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品 忏悔罪業
我們要如何由內心中産生這麼珍貴的菩提心呢?
有叁個次第--> 1前行 2正行 3結行
前行
就像:要迎請一位尊貴的貴賓或是「特別來賓」到我們佛堂來一樣,我們一定會事先整理和清潔佛堂。我們要讓「菩提心」從我們的心中産生出來,首先!就要清淨我們的內心。那清淨的方式有八種:1供養2頂禮3皈依4忏悔5隨喜6請轉*輪7請佛住世8回向
一、獻供叁寶
(一)目的與對象
1.爲持珍寶心 我今供如來 無垢妙法寶 佛子功德海
【講解】爲了修持珍貴的「願菩提心」及「行菩提心」,現在我真誠的供養:
* 諸佛如來
* 無垢的勝妙法寶-->大乘的「滅」「道」二谛 以及
* 功德廣大似海的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
佛法分爲「經教」和「證教」。
* 「經教」是經、律、論叁藏。
* 「證教」是戒、定、慧。
另一說「證教」是「滅」和「道」。佛法是對治「煩惱障」和「所知障」的,譬如說:家裏來了一個小偷,我們要把他趕出去,趕出去的方式是「道」,趕出去之後把門關好是「滅」,這是滅和道的差別。
(二) 獻供本身
* 只要是自己喜歡的東西都可以供養。
* 沒有什麼「可以」或「不可以供養」的分別。
* 佛菩薩並不需要我們供養。
* 供養只是爲了消除我們自己吝啬的心而已。
一個酒鬼認爲「酒」是世界上最好的東西,他供養酒也一樣有他的功德。
* 「供養」不能比多少、好壞、數量、質量上的差別,不要和別人比較而做出超過自己能力的供養。
* 佛法是無價之寶,好幾億的供養也不多。
* 但,只有一分錢的供養也不少。
* 「供養」不要有競爭的心態,我們常有的「怕輸心態」一定要舍掉。要用菩提心來回向給衆生。
我們要用廣大的心供養諸佛菩薩,這是大乘佛教的殊勝教法,用以打破我們狹隘的心。
記得!世間所有美好事物都可以用來供養。
好像說:在百貨公司裏看到美麗的珠寶、可愛的裝飾品、旅遊時看到美麗悅意的城市、壯麗的山河風景、清秀的美女隹人、帥氣的男孩、你的新衣服、吃飯之前的食物...等等。
所有我們身、口、意所接觸到的、所看見的、所聽見的、所聞到的、所感受到的一切人、事、物;我們「享用得到的」或「享用不到的」,「屬于我們」的或「不屬于我們」的人事物,只要能令我們産生喜悅的,都可以用「心」來供養。
吃飯之前,我們可以將還沒有放入口裏的食物先供養佛、菩薩,這樣一樣可以得到很多福報。佛菩薩沒有分別心,有分別心的是我們。我們可以依自己的意境供養,假如你真的認爲「糞便」是最好的東西,你也可以拿它來供養。
(1)供無主物
2.鮮花與珍果 種種諸良藥 世間珍寶物 悅意澄淨水
3.巍巍珍寶山 靜谧宜人林 花嚴妙寶樹 珍果垂枝樹
4.世間妙芳香 如意妙寶樹 自生諸莊稼 及余諸珍飾
5.蓮綴諸湖泊 悅吟美天鵝 浩瀚虛空界 一切無主物
6.意緣敬奉獻 牟尼諸佛子 祈請勝福田 悲愍納吾供
【講解】
* 所有叁千大千世界芬芳的鮮花及美味的珍果
* 種種上好的藥材
* 一切世間的珍貴寶物
* 令人歡喜的輕柔澄清的淨水
* 蘊藏寶物的山峰
* 遠離城市甯靜舒適的園林
* 點綴著绮麗花朵的珍妙寶樹
* 被果實壓垂了枝幹的果樹
* 天界和人間最芬芳的香氣,燃香、如意樹和寶樹
* 不必耕耘自然長成的莊稼
* 其他值得用來供養的各式各樣的珍貴飾物
* 點綴著種種蓮花的大大小小湖泊
* 湖中吟唱聲音非常悅耳的美麗天鵝
* 一切沒有主人的美好事物
我都用意識觀想來緣取,然後恭恭敬敬地供養諸佛菩薩們,祈請諸位慈悲的最勝福田愍念于我,並接受這份真誠的獻禮吧!
阿底峽尊者到西藏時說:「你們沒有累積福報,所以貧窮。你們雖然沒有什麼可供養的,但是西藏的水是最好的,你們只要以水供養諸佛菩薩就可以累積很多很多的福報。」
按印度八供是「水、水、花、香、燈、油、果、樂」,從那時候起西藏開始流行供水,直到今日。
7.福薄我貧窮 無余堪供財 祈求慈怙主 利我受此供
【講解】因爲我宿世(過去很多世)不曾修集福德,非常貧窮。沒有絲毫可資供養叁寶的財物。一心利他的慈悲怙主!請利益我,請您接納我這緣取自大自然的獻禮吧!
(2)供自身心
8.願以吾身心 恒獻佛佛子 懇請哀納受 我願爲尊仆
9.尊既慈攝護 利生無怯顧 遠罪淨身心 誓斷諸惡業
【講解】我願意將我全部的身心,永遠的奉獻給大悲的諸佛菩薩,祈請諸位尊勝大士完全的接納我。我願恭敬的做您們的仆人並依教奉行。既然獲得慈尊的接納與護念,我將在輪回中毫不畏懼的利益衆生,而且身心清淨,完全超脫一切宿罪,今後再也不造作任何惡業。
(3)供想像物 (注:用觀想供養)
(3.1)一般供養
10.馥郁一淨室 晶地亮瑩瑩 寶柱生悅意 珠蓋頻閃爍
11.備諸珍寶瓶 盛滿妙香水 洋溢美歌樂 請佛佛子浴
【講解】
* 觀想:在一間氣味芬芳的澡堂裏。
* 其中裝飾有:晶瑩閃亮的水晶地板,聳立著賞心悅目的鑲寶石柱。
* 高懸著閃爍耀眼的珍珠華蓋。
* 設置了許多美好的寶瓶,盛滿令人喜悅的香水。
* 洋溢著種種優雅的歌聲。
* 然後,祈請如來菩薩一尊尊地來這裏沐浴。
(我們也可以觀想最現代化、最豪華、設施最完善的浴室來供養)。
12.香薰極潔淨 浴巾拭其身 拭已複獻上 香極妙色衣
13.亦以細柔服 最勝莊嚴物 莊嚴普賢尊 文殊觀自在
【講解】
* 沐浴完畢,即用妙香薰製而且極其乾淨、世間最好的浴巾(毛巾)擦幹他們的身體。
* 然後再向他們敬上最香、最好和顔色最莊嚴的衣服。
* 同時,也用種種質地細柔的衣服,和各種最美好的裝飾莊嚴普賢、
彌勒、文殊與觀自在菩薩等聖衆。
14.香遍叁千界 妙香塗敷彼 猶如純鏈金 發光諸佛身
15.于諸勝供處 供以香蓮花 曼陀青蓮花 及諸妙花缦
16.亦獻最勝香 香溢結香雲 複獻諸神馐 種種妙飲食
【講解】
叁千大千世界:根據《俱舍論》記載:
* 四大州 --> 東勝神州、南瞻部州、西牛賀州、北俱盧州
* 一個世界 --> 四大州及八小州、須彌山、日、月、鐵圍山
* 小千世界 --> 一千個這樣的世界
* 中千世界 --> 一千個「小千世界」
* 大千世界 --> 一千個「中千世界」或稱爲「叁千或叁千大千世界」
根據上述計算叁千世界有十億個「世界」之大。
(也就是等于:一個世界x 1000 x 1000 x 1000)。
我觀想:用「叁千大千世界」的奇香,均勻地敷抹在諸佛的身上。佛陀就好像擦拭乾淨的純金,閃閃發光明耀照人。也向諸佛菩薩獻上最好的香,使益人的香氣四處彌漫,結成香雲,又獻上各種神馐(只有天上才有的美食,也就是最好的食物、第一美味)及種種美好的飲食。
17.亦獻金蓮花 齊列珍寶燈 香敷地面上 散布悅意花
18.廣廈揚贊歌 懸珠耀光澤 嚴空無量飾 亦獻大悲主
【講解】
* 也獻上排列整齊的金蓮花所裝飾而成的珍寶花燈。
* 並在用香敷抹過的平坦地面上,散布可愛的花朵。
* 無限寬廣的宮殿中洋溢著悅耳的贊歌。
* 懸垂的珍珠寶飾閃耀著亮麗的光澤。
* 虛空中無量的飾物,也是獻給本性具足大悲的佛菩薩。
19.金柄撐寶傘 周邊綴美飾 形妙極莊嚴 常展供諸佛
20.別此亦獻供 悅耳美歌樂 願息有情苦 樂雲常住留
21.惟願珍寶花 如雨續降淋 一切妙法寶 靈塔佛身前
【講解】
* 金柄撐起「鑲著珍寶」的莊嚴傘蓋,周邊點綴著令人喜悅的飾物,
形狀巧妙!看起來極爲華麗。
* 我要常常撐起這種傘蓋獻給諸佛。
* 此外,我還要獻上最殊勝的樂器和贊歌,但願悅耳的笙歌交響成旋律優美的樂雲,隨處消除有情的憂愁和苦惱,並且經常飄臨在諸佛聖衆的面前。
* 願珍珠、瑰寶、花朵等供物,如雨一般相續不斷降淋、飄落在一切
勝妙的叁藏法寶上,以及佛塔和雕塑繪製的佛身上面!
* 「傘蓋」的意義是遮住「貪」「嗔」「癡」
* 「舍利塔」是代表佛的「意」
* 「佛像」是代表佛的「身」
* 「佛經」代表佛的「語」
我們聞思《入菩薩行》重點要把握住,不要一邊聽一邊漏,不然越到後面就會越顯得困難。
講解《入菩薩行》有「題義」和「論義」兩個主題。
「題義」我們前面已經講過了,「論義」有如何進入這部論的方法和「論」本身。
如何進入這部論的方法
前面講過是由寂天菩薩的「禮敬」「自謙」和「誓願」。
現在講解「論義本身」,進入論義本身的方法也分叁方面:
1.身體上
我們在身體上必須具備「十八暇滿」的人身才能修學菩薩道。
2.心態上
我們在心態上要清清楚楚了解「菩提心的功德和利益」,如果我們不是很清楚地了解「菩提心的功德和利益」的話,那就會因爲缺乏信心而較容易退轉,所以「第一品」講解的都是菩提心的功德和利益。
3.行爲上
在行爲上,我們要以「迎接貴賓時清潔廳堂」的心情來迎接菩提心安住到我們的心中。
我們首先要累積福報,有了福…
《《入菩薩行》講解 第二品 忏悔罪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