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心密印 第十章 十二因緣觀生死

  

第十章 十二因緣觀生死

  

生死煩惱的根源

  在打完一個七之後啊,我們對于用功打七的方法,應該是非常熟悉了。就是先要認識到我們想要的“了生死”到底是怎麼回事,生死根源從何而來,認識到生死的內容包括哪些範圍。一旦認識到生死的內容,我們就有的放矢,修行起來目標非常明確,知道想要了斷的是什麼,不需要了斷的是什麼。平常凡夫都是由于不認識痛苦有哪些內容,所以在痛苦當中,從苦入苦,從迷入迷,輾轉顛倒,永處輪回,被貪、嗔、癡這叁毒牢牢地捆住。

  所以我人學佛,要問自己爲什麼需要學佛。假如不用功、不修行,你是否已經活得很好?如果活得不好,又是什麼原因、什麼條件構成了這些不好?當我們客觀地去觀察自己的身心世界,著實而言,修行就是各人的事,各人努力、各人成佛,各人感受到這個世界。每一個人能感受到的世界,都是由我們各人的業力所感召。

  所以你看到不順眼的人,就說明在你心中有不順眼的事、不順眼的業,不能責怪自己以外的任何一個衆生。你稍有責怪,即造下大妄語業。看不到煩惱的根源來自于心中,才會一直向外去追求。快樂的會失去,成爲壞苦;痛苦的不願意接受,稱爲苦苦;無苦無樂,但是生命在流逝,成爲行苦。這叁苦展現在生活中,就構成生老病死、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舍不得苦。求也求不到,在那裏苦;有些你想舍也舍不掉,像現在有些人,想離婚都離不掉,也很苦;想出家也出不成,想舍也舍不掉,想求也求不到。

  所以這種種苦,最初的根源從哪裏生起來的?佛經告訴我們:

  

無明愛取叁煩惱,行有二支爲業道。

  

從識至受並生死,七支同名一苦道。

  就是由于有無明,不懂生命的真相,不懂我們現前的煩惱根源,而産生貪愛、執著。有了貪愛執著,就想盡辦法要獲取它。所以無明、愛和取這叁者,就是我們的煩惱根源。由于這樣的煩惱存在,內心始終不能停止,時時刻刻到處張揚,到處尋求,始終不得安甯,心一直在動的。心只要一動,這個法界就動了。

  

一個念頭的巨大影響

  只要你的心起一個念頭,你這個念頭在十方法界,就像一張網一樣,把整個你的法界網羅在裏面。起善的念頭,你的法界呈現的就是善的法界;起惡的念頭,你的法界就呈現的是惡的法界。我們凡夫愚癡,不知道自己當下這顆心起的念頭對你的法界有這麼巨大的影響,但是十方諸佛菩薩,曆代祖師大德,諸位同參道友,用心精進、內心微細的人,立馬可以感受得到。就像無線電波,馬上能接收到、攔截到你這個信號。心只要動,就會造業,就會有結果。這個結果,就改變了我們將來的人生,將來的方向。每一個念頭只要生起來,它的信號傳遍的是整個法界。就算你一個人在房間裏面生氣,很生氣,把杯子拿起來砸到地上,你覺得在房間裏面沒人看見,實際上十方諸佛菩薩以及你自己的生命真相,就展現出一個生氣的完整的法界,一點都不會缺少。每一個念頭都具備十方法界的這種普遍性。換句話說,我們心念的信號,隨時都覆蓋著整個法界。這覆蓋率啊,是非常高的。

  爲什麼一個地方,如果是有一個大修行人,精進用功,嚴持戒律,方圓四十裏路以內,鬼神都不會受苦?特別是餓鬼,他看到有大修行人在這裏,他身心就安穩。因爲大修行人散發出來的信號是普遍在十方法界。善的念頭多起來了,這個環境自然就改善了;惡的念頭生起來,這個環境自然就惡劣了。所以大部分的人到一個有修行人的道場,身心就會安穩下來。

  特別是身體有病的人,你的內心不停地生起跟病相應的那些負面的情緒、不安的情緒、痛苦、煩惱、責怪的情緒,那你身體的細胞活得不耐煩、不舒服,那些細胞有些就自殺了。它活得在你身上實在是跟上油鍋一樣難受,它不願意呆在你的身上,它就死掉了。哪個地方的細胞死掉,那裏就生病了。度衆生並不是去說給別人聽,不是去外在做多少轟轟烈烈的事情,叫做度衆生,而是你的內心,你所做的事情,給這個世界有多少的正面的影響力,這才叫度衆生。特別是我們心中的煩惱衆生,身體當中的受苦衆生,自性衆生誓願度,就是你每一個念頭散發出來的,都能給你全身的細胞,乃至你身邊的人的細胞,一種快樂,一種慈悲,使他們能夠活得健康開心。

  

沒有細菌的心靈

  至心懇切,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或者專注念“嗡嘛呢呗咪吽”,乃至無量壽佛,消災延壽藥師佛,以及十方諸佛菩薩經咒和名號,都能夠淨化我們身心的行業。在一九九二年,河北香河有一位老居士,在臨終前,連續七天刷牙,拉肚子。刷完牙以後第七天去世了。在去世之前,她就交待子女,說我這個身體是金剛不壞,你要保存下來,對我們家,對這社會都很有用。果然,她去世之後,就在她的房間裏面,她睡的那張床上躺著,肉體不會腐爛。不知道北京的居士有沒有去看過?九四年我們同學就親自去看過。那時候去世才叁年多。這個人體科學研究會的人去觀察這種奇迹,在她整個身體的四周檢測不到任何有害的細菌。躺在床上,床上一點腐臭的味道,或者一點點不幹淨的水都沒有。完全是最高端的消毒。據說她老人家臨終前七天刷牙,吃進去的東西她覺得在牙縫裏面還有可能還會有細菌,給它刷幹淨。而在她平時,她一輩子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她就知道觀世音菩薩完全是以慈悲的心對待任何一個衆生,完全不計較自己個人的利益得失,她就學了觀音菩薩的慈悲心,終生受用。她身邊的那些親人、小孩子要是感冒了,只要是跟這個奶奶、姥姥睡一覺,第二天,這感冒准好。是什麼道理,她有這樣大的加持力?後來這個人體科學研究會的人說,在她生前乃至死後,距離她一米以內,方圓一米以內,就沒有任何的細菌可以幹擾。細菌不會來幹擾,也不會來感染。所以一個真空沒有細菌的這樣一個心靈,一個身體,生病的人到了她那裏,發燒的人一到她這裏就不發燒了。

  發燒是什麼原因呢?是身體的細胞在那裏打仗,把身體當戰場了。有些人體力比較弱,風一吹他就感冒了,有些細菌就感染起來了。身體當中有不安的細菌鬧內亂,所以你的身體就始終搖搖晃晃、坐立不安。誰發動這場內戰?就是自己的心。心要是全部放下,一心稱念觀音菩薩名號,或者我們去感受菩薩的慈悲,把菩薩的心像電腦軟件一樣安裝在自己的心中,雖然我們還不是果地上的菩薩,但是你可以把菩薩的慈悲、智慧、不執著、無我、無私的心,放在心中,去感受一下。你只要發巨大的誓願,願意利益天下的一切衆生,把自己一切想法全部舍棄,這個念頭一動,整個身心覺受一片輕安。

  

關心即開心

  所以心是改變我們生活、命運的關鍵所在。要學會“關”心,不要讓這顆心像開了大門、放了閘的水一樣,到處流浪,四處張揚;把閘門關起來,把心門關起來,關住這顆心,不要去張揚,安安靜靜地去感受自己的內心世界。同時,我們也關心別人。你關心,就心不亂;關心別人,就是有慈悲,人家的痛苦你能感同己受,盡量地去幫忙,幫不上我們也想要幫忙,你這個心就關到那裏了,就關照我們身邊的一切衆生。只有學會了關心,那你以後的日子,就能夠掌握開心的鑰匙,因爲心的開關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的。一個不懂得關心自己,不懂得觀自己的心,不懂得關心別人的人,他是開心不了的,他的人生注定不可能開心。

  所以打坐、打七、閉關,爲什麼要閉關?那個關,就是要把六塵的緣影,心猿意馬,把它關住。你只要把這個野猴子關好了,調馴好了,它以後或許就爲你所用。只有善法、樂法、開心的法可以用,否則,我們這顆心流浪起來關不住,煩惱起來就開心不了,這個門是死的,不是活的。心的門要是死掉了,那你的心,前進也是痛苦,退後也是痛苦;活下去也是痛苦,就是死了,更痛苦。

  所以這個起心動念啊,影響我們的身心和世界。這個不是簡單的一種信仰,而是可以通過自身的智慧去觀察得到的。也可以看到我們身邊的這麼多人的示現,甚至可以通過科學的理論來得以印證。因爲你生起了一個念頭,自己對這個念頭就有感覺;這個念頭的感覺,就已經影響到你了。

  所以,當你這個不好的念頭、不好的舉動影響到別人的時候,自己已經被影響到難以控製了。就像我們自己家裏著了火,已經燒到人家那裏去,自家已經燒光了。我們看到一個痛苦的人,他表現無論是多麼惡劣,或者不可理喻,看到了我們千萬不要簡單去責怪他。因爲他能夠把煩惱演化到外面來,他的內心已經被燒焦了。我們只能想一切辦法,不要惹他生氣,然後才改變他。如果你責怪他,想死打地給他打回去,只會火上澆油,揚湯止沸。

  所以每一個念頭啊,只要心動起來,就造下這個業。這個業感召的結果是什麼呢?就是苦。有了這個業,你對人生、對世界就會有感受,就會有認識。當你內心慈悲心生起來,你感受到慈悲心給自己帶來巨大的利益的時候,你才發現,原來我爲什麼不知道,我現在怎麼才知道,慈悲心是這麼歡喜的。可以針對一切衆生,一切山河大地、有情無情,甚至自己的衣服、枕頭、被子,你都可以對它生慈悲心。睡覺的時候,你就可以看著被子很慈悲,你就躺在慈悲當中,沈湎在慈悲的海洋裏。一切有情無情,都可以使你身心得到最大的恢複。但是如果你從來就不發這個心,你無所謂,或者僅憑自己一點點知識,障礙了這顆心,生不起來,那就沒救了,那就只能把自己關閉在叁界六道當中。

  

心的選擇

  所以世間的一切苦,從分…

《禅心密印 第十章 十二因緣觀生死》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