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禅修要义 第四章 净修三业(上)▪P3

  ..续本文上一页妬就更深了,因为爱情是最自私的,是我执严重的表现,所以修行人不能贪着爱情。

  除了爱情,其它亲情也一样,比如你对家外的人好,兄弟姐妹就会嫉妒、父母亲也会反对,久了也会生怨恨,所以都是诈为亲友,虽然示现是亲人,但却是嫉妒和怨恨最容易产生的地方。这都是因为亲情很自私,占有欲非常强的缘故,既败坏了我们天生的德性,又障碍了天然大道、生命的真相。所以为过至重,应当远离,如避怨贼,邪淫的过患是非常严重的,我们要像躲避怨敌、躲避仇家一样远离邪淫。

  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包括现在很多的腐败,都是败在美人关、朋友关上的,怎么败的呢?就是被“诈为亲友”给骗了,吃软不吃硬,就像吸毒一样,只要一吸上,就戒不掉,越陷越深,最后就被这些诈现亲友怨妬给控制了。

  既然朋友、亲人都是诈现亲友,那佛教是不是就不讲感情了呢?当然不是。其实佛菩萨对众生是最有感情的,地藏菩萨说“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除了菩萨和佛,谁能对众生有这种情怀呢?但这种情怀却是和智慧相匹配的,所以佛菩萨的感情就是慈悲。佛教告诉我们生命的真相,就是要我们有智慧地去生活,把凡夫的感情升华为慈悲,远离痛苦烦恼。

  没有智慧时,对亲情会很执着,亲人离开的时候会痛不欲生,恨不得和她一起去了。这是因内心的我执所造成的。亲人走了会很痛苦,所以不想让她走。那么一个有智慧的人,就知道人都有生老病死,她一定会离开,所以她没有离开的时候,无论她对我好与不好,我都会珍惜这段缘分;她走了也没有任何遗憾和痛苦,这样我们就获得了更积极的生活态度,既不被诈现亲友所骗,又圆满地履行了亲友的责任和义务。

  是故智者观之,如毒蛇想,宁近毒蛇,不亲女色。所以有智慧的人,观察邪淫如毒蛇一样,甚至宁可接近毒蛇也不接近女色。何以故?毒蛇杀人,一死一生,女色缠缚,百千万劫,种种楚毒,苦痛无穷。毒蛇虽然可怕,但大不了就是这一生死掉了,而情欲的干扰却是百千万劫都难以解脱的,会带来无尽的苦痛,所以《楞严经》说,“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你爱他的心,他爱你的色,这样子互相纠缠、恩爱不舍,经过了百千万亿劫都难以解脱。不是很多人还发愿要“生生世世在一起”吗?什么“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根本不愿意解脱,痛苦得要死要活的,不能自拔。谛察深思难可附近,真正静下来观察,深入地思考后,就明白淫欲和情欲是万万不能接近的,其实解脱以后,把感情升华为慈悲了,更会善待一切有缘人。

  是以智者,切检三愆。改往修来,背恶从善,不杀不盗,放生布施,不行淫秽,常修梵行。日夜精勤,行道礼拜,归凭三宝,志求解脱。所以有智慧的人要切切实实地检点身口意三方面的过失,改往修来,把过去的错误改正过来,不要再继续走下去。从现在开始做起,背恶从善就包括不杀不盗、放生布施、不行淫秽,这样就能感召善报,生生世世得生福地,常修梵行,梵行就是身口意很清净的行为。怎么行呢?日夜精勤,行道礼拜,归凭三宝志求解脱。日夜精纯不杂地安心于道,勤奋地改变自己的身心行为,归凭就是依靠、凭借的意思,通过礼拜来忏悔、清净三业,听从三宝的教化,立志专求解脱。

  第四、观修身

  于身命财,修三坚法,知身虚幻,无有自性,色即是空,谁是我者,一切诸法,但有假名,无一定实,是我身者。四大五阴,一一非我,和合亦无,内外推求,如水聚沫,浮泡阳焰,芭蕉幻化,镜像水月,毕竟无人。无明不了,妄执为我,于非实中,横生贪着,杀生偷盗,淫秽荒迷,竟夜终朝,矻矻造业,虽非真实,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作是观时,不以恶求,而养身命。应自观身,如毒蛇想,为治病故,受于四事:身着衣服,如裹痈疮,口飡滋味,如病服药,节身俭口,不生奢泰,闻说少欲,深乐修行。故经云:少欲头陀,善知止足,是人能入,贤圣之道。何以故?恶道众生,经无量劫,阙衣乏食,叫唤号毒,饥寒切楚,皮骨相连,我今暂阙,未足为苦。是故智者,贵法贱身,勤求至道,不顾形命。是名净修身业。这是属于修加行的部分,永嘉大师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地观察和认识身业,这是净修身业的理论依据。

  凡夫最重要的就是身、命、财是色身,是生命、命运,的意义比较广泛,钱、物、妻儿子女七宝都是。凡夫的身命财都是不坚固的,比如色身不能长生不死,也不能保证总是无病无灾、供养齐全,也一样,有聚有散。我们现在拥有的健康、生命和财产,并不能保证永远可以拥有,因为世间是无常的,这就是不坚固之法。那么坚固法是什么呢?坚固法也有三种,就是法身坚固、慧命坚固、圣法财坚固。

  首先是身坚固之法,就是把我们对色身的养护转化为对法身的养护。法身是常住不坏、永恒存在、无生无死的,是万法的本源,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如果能够放弃对色身的追求,转而去寻求法身并养护好它,就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生死就拘不住我们了,所以我们要重法身而不重色身。

  古人讲:“生死事小,失节事大。”如果气节不在了,那还不如死了好,讲究杀身成仁,其实杀身是成不了仁的,自杀和杀人是一样罪过的,因此佛教反对自杀,不管是多么不好的境界,都是我们必须要承受的恶果,早来早了。所以我们要先安忍下来,内心不生烦恼,再通过身心的修持尽量去改善它,改往修来。为什么能这样做呢?因为法身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是坚固不坏的,色身只是无常变幻的,是不坚固的,是法身随缘变现的外在表相,而变现的规律就是因缘果报。

  虽然我们的法身完全一样,也都生活在一起,但色身的感受却完全不同,因为各自有各自的因果,如果我们以前天天做恶,那现在就是一身的罪业,性格不好、行为怪异、身体也很差;如果我们行善积德,就能感得性格柔和、举止得当、身体健康的善果。但这都是不究竟法,都是不坚固的,只有我们通过修行,从善恶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把短暂的身体转化为永恒不变的法身,才能获得坚固的极乐境界,这就是身坚固法。

  那么命坚固呢?我们现在这个生命是很局限的,我们虽然很爱惜它,但却一点也不了解它,更无从把握,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去算命,试图去了解一下,命不好就觉得很倒霉,好了就觉得很得意。其实命运也是无常之法,倒霉和得意也都不是坚固的,倒霉的人不会总倒霉,得意的人也不会总得意,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改变,大家最后全都会死去。这样的人生,不管倒霉还是得意,都是非常悲惨和无奈的。因为都活得没有智慧,行尸走肉一般,完全活在生命本质真相之外,所以说人生下来就已经死了,没有智慧的生命就是如此不堪一击。

  我们要通过修行把行尸走肉转化为法身慧命,也就是要增长智慧,在智慧的觉照下生活。如果生命有了智慧的参与,那任何人都算不准你的命了,为什么呢?因为佛法已经使我们有了了解生命、把握生命的能力,我们会智慧地选择出路,不会和以前一样随境所转了。逆境时,我们会用痛苦磨炼自己;顺境时,我们能更好地利益众生,内心安住在清净的法身上,毫无烦恼地生活,永远立于不绝之地,这就是坚固的慧命。

  财坚固又如何修呢?凡夫的财都是不坚固的,虽然我们特别希望它坚固,存在银行里,又是密码,又是保险的,里三层外三层地守护着,但大则水火盗贼、国亡、人亡,小则疾病、眷属、投资失误等,都会让我们失去这些财富。而且我们用它它就会减少,不用它,也留不到下辈子,所谓“富不过三代。”物质财富是非常不坚固的,是不值得留恋的,我们要追求坚固的财富。

  什么是坚固的财富呢?就是圣法财,是修行所带来的利益,布施能使我们天生富有、持戒能使我们健康长寿、忍辱能使我们富贵吉祥……这些法财都不需要我们刻意去守护,它却会如影随形地、生生世世地跟随在我们左右。如果我们了悟了佛法的奥妙,外在的物质就不会再障碍我们的身心受用,无论怎样都会非常开心自在,这样一来,我们就把有限的财宝,转化成为了坚固的法财。

  我们虽然照样去生活、去工作,但我们不再是赚钱的机器,也不再感觉背负着生活的重担,心中法喜充满,生活逐步走入了良性循环,随缘去做事。因为有了智慧,做事就是菩萨的六度万行,又会积累福德,便进入了更美好的生命状态。

  所以永嘉大师要我们在不坚固法中修三坚法于身命财,修三坚法,生生世世地把身命财完全布施出去,为法亡身,这是观修身的主旨所在,下面是永嘉大师为我们详细分说这样做的原因。

  身体虚幻,无有自性,身体是万法之一,也是虚幻、没有自性的。色就是空,谁是我者就是色法,色法的当下就是空,既然是空,哪里有个我呢?这是我们修加行所要树立的正知见,就是要放下对身体的执着,因为一切诸法,但有假名,无一定实,是我身者就是万事万物,世界万物只有假名安立,并没有一个真实、确定的身体是我的。不信我们可以观察一下,四大五阴,一一非我,四大就是地水火风,是身体组成的四大元素,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四大五阴就包括了我们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这里面没有一个是“我。”比如身体,哪个部件是我?凡夫一般认为整个身体是我,如果整个身体是我,身体是从小变大的,我是不是也从小变大过呢?四肢截断时我是不是也截断了呢?当然没有,从生到死这个“我”都从来没有变化过。那思想是不是我呢?思想也是发展变化的,所以思想也不是我。和合亦无,内…

《禅修要义 第四章 净修三业(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