夫、是天人师、是佛。】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三更时就将衣钵拿给他,】便传顿教及衣钵云:】就将法、钵,衣钵都传给他,你要传顿教,当下悟道叫做顿教,】汝为第六代祖,】第六代祖师。】善自护念】,你要好好的护这个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听吾偈曰: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有情,只要他有觉悟的本来的心,有情就是一种有觉悟的众生,只要他是众生。来下种,来下菩提的种子,加二个字,】将来】因地果还生,将来这个因地,就是因地若修行,到果还生,这个果的觉悟它就会产生。简单来说,只要有灵性、有觉性的人,来下这种菩提种,这个因将来就会得到觉悟的果,果还生,一定会产生的意思。像诸位众生你们来听经闻法,你们就是这样,无情就是木石,木石就是无心,没有灵性、没有觉悟,既无种,当然这就不能下种,把木石、石头栽种下去,无情的东西,当然它就没有菩提种,无性,没有菩提的性,也无生,也不可能成佛,亦无生,也不可能成佛。所以简单来说,要有觉悟的众生来下菩提种,因地果觉就会产生,就是成佛。没有这个菩提种,当然就没有菩提的性,也不可能有成佛的可能,好了,因为下面一段又是另外一个大段,所以听经闻法比看电影更好,我这样解释已经很清楚,非常清楚了,听不懂可以去跳海了。

  

《六祖坛经(1)》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六祖坛经(2)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