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叁現分▪P6

  ..續本文上一頁正常」的看法。

  「驕傲先生」有時候帶來的問題比幫助的多。他設計了所謂的正常或正常標准,每一個精神科醫生都相信那個正常標准,進而努力幫助讓這個所謂不正常的人達到那個正常標准。而其實這個人是正常的,只是這個正常是個不一樣的正常標准。不過精神科醫生不接受這種正常標准,因爲書本裏沒有提到,這不是大學文憑的一部分,「驕傲先生」或是榮格也沒有教到這個,所以他們最後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使正常人變得不正常。你知道這是爲什麼嗎

  

  因爲大部分這些人認爲,所謂的正常標准是真實存在的,所謂的疾病真的存在。然而對了悟究竟真理的菩薩而言,所謂的正常與不正常是相互依存的。沒有真實存在的正常或真實存在的不正常,真正的寂靜超越正常與不正常,那就是成佛。這是一個非常概略的有關究竟菩提心的例子。這個究竟菩提心必須伴隨一切事物發生,甚至像點一盞燈或一根蠟燭也要有究竟菩提心。

  假定你在「幸運商場」裏開了一家鞋店,你去找算命先生或喇嘛,他說你應該點些油燈或點很多蠟燭。當你沒有究竟菩提心時,這表示什麼

  沒有究竟菩提心表示你真的認爲鞋店是存在著,所以鞋店的成功是存在著,鞋店的失敗是存在著,因此你冀望真實存在的鞋店的成功,懼怕真實存在的鞋店的失敗,所以你現在供養真實存在的蠟燭。

  而因爲你是如此地執著于真實存在的蠟燭,假如它沒有好好地燃燒,你就會擔心。這造成某種迷信──它沒有好好地燃燒,這是不是個惡兆

  然後你到另一個算命先生那裏問:「我的蠟燭沒有好好地燃燒,這是不是代表什麼意思

  」「我是不是應該再做一次

  」就像這樣,類似的問題一直延續下去,因爲你不了解這一切都非實存,這是根本的原因。

  當然,了解一切都非實存很困難,這是對空性的理解,真的很難做得到。總之,究竟菩提心就是了解一切事物的本質就是空性。

  我們怎麼辦呢

  要真的了悟空性,首先,寂天菩薩說:「只有慧觀才能穿透不清淨感知的因──自我。」所有不清淨的感知就是我們的自我和情緒,你只能用智慧穿透它。了解一切不真實存在,這種慧觀只有在你有很好的「止」作基礎時才會産生。

  所以寂天菩薩說:「首先必須修奢摩他(止),然後修毗婆舍那(觀)。」

  出離心

  奢摩他,只有在你對輪回具有某種出離心時才會發生。我們稍早談了一點出離心,記得我們談過的領帶嗎

  一位金剛乘行者要如何了解出離心

  就像一條領帶,很荒謬,但是你依然戴著它,然後一直想著它很荒謬;這真的是出離心的最佳形式。不要剝奪自己享有領帶,如果你剝奪,那就有點像是聲聞乘的出離心了。

  基本上你們必須了解,所有這些所謂世俗的快樂、世俗的成功、世俗的獲得,全都沒有自性。若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是真的,它們沒有終了,沒有自性。我們已經做了這麼許多事,已經得到這麼許多東西,已經達到這麼多目的,但是永遠不夠,我們仍然想要更多;我們認爲這是必需的,但往往並非如此。記得嗎,就像是購物,也許十二條牛仔褲就夠了,但是你購物的方式像是要活上一千年似的。

  你們知道爲什麼出離這麼困難嗎

  當然很大一部分是因爲執著,以及被美麗的亞曼尼或便宜耐穿的佐丹奴所吸引,但有一部分是因爲沒有安全感,認爲自己擁有的總是不夠的不安全感。

  我覺得,西方在六○年代、披頭四的時代(而如今完全改變了),整個嬉皮文化其實源自某種出離心,但是出于某種緣故而走偏了。

  我希望真正的嬉皮文化能夠複興。我曾閱讀過一點有關這方面的訊息,對六○年代的嬉皮潮流、波希米亞運動、嬉皮的生活方式非常感興趣,它其實來自一個非常有趣的想法。嬉皮們認爲,這個社會結構不過是被其他某些高高在上的偉人――總統、總理、議員等──所設計的,我們幹嘛一定得遵循這個結構

  

  我們爲什麼要變成消費型社會的奴隸

  

  當喬治·亞曼尼說這是最棒的牛仔褲時,爲什麼我們要屈從

  

  當麥當勞說這是最好的食物,當可口可樂說他們才是「正宗」或這類的話,爲什麼我們要屈從

  爲什麼我們不種自己的西紅柿

  爲什麼不開辟自己的菜園

  爲什麼不織自己的衣服

  爲什麼不能自給自足

  

  我覺得六○年代的嬉皮運動其實相當具有啓發性,你甚至能從披頭四的某些歌裏聽到這些訊息。但是,就像其他的精神道路,嬉皮運動現在已經淪落了。現在人們外在像是嬉皮,內在卻是雅痞,這沒有什麼意義。金剛乘行者的本質是什麼

  

  我們應該內在嬉皮,外表雅痞,而不是反過來。如今,大部分這些嬉皮都有很大的銀行賬戶、有信用卡等等的東西,他們只是去加德滿都時穿著破爛而已。他們並沒有放下,沒有不做消費社會奴隸的意識。

  而我們大部分人,特別是亞洲人,在某種程度上,我們是非常服從社會的。因爲有儒家孔夫子先生,所以我們如此循規蹈矩,這很可悲。我不明白爲何古代中國人不聽從老子的話,我覺得他的智慧更生氣勃勃,他的思想更開放。

  不過這我也能理解,因爲像是佛教,它永遠無法被政治領袖濫用。知道爲什麼嗎

  因爲沒有政治領袖能出來說:「嘿,你們最好聽話,不然空性會懲罰你!」像是基督徒、穆斯林或孔子會說:「你們最好守規矩,不然祖先會不高興或是上帝會懲罰你」等等的話。

  基本上我們已經建立了某種結構或某種社會,「完全不在乎」是不可能的。就算是教導你不要在乎的老師,他們自己也創造了另一個模式,以至于你掉入某種陷阱而無法不在乎。你會變得得去謀劃、完全僞善,這全都是因爲缺乏對究竟菩提心的了解。

  止

  無論如何,我們要運用出離心,然後做止的襌修。當然,薩迦派的傳統裏有許多不同的方法。一開始我們使用一朵花――一朵藍色的花,不過那其實不是那麼重要。假如你要修持薩迦派的《道果》(LamDre)教法,那麼可能藍色的花非常好,因爲藍色不只是象征空性,它也代表喜金剛身體的顔色,所以你就會習慣這種象征符號,也會和本尊建立起關系。請跟你自己的上師求取這些屬于個人的教導。

  首先我們可以用任何方式來發展「止」,修持「道果」的人用藍色的花,修持上座部或聲聞乘的人用出入息,都沒有關系。基本上就像禅宗的坐禅一樣,就是坐著,一坐再坐,而且集中注意力在一個物體上;那就是你所要做的。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方法。

  記不記得我們一直在說不清淨的感知

  知道爲什麼我們會有這無止盡的、像鏈狀的不清淨感知

  當你想到海灘,這個海灘聯系到加州,加州海灘聯系到好萊塢,好萊塢聯系到珍妮弗·洛佩茲,珍妮弗·洛佩茲又聯系到另外一個東西......這樣一直延續下去。不清淨感知就像一條沒有終點、非常強壯結實的鏈子,無止盡地來到我們這裏。知道爲什麼會這樣嗎

  因爲你給它們機會。

  記得我告訴過你們,坐在客廳裏兩分鍾,你會覺得無聊,然後找遙控器、開電視,有愈來愈多的不清淨感知。然後一個不清淨感知不夠,有五十個不清淨感知的頻道;

  假如還不夠,你會辦個派對,然後一直到稀奇古怪的東西爲止。我們有各式各樣的不清淨感知,這是因爲我們需要不清淨感知,就好像我們對它上瘾了。我們對不清淨感知上瘾,若沒有以某種方式注射,以某種方式娛樂――像是舞蹈、音樂、電視,或是讀一本小說,最後佛法也是其中之一──即使是一分鍾我們也坐不住。

  佛法也有點像是娛樂,因爲它至少讓你覺得自己已經修行了,如同你修完儀軌之後的感覺,有點如釋重負,不是嗎

  這就是爲什麼我在早上修;假如在晚上修儀軌,一整天都得擔心。所以修儀軌就像是「趕快做,把它做完!」假如你不做,情況就是如此。

  所以我們需要不停地注射娛樂,那就是爲何它們不斷前來,讓你愈來愈沈迷的原因。

  修「止」使你對它們完全放手,唯一想的只是有點呆呆的藍花。當任何其他念頭出現時,你只要回到花朵上。藉由這樣做,當你思考時,所有的念頭自然出現,但這次你所想的只是藍花或是呼吸,不清淨感知被猛然嚇到了,不知如何對你是好,因爲通常你都饑渴地等在那裏,張開雙臂與嘴,像是永遠不夠,但是這次你突然不注意它們了。就是這樣。

  「止」的襌修根本上是不理會、非娛樂的藝術,是當你只專注在呼吸或藍色的花時,不理會不清淨感知的藝術。所有的不清淨感知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頭幾個月它們會叮叮作響地來幹擾:「嘿,注意我們!」就像個被寵壞的頑皮小孩。它們想要你注意它們,但是你才不管,你只是看著這朵藍花,然後不清淨感知逐漸投降,然後你知道如何處理它們。假如你想要兩個不清淨感知,你可以有兩個;假如你想要叁點前開除它們,你可以開除它們。因此不清淨感知是在你的控製之下,那就是我們所說的覺受現分。這只是對「止」非常簡短的介紹,我們時間有限。

  觀

  現在講「觀」。發展出「止」的良好基礎後,然後修「觀」。

  有很多修「觀」的方法。基本上,「觀」是了知無我的智慧,你可以做聲聞乘與大乘通常做的分析式的襌修,或瑜伽士的專注襌修。但那些修持《道果》像是「朗度」喜金剛的人,喜金剛其實就是「觀」的襌修。

  其實這整個儀軌包含了「止」與「觀」兩者,例如,從皈依開始:觀想皈依對象在自己前方,上師是喜金剛的形相,即使這樣也有點「止」和「觀」在裏面。觀想上師爲喜金剛兼含「止」與「觀」,知道爲什麼嗎

  你觀想上師以喜金剛形相在自己面前,專注在其上具有「止」的作用,那是「止」。而通常觀想上師時,你不是以你所見到的上師形相來觀想,例如薩迦法王,你將他轉化成喜金剛。

  薩迦法王只有兩只手臂,但是我們把他轉化爲具有十六臂、藍色、與金剛無我母在一起、憤怒相、獠牙等等的形相,這有什麼作用呢

  這切斷了關于薩迦法王的不清淨感知──西藏人,兩只手臂,住在拉吉普…

《叁現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