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六祖壇經(4)▪P4

  ..續本文上一頁我聽老一輩的人說,大人都佩帶著一把長長的刀,穿著長筒靴,走路還會發出聲音,一般人若是走過派出所頭就低低的,趕緊低著頭走過去。從前的警察讓人很害怕,是很有威嚴的,日本人在統治時,夜不閉戶,可以這樣說,很少有小偷,日本人都管得很嚴,大人,那時都稱呼大人。我們現在臺灣就不一樣了,竊賊很多、偷車賊也很多,機車、轎車被偷的很多,到處都有。那天才剛剛報導,那天才報導過,日本人一團十幾個人來臺灣,在海關時,要搭飛機時海關前面的免稅店,偷拿我們臺灣在機場旁開設要出關的店鋪,打火機啦、化妝品啦、玉啦,日本人,很丟臉!日本人實在是品行很好的民族,真的!日本人一般來說是黑社會較多,很丟臉!若是日本人當小偷,實在是很丟臉的事,真的!若是我們臺灣人當小偷就比較。。。就比較不會覺得是丟臉的事,因爲很正常,日本人若是當小偷是很丟臉的事。真的!我們到日本去的時候,日本的計程車司機,那實在是非常有禮貌,非常的整齊,每輛車都擦得閃閃發光,司機都打上領帶,不是上吊用的,是真的領帶,又穿上西裝,日本司機各個都穿上西裝,很有禮貌,而且坐著時很穩重,可不像我們臺灣的計程車司機,滿嘴槟榔又隨地亂吐汁,你看我們臺灣的計程車司機還打赤腳,打赤腳沒穿鞋呀,找著赤腳就開起車來了,也沒有穿什麼製服,有的只穿一件汗衫而已,有些是有啤酒肚,就露出一個大肚子,有些還嚼槟榔、有些又抽煙,在日本就看不到這樣。我常常說我們臺灣的水准,臺灣的水准若是要像日本的計程車司機,還要二十年,二十年說不定還跟不上。你有時間的話去日本看看,看看他們的計程車司機。你去日本的時候可以看看,日本鄉下的廁所,包括任何公共廁所,不管是多麼山區的廁所,你都可以躺在裏面睡覺,不管是在多麼山區、人煙稀少的觀光區,每一間廁所你都可以在裏面睡覺,沒有一間廁所的門是壞的,你在裏面拉多久都沒關系,沒有人會亂開門。說真的,那種民族性,難怪日本會強盛,說真的!國家的強盛確實有原因,那種民族性真的很強,很強!所以說走國外就是說能讓自己比較、檢討,不是說國外就一定好,不過人家確實真正有長處。爲什麼是第一個超級的強國,確實是有原因的。日本人都是怎麼教育國民的呢?日本人都是從小就開始教導,教你要撿紙屑,教你要遵守交通規則,日本又教人民什麼呢?了不起到什麼程度呢?光是東京有一萬七千個消防隊員,而且消防隊又派小姐到每一戶哦,到每一戶去教導你防火防火,東京平均一天十七件,十七件火災,十七次乘以叁百六十五天,簡單來說,東京每一年的火災就有好幾千件,國家關心人民關心到這種程度,他們的消防栓,那真的是很厲害,消防栓都設置在路邊,火災一産生時,一打開水馬上噴出來,而且定期檢查,不是像我們現在的防火器,只是挂在牆壁上【有備無換】,爲什麼?沒有更換的【換】哦,有備無換哦,沒有在更換的,你要搞清楚,中國的消防栓是有備無換,沒有在更換的,想拿起來用時卻噴不出來,每一年編列一百四十一億,作消防工作人員的經費,那種國家的強盛民、團結,那實在是真的厲害,我們跟不上人家,說真的。這個故事我們曾經說過,但是此刻沒說,就可謂是不吐不快。我去歐洲時,遊覽車一路開著。。。本來車速是八十、九十,忽然間慢了下來,我心想:前面可能發生車禍了,不然前面的機車,整條路上的車子都漸漸慢下來。。。本來車速是八、九十的,也沒看到發生什麼事啊,開過去時也沒有警察、也沒有車禍,只因爲看到前面有一個標志:【四十】,從那條高速公路下來,只因爲看到速限四十的標志,所有車子全減速爲四十,這要是在臺灣哦,你該死!高速公路上又沒有警察,你竟然只開時速四十?這是哪一國呢,德國,開到德國時的情形,你看那種民族性,Germany德國日耳曼民族,那種強盛民族那種團結,你看人家的國家強盛到這種程度,遵守交通規則,光是看到這種情形你就哧死了!都沒有交通警察,沒有半個交通警察,整條路上這樣看,完全看不到半個交通警察。所以說我們要了解,說這些就是表示我是有智慧的學佛人,自己的民族性,要覺悟、要覺醒。【愚者問于智人,】愚癡的人問有智慧的人,【智者與愚人說法,】有智慧的人爲愚癡的人說法,【愚人忽然悟解心開,即與智人無別。】【善知識!不悟,即佛是衆生。】你若是不悟,佛就是衆生,【一念悟時,衆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萬法都在我們心中。【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菩薩戒經雲:我本元自性清淨。】我們的本性,本來每一個人就是清淨的。若識,這個【識】就是悟,【若識自心見性】若識自心就是如果你悟到自己的心而見性,【皆成佛道。】這個【識】不當作認識,要解釋爲悟。【淨名經雲:】《淨名經》就是《維摩诘經》,【即時豁然,】豁然就是開通,豁然就是突然間好像有所得,【還得本心。】豁然就是心情一刹那就悟入了,還得本心,本來你就具足的東西。【善知識!我于忍和尚】忍和尚就是五祖,【處一聞,】一聞:一聽到,【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我就見到我本來的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行,】將這個教法來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若自不悟,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各自觀心,這句話就是我們修行的重心點,要自己觀照我們的心,自見自己的本性,你若是不能自悟,應覓善知識,解最上乘的法門,直示正路。【是善知識,有大因緣。】【所謂化道令得見性。】【一切善法在善知識能發起故。】【叁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若自悟者,不假外求。】你若是自己悟得,你就不必假借外求,若是一向執著,【若一向執謂須要他善知識】望就是希望,【望得解脫者,】【無有是處。】爲什麼?善知識是善知識的。所以我才常常告訴信徒:有些人皈依別的法師,來我的面前就贊歎:哎呀,某某老和尚,美國某某老和尚有神通,他有多麼了不起。。。我說:老和尚了不起是你的或是他的?他說:他的呀,既是他的就跟你沒有關系。我說:拜他爲師並非代表解脫啊,釋迦牟尼當佛時,那麼多徒弟都拜釋迦牟尼佛爲師,也沒有每個人都解脫啊,能不能悟是看自己的東西。無有是處。【何以故?自心內有知識自悟。】你自己就是善知識,你自己要悟入。【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刹那間妄念俱滅,】若起正真,真正的般若觀照,一刹那間妄念俱滅,剛才說,修行是一刹那之間而已,【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你若是了解我們的本性,你只要一開悟你就是佛。【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澈,】內無所住,外無所影響,明澈,【識自本心。】了解自己的本心。若識,這一段很重要了!【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叁昧。】叁昧就是永恒得定,叫做叁昧,就是我們智慧的定,有智慧的定,【般若叁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爲無念。】心不染著。所以聖人的心境中沒有所謂的惡,就算看到厮殺、看到不清淨的東西,他照常是如如不動,有跟無都沒有差別,爲什麼?他不染著諸法了。【用即遍一切處,】用就是妙有,妙用現前,你自然就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妙用現前,遍一切處,不著一切處,就是一切處都無所著。【但淨本心,】只要你清淨我們本來的心,【使六識出六門。】六門就是六根。我們的意識在內,六門就是藉著這個六根出出入入,清淨我們的本心,用這個清淨無所著、無所求、無所舍、無不取不舍、不著不求的清淨心,出眼耳鼻舍身,用這個心運用于六根,簡單來說,使六識出六門,就是用清淨心運用在你的六根當中,你的六根,眼所見都是清淨心爲主;耳朵所聽到的,也是無所著的清淨心爲主,用這種心出入于你的六根,【于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通用無滯,沒有障礙,【即是般若叁昧自在解脫。】很棒很棒!這個文字之美,所以說六祖沒讀過書我實在很不相信,就算你今天讀到博士,也沒辦法寫到這樣,像我這樣讀了二十一年的書,要我寫這個,沒辦法!寫不出來,這就是本性的東西,太了不起了!【即是般若叁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下面,我們昨天已經說過了,【若百物不思,】不去想任何一件事物,【當令念絕,】念絕就是斷滅,入于頑空叫做念絕,不思,什麼都不要去想叫做念絕,【即是法縛,】這樣就是被法所束縛。【即名邊見。】邊見就是落入空,或者是落入有,落入兩邊叫做邊見。【善知識!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佛者,至佛地位。】這段太好了!你若是悟入我們的無念法,萬法皆通,當然無念就是無求無著、不取不舍,當然萬法即通,你悟入無念,就見到諸佛的境界。所以在座的諸位!我們說:佛祖是什麼?我們常說佛陀的境界是什麼?不可思議,對啊!無念就是佛的境界,很簡單,你若是想做佛祖,你就一切法都放下,一切法都放得下。【善知識!後代得吾法者,將此頓教法門于同見同行發願受持,入事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六祖說:善知識!後代人若是得到我惠能所說的法,將這個頓教法門,同見,就是說看法相同、見解相同,同行就是心地法門,都以般若心、智慧心爲主,念念都是智慧心,來發願受持,來觀照他的本性,如同事佛故,如,就像。事奉佛就是恭敬佛,事佛就是恭敬佛。終身,一生而不退,就是說不要失去信心,也不要懶惰,懈怠懶惰,你定入聖位。【然須傳授從上以來】從上以來就是曆代祖先以來,【默傳分付,】爲什麼叫做默傳分付呢?要看根器相應的人,一代傳一代、一代傳一代……默傳就是表示說印可,以心印心,不是說默默的傳給你,這個【默】有當做是以心印心,認同你的意思。從上以來,默傳分付,我認同你,你確實有明心見性。

  

《六祖壇經(4)》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六祖壇經(5)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