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品 回向
龍欽巴大師說過:「不管修任何法門,前行、正行、結行缺一不可!」
「前行」「正行」的部份我們都已經圓滿了,今天晚上我們要講解「結行」的部份。
我們知道「要成佛必須具足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
* 前面「第一品」到「第八品」都是講解「集聚福德資糧」的部分。
* 而「第九品」則是「修智慧資糧」的法門。
這兩種資糧可以讓我們得到究竟佛果--> 法身和色身。但各位要知道:「即使你努力的修持前面的教法,但如果你缺少”回向”的助緣的話,那麼你還是無法究竟成佛!」
首先,我們要來探討的是「回向和發願有什麼差別?」
「回向」是要具功德的。
* 例如:你剛修完八關齋戒,或者布施、大禮拜...等等功課,你要將這個功德施于所有衆生,希望他們得到暫時的利益和究竟的快樂,這個就叫「回向」。
「發願」則是不需要功德的。
* 你可以隨時隨地的發願:「希望所有衆生早得佛果、希望衆生都能得到人天福報」等等。
* 所以「發願」之前,並不需要做善事。
* 而「回向」之前一定要做善事!
但不管怎麼說,缺少好的「回向」和「發願」會有很多過患。爲什麼呢?有四種「容易耗盡功德」的行爲:
1.不管你做過多少善事,如果你未將功德做回向的話,功德就很容易耗盡(消失精光)。「安忍品」說過:「若心有嗔恚,安樂不久住」。換句話說,爲什麼「一念嗔心起」會「火燒功德林」呢?這都是沒有「回向」的原故。
2.偏差的回向
--> 不論你修多少善法,如果你將所有的功德都回向自己的人天福報或「權勢欲」這種自私的範疇的話,當然功德也容易耗盡。
--> 要小心!很多惡魔就是因爲這種偏差的回向而轉生的。西藏有一種力量強大的惡魔:甲播,就是因爲他前生勤奮地修法,而沒有調伏自心所産生的。
3.炫耀自己所修的善法
--> 這種「傲慢心」和「名利心」也容易耗盡累積的功德。
4.讓別人産生後悔的心態
--> 例如: 別人精勤地持咒,或做大禮拜...等等善法,你卻在旁邊說風涼話、讓人退失信心。這當然對自己所集聚的功德也會有損。
以上就是耗盡功德的四種「因」。但如果你修了善法之後,都正確地做了「功德回向」的話,以上的過患就不會産生!
那麼「回向」有什麼功德呢?
1.可以使自己的功德增長
-->《智慧不盡經》中說:「回向的功德就像一滴水溶入大海一般,大海未幹之前,這滴功德永遠沒有完盡,直到成佛!」
2.不管修任何法都成爲成佛的因,不會很容易就耗盡。
-->「回向」的重點在哪裏呢?真心的放棄!任何利益都要毫不吝啬地布施給衆生,我們請佛菩薩替我們回向是可以的。但心態上要「放下」。
古印度有一個叫「揚巴堅」的地方,非常富庶。有一次他們邀請佛陀和阿羅漢們到他們的村莊來應供,就在應供的前一天晚上,很多餓鬼道的衆生來到在佛陀的面前,它們向佛陀請求說:「能不能將揚巴堅人供佛的功德回向給我們?」
佛陀問說:「爲什麼呢?」餓鬼答道:「我們是揚巴堅地區人民的祖先,現在因爲前世的業力轉生到餓鬼道中受苦!」
佛陀于是說:「明天你們到揚巴堅來,我會把功德回向給你們!」
餓鬼答道:「我們身形醜陋,所以不敢出現在人們的面前!」
佛陀回答說:「爲什麼做惡業的當時沒有羞愧心?爲什麼果報成熟了才來不好意思呢?如果你們來揚巴堅的話,我就將功德回向給你們,如果你們不來的話,那麼這個功德就無法回向給你們!」
所以餓鬼們只好硬著頭皮跟著佛陀到揚巴堅,善男信女們看到餓鬼們都嚇得想要逃走,于是佛陀就說:「不要害怕!這些餓鬼都是你們往生的親友,他們生前努力累積財物留下來供你們享用,他們生前不舍得吃、不舍得用、吝于布施...使得他們往生後轉生餓鬼道,你們的享用來自于他們的經營,你們供養的功德可以回向給他們嗎?」
揚巴堅的人民答應道:「當然可以!」所以佛陀就把功德回向給這些餓鬼衆生,使他們得到暫時的安樂。
因此,「回向」之前要先有放棄利益的心態!
一、總回向
1.造此入行論 所生諸福善 回願諸衆生 悉入菩薩行
寫作這部《入菩薩行》論所能獲得的一切福善功德,我願將它完全回向給所有的衆生,希望他們都加入菩薩六度的利生行列!
「回向」時,我們要觀想:
1 壇城上面,有很多的佛菩薩做爲我們的證人。
2 誰要「回向」呢?寂天菩薩是因講述這部論而做「回向」,我們則是探討這部論而「回向」。「回向」的人是我們。
3 爲誰「回向」呢?十方衆生、親戚朋友、冤親債主...希望他們都能得到快樂!這裏爲什麼說:「希望他們都加入菩薩六度的利生行列」而不直接希望他們得到佛的果位呢?因爲沒有因就沒有果,回向成佛的因,將來他們自自然然就可以成佛,回向「因」或回向「果」都是一樣的。
以上是關于回向的重點,接下來我們來學習寂天菩薩的回向:
二、別回向 (一)回向他利
1、回向世間衆生(1)總願離苦得樂
2.周遍諸方所 身心病苦者 願彼因吾福 得樂如大海
3.願彼盡輪回 終不失安樂 願彼皆獲得 菩薩相續樂
--> 無論在任何地方,所有一切身心遭受病苦的衆生,願他們因我的福德善業,獲得像大海一般廣闊的喜悅和安樂!
--> 願他們在輪回期間,始終不失「世間短暫的安樂」!
--> 也希望一切衆生都獲得「菩薩相續不斷」的無漏大樂!
--> 任何「有衆生的地方」就有「痛苦」!所以此時此刻,很多衆生都很痛苦,有的心靈痛苦、有的身體痛苦...不勝枚舉。所以我們發願:
--> 希望借由我探討《入行論》的功德能使他們得到安樂、
--> 願一切衆生遠離苦及苦因。
這種懷抱慈悲心的「回向」,功德是非常強大的。所以「回向」時,「慈悲心」不可或離。
以前,無著菩薩修彌勒佛時,因爲業力的關系使他十二年苦修而不得見果。後來也是由于他的慈悲心才得以面見彌勒本尊的。他因爲憐憫一只下半身長滿膿瘡卻猶對自己狂吠不已的母狗,想要爲它清理下半身的膿瘡和蛆,所以彎下腰用舌頭去顸那只母狗的下半身。就在此刻,彌勒菩薩顯現了,這是什麼原故呢?因爲他強烈的慈悲心使得所有的障礙都消失了,所以我們回向時絕對不要離開慈悲心!
什麼是「世間短暫的安樂」呢?
--> 世間享受五妙欲的快樂。
那麼什麼是「菩薩相續不斷的無漏大樂」呢?
不是借由身體的享受而得到的快樂。它是由于理解空性、了解心的本質之後,所獲得的快樂,也就是「永恒的快樂」。
(2)別願除惡趣苦 A.願除地獄苦
(A)自然除
4.願諸世間界 所有諸地獄 彼中衆有情 悉獲極樂喜
5.願彼寒獄暖 亦願菩薩雲 飄降無邊水 清涼炙熱苦
6.願彼劍葉林 悉成美樂園 鐵刺樹枝幹 鹹長如意枝
7.願獄成樂園 飾以鷗鵝雁 悅音美飛禽 芬芳大蓮池
8.願煨成寶聚 燒鐵成晶地 布畏衆合山 成佛無量宮
9.岩漿石兵器 悉成散花雨 刀兵相砍殺 化爲互投花
10.陷溺似火燃 無極大河衆 皮肉熔蝕盡 骨露水仙白
願彼因吾福 得獲妙色身 閑浴天池中 天女共悠遊
--> 在浩瀚無邊的宇宙中,種種深邃的地獄裏,願其中一切苦難的有情都因爲獲得極樂世界的安樂而歡喜!
願 「寒冰地獄」中受凍的有情都得到溫暖!
願 菩薩從廣大的福德資糧雲中飄下無邊的甘露雨水,清涼「灼熱地獄」有情的炙熱痛苦!
願 「刀劍地獄」中恐怖的劍葉樹林,都變成「帝釋天」賞心悅目的樂園!
願 其中鐵刺樹的樹幹,都長出如意寶樹的枝葉和珍果!
願 充滿各種恐怖惡鳥的「阿鼻地獄」變成樂園,其中點綴著水鷗、野雁、天鵝以及發出各種悅耳音聲的飛禽,和芳香四溢的廣大蓮花池!
願 「煨坑地獄」中炙熱的炭灰變成珍寶聚,灼燒地獄中燒燙的鐵板變成清涼的水晶地!
願「衆合地獄」中擠人成泥的衆合山,都化爲充滿如來的廣大供佛殿!
願「複活地獄」中墮落的岩漿、火石和刀箭,今後都變成令人喜悅的缤紛花雨!
願 其中以刀兵互相砍殺的戰鬥,從此都化成相互擲香花的遊戲!
「無極大河地獄」中的苦難有情,都沈溺在沸騰的強酸所形成的大河中,所有的皮肉都被熔蝕一空,露出水仙般白晰的枯骨,願他們因我行善修福的功德都能如願獲得美妙的天趣之身,悠閑地浸浴在清涼無比的天池裏,和天女們一起忘情地嬉遊!
「地獄」大略有十八種分類:八寒獄、八熱獄、獨一地獄、近邊獄。
「八熱地獄」周邊各有塘煨坑、爛屍泥、利刀原、劍葉林、鐵柱山等五個地獄。這五個地獄就是「近邊獄」。
「地獄衆生」大多由于「嗔恨心」轉生的。
而「貪欲」則讓衆生轉生「餓鬼道」。
「無知」讓衆生轉生畜生道。
「貪、嗔、癡」讓我們下墮叁惡道!這部份「大圓滿前行」說得很清楚,所以這裏我們就不再講了。
(B)因菩薩而除
11.雲何獄中隼 卒鹫頓生懼 誰有此妙力 除暗生歡喜
思已望空際 喜見金剛手 願以此欣喜 遠罪隨密迹
12.願獄有情見 香水拌花雨 自天迅飄降 熄滅熾獄火
安樂意喜足 心思何因緣 思時望空際 喜見聖觀音
13.願獄衆有情…
《《入菩薩行》講解 第十品 回向》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