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信願——往生正因▪P5

  ..續本文上一頁麼積蓄,我幫你結緣。”這個僧人回答:“我沒有什麼其它積蓄,只有一塊布料。”旁邊的僧人說:“有一塊布料也可以。”然後就把布料賣出去買了一些食物,帶著他到森林中有很多鳥、很多蟲的地方,把食物放在地上,同時教他發願。然後又囑咐他:“你二十年以後,才可以傳法。”這個僧人按照囑咐,二十年後才開始傳法,很多受他教化的弟子都是當年接受食物的鳥和蟲。這就是願力不可思議的地方,以他人的願都能攝受蟲、鳥等旁生,讓它們脫離惡趣轉生人道,何況我們從自己心裏發清淨願,哪有不能自度的道理呢?決定能自度往生極樂世界。

  看看上面的公案就知道,的確發願就能直接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在因地發了四十八種大願,由四十八願成就了佛果,四十八願的每一願都是救度衆生的大願。我們現在真切發求生淨土的願,正好和彌陀攝受我們的願相合,就可以往生極樂刹土。何況阿彌陀佛有不可思議的大慈悲心,絕對會攝受我們,所以我們應該祈禱阿彌陀佛,發願往生極樂世界。

  宋朝有一個人叫瑩珂,這個瑩珂有酒就喝,毫無節製。後來他看了《往生傳》,心裏非常感動,就下決心斷食念佛。他特意選了一間清淨房子,朝向西方,鋪設好座位,然後斷食念佛。念了叁天就有感應,夢見上師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告訴他:“你的壽命還有十年,要好好念佛。”這時候,瑩珂對阿彌陀佛說:“娑婆世界很濁惡,容易忘失正念,我只想快點往生淨土,承侍淨土聖衆。”上師阿彌陀佛安慰他:“你的心願既然如此,我在叁天後來接你。”過了叁天,瑩珂就叫大衆念誦《阿彌陀經》,他突然說:“阿彌陀佛和清淨大海衆都來了。”然後就安然地往生淨土。如果我們的發願力越來越增強,越來越堅固,那麼往生就會成爲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發願非常重要。

  唐朝時候也有一個稀奇的公案:懷玉禅師精進修持淨業,在天寶元年六月九號這一天,他見到佛菩薩周遍虛空,有恒河沙數那麼多。有一個人舉著銀臺來接他,懷玉憚師就說:“我一生精進念佛,我的志願是取上品金臺(剛剛來接他的是銀臺,他想:我一生精進念佛,志願取上品金臺,爲什麼不是金臺?)。”說完,銀臺就隱沒不現。之後,懷玉更加精進用功。二十一天後,又見佛菩薩遍滿虛空,而且見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全身都是紫金色光明。佛菩薩一起駕著金臺來迎接他,懷玉禅師含笑往生淨土。

  還有藏地喬美仁波切,不但他老人家自己,連他的母親也是肉身直接飛往極樂刹土,非常稀奇!喬美仁波切在他的傳記裏說:“不能把今生的母親帶到極樂世界,喬美就是吃自己的不淨物。”這樣以不可思議的大願加被自己的母親,最後他的母親也跟他一起肉身直接飛往極樂世界,非常不可思議。這也是願很清淨、很殊勝、很堅固,以猛利發願功德而實現的。

  晉朝的時候,東林十八高賢結社念佛,其中有一位叫劉遺民。他在廬山自己修了一間禅修的房屋,精進修行淨土。十多年以後,有一天他在念佛時,見到了上師阿彌陀佛,以白毫光照著他的身體,而且垂手表示安慰和接引。這時候,劉遺民就問:“佛能不能給我摸頂並以衣服覆蓋我的身體?”說完,上師阿彌陀佛就給他摸頂,又拿袈裟披在他身上。

  我們由這些公案就知道,阿彌陀佛對衆生有不可思議的慈悲,對一切衆生都是平等的,凡是具足信願的人,都直接度化,直接接引往生淨土。想快點往生,就讓他快點往生;想得金臺,就換金臺來接引;想以手摸頂,就以手作摸頂;想以袈裟覆體,就以袈裟覆體。佛既然慈悲一切衆生,不可能不慈悲我;佛既然可以滿足一切衆生的心願,不可能不滿足我的心願。如果我們能真切發願,信心一定在裏面,信願如是真實,自然發起求生淨土的修行,這樣以信願求生淨土,百分之百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大恩上師顯現上色身離開了這個世界,去往西方淨土。大恩上師他老人家自己的金剛句曾經說過,離開娑婆世界之後,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所以,上師如意寶的大慈悲心,日日夜夜在觀照我們,等待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我們想見上師,想生生世世不離上師,就必須真信切願修行淨土法門。

  上面講了“信願”二字的含義,發起堅定的信心,特別相信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的殊勝功德,自己從內心希求往生淨土,就能很快往生極樂。所以這幾天開法會時,大家要下功夫,要精進,不能散亂,要好好把自己的心用在修淨土上,來安住修淨土的功德。

  對我們來說,這是決定自己生生世世前途命運的大事。爲什麼這樣說呢?因爲一切法中,以自己的心最關鍵。心能造種種業,造善業還是造惡業,由自己的心決定;造輪回的雜染業還是造淨土的清淨業,也是由自己的心決定。而且,以心的力量能轉業,如果這一念心轉了,業就隨著轉變。比如,原來的心執著輪回的安樂,所做所爲都是造生死業,現在把這一念轉過來趨向解脫,以出離心、菩提心攝持,所有的業就會變成趨向解脫的業、成就佛果的業。相反,心不能轉業,就會被業束縛,就不會有解脫的機會。心沒有轉變,業就沒辦法轉變;業沒有轉變,果就沒辦法轉變,因此就不能脫離輪回。以往的業,不能用心力把它轉變過來,這個業就會束縛自己。我們這幾天的修行得不得力?有沒有進步?將來有沒有把握往生?完全看自己能不能把心轉變過來,轉變得好,這幾天就能念得好,觀想得好,一切所作所行都成爲殊勝的淨土資糧;轉變得快,這幾天就會進步很快,甚至超過以往幾個月的修行。主動權完全在自己手上。

  修行得不得力?有沒有積累到功德?不需要問上師,也不必要問本尊或者瑜珈士,只要問問自己的心,信願上有沒有加強?修行有沒有更精進如法?念誦有沒有更真誠更懇切?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有沒有護持自己的心?是不是時時安住在憶佛、念佛、觀佛、禮佛的狀態中?這樣觀察,就能看到自己身上的問題。這些都是自己能觀察的地方,需要經常觀察。從內心裏發願,自己調整自己的心,轉變自己的心。心一旦轉變了,業就會跟著轉變,行住坐臥都會轉變,心裏想的、口中說的,凡是所作所爲都會成爲淨土資糧。關鍵依靠自己的心,取決于自己的心。

  下面具體解釋如何用自己的心來轉業。

  心真就和修行相應,心真就和佛相應。原來,我們心有和修行不相應的地方,現在就要改過來,讓心和修行相應,這樣當下就能轉自己的業。這要靠你自己,如果很真心地修淨土,念咒、念佛號,身口意都是很恭敬、很懇切的向西方頂禮,就一定會轉業,當下讓你的叁門非常清淨,得到阿彌陀佛的加持,得到極樂世界無量聖衆的加持,得到僧衆共修力量的加持。你的心真和佛相應,以佛願力的加持,以心咒和名號功德的加持,當下就讓身口意的所做都轉成往生極樂世界的淨業。就像淨水珠投在濁水中,濁水不得不清,這句心咒、佛號投在自己心中,一定會讓自己的心轉成佛心,轉成清淨心,念念之中可以消除多劫的生死重罪,可以成就往生的因緣,往生的殊勝功德。我們沒有這樣發願,沒有發起懇切的心來修持淨土,我們的心就沒辦法調伏,也就沒辦法如法地念心咒、念佛號,談什麼成就往生淨土的殊勝功德呢?我們不可能沒有念頭,即使登地也不可能完全沒有念頭,這個念頭不緣東就緣西,不念佛法僧就念貪嗔癡,一切念中,念佛是最好的念,念頭上轉了,業就會轉。把以前念貪嗔癡、念輪回的心轉過來念阿彌陀佛,就可以遠離輪回因緣,這叫以自己的心轉自己的業,轉自己的命運。

  接下來講,業怎麼束縛自己的心。我們要注意到,如果自己的心還是老樣子,還是隨以前的習氣轉,這樣昏吃昏睡,那肯定是被業束縛,肯定沒有解脫的希望。這幾天法會中,有些人一點感動也沒有,一點信心提不起來,整天一句佛號也不念,對阿彌陀佛一次也不祈禱、不頂禮,沒有把功德回向往生淨土,不是绮語、散亂,就是昏沈、無記,極樂法會成了和他沒有任何關系。佛不可能度無緣的衆生,自己自甘墮落,願意被輪回業力束縛,不想出離,佛也沒有辦法。

  是往極樂世界去,還是往痛苦的輪回去?完全由自己當下的一念心決定。如果在習氣發動束縛自心的時候,能忽然發起廣大心,發起菩提心,發起真實修行,心就會和佛相應,和道相應;心和佛相應,和道相應,就能夠轉業。原本要墮落叁惡道,就不一定墮落叁惡道,可以往生淨土,甚至過去的定業都可以轉成不定業。比如,過去殺了很多生命,以殺生業力一定會墮惡道,但這幾天你發願——真正的信願,對阿彌陀佛完全相信,一心祈禱佛,專念佛的心咒、名號,那就一定會得到救度,臨終不會墮叁惡道,可以隨阿彌陀佛往生淨土,永遠超出輪回。通過發殊勝的願,發堅固的願,發勇猛的願,的確很多業都可以轉變,這就是以心轉業的道理。

  如果最開始有信心能如法修行,但中間信願退了、念佛的信心退了,就會被業束縛,又落在輪回裏面。比如,上午還是如法的修行人,心心念念歸投阿彌陀佛,而且是真正發了菩提心的菩薩,回向也代一切衆生做回向,但到了下午就退失了信願,一動妄想,一造惡業,馬上就又被輪回的業束縛,陷在順生死的因緣中,沒有半點趨向解脫的功德。觀察在你心裏,煩惱和清淨的信願存在那一種?如果只有貪著輪回安樂的念頭,那必須轉變成求生淨土的信願,這樣才有把握獲得解脫,脫離輪回。以往造了業無可奈何,唯一可把握的就是當下的心。造業和轉業不是隨別人,完全隨自己的心。

  我們今天發大心求生極樂世界,念阿彌陀佛的心咒或名號,頂禮阿彌陀佛,觀想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把所做一切善法的功德都回向往生極樂世界,念念相續,無有間斷。坐的時候也是心緣阿彌陀佛,心想極樂世界;走的時候也是憶念阿彌陀佛,把心送往西方;睡覺的時候,也觀想在清淨光明的極樂世界中安然入睡;醒來也是想我今天要往生極樂世界,在蓮花中化生;所見所聞都觀想爲清淨的色法、清淨的音聲,一切都觀想是極樂世界。如果我們能這樣念念相續,憶念到極點,那我們的心就和阿彌陀佛的心完全融合,無始以來的業就可以完全轉變,內的根身、外的山河大地通通可以轉變。娑婆世界就會轉爲極樂世界。本來要在母胎裏受生,母胎就不會顯現,會轉爲在西方清淨蓮花中化生。身體雖然還在娑婆世界,實際上已經成了極樂世界的人。

  如果我們不好好修,心裏生起後悔的心、退轉的心、不想往生的心,或者念念耽著輪回,墮在散亂、昏沈、懈怠的狀態中,那我們的心就不能和佛的心相應,還是被業力束縛,世界依然是娑婆世界,根身依然是不淨根身,將來還要在輪回投胎受苦。這樣,命運就不會有什麼改變,雖然參加了一次極樂法會,也不可能得到大的收獲。所以,在集聚了共修殊勝因緣的時候,要抓緊時間好好地念、好好地祈禱、好好地觀極樂世界的功德。

  一念心清淨,就是佛法界的緣起;一念心染汙,就是輪回的因緣。動一個念頭不是淨土種子,就是輪回種子。每個人都要好好守護根門。世間最值得珍惜的就是生命,最值得愛惜的就是時光。一天過去了,我們的生命隨著就減少了一天。人生非常短暫,一寸時光就是一寸命光,爲什麼不愛惜時光呢?近代的印光大師經常提醒人修無常,他老人家在自己房間裏貼了一張大大的“死”字,就是提醒修往生、不執著娑婆世界的殊勝教言。

  真正懂得光陰的寶貴,就不會空耗人生!就會念念持誦這個具有無量功德的心咒和佛號。真正懂得時間的寶貴,就會時時熏修淨業,不舍得浪費一分一秒!如果我們把求生淨土的淨業放在一邊,去修人天善法,只想得到一點人天福報,這也是浪費生命;如果我們只修小乘法門,只想一個人得到解脫,這也是虛度光陰;如果我們追求世間八法,那更是浪費生命。等于拿一顆如意珠換一顆糖吃。阿彌陀佛不希望我們只求這樣的結果,佛的大願是要我們這些痛苦衆生快速往生他的殊勝淨土,盡快獲得不退轉菩薩的果位。如果我們懂得尊重自己、愛惜生命,就一定會全心全意地投入,這樣就容易感通佛心,就容易成熟淨業,臨終一定能往生極樂世界,親眼見到阿彌陀佛,時時得到佛的開示,發明心地,證入法界,現前無量光、無量壽的大自在境界。這樣的大境界,完全就是由自己現在真信切願地修習淨土法門而成就的。所以希望每位道友都能好好珍惜,在這樣殊勝的法會中積累好往生資糧,臨終都往生到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

  2009年天降日修訂

  

  

《信願——往生正因》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請入普賢願海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