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傳心法要講記(13)

  134頁,(新版第109頁),[裴相國傳心偈] 傳心偈,有的念:偈(jie),傳心偈,有的念:傳心偈(ji),[予于宛陵、鍾陵,], 這個我們前面都講過了,宛陵、鍾陵,這個鍾陵是江西嘛,江西省。[皆得親黃檗希運禅師,] 死後叫做斷際,是不是啊?生前叫做希運。[盡傳心要,] 統統傳這個心,諸佛的心要。[乃作傳心偈爾:],如此啦,傳心偈這麼樣子,如此,“爾”就是這樣子。[心不可傳,] 心是無形相的啦,沒辦法傳啊,是不是啊?無心,你怎麼傳呢? 所以傳心就是不可傳。心不可傳,[以契爲傳。] “契”就是契悟。以這個契悟本性,這個叫做傳,[心不可見,] 我們的清淨自性,不可見的、不可見,不可以安立任何的見,你安立任何的見,就知見就立知了,是不是?[以無爲見。] 那麼就是以無爲見,那就是用這個無、不可得,這個就是見,這個“無”就是性,以我們的本性當作見,性就是見,見就是性,“無”就是性、本性,空無所有的這個性。[契亦無契,] 就是當它契合的時候,當它契合不生不滅,也沒有一個契合之相,如果有一個不生不滅的相,那糟糕了!又把不聲不滅的本體,化作一種理想的,變成一種境界來追求,又是不對了! 默契就是不離,當下不即不離,不一不異,不生不滅,一合相,所以契也無契相,那麼再加一個“相”,意思就更清楚,默契,也不可以執著一個默契之相。[無亦無無。] 無,也沒有一個無相,亦無無相,這樣子更清楚,如果你體悟到這個無,亦無無相,也沒有一個無相,落入一個“無”也不行。[化城不住,] 化城就是方便,方便法啦,也不可以執著啦,方便,化城就是指二乘人,不可以執著那個地方,化城不住,那就直趨寶所,化城是對寶所所說的啦![迷額有珠。] 這個有珠就是本性,迷額,迷掉額頭上的一顆珠,就是衆生都迷掉了一個我們清淨的本性,這個大力士跟人家爭,那麼戰鬥,結果一撞,這個額這個珠凹進去了,後來經過明眼人跟他講:你額上有一顆珠。他才:哦!才發現,發現他不是新得到的,是本來就有在這裏的。[珠是強名,] “強名”就是說勉強的一個名字。這個珠,也只是一個名相而已。[城豈有形?] 這個化城,那裏是有形相的呢?是不是?這是表法的啦![即心即佛,] 我們的心當下就是佛,佛就是我們這顆心,所以我們現在講:什麼叫即心即佛?佛的心是什麼?佛的心就是慈悲喜舍,我們現在就是佛,這一顆心要作佛,你的心就要慈悲喜舍;你想要作佛,你這顆心就必須無所住;你想要作佛,這一顆心就必須擁有般若的心、實相的心、涅槃的心、大慈悲心,心是佛。[佛即無生。] 無生就是一切都是平靜,沒有分別,一切,一切怎麼樣動態的世間,他都是這樣,聽到這一些千差萬別的名詞、名相、是非恩怨,他都是這麼樣子的自在,也是這麼樣灑脫,人家講,他也方便說而已,就是這樣子,說而無說。[直下便是,] 當下就是不生不滅的清淨自性,沒有什麼好追求的。[勿求],求轉加懸遠,[勿營。] 營也是求,“營”就是造作。不可以求,不可以任何的造作。[使佛覓佛,] 我們本來就是佛,你還要去找佛。[倍費功程。] 你花費了很大的冤枉的功程。[隨法生解,即落魔界。] “解”就是知見。隨法安立了任何知見,你就落入魔界,法,這個法,不可以讓你生出知見的,這個法不可得,說:隨法生解,就是隨一切的法,生出種種的見,那麼就落入魔界了!凡聖本同一體性,是不可以分的,([凡聖不分,])凡夫聖人是一體的,不可以分的。[乃離見聞。] 因爲它是不生不滅的,見聞是生滅的東西。這個“離”很重要的,是即見聞覺知,但是是離見聞覺知,也就是說我們的法,它在六根裏面運作,但是六根門頭裏面,當下就必須不生不滅,所以叫做離,因爲見聞覺知是生滅!離不是說抛開,而是說不可以落入那一些觀念,你所有的觀念,統統知道是如夢幻泡影,然後用不生不滅的虛空印,那就是這樣子,乃離見聞。[無心似鏡,] 我們的無心的境界,“似”就是如,就像鏡子,鏡子怎麼樣?來則不拒,去則不留,我們真如本性的無心,就像鏡子,“似鏡”就是就像鏡子一樣,來不拒,去不留,一切就是不黏著。然後這一句很重要:[與物無競。] 爭,這個“競”就是爭,鬥爭的意思。與物:與一切衆生,不可以有爭論,這個難了!想要修行,诤與道相違。所以與物無爭,跟一切衆生都不要去爭論,退了就好了,知在心裏就好了,不要一直去跟他計較什麼。[無念似空,] “似”就是如。無念就像空性一樣,就像虛空一樣。[無物不容。] 無一物而不容,[無物不容。] 就是無一物而不容。是不是啊?什麼東西,他都可以包含。

  [叁乘外法,曆劫希逢。若能如是,是出世雄。] 叁乘外法的意思就是,上面加兩個字:頓悟,頓悟的法門,是叁乘的教外別法,這頓悟法門,是叁乘外的別法,那叫做叁乘外法,因爲是叁乘所不能比擬的,叁乘所不及的、所不及的。曆劫希逢,“希逢”就是很難去遭遇,“希”就是很難,少的意思。你厲劫來,是很難去碰到這個頓悟的法門。若能如是,是出世雄,“雄”就是大丈夫,就是佛了,出世大雄就是,我們常常講: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嘗聞河東大士]那當然是指裴休啦![親見高安導師,] 把筆拿起來,高安就是黃檗禅師,因爲他是住在洪州的高安縣,所以叫做高安導師,“高安”這是一個地的名字,一個縣。高安是指黃檗禅師。曾經聽說過河東大士的裴休,親自見到了黃檗這個禅師、這個導師。[傳心要于當年,] 傳這個心要,在當時、當年。[著偈章而示後。] 寫作、寫作這個偈章,而開示給後代的人。[頓開聾瞽,] 聾子就是;“瞽”就是眼睛瞎掉的人,聾子:耳朵聾掉的人,意思就是指無明的衆生。這個我們無明的衆生,眼不見真理,耳不聞真法,是不是?所以說叫做聾瞽,頓開這些無明的衆生,比喻無明的衆生。[煥若丹青。] “煥”就是明亮,光很亮、明亮。若丹青,“丹青”本來是指朱砂、石青等等,這個都是指繪畫的顔料,那麼現在是指圖畫,意思就是,煥若丹青就是,他講的這些法,清楚得就像一張圖畫那麼清楚,圖畫都畫得非常的清楚,讓你一目了然,因爲心法他看得很清楚![予惜其所遺,] 我怕它很可惜的,怕去遺漏了。然後 [綴于本錄雲爾。] 趕快補起來,“綴”就是趕快補起來,連接在這個本錄的後面,“雲爾”就是如此而已,因爲這個是裴相國傳心偈,這個不把它補起來,是很可惜的、很可惜的。前面都講過了,是裴相國的這個記錄的,記錄這個黃檗禅師的東西,那麼這個裴相國有做這個傳心偈,不把它補在後面,很可惜,如此而已。

  慶曆就是北宋仁宗的年號。[慶曆戊子歲,] 那麼就是八年,慶曆八年,就是西元1048年,西元1048年。[南宗]是指曹溪,就是六祖這個宗派,“字”就是名,[字天真者題。] 那麼“天真”,可能是個法師吧,這裏沒有寫什麼,“天真”,這個應該是法號,應該是禅師吧!

  翻過來,最底下的135頁(新版第111頁),[後序] 後序,[鹫嶺微笑,] 就是靈鹫山世尊微笑,付囑摩诃迦葉這個心法。(付囑心法。)[少室面壁,] 這個少林寺面壁,因爲語言不通啊,達摩大師是印度人嘛,剛剛到中國來,他的語言不通嘛,是不是?又找不到那個有根器的人,又語言不通,那當然只好就是面壁了![直指人心。] 直指人心。[神光安心,] 二祖就找達摩大師安心,說:哎呀!弟子心不安,請師爲我安心。對不對?這個大家都知道。這馬祖是馬祖道一禅師,這馬祖不是北港那個媽祖,是我們佛教的一代祖師,大徹大悟的祖師,馬祖道一禅師,這個底下有好了不起的,很有名的這個弟子。馬祖道一禅師,即心即佛這個觀念([馬祖即心。]),這個禅宗,[至于百丈、黃檗諸太老,] 百丈就懷海禅師啰,那麼黃檗就是希運啰,諸太老。[密傳心印。] 心印。[大機普被,] 這個都是頓根的人,上上根器的人都普被。[大用繁興,] 大用一直現前,繁興,一直興現、一直現前。[莫不本乎一心。] 沒有一個不是依靠著著一心,“本乎”就是仗著一心,一心法。[譬如大海洶湧千波,波不離海。] 譬如說這個大海洶湧,種種的波,可是波不離海,也就是不離本的意思啦,海是本嘛,一心就是本。[又如精金革變衆器,] “革”就是更換,“變”就是變化。我們把這些金子變成耳環啦、變成手環啦、變成戒指啦,這個你怎麼變,它還是金子,變成金碗啦、金子的這個筷子,是不是?我們臺灣,有一個很有錢的人,他的全家進去,統統是金子,包括廁所都是用金打造的,電視有出來,他也不忌諱,他也不會忌諱說,這個展現他的財富,他不怕的,他也不怕人家綁票,電視有出來,哦!一照進去,哦!他家統統是金子,連廁所裏面統統是金子,哦,嚇一跳、嚇一跳,嚇一跳!這個有錢,有錢到這樣子的程度,可是那個全部都是金子,好用嗎?是不是?全部都是金子,會好用嗎?這很奇怪了!這都是用精金更換變化衆器,改造種種的衆器啊,是不是啊?[器不異金。] 這些種種的器,因爲是金打造的嘛,它是不離這個金子,金子的耳環,耳環也是金子;金子的手铐,手铐也是金子啊;手镯也是金子啊,對不對? 戒指的金子,戒指也是金子啊;用金子打成的碗,碗也是金子,那裏統統是金子,只是相不一樣而已啊,本體都一樣。[故曰:“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 一法就是畢竟空,就是一心,對不對? 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也就是萬法緣起,統統是性空,萬象所現,都是唯心,大乘都講:[其唯心之謂矣!] 唯心所造嘛!

  [昔唐朝相國] 這是做得相當大了,這相國啊,位子就是宰相那麼大的一個…

《傳心法要講記(13)》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