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那個寺廟就是大曼荼羅,寺廟諸佛和寺廟裏的一切組成大曼荼羅,所供的大雄寶殿也是曼荼羅,大雄寶殿裏的主尊一般是釋迦牟尼佛,他手裏托個缽子,那個缽叫叁耶曼荼羅。叁昧耶是什麼意思?就是平等本誓,平等本來的誓願。缽是表示釋迦牟尼的法的,釋迦牟尼的法就在缽上表現出來,釋迦佛發的本來誓願,即和衆生一樣的平等誓願用一個法器——缽來體現,所以缽就是叁昧耶曼荼羅。釋迦牟尼所說的法變成了叁藏十二部經,叁藏十二部經就是曼荼羅。大雄寶殿在做法會,法會按儀軌在做叫法曼荼羅,你磕頭頂禮也叫法曼荼羅。你正磕頭,正在做法會,正在做正在動的時候叫羯曼荼羅,再比如我們這個講堂教室是大曼荼羅,包括講者聽者在內都是大曼荼羅,因爲講課,主講的人他在怎麼樣表示呢?比如,我拿粉筆在寫,表示我在講,粉筆就是我的叁昧耶曼荼羅。我講什麼,講東密,我講的內容就是我們現前的法曼荼羅。我正在講是羯摩曼荼羅,羯摩是動作。所以密宗把任何去何從事物、任何形象都可以歸成曼荼羅,善法可以是曼荼羅,魔法也可以是曼荼曼。什麼叫曼荼羅?輪圓俱足叫曼荼羅。象輪子一樣,轉起來,所有的東西都在裏頭,輪圓俱足。舉個反面的例子,比如說抽鴉片煙的人,睡在屋裏的大煙炕上,組成大曼荼羅;用來吸鴉片的煙槍,就是他的叁昧耶曼荼羅;他曉得怎樣用火調鴉片就是法曼荼羅;他呼噜呼噜地抽就是羯摩曼荼羅。那你說抽鴉片的人不也在修密宗啊?哎,但是他那個曼荼羅結果使他成爲鴉片鬼。
所以密宗以四種曼荼羅來體現萬事萬物的形相。任何事物都可以用四種曼荼羅表示。一個法門哪一尊的法是哪一尊的曼荼羅。觀音法是觀音的曼荼羅,文殊的法是文殊的曼荼羅。比如釋迦牟尼他左邊文殊、右邊普賢,代表講大乘法的曼荼羅,左邊阿難、右邊迦葉是講小乘法的曼荼羅,不過不完整,而密教曼荼羅是輪圓具足的。
曼荼羅又翻譯爲“壇場”。
這是密宗從萬事萬物相上來講的。對萬事萬物的用來講就是這麼一句話:“叁密加持速疾顯”。
什麼叫叁密?我們身口意是叁業,身造之業、口造之業、意造之業。佛也有身口意,但他的身口意不是業,因爲他的業是功德,所以叫密。衆生本來跟佛一樣,衆生就是佛,所以佛具有叁密,衆生也具有密。衆生的叁密有有相叁密,又有無相叁密。
學密怎麼樣感應佛?就是通過叁密來跟佛求得加持、求得感應。佛跟衆生一樣都有身口意,所以佛把叁密加給衆生,衆生持佛的叁密,成爲加持。打個比方,大日如來就象佛日,衆生的心就象水一樣,日頭的影子映到衆生心水裏,叫“加”,衆生的心水,衆生心的本體能感到佛日之光的映攝,叫“持”。密教的特點,其法門的殊勝,就在于加持。
爲什麼能加持?六大無礙。佛是六大所成,衆生也是六大所成,六大無礙,所以心佛衆生叁無差別,生佛平等,即佛跟衆生是平等的,如此衆生跟佛可以加持,可以感應。
怎麼來加持,怎麼來感應呢?就我們衆生來說,就是要把叁業轉成叁密。把口業轉成口密,把身業轉成身密,把意業轉成意密。怎麼個轉法?密教告訴你轉法,也就是密法:身結手印即身密,口念咒語即口密,意做觀想即意密,通過身口意的叁密來跟大日如來法身佛相感應。這感應只要你得法,很快的,所以叫“叁密加持速疾顯”。速、疾、顯、叁個字叁個作用,快得很,因爲密宗是講即身成佛的。
我們講過,如來禅是轉識成智而成佛,祖師禅是明心見性——就那個心的本體而覺悟而成佛,而密宗是即身成佛,就是肉身成佛,並不是另外再搞個什麼身體,就是我們的肉體、肉報身成佛,所以叫即身成佛。爲什麼能即身成佛?因爲“六大無礙,四曼不離,叁密瑜伽,”能夠即身成佛。六大講體,四曼講相,叁密講用,這就是密宗對性、法相、和法的作用的基本分析。
前面講真言宗、密教法門所依據的根本經典是《大日經》、《金剛頂經》,那麼這兩部經哪裏來的呢?是龍樹菩薩用七粒白芥子打開南天的鐵塔,才取出了密部經典《大日經》和《金剛頂經》,等于《華嚴經》是從龍宮裏取出來的一樣。
密宗所尊奉的本尊、佛、菩薩很多,所有的佛,不管哪一方,東南西北……總括起來成爲一尊,這一尊佛可以代表所有的佛,這一尊佛就叫毗盧遮那佛,譯成中文叫大日如來,也叫遍照金剛。大日如來的光明是普遍照滿一切。毗盧遮那的意思是光明遍照,有兩層含義:一方面除暗通明,沒有黑暗,是通明的;另一方面是總務承辦,所有事他都幫你辦好。大日如來是不是我們星球上所講的太陽?太陽不過是他的等流身,但是可以比喻一下,你看我們現在一切都是太陽能變化的結果,不過更重要的是,太陽只能照一面,不能照兩面,我們是白天,地球對面就是黑夜,不能遍照,而大日如來是遍照,而且他照的光是無生滅的。大日如來是法身佛,是密宗所依據的最根本的本尊,等于我們顯教的本師是釋迦牟尼佛,顯教講的佛很多,但這個世界的本師是釋迦牟尼;密宗講的本尊很多,但代表所有諸佛德行的一個本尊就是大日如來。
密宗的法門我剛才講了是兩部:金剛部、胎藏部。,金剛有兩個意思:一個堅固,永不變壞;一個利用,無堅不催。胎藏:含藏隱伏,等于胎兒在母體娘胎裏一樣,隱伏著。它們包含的兩個法,就我們身體來說,一個代表我們肉體——胎藏,一個代表我們的精神——金剛。
密宗的法門都是講當相即道,即事而真。關于法相不是講了四大曼荼羅嗎,當相,就是疲道!即事,就是真的!他所說的法,他結手印,他做觀想,如果他如理如法那樣做了,他要求的感應一定要來,沒有假的,就是當相即道即事而真。密宗修法都要求得悉地,悉地就是成就。有加就有持,有感就必有應。如果說修那個法沒有成就,沒有悉地,要麼這個法沒得到傳承,要麼修得不如法,沒有如理如量,如果真得到傳授又如法如量,必得成就,必成悉地!當相即道,即事而真。所以結個手印不是好玩的,結手印是真的,它表的法要起作用的。念一句真言,不是好玩笑的,不是隨便哼啊哈的就靈了,就感應了,它是有真實修行的。做觀想也是如此。所以“叁密加持速疾顯”呐。
金胎這兩部法門又分爲一個叁部和一個五部。先說什麼叫金剛部,什麼叫胎藏部,就是先金後胎,先是金剛界後是胎藏界,金剛界是因門,胎藏界是果門,胎藏界法門是從果向因,是本覺,這個法門是利他的;金剛界法門是從因向果,是始覺,是自利的。胎藏界是從果向因,佛的果向因地流,他是本覺,所以是化他的,已經成功了、成佛了嘛,來度衆生的,所以從果向因。而金剛界是從因到果,從菩薩地修到果地,所以他是始覺,自己內證的法門,這是金胎兩部大法的區別,所以胎藏界是化他,而金剛界是自修內證。
胎藏界化他,就立了叁部:蓮花部,金剛部,佛部。蓮花部表示大悲,金剛部表示大智,佛部表示大定。這是胎藏界叁部。金剛界爲自己的修證立了五部:蓮花部,金剛部,佛部,寶部,羯摩部,這麼五部。金剛界是內證自利,胎藏界是化他利他,胎藏界代表身體,金剛界代表精神。
這樣由金剛界五部衍爲金剛界九會曼荼羅,九會不詳細講了,簡單說一下:
第一會——成身會——根本會
第二全——叁昧耶會
第叁會——羯摩會——微細會
第四會——供養會
第五會——四印地——五智會
金剛界九會| 第六會——一印會
第七會——理趣會——普賢會
第八會——降叁世羯摩會
第九會——降叁世叁昧耶會
前五會是以大日如來爲中臺,就是在一個曼荼羅裏,大日如來坐在中間稱爲中臺。前五會表示顯因即果,再加上第六會,表示大日如來的自性輪身。第八、九兩會是大日如來的教令輪身。金剛界的曼荼羅九會每一會有這一會的佛、菩薩和人,每一會表示一個法,所以金剛界曼荼羅九會一共有1461尊。這是金剛界的曼荼羅。
胎藏界是十叁個院。第一院中臺八葉院,大日如來在中臺。中臺八葉蓮花就是我們人的心髒,肉團心,而不是思想,就是心髒這個器官。密教不是即身成佛嗎,就是修肉團心,不象禅宗修的法性,具體來講中臺八葉蓮花就是表示我們的肉團心。
中臺八葉院如圖:上方遍知,北方觀音,南方金剛手,下方持明;上方釋迦,南方除蓋障,北方地藏,下方虛空;上方文殊,下方蘇悉地;外方金剛部院四大護院。
這十叁院這些加在一起一共414個本尊。414個本尊就是表示我們身體的414個法門。金剛界1461尊表示我們精神上的1461個法門。一個本尊一個法門,在金剛界成九會,在胎藏界成十叁院。
第四句,“不舍肉身證覺位”,後面再講。
我再說一點,我們前面講的祖師禅、如來禅都是顯教的禅,而密教修的禅是秘密禅。密教修禅定,其身密大約和顯教的觀色相當,口密和顯教的觀息相當,意密和顯教的觀心相當。但顯教只證到我們人身的色心空的體,而密教不但要證得色心空的體。而且要顯出色心不空的用,所以顯、密教在禅門上有大差別。顯教入定是入因地的定,密教入定是入果地的定,比如大日如來叁摩地,入的是佛的定。法華叁昧、楞嚴叁昧等等顯教的叁昧,有菩薩的定,當然也有佛的定,但那個佛是報身佛,而密教是入果地定,特別是入法身佛的定,所以顯、密教在定的境界上也有差別。密宗的觀法重點是佛和衆生無差無別、生佛一致而修,而顯教是佛跟衆生相對而修,這又是秘密禅和顯教禅的大的差異。我們講了叁種禅,秘密禅和顯教的禅不同的地方在這裏。
但是我要說一下,所有的佛法都是一味,沒有酸甜苦辣,要酸都是酸,要苦都是苦,要辣都是辣,是合和的。因爲是一味,不要因爲我剛才這樣一說,唉呀,你密教的法高了,顯的我不學,我學密了。可恰恰前天講了,惠能是在神秀的那個基礎上才到尖的,密教亦複如此,你在顯教的基礎上…
《東密與藏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