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六祖壇經(11)▪P2

  ..續本文上一頁草木一樣的不動的,那麼就跟無情一樣的不動,沒有作用。所以如果你修這個不動的真如本性,換一個角度來說,你若是修真如不動的本性,那麼就跟無情的不動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知見二個角度都可以講。【若覓真不動,】注意!如果你要找到真正的本性,那個如如不動的本性,【動上有不動,】把筆拿起來,動上就是一切外在的假相,有不動,就是本性當下就是不動的東西。所以動上有不動就是說,若覓真不動,如果你要找你真正的清淨心,本性的東西,你在一切外相現實的社會當中,你當下就是有空性的本性在其中,不動就是我們的本性,這句就是要這樣解釋,所以要解釋清楚,要搞清楚。所以動上有不動,表示說,一切動態的東西,當下解釋有如如不動的本性。【不動是不動,完全無佛種。】那麼現在這二個字“不動”是指無情的東西,不動這是不能成佛,不能成佛,當然這是禅宗的講法啦,唯識解釋不一樣了,唯識: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唯識轉識成智,那麼一切物質現象都是由心轉變而成的,所以無情也可以成佛,所以禅宗跟唯識宗不一樣,不可以混淆。【能善分別相,第一義不動,】你若是能用清淨心,能夠好好的去分別,而不作分別想,第一義的中道道理,你就不動。【但作如此見,即是真如用。報諸學道人,努力須用意,】努力,認真,要好好的用這個意。【莫于大乘門,】你不要于大乘頓悟法門,【卻執生死智。若言下相應,】也就是大悟,言下大悟,【即共論佛義,】即共論佛義。【若實不相應,合掌令歡喜。】這四句要劃線,這是最了不起的修養,若言下相應,即共論佛義。在座諸位!你今天若是要學佛,這句話你要好好的記起來,那麼你就沒有敵人。若實在不相應,就是說那個人他就表示佛教徒,你硬要把他塞進這個佛教的觀念,那麼他就會叛逆、他會抗拒,這樣對我對他都不好,所以這句話我覺得很好、很有修養,若言下相應,好好的跟他討論佛的道理,若實在不相應呢?合掌令歡喜,不要給他漏氣,就是這樣子。【此宗本無诤,诤即失道意,】我們這個頓悟入道要門,這種東西,六祖所說的道理,本來就是無诤,爲什麼無诤?因爲不值得诤,一切法無相的東西,不值得這樣诤,你诤,你誰贏也是一樣,不贏。诤即失道意。所以【執逆诤法門,】“執”就是固執,【逆】就是違逆,【诤】就是爭論,固執自己的意見,違背了真理,又在那邊爭論這個法門。【自性入生死。】【此宗本無诤,诤即失道意,執逆诤法門,自性入生死。】對六祖實在是五體投地,實在是佛,真的是佛,佛來!【時徒衆聞說偈已,普皆作禮。】【並體師意,各各攝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師不久住世,】【法海上座】上座,法海聽到後還是會哭,可憐!法海,我們這裏也有一位,六祖門人有的法號,我們這裏也有。【再拜問曰:】【和尚入滅之後,衣法當付何人?】【師曰:】六祖說:【吾于大梵寺說法,以至于今,抄錄流行,】把我過去到今天所說的抄起來,流行稱爲:【目曰法實壇經。】<法寶壇經>【汝等守護,處相傳授,度諸群生。】【但依此說,是名正法。】【今爲汝等說法,不付其衣。】現在不再傳祖師衣了,等一下因爲傳衣下來,爲了那件衣服門爭,又有人要被殺了,命在懸絲,命如懸絲,對不對,像現在,想要祖師衣,人家若是告訴我:慧律法是由你得到祖師衣。有誰要我就馬上給他,我就買一件給他。現在要衣很簡單,一件幾百元而已,買給你!【蓋爲汝等信根淳熟,】這個淳就是我們純純的【純】,純熟。【決定無疑,堪任大事。】【然擄先祖達磨大師付授偈意,】【衣不合傳】,不能再傳下去,不需要傳,傳下去爲衣缽門爭。付授偈意,【偈曰:吾本來茲土,】我來到中土,也就是說他來降生,當然他是佛再來的。【傳法救迷情,】我來傳法救衆生。【一花開五葉,】就是六祖一人,開五葉就是將來分五大宗派,禅宗的五大宗派,叫做五葉。什麼曹洞宗啊、雲門宗、爲仰宗等等,臨濟宗啊,那麼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自然就成。【師複曰:諸善知識!】【汝等各各淨心,聽吾說法。】【汝等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無一物而能建立。】意思就是說:六根、六塵、六識,都是無一物,【皆是本心生萬種法。】看你的心怎麼作用。【故經雲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意思就是說,看你的念頭怎麼想啦。所以我才一直告訴諸位,什麼事情要往好的一方面去想,早就對你說得很清楚了,任何事情你都要往好的一方面的角度去想,你的煩惱都會減少,【若欲成就種智,】你若想成就一切種智,種智就是佛智,你想要成就一切種智,就是佛智,【須達一相叁昧一行叁昧。】【若于一切處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舍,】【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利益成壞,就是說一切都用平淡去處理,你的心境就慢慢一直升華,因爲你不會被這個外境所束縛嘛,你就【安閑恬靜,】安閑就是無事,所以就像廣欽老和尚說的:不來亦不去,沒有事。完全沒事,安閑恬靜,你就能清淨無爲,完全沒有事。【虛融澹泊,】虛融的意思就是融一切法,虛就像虛空,虛空就可以融,就是混合的意思,融就是混合,虛空不必去破壞一切相,可以容一切的相,容天容地,容天容地,容這個光,容這個暗,明暗、男女、老幼,虛融,虛可以融一切。澹泊,爲什麼澹泊?一切法不可得,不無原則要去追求,放下就有無量無邊的智慧,澹泊名利,所以我才告訴諸位,我們今天學佛人的偉大,就是說會趕緊利用時間做功德,像師父現在成立這個錄音帶基金會,絕對能救很多人,救度無量無邊的衆生,無量無邊!譬如說有一些團體當中經費缺乏,來!一次送四箱、五箱一百套放在那裏,你看能度多少衆生?不計其數!我這一生能來出家,我非常安慰,能夠使佛教興盛,包括犧牲我的生命都在所不辭,百年之後也得死啊,我常常問我自己:你慧律法師你不替佛教做一些事,也是替自己做事,那你來做什麼?所以有些人講欽師父:師父你發大心!我也覺得很好笑,那本來就是我要做的工作,那有什麼發不發大心?不然我問你:我要做什麼?我問你:宗教家你要做什麼?整天去買錄音帶,一百,一百這樣賺錢嗎?不然要做什麼,我賺那麼多錢做什麼?叁餐也已經能溫飽了。我也常常告訴徒弟,你若是從現在開始都不講經不化緣,一生也不愁吃穿,你相不相信?不愁吃穿,我只管自己修行,你會讓我餓死嗎?你也不可能讓我餓死啊,對不對?何必每天這麼辛苦,腸炎、腹瀉、嘔吐,就是一定要講經說法,對不對,雖然一切都是假相,如夢幻泡影,但是要如夢幻泡影裏面做佛事,你就是要做佛事啊,佛事就是弘法利生,這樣才有意義。所以我告訴你,人到臨命終值得留戀的地方,等到你人臨命終的時候,這一生你用十分鍾,你就可以回想你今生今世的一切,你留下能夠懷念的沒有兩件事情,沒有一件事情,唯有留德,盡心盡力,我將死時我也能說:我很安慰了,我影響整個佛教對不對?我盡心盡力。不過也不要有這種觀念,只是說以世間法的語言來說就是說:我已經很安慰了。人的一生當中,能夠遇上有機會來做有德行的東西,這也要有因緣,也要有因緣。所以你摸摸我們自己的良心,你叁餐溫飽,好好的過日子,那麼剩下這麼多錢,你要做什麼?你冷靜,你要做什麼?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德,德行,德行,這樣才有意義,到我們百年之後,我們也能說:我這一生做了很多有意義的工作。這樣才有一個懷念,不然這個身體要做什麼?做骨頭標本嗎?所以【此名一相叁昧。】所到之處都沒有愛恨、取舍,這叫做一相叁昧。【若于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一直心就是通達本性。這個直心不是說別人無知的時候我與他,而自認爲有直心,我爲人很直心啊。把脾氣壞叫做直心,你錯了!那個叫做行動,不叫做直心,那叫無知,不叫直心。直心叫做通達本性,沒有扭曲、錯覺、誤會的東西,意識型態會扭曲跟錯覺跟誤會啊,本性不會啊,本性有大智慧啊,所以沒有扭曲叫做直心,那麼沒有扭曲,那就是本性才沒有扭曲,對不對?只有本性才不會扭曲一切事相。不動道場,【不動道場,真成淨土,】所以【此名一行叁昧。】【若人具二叁昧,】這都是由一相叁昧、一行叁昧而來。所以說如果有人具二叁昧,就如地有種。【如地有種,含藏長養,】因爲一行叁昧、一相叁昧,可以開展無量的叁昧。所以說不管二種叁昧、叁種叁昧,那個就象地有種子一樣,有無量無邊的叁昧就可以産生,叫含藏長養。【成熟其寶。】意思就是說你若是修一相叁昧、一行叁昧,所以叁昧統統具足,這句話就是這樣的意思。就象地有種子,一切都能生長。【一相一行,】也就是一相叁昧跟一行叁昧,這叫做一相一行。【亦複如是。】【我今說法,猶如時雨普潤大地。】普潤大地,就象下雨一樣滋潤大地。【汝等佛性,譬諸種子,遇茲沾洽,】那個【洽】也是跟【沾】的意思一樣,滋潤,滋潤的意思,大地滋潤,種子就可以開花結果。【悉得發生。承吾旨者,決獲菩提。依吾行者,定證妙果。】【聽吾偈曰:】所以我才一直鼓勵諸位,你要誦《六祖壇經》一千遍,那就不得了了,然後認真念佛。【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頓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解釋一下,我們的本性含種種得法,種種的智慧。普雨悉皆萌,萌就是發芽,下雨後普受滋潤,它現在就會發芽。你若是頓悟花情已,頓悟花情就是說這個無情的東西,花情,春觀百花間,秋睹黃葉落。悟到什麼?悟到生滅,當體就是空,沒有所謂的生滅,所以說頓悟花情已,那叫聲色無邊,般若無邊的意思,你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花,或者是一切衆生,一切的有情,或者是無情,花是無情嘛,情是有情嘛,你若是悟到有情、無情的當下一切的真正的情形,這句話也能解釋成,如果你看到一朵花,對花的真相當下悟…

《六祖壇經(11)》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六祖壇經(10)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