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明了功夫与见地
与法相应的诀窍
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选佛场,就是要选择做佛的场所。在无量劫的生死以来,我们选择贪、嗔、痴,选择善恶,选择了六道轮回,从未曾选择过解脱道和菩提道。今生我们有这样的善根因缘,来选择做佛。虽然选择做佛是大丈夫之所为,但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本份事。当我们体会到自性就是佛,不但成就了佛的眼光,佛的见地,而且还成为世出世间难得的、稀有珍贵的人天眼目,所以禅堂是培养真正佛子的地方。如何才能选择这个佛,一句话:心空及第归。心能空得了,我们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境界;而这些境界呢,又是由低到高,由浅入深,有次第有步骤,最后,得无上正等正觉。
佛的知见无有一法可得,归家稳坐,深入禅奥。所以,通过这三天的打坐,不少的同修都产生了不同的境界。各种各样的境界现前,我们要能认识到,是世间的禅定境界呢,还是我们妄想颠倒的思想境界?还是我们出世间的解脱境界?还是我们大乘佛法讲的明心见性的境界?这需要逐步的认识,才能依次回归。
首先,如果你这个身见太重,就对身体的执着特别严重,那你打坐就是名副其实地在这里受苦。你坐下来,就担心这个腿会怎么痛;痛的时候就在那里打妄想,怎么去缓解这个心、这个腿痛,左摇右摆,前俯后仰,在那里弄来弄去,不但自己功夫毫不得力,还影响了身边的其他同修。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身见,都爱惜我们的身体,但是在正式禅修的时候,你这个身见放不下,这点苦受不了,这第一关你就过不了。
为什么过去讲坐禅?所谓坐禅,就是久坐成禅。有些祖师大德,能够坐穿十几个蒲团。当然,顿悟的禅法重在心性。禅不是坐出来的,禅是本来就具足,要点拨你具正知见,亲眼看到即可,与打坐的境界其实毫无关涉。开悟,也不是一种境界,只是一种见地。开悟是你眼睛可以看到,你看到了有感觉了,那个感觉就是定力,就是境界。
有些人看到了太阳没感觉,看到了亲人也没感觉,司空见惯;但有些人看到久别重逢的父母亲人,他会欢天喜地。我们已经久违了我们的心性,所以需要专心致志参话头,或者看住一念未生之前,或者全身放下,只管持咒……通过这些方法逐渐的消除那颗流浪的心。心要是流浪了,就淹没在五欲六尘当中,丝毫自由都没有,生命的内在清净本体,就被这些无明烦恼全部覆盖住了。所以,通过打坐、持咒、修法,把我们的身见和向外界六尘追逐的那颗颠倒心降伏住,这是第一步工作。你这个腿关过不了,心还向外去弛求,用功根本就不得力。
给你讲法听懂了,知道怎么用功,正坐在那里用功的时候,却在那里妄想纷飞。当然,有些同修坐得非常好,四个小时下来可以纹丝不动。我看我们大部分的人都坐得非常好,很敬佩。在家居士工作繁忙,那么多事情,却能够坐下来。但也有不少的同修,这个腿的关过不了。更严重的是,睁着眼睛东看西看。看什么呢?眼睛注意外面,耳朵注意外面,都是向外流浪了,功德法财全部被盗光了,这是六贼啊!自己内心一点点积蓄都没有,没有功底。所以正用功的时候非要如法不可!你不如法坐在那里,手印动一下,这样动一下、那样动一下,有些居然还把手印散掉了,折腾折腾然后再结起来,这叫什么事啊?这是非法!我们这个手印啊,就好象是电视机的天线一样,没有天线你看不清楚,你居然拿着这个天线在那里晃来晃去,给它折腾得没了,然后你再给它弄起来,你这个节目就支离破碎了,想调整这个台都很难了。
我们打坐四个小时,基本上头半个小时是在妄想颠倒当中,第二个半小时呢,可能就在昏沉散乱当中,第三个半小时呢,可能腿开始痛起来了。腿稍微好一点的人,一个小时之前,心是浮躁的,一个小时以后到一个半小时,开始腿有点痛了。你是在那里里里外外折腾。再加上你手印一打开,咒又停掉,心又没有观照……你这个三密相应,就没有一密可以相应。这个手印啊,你不知道是直接改变我们命运的方法。我们看过手机、电脑,里面的那个电线、路线那么复杂,但是只要有一根线歪掉了,它就出问题了,信号就接收不到。你这个手印要是没接准,你这个线路就中断了,跟佛菩萨就接不上号,你根本就没有效果。而且坐一座下来呢,如果你手印散过一次,这一座几乎是白坐的。要调得很好,很准确。腰坐得直直的,然后很如法,心静下来,就很容易相应。
所以如法坐啊,这是第一重要。但为什么会出现不如法呢?是因为身体有感觉,有感触。所以我们要认识到,这个心空及第归啊,意义非常深远。因为前提是你心能空得了,不随外界所转。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明明白白。只有心能空得了,这种状态现前,你才能够与法稍有相应。心不空的人,不能专注在无念的状态;不能专注在一念未生的状态,你相应还是蛮难的。心有所思、心有所念,你就跟所思、所念的那些破事相应了,就不能与法相应。所以持咒最好是无念的心来持。以这样空的心来持这个咒,身体如果有毛病,它会发生四大进行调节。我们这里有八十个人在这里打坐啊,这个磁场是非常非常好的。你坐在这里,跟其它任何地方感觉都不一样,因为大家发出来的都是非常好的信息,都是清净的。
禅定中的四大调节
当你心空得了以后,身体这四大就开始调节了。身体四大调节,它会产生四种状态,就是地、水、火、风这四大。地大调节起来,你坐在那里动不了了,很沉重,很坚固,僵化掉一样。想动也动不了,也不想动。这样子坐在那里呢,自己心里知道,但不会影响别人。
水大在调,你全身发冷,冷触;或者很清凉,凉的感觉很舒服的,但是现在因为是冬天,稍微凉一点你就觉得哎哟,凉得不行了,其实呢,是你身体的水大在调。调得更好一点,就冷得不得了。这个时候就要看到了,你这个被子、披风,包腿,是不是已经包好了?已经包好了,你就不用怕冷了。那个冷是身体的水大在调,跟外面衣服穿多穿少、被子包得怎么样没关系。不知道这个道理,稍微有一点冷了,哎哟,这里风吹进来了,等一下又得什么关节炎了,等一下又得什么炎了,哎,坐半天等下又出什么事了……担心受怕,手印也砸掉了。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按我们这几天的温度,有这么多人坐在这里,还披风都披起来,前面绳子都系好了,这怎么可能会有什么风进来呢?就有那么一点风也是春风嘛,也不算什么嘛。你看,这点看法都没有,稍微凉一点点,就怕死了。
北京有一个居士,他两夫妻都修心密,女儿才五岁,教她修莲花印,每天打坐一个小时,半年以后,这个女儿就发动了冷触,坐在座上,冷得发抖,眼珠子都要暴出来了,很想哭。但这个女儿很听话,不管多难受她都听父母的话,父母叫她不动,她就坚决不动,就一个小时。下来以后很舒服。她说冷得不行了,象两座冰山,自己夹在里面这么冷。但是她父母又不懂这是怎么回事,就告她你不要坐了。她说我要坐的,我要坚持的。还是坚持。后来带过来问我了。这是初禅的冷触发生了,你身体的水大已经开始在调节。调节得非常好。所以你只需要承认,觉得这个冷是非常舒服的,全身马上就非常愉悦,禅定的快乐就会现前。但是,我们修心密,我们的发心是要明心见性,破我执,所以不能去贪求这个四大发生的禅定的快乐。那么就是要看到不受一切受。冷,我不去接受,知道它是正常的就行了,不用担心。只管专心致志地,没有一个念头,咒继续持,继续用功,这禅定功夫就会越来越深;越来越深你也不管它,非我所愿,如此而已。只要看到你自己披风已经披好了,情况正常,大家都这样的,没关系的,你就千万不要再动手。
第三种呢,火大在调了,全身发热,热得冒汗,冒烟,如果旁边有人看的,头顶中间还有气在腾,冒起来,全身都在流汗,热得不得了,跟火烧起来一样难受。其实这个时候是你身体的火大在调。你要是正常的,开始坐上去,觉得不会太热,已经披好披风了,你就如法地坚持坐下去。真的冒了一身汗,你打坐完了回去再擦一下身体就好了。完全坚持下去,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又把披风给它弄掉了。觉得手印不行,哎哟,脖子歪来歪去,肩膀搞来搞去,搞半天呢,把这个披风也弄掉了,等下着凉了你就麻烦了。这是正常的现象,发生热触。所以火大发生的时候要暖、热、倚、痒。有时候觉得很暖、很舒服。一般的人禅定功夫不是特别深,会坐得很舒服的。坐在那里感觉暖暖的,手也暖暖的,脚也暖暖的,身体呢,微有流汗的意思,但是没有流汗。下来以后呢,整个手脚软绵绵的,很舒服,感觉会发胀,胀起来。胀起来是因为你暖,暖里面呢,这个汗水又集中在一起,胀是有水,水大在调。暖呢,有火大在调。所以你打坐完了以后呢,这个气色啊、身心啊,感觉很愉悦。腿好的人,感觉更是加倍的好;腿不好的人,可能会受影响——电视机老在那里动,信号也受影响。
还有风大在调,他身体会摇动起来。动、摇、轻、浮,感觉象飘起来一样,很轻,全身很轻松,左右摇摆,有规律地摇摆,这是风大在调。调动了,你身上这些风湿,或者这个气管不好,呼吸不顺畅,风大要是调好了,最后,你是非常正常的。
所以虽然我们不求世间禅定,而且这个禅定现前了,你千万不要去感受它,不要想:哎哟,现在真舒服,我要感受一下。你不要这样得少失多,舍本逐末。不理它,不受它。但是你起码要认识到,这是正常现象。不要因为你热了又动来动去,动了半天,把手印也散掉了,你这个修法呢,这一坐就白打了;一凉起来呢,又怕冷了,也白打了。所以只要保证你坐在这里披风披好了,坐得如法,这些是心空了以后,最初的…
《禅心密印 第四章 明了功夫与见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