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苑珠林(卷六)白話
唐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凡夫白話譯
述意部第一
會名部第二
住處部第叁
列數部第四
業因部第五
身量部第六
壽命部第七
好醜部第八
苦樂部第九
貴賤部第十
舍宅部第十一
鬼神部(此別十一部)
述意部 會名部 住處部 列數部 業因部 身量部 壽命部 好醜部 苦樂部 貴賤部 舍宅部
述意部第一
夫論鬼神之法。特喜妖邪。冥密之中偏多罪戾。或處幽嚴。乍依高隴絕澗深叢之裏。荒郊艿野之中。異種音聲。特奇形勢。搖動凡識。恐怖愚情。假使威光。虛爲怪相。或複鳥形魚質人面獸心。或鼓樂弦歌。鳴桴響铎。如斯之類。悉皆忏悔。
絓是九洲房廟。萬國之靈。姑蘇大伯。延陵季子。禹川文命。窟澤須注。水若山精。風師雨伯。豐隆列缺。回祿陵侯。或駕竹爲龍。飛凫代雁。形依高廟。體附重樓。行雨去來。分風上下。爰及黃頭大將。針發鬼。神繡利勒。那槃荼羅刹。叁千眷屬。五百徒黨。悉爲忏悔。
複有極重之障。稱爲餓鬼。眼光如電。咽孔如針。不聞水漿之名。永絕粳糧之味。肢節一時火起。動轉五百車聲。
今日善根並皆沾被。當願饑渴之鬼飲食自然。妖媚鬼神無複谀谄。光榮佛法擁護世間。衛像防經長伸供養。疏善記惡永得熏修也。
鬼神部分十一部分來講
一、敘述大意部分
鬼神的特性,大多是這樣的。他們特別喜歡妖裏妖氣,邪而不正。在不爲人類所知的暗冥隱密的生活裏,造作許多的罪過。他們或住在幽隱而寒氣襲人之地,或棲息于高山峻嶺,深山叢林、絕壁澗水之間,或是在荒郊野外雜草叢生之處。他們會發出各式各樣奇怪的聲音,現出各種奇形怪狀來。以動搖凡夫的意識,以恐怖愚蠢的俗子。他們假造出威神光芒,變幻出怪異的形相。或變爲鳥、或變爲魚,或變成人,或變爲獸。或發出鼓樂聲,或發出弦歌聲,或發出鼓槌聲,或發出木铎聲。像這一類的鬼怪,我通通爲他們忏悔。
也有器世間的神靈,如周太王長子姑蘇的泰伯,春秋時吳國的季劄等。還有山河大地的水神、海神、山神、風神、雨神、雷神、電神、火神等。他們騎駕的竹子,可以變成龍,代步的野鴨子有如雁鳥的善飛。他們或許寄居在高大的廟宇內,或者暫住在重重的樓閣中。他們來去時,或者呼風,或者喚雨。甚至那些黃頭發的大鬼神,針發鬼,厭魅鬼、羅刹、鬼子母等種種鬼神眷屬,我通通都爲他們忏悔。
還有罪障極爲深重的餓鬼,他們眼睛如電光,吞飲食的咽喉,如針孔般細小。他們沒有聽過水漿飲枓的名字,也沒有吃過任何的食物,他們從不知飲食的味道。他們的四肢百節總是有火在燃燒,身體只要稍微一轉動,就吵得有如五百輛車子走動般。
希望所有的善根,都能利益到這些鬼神。希望饑渴的鬼能夠自然獲得飲食。希望作妖作怪媚惑世人的鬼神,不需要再威嚇或討好世人。希望鬼神都能光大榮耀佛法,擁戴護持世間的善人。希望鬼神都能防衛佛經佛像,經常供養叁寶。希望鬼神都能記錄世人的善惡,永遠都能熏聞修習佛法。
會名部第二
問曰。雲何名鬼道者。
如立世論雲。鬼道名閃多。爲閻摩羅王名閃多故。其生與王同類。故名閃多。複說此道與余往還。善惡相通。故名閃多。
問。何故彼趣名閉戾多。
答。設施論說。如今時鬼世界王名琰摩。如是劫初時有鬼世界。王名枇多。是故往彼生被諸有情類。皆名閉戾多。即是枇多界中所有義。從是以後皆立此名。
有說。由造作增長增上。悭貪身語意惡行。往彼生故。感饑渴業。經百千歲不聞水名。豈能得見。況複得觸。或有腹大如山。咽如針孔。雖遇飲食而不能受。
有說。被驅役故名鬼。恒爲諸天處處驅役。常驅走故。
有希望故名鬼。謂五趣中。從他有情希望多者。無過此故。由此因緣故名鬼趣。
又鬼神者。婆沙論中。鬼者畏也。謂虛怯多畏。故名爲鬼。
又希求名鬼。謂彼餓鬼。恒從他人。希求飲食以活性命。故名希求也。
二、名字之由來及意義
問:什麼叫鬼道?
答:佛說立世阿毗昙論裏說,鬼道也叫做閃多。因爲閻羅王的名字叫閃多,而生到鬼道的,和閻羅王同類,所以叫做閃多。也有一個說法是,鬼道和其他道有來往,善惡標准相通,所以叫做閃多。
問:爲什麼鬼道又叫做閉戾多?
答:設施論裏說,現在鬼世界的王叫閻羅,而劫初時鬼世界的王叫閉多。因此當時生到鬼界的有情衆生,通通叫做閉戾多,表示是閉多的所有物之意。所以以後叫鬼界都叫閉戾多。
也有的說,鬼道是由于在身體、語言及心意上,不停的造作吝啬、貪婪之惡劣行爲,因此而生到鬼道去,結果獲得饑餓口渴的報應。鬼道的衆生,經過千百年都沒有聽過水的名字,更不用說見過水,或喝過水了。有的鬼肚子大得像座山,咽喉卻如針孔般小,因此就算得到飲食,也無福消受。
也有的說,鬼道就是經常被諸天驅遣服役,經常爲諸天奔走勞動,所以叫鬼。
也有的說,有所希望所以叫鬼。因爲在六道裏面,沒有其他道的衆生,比鬼更有貪求希望的心的。
婆沙論裏面說,鬼很心虛膽怯,怖畏甚多事物。
餓鬼也叫做希求鬼。因爲他們經常向人乞求飲食,用以活命。
住處部第叁
如婆沙論說。餓鬼有二住。一正。二邊。第一正住者。證之不定。被論說雲。此閻浮提五百由旬之下有餓鬼界。被閻羅王領。是其正處。
又善生優婆塞經亦同此說。五百由旬之下有閻羅鬼王城。周匝四面七萬五千由旬。王領鬼衆于中止住。
又如五道苦經說。此之餓鬼。正住彼鐵圍兩山中間。故說偈言
鐵圍兩山間 不睹日月光
餓鬼聚其中 償其宿罪故
第二邊住處者。如婆沙論。說亦不定。有其二種。一有威德。二無威德。彼有威德者。住山谷。或住空中。或住海邊。皆有宮殿。果報過人。
彼無威德者。或依不淨糞穢而住。或依草木冢墓而止。或依屏廁故區而居。皆無舍宅。果報劣人。
又如論說。四天下中悉有鬼住。東西二方有威德鬼無威德鬼。于北方唯有威德鬼住。無有無威德鬼。以其報勝故如是。乃至忉利天中。亦有威德鬼神住。應彼諸天所驅使故。自上諸天更無住處。
故新翻婆沙論亦雲。四大天衆及叁十叁天中。唯有大威德鬼。與諸天衆。守門防邏。導從給使。
有說。于此贍部洲西有五百渚。兩行而住。于兩行渚中有五百城。二百五十城有威德鬼住。二百五十城無威德鬼住。
是故昔有轉輪王名爾彌。告禦者摩怛梨曰。吾欲遊觀。汝可引車從是道去。令我見諸有情受善惡果。時摩怛梨即如王教。引車從于二渚中過。
時王見彼有威德鬼。首冠華鬘身著天衣。食甘美食猶如天子。乘象馬車各各遊戲。見無威德鬼。頭發蓬亂裸形無衣。顔色枯悴以發自覆。執持瓦器而行乞丐。見已深信善惡業果。
問。鬼趣形狀雲何。
答。多分如人亦有傍者。或面似豬。或似種種余惡禽獸。如今壁上彩畫所作。
問。語言雲何。
答。劫初成時皆作聖語。後時隨處作種種言。或有說者。隨從何處命終生此。即作彼形即作彼語。評曰。不應作是說。若從無色界殁來生此趣。可無形無言耶。應作是說。隨所生處。言形亦爾。
叁、鬼神所住的地方
婆沙論說,餓鬼住在兩個地方,一個正,一個邊。第一、正住的地方,說起來也不一定。該論說閻浮提(即人類所謂的地球)五百由旬(一由旬有說四十裏,有說叁十裏)的下面,是餓鬼住的地方,由閻羅王統領,這是他們住得最集中的地方,叫做正住。
善生優婆塞經裏也這麼說,經上說,五百由旬的下面,有閻羅王的鬼城,這個鬼城四周圍有七萬五千由旬。閻羅王帶領鬼衆住在裏面。
五道苦經裏面說,餓鬼大多集中住在兩座鐵圍山的中間,所以有偈語是這麼形容他們的
兩座鐵圍山的中間 不能得見日月光芒
餓鬼聚集居住其中 以便償還宿世罪業
第二、邊住的地方,照婆沙論講,也是沒有一定的。邊住又分兩種,一種是有威德鬼的住處,一種是沒有威德鬼的住處。有威德鬼有的住在山谷裏,有的住在空中,有的住在海邊。他們都住在宮殿裏,比人住的還要好。
沒有威德之鬼,有的依附在不幹淨糞尿汙穢之處居住,有的依附草木墳墓居住,有的依附糞坑或廢墟居住,他們都沒有房屋舍宅可住,比人住的要差。
婆沙論又說,東勝神洲,南贍部洲(閻浮提),西牛貨洲,北俱盧洲,這四個洲都有鬼居住。東西兩個洲,住有威德及無威德兩種鬼。北洲只住有威德鬼,不住無威德鬼,因爲北洲的果報比較殊勝之故。甚至到忉利天中,都有有威德鬼神居住,因爲他們在天上要供諸天差遣辦事。忉利天之上的諸天,就沒有鬼神了。
新翻譯的婆沙論也說,四大天王天及叁十叁天(忉利天)中,只有大威德鬼。這些鬼替諸天衆守門,防衛,巡邏,引導客人,或供給使喚等。
也有的說,贍部洲的西邊,有五百個小洲,餓鬼分兩行住。在這兩行小洲中,有五百座城,其中二百五十城是有威德鬼的住處,二百五十城是無威德鬼的住處。
以前有位轉輪王,名叫爾彌,他告訴車夫摩怛梨說:“我想要四處遊觀一下,你駕車從這條路走,好讓我看看有情衆生造善造惡所受到的善惡果報。”于是車夫就按照國王的吩咐,駕車從二行小洲中間過。
這時轉輪王見到那些有威德鬼,頭上戴著華鬘、身上穿著天衣,吃的飲食十分甘美,好比諸天的天子,他們乘著大象拉的車,或馬拉的車,各自在玩各種的遊戲。而見到的無威德鬼則是頭發蓬亂,個個裸體無衣可穿,臉色憔悴,個個拿頭發來遮蓋自己的身體,手裏拿著陶瓦器皿,到處去行乞。轉輪王見到這兩極化的情形,深深相信造善或造惡,絕對會獲得快樂或痛苦的果報。
問:鬼到底長什麼樣子?
答:鬼大部分和人長得一樣,也有和畜生長得一樣的,有的臉像豬,或像其他種種凶惡的禽獸,就像現今牆壁上所畫的彩畫是一樣…
《法苑珠林(卷六)白話 (唐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