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明了功夫與見地
與法相應的訣竅
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爲。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選佛場,就是要選擇做佛的場所。在無量劫的生死以來,我們選擇貪、嗔、癡,選擇善惡,選擇了六道輪回,從未曾選擇過解脫道和菩提道。今生我們有這樣的善根因緣,來選擇做佛。雖然選擇做佛是大丈夫之所爲,但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本份事。當我們體會到自性就是佛,不但成就了佛的眼光,佛的見地,而且還成爲世出世間難得的、稀有珍貴的人天眼目,所以禅堂是培養真正佛子的地方。如何才能選擇這個佛,一句話:心空及第歸。心能空得了,我們就會産生各種各樣的境界;而這些境界呢,又是由低到高,由淺入深,有次第有步驟,最後,得無上正等正覺。
佛的知見無有一法可得,歸家穩坐,深入禅奧。所以,通過這叁天的打坐,不少的同修都産生了不同的境界。各種各樣的境界現前,我們要能認識到,是世間的禅定境界呢,還是我們妄想顛倒的思想境界?還是我們出世間的解脫境界?還是我們大乘佛法講的明心見性的境界?這需要逐步的認識,才能依次回歸。
首先,如果你這個身見太重,就對身體的執著特別嚴重,那你打坐就是名副其實地在這裏受苦。你坐下來,就擔心這個腿會怎麼痛;痛的時候就在那裏打妄想,怎麼去緩解這個心、這個腿痛,左搖右擺,前俯後仰,在那裏弄來弄去,不但自己功夫毫不得力,還影響了身邊的其他同修。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有身見,都愛惜我們的身體,但是在正式禅修的時候,你這個身見放不下,這點苦受不了,這第一關你就過不了。
爲什麼過去講坐禅?所謂坐禅,就是久坐成禅。有些祖師大德,能夠坐穿十幾個蒲團。當然,頓悟的禅法重在心性。禅不是坐出來的,禅是本來就具足,要點撥你具正知見,親眼看到即可,與打坐的境界其實毫無關涉。開悟,也不是一種境界,只是一種見地。開悟是你眼睛可以看到,你看到了有感覺了,那個感覺就是定力,就是境界。
有些人看到了太陽沒感覺,看到了親人也沒感覺,司空見慣;但有些人看到久別重逢的父母親人,他會歡天喜地。我們已經久違了我們的心性,所以需要專心致志參話頭,或者看住一念未生之前,或者全身放下,只管持咒……通過這些方法逐漸的消除那顆流浪的心。心要是流浪了,就淹沒在五欲六塵當中,絲毫自由都沒有,生命的內在清淨本體,就被這些無明煩惱全部覆蓋住了。所以,通過打坐、持咒、修法,把我們的身見和向外界六塵追逐的那顆顛倒心降伏住,這是第一步工作。你這個腿關過不了,心還向外去弛求,用功根本就不得力。
給你講法聽懂了,知道怎麼用功,正坐在那裏用功的時候,卻在那裏妄想紛飛。當然,有些同修坐得非常好,四個小時下來可以紋絲不動。我看我們大部分的人都坐得非常好,很敬佩。在家居士工作繁忙,那麼多事情,卻能夠坐下來。但也有不少的同修,這個腿的關過不了。更嚴重的是,睜著眼睛東看西看。看什麼呢?眼睛注意外面,耳朵注意外面,都是向外流浪了,功德法財全部被盜光了,這是六賊啊!自己內心一點點積蓄都沒有,沒有功底。所以正用功的時候非要如法不可!你不如法坐在那裏,手印動一下,這樣動一下、那樣動一下,有些居然還把手印散掉了,折騰折騰然後再結起來,這叫什麼事啊?這是非法!我們這個手印啊,就好象是電視機的天線一樣,沒有天線你看不清楚,你居然拿著這個天線在那裏晃來晃去,給它折騰得沒了,然後你再給它弄起來,你這個節目就支離破碎了,想調整這個臺都很難了。
我們打坐四個小時,基本上頭半個小時是在妄想顛倒當中,第二個半小時呢,可能就在昏沈散亂當中,第叁個半小時呢,可能腿開始痛起來了。腿稍微好一點的人,一個小時之前,心是浮躁的,一個小時以後到一個半小時,開始腿有點痛了。你是在那裏裏裏外外折騰。再加上你手印一打開,咒又停掉,心又沒有觀照……你這個叁密相應,就沒有一密可以相應。這個手印啊,你不知道是直接改變我們命運的方法。我們看過手機、電腦,裏面的那個電線、路線那麼複雜,但是只要有一根線歪掉了,它就出問題了,信號就接收不到。你這個手印要是沒接准,你這個線路就中斷了,跟佛菩薩就接不上號,你根本就沒有效果。而且坐一座下來呢,如果你手印散過一次,這一座幾乎是白坐的。要調得很好,很准確。腰坐得直直的,然後很如法,心靜下來,就很容易相應。
所以如法坐啊,這是第一重要。但爲什麼會出現不如法呢?是因爲身體有感覺,有感觸。所以我們要認識到,這個心空及第歸啊,意義非常深遠。因爲前提是你心能空得了,不隨外界所轉。空空如也,什麼都沒有,明明白白。只有心能空得了,這種狀態現前,你才能夠與法稍有相應。心不空的人,不能專注在無念的狀態;不能專注在一念未生的狀態,你相應還是蠻難的。心有所思、心有所念,你就跟所思、所念的那些破事相應了,就不能與法相應。所以持咒最好是無念的心來持。以這樣空的心來持這個咒,身體如果有毛病,它會發生四大進行調節。我們這裏有八十個人在這裏打坐啊,這個磁場是非常非常好的。你坐在這裏,跟其它任何地方感覺都不一樣,因爲大家發出來的都是非常好的信息,都是清淨的。
禅定中的四大調節
當你心空得了以後,身體這四大就開始調節了。身體四大調節,它會産生四種狀態,就是地、水、火、風這四大。地大調節起來,你坐在那裏動不了了,很沈重,很堅固,僵化掉一樣。想動也動不了,也不想動。這樣子坐在那裏呢,自己心裏知道,但不會影響別人。
水大在調,你全身發冷,冷觸;或者很清涼,涼的感覺很舒服的,但是現在因爲是冬天,稍微涼一點你就覺得哎喲,涼得不行了,其實呢,是你身體的水大在調。調得更好一點,就冷得不得了。這個時候就要看到了,你這個被子、披風,包腿,是不是已經包好了?已經包好了,你就不用怕冷了。那個冷是身體的水大在調,跟外面衣服穿多穿少、被子包得怎麼樣沒關系。不知道這個道理,稍微有一點冷了,哎喲,這裏風吹進來了,等一下又得什麼關節炎了,等一下又得什麼炎了,哎,坐半天等下又出什麼事了……擔心受怕,手印也砸掉了。其實完全沒有必要。按我們這幾天的溫度,有這麼多人坐在這裏,還披風都披起來,前面繩子都系好了,這怎麼可能會有什麼風進來呢?就有那麼一點風也是春風嘛,也不算什麼嘛。你看,這點看法都沒有,稍微涼一點點,就怕死了。
北京有一個居士,他兩夫妻都修心密,女兒才五歲,教她修蓮花印,每天打坐一個小時,半年以後,這個女兒就發動了冷觸,坐在座上,冷得發抖,眼珠子都要暴出來了,很想哭。但這個女兒很聽話,不管多難受她都聽父母的話,父母叫她不動,她就堅決不動,就一個小時。下來以後很舒服。她說冷得不行了,象兩座冰山,自己夾在裏面這麼冷。但是她父母又不懂這是怎麼回事,就告她你不要坐了。她說我要坐的,我要堅持的。還是堅持。後來帶過來問我了。這是初禅的冷觸發生了,你身體的水大已經開始在調節。調節得非常好。所以你只需要承認,覺得這個冷是非常舒服的,全身馬上就非常愉悅,禅定的快樂就會現前。但是,我們修心密,我們的發心是要明心見性,破我執,所以不能去貪求這個四大發生的禅定的快樂。那麼就是要看到不受一切受。冷,我不去接受,知道它是正常的就行了,不用擔心。只管專心致志地,沒有一個念頭,咒繼續持,繼續用功,這禅定功夫就會越來越深;越來越深你也不管它,非我所願,如此而已。只要看到你自己披風已經披好了,情況正常,大家都這樣的,沒關系的,你就千萬不要再動手。
第叁種呢,火大在調了,全身發熱,熱得冒汗,冒煙,如果旁邊有人看的,頭頂中間還有氣在騰,冒起來,全身都在流汗,熱得不得了,跟火燒起來一樣難受。其實這個時候是你身體的火大在調。你要是正常的,開始坐上去,覺得不會太熱,已經披好披風了,你就如法地堅持坐下去。真的冒了一身汗,你打坐完了回去再擦一下身體就好了。完全堅持下去,千萬不要在這個時候又把披風給它弄掉了。覺得手印不行,哎喲,脖子歪來歪去,肩膀搞來搞去,搞半天呢,把這個披風也弄掉了,等下著涼了你就麻煩了。這是正常的現象,發生熱觸。所以火大發生的時候要暖、熱、倚、癢。有時候覺得很暖、很舒服。一般的人禅定功夫不是特別深,會坐得很舒服的。坐在那裏感覺暖暖的,手也暖暖的,腳也暖暖的,身體呢,微有流汗的意思,但是沒有流汗。下來以後呢,整個手腳軟綿綿的,很舒服,感覺會發脹,脹起來。脹起來是因爲你暖,暖裏面呢,這個汗水又集中在一起,脹是有水,水大在調。暖呢,有火大在調。所以你打坐完了以後呢,這個氣色啊、身心啊,感覺很愉悅。腿好的人,感覺更是加倍的好;腿不好的人,可能會受影響——電視機老在那裏動,信號也受影響。
還有風大在調,他身體會搖動起來。動、搖、輕、浮,感覺象飄起來一樣,很輕,全身很輕松,左右搖擺,有規律地搖擺,這是風大在調。調動了,你身上這些風濕,或者這個氣管不好,呼吸不順暢,風大要是調好了,最後,你是非常正常的。
所以雖然我們不求世間禅定,而且這個禅定現前了,你千萬不要去感受它,不要想:哎喲,現在真舒服,我要感受一下。你不要這樣得少失多,舍本逐末。不理它,不受它。但是你起碼要認識到,這是正常現象。不要因爲你熱了又動來動去,動了半天,把手印也散掉了,你這個修法呢,這一坐就白打了;一涼起來呢,又怕冷了,也白打了。所以只要保證你坐在這裏披風披好了,坐得如法,這些是心空了以後,最初的…
《禅心密印 第四章 明了功夫與見地》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