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妬就更深了,因爲愛情是最自私的,是我執嚴重的表現,所以修行人不能貪著愛情。
除了愛情,其它親情也一樣,比如你對家外的人好,兄弟姐妹就會嫉妒、父母親也會反對,久了也會生怨恨,所以都是詐爲親友,雖然示現是親人,但卻是嫉妒和怨恨最容易産生的地方。這都是因爲親情很自私,占有欲非常強的緣故,既敗壞了我們天生的德性,又障礙了天然大道、生命的真相。所以爲過至重,應當遠離,如避怨賊,邪淫的過患是非常嚴重的,我們要像躲避怨敵、躲避仇家一樣遠離邪淫。
所謂“英雄難過美人關”,包括現在很多的腐敗,都是敗在美人關、朋友關上的,怎麼敗的呢?就是被“詐爲親友”給騙了,吃軟不吃硬,就像吸毒一樣,只要一吸上,就戒不掉,越陷越深,最後就被這些詐現親友的怨妬給控製了。
既然朋友、親人都是詐現親友,那佛教是不是就不講感情了呢?當然不是。其實佛菩薩對衆生是最有感情的,地藏菩薩說“衆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除了菩薩和佛,誰能對衆生有這種情懷呢?但這種情懷卻是和智慧相匹配的,所以佛菩薩的感情就是慈悲。佛教告訴我們生命的真相,就是要我們有智慧地去生活,把凡夫的感情升華爲慈悲,遠離痛苦煩惱。
沒有智慧時,對親情會很執著,親人離開的時候會痛不欲生,恨不得和她一起去了。這是因內心的我執所造成的。親人走了會很痛苦,所以不想讓她走。那麼一個有智慧的人,就知道人都有生老病死,她一定會離開,所以她沒有離開的時候,無論她對我好與不好,我都會珍惜這段緣分;她走了也沒有任何遺憾和痛苦,這樣我們就獲得了更積極的生活態度,既不被詐現親友所騙,又圓滿地履行了親友的責任和義務。
是故智者觀之,如毒蛇想,甯近毒蛇,不親女色。所以有智慧的人,觀察邪淫如毒蛇一樣,甚至甯可接近毒蛇也不接近女色。何以故?毒蛇殺人,一死一生,女色纏縛,百千萬劫,種種楚毒,苦痛無窮。毒蛇雖然可怕,但大不了就是這一生死掉了,而情欲的幹擾卻是百千萬劫都難以解脫的,會帶來無盡的苦痛,所以《楞嚴經》說,“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你愛他的心,他愛你的色,這樣子互相糾纏、恩愛不舍,經過了百千萬億劫都難以解脫。不是很多人還發願要“生生世世在一起”嗎?什麼“在天願爲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根本不願意解脫,痛苦得要死要活的,不能自拔。谛察深思,難可附近,真正靜下來觀察,深入地思考後,就明白淫欲和情欲是萬萬不能接近的,其實解脫以後,把感情升華爲慈悲了,更會善待一切有緣人。
是以智者,切檢叁愆。改往修來,背惡從善,不殺不盜,放生布施,不行淫穢,常修梵行。日夜精勤,行道禮拜,歸憑叁寶,志求解脫。所以有智慧的人要切切實實地檢點身口意叁方面的過失,改往修來,把過去的錯誤改正過來,不要再繼續走下去。從現在開始做起,背惡從善,善就包括不殺不盜、放生布施、不行淫穢,這樣就能感召善報,生生世世得生福地,常修梵行,梵行就是身口意很清淨的行爲。怎麼行呢?日夜精勤,行道禮拜,歸憑叁寶,志求解脫。日夜精純不雜地安心于道,勤奮地改變自己的身心行爲,歸憑就是依靠、憑借的意思,通過禮拜來忏悔、清淨叁業,聽從叁寶的教化,立志專求解脫。
第四、觀修身
于身命財,修叁堅法,知身虛幻,無有自性,色即是空,誰是我者,一切諸法,但有假名,無一定實,是我身者。四大五陰,一一非我,和合亦無,內外推求,如水聚沫,浮泡陽焰,芭蕉幻化,鏡像水月,畢竟無人。無明不了,妄執爲我,于非實中,橫生貪著,殺生偷盜,淫穢荒迷,竟夜終朝,矻矻造業,雖非真實,善惡報應,如影隨形。作是觀時,不以惡求,而養身命。應自觀身,如毒蛇想,爲治病故,受于四事:身著衣服,如裹癰瘡,口飡滋味,如病服藥,節身儉口,不生奢泰,聞說少欲,深樂修行。故經雲:少欲頭陀,善知止足,是人能入,賢聖之道。何以故?惡道衆生,經無量劫,阙衣乏食,叫喚號毒,饑寒切楚,皮骨相連,我今暫阙,未足爲苦。是故智者,貴法賤身,勤求至道,不顧形命。是名淨修身業。這是屬于修加行的部分,永嘉大師告訴我們如何正確地觀察和認識身業,這是淨修身業的理論依據。
凡夫最重要的就是身、命、財,身是色身,命是生命、命運,財的意義比較廣泛,錢、物、妻兒子女七寶都是財。凡夫的身命財都是不堅固的,比如色身不能長生不死,也不能保證總是無病無災、供養齊全,財也一樣,有聚有散。我們現在擁有的健康、生命和財産,並不能保證永遠可以擁有,因爲世間是無常的,這就是不堅固之法。那麼堅固法是什麼呢?堅固法也有叁種,就是法身堅固、慧命堅固、聖法財堅固。
首先是身堅固之法,就是把我們對色身的養護轉化爲對法身的養護。法身是常住不壞、永恒存在、無生無死的,是萬法的本源,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我們如果能夠放棄對色身的追求,轉而去尋求法身並養護好它,就能“跳出叁界外,不在五行中。”生死就拘不住我們了,所以我們要重法身而不重色身。
古人講:“生死事小,失節事大。”如果氣節不在了,那還不如死了好,講究殺身成仁,其實殺身是成不了仁的,自殺和殺人是一樣罪過的,因此佛教反對自殺,不管是多麼不好的境界,都是我們必須要承受的惡果,早來早了。所以我們要先安忍下來,內心不生煩惱,再通過身心的修持盡量去改善它,改往修來。爲什麼能這樣做呢?因爲法身才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是堅固不壞的,色身只是無常變幻的,是不堅固的,是法身隨緣變現的外在表相,而變現的規律就是因緣果報。
雖然我們的法身完全一樣,也都生活在一起,但色身的感受卻完全不同,因爲各自有各自的因果,如果我們以前天天做惡,那現在就是一身的罪業,性格不好、行爲怪異、身體也很差;如果我們行善積德,就能感得性格柔和、舉止得當、身體健康的善果。但這都是不究竟法,都是不堅固的,只有我們通過修行,從善惡的束縛中解脫出來,把短暫的身體轉化爲永恒不變的法身,才能獲得堅固的極樂境界,這就是身堅固法。
那麼命堅固呢?我們現在這個生命是很局限的,我們雖然很愛惜它,但卻一點也不了解它,更無從把握,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去算命,試圖去了解一下,命不好就覺得很倒黴,好了就覺得很得意。其實命運也是無常之法,倒黴和得意也都不是堅固的,倒黴的人不會總倒黴,得意的人也不會總得意,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會改變,大家最後全都會死去。這樣的人生,不管倒黴還是得意,都是非常悲慘和無奈的。因爲都活得沒有智慧,行屍走肉一般,完全活在生命本質真相之外,所以說人生下來就已經死了,沒有智慧的生命就是如此不堪一擊。
我們要通過修行把行屍走肉轉化爲法身慧命,也就是要增長智慧,在智慧的覺照下生活。如果生命有了智慧的參與,那任何人都算不准你的命了,爲什麼呢?因爲佛法已經使我們有了了解生命、把握生命的能力,我們會智慧地選擇出路,不會和以前一樣隨境所轉了。逆境時,我們會用痛苦磨煉自己;順境時,我們能更好地利益衆生,內心安住在清淨的法身上,毫無煩惱地生活,永遠立于不絕之地,這就是堅固的慧命。
財堅固又如何修呢?凡夫的財都是不堅固的,雖然我們特別希望它堅固,存在銀行裏,又是密碼,又是保險的,裏叁層外叁層地守護著,但大則水火盜賊、國亡、人亡,小則疾病、眷屬、投資失誤等,都會讓我們失去這些財富。而且我們用它它就會減少,不用它,也留不到下輩子,所謂“富不過叁代。”物質財富是非常不堅固的,是不值得留戀的,我們要追求堅固的財富。
什麼是堅固的財富呢?就是聖法財,是修行所帶來的利益,布施能使我們天生富有、持戒能使我們健康長壽、忍辱能使我們富貴吉祥……這些法財都不需要我們刻意去守護,它卻會如影隨形地、生生世世地跟隨在我們左右。如果我們了悟了佛法的奧妙,外在的物質就不會再障礙我們的身心受用,無論怎樣都會非常開心自在,這樣一來,我們就把有限的財寶,轉化成爲了堅固的法財。
我們雖然照樣去生活、去工作,但我們不再是賺錢的機器,也不再感覺背負著生活的重擔,心中法喜充滿,生活逐步走入了良性循環,隨緣去做事。因爲有了智慧,做事就是菩薩的六度萬行,又會積累福德,便進入了更美好的生命狀態。
所以永嘉大師要我們在不堅固法中修叁堅法,于身命財,修叁堅法,生生世世地把身命財完全布施出去,爲法亡身,這是觀修身的主旨所在,下面是永嘉大師爲我們詳細分說這樣做的原因。
身體虛幻,無有自性,身體是萬法之一,也是虛幻、沒有自性的。色就是空,誰是我者,色就是色法,色法的當下就是空,既然是空,哪裏有個我呢?這是我們修加行所要樹立的正知見,就是要放下對身體的執著,因爲一切諸法,但有假名,無一定實,是我身者。法就是萬事萬物,世界萬物只有假名安立,並沒有一個真實、確定的身體是我的。不信我們可以觀察一下,四大五陰,一一非我,四大就是地水火風,是身體組成的四大元素,五陰就是色受想行識,四大五陰就包括了我們的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這裏面沒有一個是“我。”比如身體,哪個部件是我?凡夫一般認爲整個身體是我,如果整個身體是我,身體是從小變大的,我是不是也從小變大過呢?四肢截斷時我是不是也截斷了呢?當然沒有,從生到死這個“我”都從來沒有變化過。那思想是不是我呢?思想也是發展變化的,所以思想也不是我。和合亦無,內…
《禅修要義 第四章 淨修叁業(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