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心密印 第十二章 清淨平等如琉璃▪P3

  ..續本文上一頁模板上畫出來的,而不在其它的地方。你認識到這外在世界有多少好人,說明在你的心靈上就畫了多少的好人;你認識到這個世界上有多少的壞人,也就是你在你的心靈上畫了多少的壞人。

  

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

  

一切世間法,無法而不畫。

  

若人欲了知,叁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都是在我們清淨心的基礎上畫出來的。所以我們現在,讓我們的生命褪色,所有的色彩都從我們的心靈中給它褪去。淡妝濃抹都不要。在我們的心靈模板上,所有的色彩,所有的是非、人我、輪回、生死、煩惱,乃至涅槃、菩提,全部從心靈模板上舍棄,所有的概念,都給它褪色。真心就是本來面目,也就是心的本來樣子。

  

垃圾堆裏的食物

  爲什麼打七是用一個“打”字?打,是不容易的事情。有時候你跟他講好話,他不聽的。跟你講講好話,說,你不要煩惱吧,你自在一點吧,他不聽的。那你就要打他,就要嚴厲地告訴他,我徹底不要你了,一定要給你舍棄掉。從心靈的模板上舍棄了一切色彩,舍棄了一切觀念。把自己從一個瘋子一樣的人那裏跳躍出來。

  我們經常看到瘋子會到垃圾堆裏面去找吃的東西,他們在找,吃的感覺還很有味道。垃圾很臭,又很髒,吃了就會中毒,就會短命,我們還覺得他們很可憐。其實我們大家自己就是這個瘋子。我們不停地在垃圾堆裏面找東西。因爲你不停地在那裏煩惱,煩惱就是生命的垃圾。你會生氣,你會懊惱,你會瞧不起自己,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你又會傲慢,覺得自己比誰都行……這些都是垃圾。我們每天都在飲食這種垃圾。所以一個真正修道的人,他對世間的五欲六塵看得很清楚,絕對不會産生象毒一樣的來毒害自己的貪、嗔、癡。因爲貪欲和嗔恨是劇毒的垃圾,還不是一般的毒。我們都是吃這些東西中毒了,吃傻掉了,吃出神經病了,精神基本上沒有真正的健康。但沒有辦法,因爲我們在輪回的世界,這是一個心智受到障礙的世界。因爲心智上以我爲根本,以無明作爲基礎,以妄想作爲動力,以貪、嗔、癡作爲我們真正的出發點,追求的都是外界的各種六塵緣影,你所追到的永遠只是影子。

  

不用跟影子鬥爭

  我們看到《射雕英雄傳》裏面,歐陽鋒,他的武術非常高,但是最後他瘋了。爲什麼瘋了?因爲他跟自己的影子鬥。他看到自己的影子,就跟影子打鬥。鬥了半天,比手劃腳的,他全神貫注,看到這個影子怎麼也打不破,怎麼也舍不掉,又害怕,又緊張。我們在座的,我們每天都跟自己的妄想打鬥,其實妄想只是影子,你無須打鬥。它隨時來,隨時走。你有的時候它就有,你沒有的時候它就沒有。越是你內心清淨的時候,你的影子就會看得越清楚。所以在太陽光底下,你的影子會越清楚;在黑暗當中,你的影子一點也看不見。你在煩惱的時候就看不見自己的念頭;當你內心清淨了,念頭也清淨起來。

  所以你一天到晚要跟自己的念頭鬥爭,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發現自己的禅定功夫一點也沒有增長,非常懊惱,非常後悔,覺得自己並不是天下第一;而事實上你就是天下第一,因爲你需要放棄跟影子鬥爭。我們需要放棄跟五欲六塵鬥爭。有些人貪著五欲六塵;那我們告訴大家,要放棄五欲六塵。于是,你跟五欲六塵開始鬥爭。你想放棄它,然後拼命地要跟它鬥,想一個念頭就要跟念頭鬥。其實你錯了。放棄它,並不是你去跟它鬥。你只是清清楚楚的,它來就來,走就走。而看到自己沒有念頭的樣子,沒有影子的樣子,這才是你自己。

  當我們回歸到心的本來面目,大家一定要想,心不是尋找來的。打七只是讓我們慢慢地醒悟。什麼叫慢慢地醒悟?你坐在那裏腿痛了,腿麻了,空掉了,于是你會開始想,哦,原來這個腿是緣起的,它本來是空的;身體本來是空的,外面的聲音本來是空的……所以,你的心開始學會不追逐這個身體和外界的感受。習慣了,這就是禅定。習慣到一定的程度,一聲響,這個身心空掉的感覺被打碎了,于是你回到了現實,回到了如空一般的這個生命的本質上。所以,你已經習慣,在輪回中無論是什麼情景出現在我的面前,我只有阿彌陀佛,清清楚楚;而背後的緣起,則看到了無我的本質。所以認識無我,認識到虛空被粉碎的這個時候,我們的心總是一切萬法的本質。因爲萬法的本質就是無我。諸法無我。

  如果沒有認識到諸法無我的本質,那我們還會象個瘋子一樣,你每天的煩惱生起來,都是被外塵所轉。有些人爲五欲六塵生煩惱,有些人他反而爲修行而生煩惱;有些人爲自己持咒持得太響,或者太靜,或者太快或者太慢,或者爲自己持咒持不起來的定,而生煩惱。修行中爲修行而生煩惱,這實在是劃不來的一件事情。本來治病是爲了消除病的痛苦;你爲了治病,反而産生另外的吃藥的痛苦,這實在是劃不來。

  

展現在真心中的淨土與輪回

  所以尋找這顆心,不是向外馳求,而是內心本具,不可尋找。因爲它廣大無邊,你無論走到哪裏,你走到西方極樂世界,或者東方藥師淨土,乃到上生到彌勒菩薩的兜率內院,也只是這顆心在那裏。假如你這顆心沒有到那裏,不是遍布在那裏,你憑什麼能到那裏去呢?正因爲心都在那裏,都遍布十法界,所以,你的意念,你的念頭只要專注,在那個地方就生起了作用。

  因爲我們不認識心的本來面目,所以始終都在貪、嗔、癡、煩惱、善惡當中生起作用。所以才叫六道輪回。如果你現在能夠回歸本來,打破善惡觀念,超越叁界六道的輪回,看破無我的真空,此時,你現在的心,就已經遍及十方法界。現在的心,就在極樂淨土;現在的心,就在藥師佛的淨土;現在的心,也就在彌勒兜率內院。你想要往生那裏去,也只是一個念頭,告訴自己:彌勒菩薩,我回來了;阿彌陀佛,我幫你弘法……一句話,就到那裏了,來去完全自在。假如你沒有看到這顆心,你需要阿彌陀佛、菩薩來接引我們去,那還是比較艱難,需要靠強烈的意願,需要舍棄輪回中的這一切執著。因爲如果有輪回的意念,有善惡、是非的痛苦糾纏著你,你注定還是在六道輪回。

  所以,一個身心自在,能見到真心起妙用的人,他隨願往生,臨終沒有隔閡,只有一個念頭。而如果你生前已經看到了自己象淨土一般的真心的世界,無我的世界,那,你現在已經是生在淨土。所以祖師大德告訴我們,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因爲心早就遍滿一切法界,沒有來也沒有去。乘願來、乘願去是什麼意思呢?就現在我們需要到極樂世界,真心已經遍及在極樂世界,在那邊展現一下在極樂世界的妙用,這說明我們的心已經突破了善惡的束縛,突破了六道的輪回。

  但是你往生到極樂世界,還是要回轉娑婆度衆生。怎麼回來呢?也同樣就一個念頭。我們的真心本來就遍布在六道當中,就遍布在我們大家的生活裏面。所以,當你一個念頭想起來,到七甲寺的講堂坐禅,你就在這裏呈現出來了。只有一個念頭,他馬上在這裏就呈現。如果你的親人、父母墮落在叁惡道,你也只要一個念頭,說我要到地獄裏面呈現一下,那麼地獄裏面的銅床鐵柱,各種痛苦在你眼前馬上展現。而此時,你不忘記真心是無我,那你就以無我的心去度地獄的衆生。所以十方諸佛能夠隨類化身,隨衆生類,有緣衆生,他都現在你的前面。只要有這個感應,他馬上展現出來,能夠度無邊衆生。所以,他廣大如虛空,遍滿十方界,沒有來也沒有去,沒有動搖,自然以隨念而展現。你要說它小,大家可以回光內照,看自己的心中一塵不染,不要說不容針,就是連一個灰塵都不曾有。

  我相信大家打坐有點功夫的人,特別是聽了我們上師的開示,《佛法修證心要》,或者我們讀《金剛經》、《六祖壇經》、《永嘉證道歌》,甚至是《信心銘》,你讀完以後,你都會有這種身心平靜的感覺。而這種平靜,當你用心去體會,就在你的當下,而不在別處。不是在另外的地方去尋找這顆真心,也不是說你一定要達到什麼善法、什麼樣的標准才能找到你的真心,而是現在的當下,你的腦子裏面沒有轉動、沒有概念、沒有形象,此時,你觀察,你這麼明了、這麼空靈的心,如果你這個感覺還是我,那麼,“我”總是有個東西在。你看看,當你心靜下來,沒有一法可得,哪裏有我呢?連我這個字都沒有。自我的感覺慢慢地消失。千萬不要以爲是自我的存在。自我的感覺慢慢消失到最後,你確定無我了,這就是見到了真心。這個感覺非常重要。所以見到真心以後,你不需要再問師父,我以後該怎麼辦?我應該往哪裏去?都不需要問。因爲你現在心裏面非常清楚。

  

無我的智慧

  六祖大師說,“弟子此心常生智慧”。就是這個心才能夠常生智慧。因爲在這個心當中,智,就是分別一切法。慧,就是空掉一切法。慧眼,是看空的,智德、後得智,就是有分別的。所以弟子此心常生智慧。隨時隨處,你看到自己的心,沒有妄想,沒有形象,沒有概念,沒有我。空掉一切法,這就是慧。可是我還能講話,還能聽話,還能走路,還能吃飯……不管做什麼事情,只要你以無我的狀態,你絕對會做到一級棒,做到第一。大家每一個人都是No.1,不可能是第二。只有你生起妄想顛倒了,那個才是落入第二、第叁、第四,乃至更加的墮落。

  這裏面我們需要看到,爲什麼六祖大師一字不識,一個砍柴的樵夫,一天的《金剛經》,即能夠體會到“弟子此心常生智慧”。我們大家如果沒有所知障,你把所有的知識,所有的觀念全舍棄,這個時候你用心來體會一下,就是“弟子此心常生智慧”。因爲你的生活,就可以以無所得的心來生活。而在生活中,待人接物,樣樣恰到好處,自然而然,不需造作,不需隱瞞。該喝茶的喝茶,該獻花的可以獻花,該禮佛的可以禮佛,該睡覺的可以睡覺。累了,就休息;不累,繼續工作。沒有一個法,沒有一件事情能耽誤得了你,能障礙得了你。因爲你這個心,已經再也沒有形象。你執著有形象的心,有善惡的心,有是非的心,那你的痛苦一定是常跟隨著你。

  所以我們有些人在精進用功很久,總想找到一點消息;找不到,很難過。實際上,大家只要精進努力,你在定功增長的過程,就是在你心中慢慢地舍棄了五欲六塵幹擾的過程。學佛以後,大家都有共同的感覺,可能心裏安定了很多。盡管有時候覺得學佛很茫然,或者前面不知道怎麼辦,但是你也說不上有多少煩惱、多少痛苦。總會有叁寶的加持。這就是雖然未開悟,但功夫已在路上。朝這個方向,如理地聽聞正法,觀照自己的內心,一點點地舍棄讓我煩惱的事情的牽挂和執著。

  當你沒有煩惱、沒有牽挂的時候,你絕對會對每一個衆生都負責任。不要說自己的親人、朋友,你就是對每一個衆生,螞蟻、蟲子,都會負責任。爲什麼我們要放生,我們看到螞蟻舍不得踩它,我們看到動物還要給它念往生咒,就是我們對于有緣的衆生,每一個衆生都會負責。佛菩薩爲什麼那麼偉大?他對任何一個衆生都不會放棄?就是因爲他對任何一個衆生都能負責。因爲他的心是沒有相的,是遍布在每一個衆生的心中。

  所以佛心即我心,心心相印。這就是我們禅宗的心法。希望我們大家也是觀看自己,我心如佛心,心心相印。心佛衆生當下圓成。

  

《禅心密印 第十二章 清淨平等如琉璃》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