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勸發菩提心文講記(七)▪P3

  ..續本文上一頁都是那些接受施食的禽鳥昆蟲。

  像這樣,由別人的發願都能攝受蟲鳥脫離異類,何況我們是主動發願,怎麼不能利益自己和衆生呢?

  佛在世時,有一國人民難以調化。佛說:“他們與目犍連有緣。”就派目犍連前去度化,結果都願意接受教化。

  有人問佛:“他們和目犍連有何因緣?”

  佛說:“往昔目犍連是位樵夫,在山間驚起一群蜜蜂。目犍連當時發善願說:我得道後度化你們。現在這一城人都是當年的蜜蜂。”所以心發什麼願,就會得什麼果。

  由以上公案可知,發願具有真實的作用。《百業經》裏講到許多修行人往昔在叁寶前發願,以發願力,後來都如願以償。這些顯示了心力不可思議,緣起力不可思議。

  以大乘發願來講,大乘的發願是成就自他二利之因,菩薩依靠發願能在今生和來世成辦二利。而且,雖然沒有以身語意專門實行其事,而只是用心按內心的願望來祈願,但以此就能在今生産生果報,並以此願成辦未來的一切大義。

  我們在經中看到,具福德力的菩薩由發願力以無量身、無量光明、無量神通成辦自他二利,其境界以語言難以描述。總而言之,以願爲因,隨欲皆成。而且未來也必將以願力顯現願果,身放光明,口發聲響等等。《入行論》雲:“摩尼如意樹,無心能滿願,由昔發願力,顯示諸佛身。”

  “心真則事實”:心是事的作者,心真了,事就不虛。“願廣則行深”:願是行的引導,願越廣大,行越深入。

  “虛空非大,心王爲大”:我們認爲虛空是最廣大的,無論往哪方看,都不見邊際,但和菩提心相比,虛空也不算廣大。《楞嚴經》雲:“十方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況諸世界在虛空耶。”(十方虛空在你心中就像一片浮雲點綴在太空裏,何況諸世界在虛空中呢?那就更微不足道了。)由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故說“虛空非大,心王爲大”。

  再從世俗菩提心來說,大悲緣一切衆生,智慧緣無上佛果,廣大無量、長遠無盡,從這心量上說也是虛空非大,心王爲大。

  “金剛非堅,願力最堅”:“金剛非堅”是指金剛會被摧毀,《大智度論》上說,世間的金剛放在牛角上就可以被摧破,而願力則無法摧毀,即使須彌可崩潰、四海會枯竭,願力也終究不會被四大所損壞。只要我們內心不舍棄大乘發願,這願力就永不消失,會盡未來際不斷發揮作用。

  《普賢行願品》說,到了臨終最後刹那,身體諸根要散壞、親人眷屬要舍離、權威勢力都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無一跟隨自己,唯有願王不相舍離,一切時中引導其前,一刹那頃即往生極樂世界。所以,世間事物都會壞滅,唯有願王不相舍離。願王在心,遭遇生死劫難,也了無損壞。

  【大衆誠能不棄我語,則菩提眷屬從此聯姻[4],蓮社宗盟自今締[5]好。】

  如果大衆真能不棄我語,那麼今日相聚,因緣非同小可,我們從此結拜成菩提道的親友,成爲永不分離的菩提眷屬,而且彼此結成蓮社,共同發願往生西方。這是多麼好的菩提因緣!

  【所願同生淨土,同見彌陀,同化衆生,同成正覺,】

  我的願望是我們一起往生我們的故鄉極樂世界,一起面見我們的慈父阿彌陀佛,然後一起教化衆生成就佛道。這是我們向往並一致行持的成佛之路。

  我們共同發願生淨土、見彌陀、度衆生、成佛道,實際是選擇一條殊勝的成佛之路,就是選擇今生往生淨土、登不退地、由此成佛度衆生的菩提路。

  【則安知未來叁十二相,百福莊嚴,不從今日發心立願而始也。】

  我們怎麼知道未來成佛時的叁十二相、百福莊嚴,不是從今天發心、立願開始的呢?

  《華嚴經》雲:“菩提心者,猶如一切佛法種子。”未來成佛就是以今天發心立願爲起點的。這是何等殊勝、甚深的因緣!《菩提心義》雲:“菩提之心,成佛之本。大事因緣,莫過于此。”

  【願與大衆共勉之!幸甚!幸甚!】

  我願意和大家共同勉勵來發菩提心。這是值得慶幸的勝事!真是無比的幸運!

  以上淺顯地講解了《勸發菩提心文》。爲什麼要講這篇文章呢?因爲漢地有成千上萬的道友修持淨土,求生極樂,但很多人不知道發菩提心的重要性,不知道發菩提心是成就淨土的要因。這次選講淨土宗祖師的《勸發菩提心文》,也是提醒大家大力弘揚菩提心的教法,努力實修菩提心。這樣好的文章,五、六次就能講一遍,應該多宣講、多弘揚,讓人人都知道菩提心,都發起菩提心。

  當然,藏傳佛教中有清淨、完善的菩提心教授,以世俗菩提心來說,甯瑪派全知無垢光尊者的《心性休息大車疏》、華智仁波切的《普賢上師言教》、格魯派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等論典中,都有極殊勝的實修教授。還有印度寂天菩薩的《入行論》是一部開示如何趣入菩提心、菩薩行的大論典。如果能摒棄門戶之見,深入學習這些教典,我相信無論對菩提心的認識或修行,都會有很大增進。

  最後把講聞的善根回向全世界佛教的複興光大!

  --------------------------------------------------------------------------------

  [1] 殆:幾乎。

  [2] 造次:短暫。

  [3] 虞:憂慮、憂患。

  [4] 聯姻:結成親戚。

  [5] 締:連結在一起。

  

  

《勸發菩提心文講記(七)》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叁殊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