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1974年大會上決定真宗東西兩派統一舉行學術活動。1976年,龍谷大學早期的學術集刊《六條學報》(全卷又稱《龍谷學報》、《龍谷大學論叢》)由東京第一書房重新出版。該刊物于1899年創刊,至1921年共發行241期,是早年著名佛學者發表研究碩果的主要雜志。曹洞宗系的駒澤大學所屬研究所有宗教社會學研究所、禅研究所、曹洞宗宗學研究所,從事禅學、佛學、宗教心理學、生理學的研究,發行《宗學研究》等學術刊物。愛知學院大學設有禅研究所、宗教法製研究所。臨濟宗的花園大學有禅學研究會和禅文化研究所等,出版《禅學研究》、《禅文化研究所紀要》、《禅文化》學術刊物。淨土宗系的佛教大學設有“佛教大學學會”,定期召開學術研討會,發行《佛教大學研究紀要》、《佛教大學大學院紀要》、《人文學論集》、《社會學部論集》等學術刊物。日蓮宗的創價大學附屬研究所有“亞洲研究所”,發行《創大亞洲研究》。各研究所在進行佛學研究的同時也很注重國際間的學術交流。日本佛教宗立大學及研究所與臺灣、韓國、美國等名牌大學都保持著密切的學術聯系,經常舉辦各種學術研討會。隨著中日兩國的日益友好,日本與中國佛教界、學術界的交往也在不斷加深。
學校教育的發達及大學內研究所的設立無疑爲日本的佛學研究提供了有利的物質保障、創造了良好的學術環境。當今日本的佛學研究之所以繁盛不衰,這應該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叁、日本佛教教育對中國的啓示
中國近代曆史上也曾出現過佛教界辦學的高潮。1898年,張之洞著《勸學篇》,提議爲推進初等教育,解決教育經費之不足,將全國佛教寺院以及道教的大部分改爲學堂。1901年開始實施,1906年達到高潮。1900年代,中國佛教界對于佛教教育顯示了前所未有的關心,興起了創辦佛教學校的熱潮。1904年,湖南長沙的開福寺創建了“湖南僧學堂”,成爲中國近代最初的佛教學校。1905年,釋文希在揚州的天甯寺開設了僧尼普通中學。1907年,釋覺在北京開辦小學校,招收僧俗學徒。1908年,著名的禅僧敬安在浙江甯波創辦了僧衆小學校和民衆小學校。1908年,由楊文會在金陵刻經處創辦的祗垣精舍則爲這一時期佛教學校中最有組織,辦學宗旨最爲明確,同時教學也最爲新式和充實的佛教學校,其學員有許多後來成爲佛教界的中堅和領袖。1910年的秋天,後來在民國時期十分活躍的谛閑和月霞在南京創設了江蘇僧侶師範學堂。釋空塵也在河南信陽辦起了僧俗學校。然而,由于近代中國社會的戰亂動蕩,大多數學校都未能堅持下來。
新中國成立後,1953年中國成立各民族佛教徒的聯合愛國團體——中國佛教協會。此後即著手籌備創建全國最高的佛教教育機構,1956年9 月中國佛學院在北京法源寺成立,以培養“具有較高佛學知識,能開展佛學研究和寺廟管理人才”爲目標,設有專修班、本科班、研究班等各種形式,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佛教人才。此後即著手籌備創建全國最高的佛教教育機構,1956年9月中國佛學院在北京法源寺成立,以培養“具有較高佛學知識,能開展佛學研究和寺廟管理的人才”爲目標,設有專修班、本科班、研究生班等各種形式,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佛教人才。進入20世紀50年代後期,由于中國的政治路線發生偏差,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遭遇重大阻力,特別在使中國人民遭到嚴重劫難的“文革”中,佛教的正常活動得不到保障,中國佛教學院不得已停辦。直至1980年9月中國佛學院才得以恢複。
現在的佛教既要總結近代中國佛教教育的曆史經驗又要注意吸收國外的經驗。在教育體製及教學方法上日本的佛教教育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如日本具有完整的佛教教育製度,佛教教育可以從小抓起。日本僧侶資格的晉升、認證也非常嚴格,必須依靠教育和布教教化的成就方能取得。僧侶的資格首先是“律師”;隔幾年有了一定的成績再晉升爲“少僧都”;等到有了論文及經濟實力可以晉升爲“僧都”;隨著年齡的增長及其對本宗派貢獻的增多,才能晉升爲“僧正”;最高一級爲“大僧正”。這樣的晉升次序完全是依靠本人的資曆和才能。中國也應該建立佛教教育法規,建立穩定的教師隊伍。參照國家的教育製度,製定出一套佛教的教學大綱和計劃,實行嚴格的教師資格審定、考評晉級製度。另外,日本還有那麼多的佛教大學爲佛教研究源源不斷得培養人才,並成爲佛教研究的基地。而中國現在還沒有類似的佛教大學。創辦比現在高級佛教院校更高一級的佛教大學乃至包括佛教學科和其他人文學科在內的綜合性佛教大學的必要性是存在的。
新世紀的佛教教育應廣開大門,不僅僅局限在培養出家青年,應根據宗教信仰自由原則,注意吸納社會青年參加,以使更多的人能夠接受到佛教教育,從而實現“淨化人心,莊嚴世界”的理想,爲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注釋:
①杜繼文 主編:《佛教史》,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第324頁。
②日本的叁位書法名家:空海、嵯峨天皇、橘逸勢
③杜繼文 主編:《佛教史》,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第335頁。
④日本文部省:《學製百年史》。
⑤日本文部省的《日本教育史資料》。
⑥《兩岸第二屆佛教教育座談會佛教教育總務組座談紀要》,2003年9月8日。
⑦《佛教教育辭典》,1979年版。
⑧日本大學的學部相當于中國大學的系。
⑨短期大學相當于中國的大專。
⑩大學院相當于中國大學的研究生院。
《日本佛教教育初探(張玉姣)》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