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圓滿龍欽心髓前行引導儀軌 講記 下篇 不共同內前行 第二講 發菩提心 上▪P2

  ..續本文上一頁生情況。喇嘛說她本來投生爲餓鬼,但是因家人超度的緣故,投生爲這家的一頭有一只彎角的牛。後來,這只牛又轉生爲這家一頭白尾巴的牛,而這只牛前兩天剛被賣掉。那人說確實有這回事。

   喇嘛仁波切有一位新龍的弟子叫阿格南卓,他的兄弟殺死了一個人。後來阿格南卓回家的時候,示現被雷擊而圓寂。他圓寂以後就轉生爲被殺的這家人中的兒子。當時雖經過很長時間調解,兩家的仇恨仍然很深。後來,兩家都去拜谒喇嘛仁波切,喇嘛仁波切爲他們兩家宣講了此中的因果,才消除了彼此的仇恨。

   就拿我來說吧,可能也是往昔的業緣吧,我小的時候有幾家親戚不喜歡我們,更不承認我是活佛。而現在呢,如果別人敢說我不是活佛,往昔的這些親戚跟他們打架的心都有……漢地也有不少母親含辛茹苦將孩子養大,孩子成人後反視母如仇。可見怨親不定。

   對于發心的偈子要好好圓滿念誦十萬遍。在念的時候也要同時觀想皈依境。座上觀想自己右側爲怨敵,左側爲親友,觀修怨親無常。首先觀想一切有情父母皆不止一次做過吾等父母。如今即便現世怨敵往昔于我亦具無量生養恩德,縱然現世作爲仇敵對我百般加害,亦乃自己往昔業力所招感,如此逆境乃令我認識輪回痛苦本性之助緣,于我具出世間大恩德。相反,世間父母不論往昔抑或我現世,均于我具大恩,然與此同時,現世眷屬亦爲我等趣入佛門、修行之羁絆,站在出世間角度,反爲怨敵……如是觀修怨親無定。

   然如前述,無論怨親,一切有情皆爲我母,不僅賜予我生身、賜命、施財、教授之世間恩德,而且我獲得十八種暇滿人身修持正法,亦無不來自于母親的恩德。如今對我有如此重恩的母親于無明中顛倒善惡取舍,漂泊輪回孤苦無依,我一定要誓救母親于苦海,置于究竟安樂地。

   座上先從自己親生父母、眷屬逐步觀修,臨收座時,對一切有情無有親怨、貪嗔,平等觀成中等的對境。此乃修舍無量心。

   觀修過程中,心漸疲憊,不想繼續觀修時,過去的妄念不追隨,未來的希求不迎接,現在的分別念不持續,于無有改造中悠然安住,此即舍等持。

   再次起心動念時,複如前觀察、安住交替修持。

   座下護持

   座下,再針對有貪心、嗔心、有爭論的有情,以四相聯護持舍心。

   第一與發願相聯:願他們恒時遠離貪嗔之心。

   第二與希求心相聯:如果他們能遠離貪嗔之心該多好啊!

   第叁與立誓相聯:我一定要使他們遠離貪嗔之心!

   具足以上這叁種相聯。第四祈禱:爲實現以上願望虔誠祈禱叁寶。

   反反複複觀修。

   ②無緣舍心

   修持有緣舍心之後,修無緣的舍心。如堪布昂瓊仁波切于《前行備忘錄》中曰:“自他的身體可分成微塵,心刹那間生滅,不會停留到第二刹那,在勝義中自性不成立,名言中在一切皆非的空性中緣起不滅,對空性和緣起不滅平等引生定解,在不加改造的狀態中安住,這是生起勝觀的方便法。”

   如是座上精勤觀修,座下謹慎護持,視一切有情皆爲父母,生起親怨自他平等,斷除貪嗔之心,而生起饒益心之定解。

   (2)慈無量心

   依舍心息滅貪嗔之後,應以平等心觀待一切有情父母而修慈心。

   ①有緣的慈心

   座上觀修

   入座之初,可以針對具體對境進行觀修。如直接觀想自己親生母親栩栩如生地呈現在眼前,思維:知母——這位母親不止一次做過我的母親;念恩——母親曆盡十月懷胎之苦、分娩劇痛,把我生下來;是母親,滿懷生子的喜悅令弱不禁風的我活了下來,並且教授我世間知識,盡己所能賜予我一切生活資具。如今,我能值遇具德上師,修行大乘教法,全賴母親賜予十八種暇滿人身和修行資具。如是生身、賜命、施財、世間教授等世間恩德及出世間恩德,我當如何回報?母親何所求?無非是片刻乃至永恒的安樂,從夏日的涼風到冬日的暖陽,從世間衣食具足到未來永恒的幸福,無不是母親所期許的。然母親惜被無明遮蔽,求樂卻造苦因,感受諸苦。以此不具樂因及樂果的深恩母親爲所緣境,以四相聯方法觀修:願母親現世乃至生生世世具足安樂因(信心、出離心、菩提心)和安樂果(具足增上生人天果報直至圓滿佛果);如果母親能具足安樂因(信心、出離心、菩提心)、安樂果(具足增上生人天果報直至圓滿佛果),那該多好!我一定要使母親具足安樂因(信心、出離心、菩提心)和安樂果(具足增上生人天果報直至圓滿佛果)。爲了使母親具足安樂因、安樂果而虔誠祈禱叁寶。

   初由觀修親生母親,逐步推及現世六親眷屬,乃至收座時,遍及一切有情父母。

   如是觀修,內心趨于疲憊,不遮止、追隨任何分別念而悠然安住,此爲慈等持。妄念再起,複次觀修。如是觀察與安住交修。

   座下護持

   座下以“意願一切有情獲得暫時乃至究竟安樂”之心念,護持身、語,身爲斷除一切毆打、虐待、殺害衆生等行爲;語言調柔,契合衆生的心,斷除惡語、粗語、冒犯、傷害對方心的措辭;一心憶念:只要能夠令衆生獲得暫時乃至究竟安樂,一定盡己所能去成辦。

   ②無緣的慈心

   無緣的慈心,就是引生叁輪現而無自性的定解。

   (3)悲無量心

   ①有緣悲心

   初由親生母親開始觀修。觀想母親的形象了然呈現在眼前,她生生世世做我母親時,于我有生身、賜命、施財、教授等等恩德,如今年近花甲,百病纏身,正在一步步接近死亡……而且,不但今生不可避免地感受諸苦,未來更因生生世世爲了養育我而造罪業漂泊輪回甚至墮入惡趣,遭受不可思議之巨大痛苦。想到時時呵護我,生怕我遭受哪怕一丁點兒虧損傷害、風吹雨打的母親,如今要承受無量的苦,內心生起難以堪忍之大悲。如今我已承蒙具德上師攝受、值遇大乘教法,懂得離苦得樂究竟之道,故我當義不容辭地擔當救護母親的使命,祈願母親斷除漂泊輪回之苦因,從此不再遭受任何苦果;如果母親能斷除漂泊輪回之苦因,從此不再遭受任何苦果,那該多好;我一定要使母親斷除漂泊輪回之苦因,從此不再遭受任何苦果;爲了使她斷除漂泊輪回之苦因,從此不再遭受任何苦果,虔誠祈禱無欺的皈依處叁寶,願您以大悲關照。就這樣,觀察、安住輪番交修。

   隨後,從母親推及現世六親眷屬,最後遍及虛空的一切有情。而一切有情充斥叁苦(苦苦、變苦、行苦),我等作爲人類,號稱萬物之靈,然被現世八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不欲臨苦及生老病死)所逼惱,緊接著中陰苦、未來無量諸苦……故願一切有情都遠離如是苦因及苦果;若一切有情都遠離如是苦因及苦果,那該多好;我一定要令一切有情都遠離如是苦因及苦果;爲此而祈禱叁寶。

   如是觀修,內心趨于疲憊,不遮止、追隨任何分別念而悠然安住,此爲慈等持。妄念再起,複次觀修。如是觀察與安住交修。

   座下護持

   日常生活中面對一切痛苦對境,以四相聯的方式發願,逐步培養菩提心。

   ②無緣的悲心

   就是引生出叁輪現而無自性的定解。

   (4)喜無量心

   ①有緣喜心

   座上觀修

   對境:由自己的母親推及一切有情,首先從知母、念恩、報恩開始生起慈悲心,再觀想母親具足無量安樂:身康體健、衣食無憂、富足威儀、聲名顯赫……

   心態:面對一切有情擁有如是安樂,由衷歡喜,並祈願一切如母有情永遠擁有哪怕微乎其微的樂因及善業的樂果,暫時增上生人天果報、究竟決定勝解脫及遍知佛果之間的善果與日俱增。如果一切如母有情永遠擁有哪怕微乎其微的樂果及善業的樂因,暫時增上生人天果報、究竟決定勝解脫及遍知佛果之間的善果與日俱增,該多好!我一定令一切如母有情永遠擁有哪怕微乎其微的樂果及善業的樂因,暫時增上生人天果報、究竟決定勝解脫及遍知佛果之間的善果與日俱增。爲此,祈請上師叁寶加持。

   如是觀察、安住輪番交替而修。

   座下護持

   座下時,面對幸福快樂的對境、道友們聞思修行之功德,斷除嫉妒心,隨時隨地生起歡喜心。祈願他們恒常擁有安樂及一切功德,並日日增上;如果他們能夠恒常擁有安樂及一切功德,並日日增上,該多好啊!我一定令他們恒常擁有安樂及一切功德,並日日增上。爲此,祈請上師叁寶加持!

   ②無緣喜心

   引生出叁輪現而無自性的定解

  

《大圓滿龍欽心髓前行引導儀軌 講記 下篇 不共同內前行 第二講 發菩提心 上》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