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60
5
153
1998
49
5
22
47
2
125
1999
48
15
43
39
2
147
合计
574
120
203
362
119
1378
平均
41.6%
8.8%
14.7%
26.3%
8.6%
100%
注:1分别院:台北道场社教中心、法宝寺图书馆、福利监院室、信众监室等。2文化单位:佛光出版社、普门杂志社、觉世旬刊社、人间福报等。3.教育单位:女众学部教务、北海学部教务、英文佛学班教务、日文研习班等。4.事业单位:资讯中心、电视佛学院、佛光卫视、人间文教基金会、国际佛教促进会、社会教化处等。5海外单位:日本东京别院、佛香讲堂、伦敦佛光寺、温哥华禅净中心等。
再如香光尼众佛学院的毕业生少部份赴美国、日本、英国及新西兰攻读学位、及在台湾研究机构(如佛学研究所、宗教学研究所、成人教育研究所)进修深造外,更多毕业生从事以下七种工作:
香光尼众佛学院校友职业分布
校友职业分布
| 工作内容或性质
|
寺院管理及弘化
| 到各寺院服务,如担任住持、监院、知客、书记、库头等执事,推动佛教成人教育工作。
|
杂志编辑
| 编排出版优质的佛教刊物,如香光庄严杂志社。
|
佛教文化研究
| 翻译出版英、日文佛学、佛教社会学等著著作,并整理台湾佛教的发展史及佛教与社会的互动情况,以传达既能掌握佛教本质,又能回应时代的文化思想,如香光书乡出版社。
|
教育
| 于本院、大专院校(如玄奘大学、美和技术管理学院、国立台湾艺术学院)任教:或于佛学研究班(如紫竹林精舍、安慧学院、印仪学院、养慧学院、定慧学院等单位)担任授课教师。
|
电台广播
| 制作、主持广播节目,运用现代科技传达有益社会人心的佛教文化,如安慧文教基金会电台。
|
图书资讯服务
| 提供佛教图书馆经营管理知能与资讯服务,如香光尼众佛学院图书馆。
|
社会福利
| 参与青少年辅育院、观护所辅导工作,如香光社会福利基金会。
|
寿峰山光量学佛院毕业生出路有三:1、留任学院,担任教师;2、留任学院,或回各人常住担任执事;3、由学院提供静修环境,在解、行门二门中,继续深究。华严专宗学院佛学研究所学生毕业后一般作以下安排:1、参与研究员专题写作、教材编辑、教学、行政等工作;2、提供研究和奖助学金出国深造;3、安排至其他国内外分支道场,作教学、弘法等工作。各院所大都在毕业生毕业后选送海外深造方面不遗余力,仅如法光佛学院就有多人在海外攻读博士学位,并有毕业生分别获日本东京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美国维吉尼亚大学博士学位。毕业生的出路主要与台湾佛教兴盛而需要大量人才有关,但也与各佛学院所的积极关心、规划、引导、推荐分不开的。
《方兴未艾的台湾僧教育--台湾解严后佛学院所崛起原因初探(何锦山)》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