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方興未艾的臺灣僧教育--臺灣解嚴後佛學院所崛起原因初探(何錦山)▪P4

  ..續本文上一頁

  14

  

  60

  

  5

  

  153

  

  1998

  

  49

  

  5

  

  22

  

  47

  

  2

  

  125

  

  1999

  

  48

  

  15

  

  43

  

  39

  

  2

  

  147

  

  合計

  

  574

  

  120

  

  203

  

  362

  

  119

  

  1378

  

  平均

  

  416

  

  88

  

  147

  

  263

  

  86

  

  100

  

  注:1分別院:臺北道場社教中心、法寶寺圖書館、福利監院室、信衆監室等。2文化單位:佛光出版社、普門雜志社、覺世旬刊社、人間福報等。3.教育單位:女衆學部教務、北海學部教務、英文佛學班教務、日文研習班等。4.事業單位:資訊中心、電視佛學院、佛光衛視、人間文教基金會、國際佛教促進會、社會教化處等。5海外單位:日本東京別院、佛香講堂、倫敦佛光寺、溫哥華禅淨中心等。

  再如香光尼衆佛學院的畢業生少部份赴美國、日本、英國及新西蘭攻讀學位、及在臺灣研究機構(如佛學研究所、宗教學研究所、成人教育研究所)進修深造外,更多畢業生從事以下七種工作:

  香光尼衆佛學院校友職業分布

  

  校友職業分布

  

  工作內容或性質

  

  寺院管理及弘化

  

  到各寺院服務,如擔任住持、監院、知客、書記、庫頭等執事,推動佛教成人教育工作。

  

  雜志編輯

  

  編排出版優質的佛教刊物,如香光莊嚴雜志社。

  

  佛教文化研究

  

  翻譯出版英、日文佛學、佛教社會學等著著作,並整理臺灣佛教的發展史及佛教與社會的互動情況,以傳達既能掌握佛教本質,又能回應時代的文化思想,如香光書鄉出版社。

  

  教育

  

  于本院、大專院校(如玄奘大學、美和技術管理學院、國立臺灣藝術學院)任教:或于佛學研究班(如紫竹林精舍、安慧學院、印儀學院、養慧學院、定慧學院等單位)擔任授課教師。

  

  電臺廣播

  

  製作、主持廣播節目,運用現代科技傳達有益社會人心的佛教文化,如安慧文教基金會電臺。

  

  圖書資訊服務

  

  提供佛教圖書館經營管理知能與資訊服務,如香光尼衆佛學院圖書館。

  

  社會福利

  

  參與青少年輔育院、觀護所輔導工作,如香光社會福利基金會。

  

  壽峰山光量學佛院畢業生出路有叁:1、留任學院,擔任教師;2、留任學院,或回各人常住擔任執事;3、由學院提供靜修環境,在解、行門二門中,繼續深究。華嚴專宗學院佛學研究所學生畢業後一般作以下安排:1、參與研究員專題寫作、教材編輯、教學、行政等工作;2、提供研究和獎助學金出國深造;3、安排至其他國內外分支道場,作教學、弘法等工作。各院所大都在畢業生畢業後選送海外深造方面不遺余力,僅如法光佛學院就有多人在海外攻讀博士學位,並有畢業生分別獲日本東京大學、英國牛津大學、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博士學位。畢業生的出路主要與臺灣佛教興盛而需要大量人才有關,但也與各佛學院所的積極關心、規劃、引導、推薦分不開的。

  

  

《方興未艾的臺灣僧教育--臺灣解嚴後佛學院所崛起原因初探(何錦山)》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