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不上。但是比一般普通人家,那的確是好很多。
既然如此,爲什麼十方一切諸佛贊歎阿彌陀佛?贊歎西方世界?是贊歎他的教學,他的學風好,老師好,教學方法好,從那個地方畢業出來之後,各個都成佛了,那當然值得贊歎。所以不是贊歎他的環境好,是贊歎他的教學好。到那個地方去求學,學成之後,你才有資格倒駕慈航,在十方世界度脫這些苦難的衆生。你沒有這個能力,沒有這個本事,憑一腔的熱忱,那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你不但度不了別人,連自己都度不了,自己還要搞六道輪回,還要搞叁途地獄,你能度人嗎?這個地方,千萬不能誤會,誤會那是錯過了這一生大好的機會。下一次你要再遇到這個機會,不曉得是那一生、那一劫了?機會很難遇到。古德講,無量劫來稀有難逢的一日,這個話都是真的,絕不是假的。
問:也就是說,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並不是自己去求享受,而是說到那邊去求學,跟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這一些諸佛菩薩求學,學得一身本事,然後才能落實大乘菩薩道。
我們接著再請教老法師,有人主張十方淨土,說是我們不要只弘揚很狹隘的一個西方淨土,而應該要把心胸擴大,來弘揚十方淨土。這個觀念正確嗎?
師父:這個觀念正確,但是你要了解一個事實,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都弘揚彌陀淨土,你在《彌陀經》上讀過六方佛;在《無量壽經》上,你讀過十方佛贊歎,那一個經上,十方佛贊歎另外一尊佛的刹土?什麼道理呢?說是贊歎十方淨土,就等于說,我們臺灣現在有幾百所的學校,大專院校都好,都值得贊歎。這所有學校裏面辦的最好的、最成功的,是那一個學校?特別對他贊歎,就這麼個道理。你贊歎十方淨土,就是贊歎所有的大專院校;你贊歎西方淨土,所有大專院校裏面有辦的最好的一個學校。而且這個學校,你入學容易,成功快速,保證你學業完成。其他院校,你入學很難,它錄取的標准很高,淘汰率很多,而且未必能夠保證你成就,這是一般的學校。正因爲是這麼一個事實,所以十方叁世一切諸佛,都贊歎彌陀淨土。我們今天勸大家求生彌陀淨土,就是這個成佛的方法,穩當、簡單、容易,你這一生當中有把握你去的成。而且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蒙阿彌陀佛本願加持,你一生當中決定圓成佛果。他方淨土沒有這個條件。人各有志,喜歡學那個法門都好,諸佛都贊歎,絕不勉強。如果勉強,釋迦牟尼佛何必說那麼多法門?說那麼多法門,又偏贊淨土。說許多法門,滿一切衆生的願,是契衆生的根機。特別贊歎,那是大慈大悲,如果你覺悟,你回頭了,那你很幸運,你這一生就成佛了。
問:佛陀他說那麼多淨土,但是特別偏贊西方極樂世界,要我們大家一起求生西方極樂,那是因爲那個環境特別的殊勝,適合我們的求學。所以我們到了那個地方,也能夠同時到十方淨土去參學。
我們接著再請教老法師,在淨業叁福裏面有一句話,就是讀誦大乘。那麼我們專心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是不是還要兼讀誦《華嚴》、《法華》、《楞嚴》、《金剛》,這一些大乘經典呢?
師父:如果你自己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時間,是可以讀的。如果自己沒有這個能力,自己的國文程度不夠,也沒有人指導,自己一定要勉強去讀,你想想要花費多少時間?生字要查字典,佛學名詞要查《佛學字典》,跟世間一般的辭典,還要去參考這些注解,說不定還把意思搞錯了,吃盡辛苦。還有一個,你的心決定是散亂的。往生西方的條件,是心淨則土淨。這樣一來,你就搞錯了。佛在經上講的這一句話,佛沒有說錯,是你自己錯會了意思。佛講讀誦大乘,問問《彌陀經》是不是大乘?《無量壽經》是不是大乘?你一生就念這一部經,是大乘,沒有錯,我是讀誦大乘。並不是講所有一切大乘經,你都要去念。那個讀誦大乘裏頭,沒有這個意思,這是我們一定要深深體會到的。你有能力,你是天才,一聞千悟,那當然可以,沒有話說。如果我們不是這個根性,老老實實念一部經,學一部經,心是清淨的,心是定的,你就很容易開悟,很容易得一心,你往生才有真正的把握。
廣學多聞,到西方極樂世界再去!你看西方極樂世界的大衆,經上講得清清楚楚,每一天早晨去參訪十方一切諸佛。所以古人講,生淨土就是生一切諸佛的刹土,這話一點都不錯。上供十方佛,下化一切衆生。你供佛,一定聽佛說法,每一天去供養一切諸佛,每一尊佛說一句法,你的收獲還得了,不得了!什麼樣的佛法,你統統都圓滿得到了。這就是說明,爲什麼一切諸佛贊歎西方淨土,道理在此地。
你要是往生彌勒淨土,你仔細去念念《彌勒叁經》,裏面沒有這個說法。你到彌勒淨土去,你不可能去參訪十方一切諸佛,你也不可能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反而西方極樂世界人,隨時可以到彌勒淨土去。我們很清楚,彌勒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的老師,專門教唯識的。他常常到極樂世界去上課,他的學生跟老師說說,我們想到你那裏去參觀,老師一定很歡迎,就跟著去了。所以往生西方淨土,才是真正往生十方淨土。你要執著他方淨土,不求西方淨土,得一就損失太多了。西方淨土得一是一切都得到,不相同。
問:老法師開示這一段話,就是我們不要誤解淨業叁福裏面,讀誦大乘這一句,不是要我們讀遍一切的大乘經典。而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只要專心的持誦淨土經論,我們也一樣是讀誦大乘,反而我們可以得到清淨心,這一生可以圓成佛道。
繼續再請教老法師,印光大師他常常勸人,要先求生西方,而不可以先立志弘法利生,這是什麼道理呢?
師父:這個道理並不難理解,你要弘法利生,你一定要有真實的智慧,你要有善巧方便。那麼這真實的智慧,菩薩的善巧方便,你要不到極樂世界去學,你到那裏去學?你沒有智慧,沒有能力,想度衆生,前面說過,不但度不了衆生,也耽誤了自己,自他俱損,沒有利益。老法師這一句話,就是滿你度衆生的大願,你一定要先求西方。就譬如說一個小孩,他要立大志,將來要服務社會大衆,要對國家有大的貢獻,那麼這個人勸他,你好好去讀書,勸他上學,學業完成之後,他的願望才能達到。假如他有這麼一個大志,這麼一個大心,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什麼都不懂,他能做什麼事情?所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受最好的教育,最圓滿的教育,你有智慧德能,你才能夠遍度一切衆生,才能滿足你的大願,成全你的大願。
問:所以大師他提倡我們要先鎖定目標,先求生西方,這個反而可以使我們滿足弘法利生的大願,而不致于自誤誤人。
再請教老法師,一般靠自力修行,證了初果以後,還必須經過叁大阿僧祇劫,才能夠圓成佛道。而我們真信切願,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這一生就能夠圓成佛道,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
師父:這個差別,經上講得很清楚,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所以只有淨宗這一個法門特殊,古大德稱之爲門余大道。門是法門,無量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這是無量法門之外的一個特別法門。不能跟這個無量法門相提並論,因爲所有一切法門,都要靠自力斷惑才能證得。唯獨這個法門叫二力法門,你自己發願,深信發願求生,阿彌陀佛幫助你,所以這個法門跟其他法門就不一樣了。這個法門的成就太殊勝。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連文殊、普賢,華藏世界的等覺菩薩,都要求生淨土。什麼道理呢?我曾經想過很久,才明白這個意思。那就是這些菩薩們如果不求生西方淨土,他在華藏世界修行的時間長,經上常講的叁大阿僧祇劫,不是我們一般所想像的。嚴格的講,聲聞、緣覺、權教菩薩都不算。
叁大阿僧祇劫從那裏算起呢?從圓教初住菩薩算起。圓教超越十法界,阿羅漢才脫離六道輪回,沒有超過十法界,還在十法界裏面。超越十法界,這是證得一真法界,《華嚴經》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叁大阿僧 祇劫是對他們講的。第一個阿僧祇劫,修叁十個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第二個阿僧祇劫七個位次,從初地到七地。第叁個阿僧祇劫叁個位次—八地、九地、十地,叁大阿僧祇劫是講到法雲地的菩薩,十地圓滿了。往上十一地,十一地是等覺菩薩,等覺菩薩要成佛,那要多少時間呢?經上沒有說,但是我們根據這個去推測,至少也要一個阿僧祇劫,爲什麼呢?越往上去越難!你看,第一個阿僧祇劫叁十個位次,第二個阿僧祇劫七個位次,第叁個阿僧祇劫叁個位次。最後等覺菩薩要成佛,豈不是要一個阿僧祇劫?于是我們恍然大悟,文殊、普賢爲什麼到極樂世界去?他到極樂世界去成佛,大概只要一天、兩天,那要那麼長的時間?一去就花開見佛,就悟無生了,就圓滿了,功德圓滿了。所以他都要求生,縮短修學的時間,這是聰明人。所以《華嚴經》上說:“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就專修這個法門。始是初地,終是法雲地,開始到終了,十個階位包括等覺,十一個階位,到這個時候,一切都放下了,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你看西方世界多麼的殊勝。我們明白了,還有什麼好懷疑的?
問:老法師這一段開示太精采了,使我們對于爲什麼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多麼重要,這幾句話講出來了,我們一定要專心來實行。
那麼再請教老法師,佛陀在《十方隨願往生經》之中有開示到,家裏的眷屬超度亡靈,誦經念佛,可以使亡靈即使到地獄,也能夠把他超度到淨土。這個道理是怎麼樣來了解?
師父:在理論上講沒有問題。四十八願第十八願,臨命終時,一念、十念皆得往生。而經裏面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阿彌陀佛的弘願,遍攝九法界一切衆生。九法界包括阿鼻地獄,所以唯有這個法門,能普度一切衆生,連阿鼻地獄衆生也能得度。既然是普度一切衆生,爲什麼我沒有得度呢?爲什麼你沒有得度呢?這不是理論上的問題,這是你我不肯被度,那就沒法子了。佛是念念想度我們,我們不接受,我們不肯去,這樣才耽誤下來。同樣一個道理,我們在人道裏面,聽到這個法門都不願意接受,都不想去。叁惡道的衆生,神智比我們人道差的多了。這個諸位要清楚,越往上,他的神智比我們清楚;越往下,神智不如我們。你要不相信,你可以做一個試驗,你自己想一想,你晚上睡覺會作夢,你夢中的神智清楚,還是你醒來的時候清楚?這個一比較,你就曉得,夢中的神智,決定比不上我們清醒的時候。你懂得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你才明了叁惡道衆生的神智不及人,人的神智不如天。欲界天人神智不如色界天,這一定的道理!于是幾個人聞到這個佛法肯回頭呢?肯相信呢?即使這個人造作一切的罪業,極重的罪業,死了之後墮阿鼻地獄。不但我們家人誦經想超度他,我們家人愛護他,誦經超度他,他能不能得生淨土呢?是他的事情。他如果接受了,回頭了,他的確能往生。如果你給他念的,他糊裏糊塗的,像人在病重的時候,人事不省,念什麼他也不知道,這個一點辦法都沒有了,這個就是業障太重了。我們度他,實在講,諸佛菩薩也度他。
地藏菩薩,大家曉得在地獄裏面度衆生,地藏菩薩不是一個人,一切諸佛菩薩到地獄裏去度衆生,都叫做地藏菩薩。地藏菩薩太多太多了,無量無邊的地藏菩薩,在惡道度衆生,幾個得度?太難太難了!爲什麼原因呢?他的惡習氣太重了。你看《地藏菩薩本願經》裏面,地獄衆生把他度出來,度到人道,他在人道裏作人,投胎作人。人道裏幾十年不幹好事,又幹壞事。結果死了之後,又回到地獄,這經上不是講了,地藏菩薩看到,才剛剛出去,怎麼又回來了?道理在此地。因爲惡的習氣很重,接觸外面的環境。環境,惡環境多,善的環境少。善的環境他排斥,惡的環境很容易接近。
這個現象在今天社會,大家都見到。你看年輕人,這裏講經說法,講學好的,幾個人願意來?那裏唱歌跳舞,多少人去。這裏不要錢,甚至于還招待你,你都不願意來。那個地方花錢,還要買門票,擠破頭也要擠進去,這不是事實擺在此地嗎?所以人向上、向善,難!向下、向惡,太容易了。你曉得這個道理,理論上雖然是普度,事實上不容易。所以一切諸佛示現成佛,都在人道,沒有在惡道,也沒有在天上。在惡道、在天上,都是以菩薩身分去度化衆生,道理也在此地。
問:所以可見,佛陀在這一段的開示,主要是告訴我們,理論上是可以超度亡靈往生淨土,但是這個還要看亡靈他是不是肯相信、肯接受。
請教老法師最後一個問題,超度一般是出家人,那在家人能不能主持超度法會、當老和尚?
師父:在家人主持超度法會、當老和尚,在理論上也沒有問題,可是在習俗上,免不了被人譏嫌,這是實在話。但是真正說是超度,在家、出家的確是沒有兩樣。諸位可以看看,倓虛法師的自傳—《影塵回憶錄》,你看他那裏記載了一個劉居士八載寒窗讀《楞嚴》。你看他超度他的冤親債主,沒有任何儀式。他自己功夫成就了,冤親債主找到面前,他也害怕了,怕來找麻煩,結果看他態度很善良,沒有惡意。就問他,你來幹什麼?他說我來求你超度,他聽了就放心了,他說行。他說要怎麼樣超度你?只要你答應就行。好!我答應你。看到那個鬼魂踩到他的膝蓋,踩他的肩膀就升天了。這是在家人,不是出家人。什麼儀式都沒有,問題是只要你自己有戒定慧。你有真正的戒定慧,隨時可以超度一切衆生。你沒有真正的戒定慧,儀式做的再莊嚴、再好看,都是假的。所以黃念祖老居士常常教人,我們學佛要重實質,不重形式。
問:各位觀衆,我們這兩集所討論的是淨業叁福,和印光大師的四句教訓,可以說都是我們目前這個世界病根,唯一的對症良藥。而這一副藥,我們把它濃縮起來,可以用兩句話來包括,就是“種善因,得善果”。經過老法師一番精辟的開示,我們都能了解了。但是最重要的,是要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爲了挽救這個社會,我們大家一定要互相勉勵,確實的來實踐。能這樣,那麼這個世界就立刻會有所改善。謝謝各位觀衆,我們再見。
《種善因得善果 (第十五講)》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